第二章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_第1页
第二章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_第2页
第二章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_第3页
第二章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_第4页
第二章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第二章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插花艺术发展简史第一节第一节 插花艺术的起源插花艺术的起源源自佛教供花源自佛教供花 南史中关于晋安王子懋的故事:“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婴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 这段莲花供佛的记载,被认为是插花源于佛教的文证。 佛教与花有关的词汇: 拈花微笑 天女散花 借花献佛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一、先秦的原始阶段一、先秦的原始阶段 二、汉魏南北朝的初级阶段二、汉魏南北朝的初级阶段 三、隋唐五代的昌盛期三、隋唐五代的昌盛期 四、宋元的精雅期四、宋元的精雅期 五、明代的完善期五、

2、明代的完善期 六、清代的衰微期六、清代的衰微期 七、七、20世纪世纪80年代的复苏和发展年代的复苏和发展一、先秦的原始阶段 (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年) 周初至春秋中期,中国已有用花祭祀、借花传情和插花装饰仪容的习俗。 插花形式有秉花秉花、佩花佩花、花束花束等,形式简单,无加工。 诗经: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离骚:纫秋兰以为佩。二、汉魏南北朝的初级阶段(公元前200-公元580年) 出现了用盘盛果或花的插花形式,还有用器器皿皿盛水养花的记载。花枝插置也略有安排,所用花材广泛。 河北望都东汉墓道壁画中,绘有一圆盆中插六枝红花图案。 三、隋唐五代的昌盛期(581-960年) 政局

3、稳定,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成就辉煌,插花艺术也进入了黄金时代。 爱花之风盛极一时,人们竞相买花、赏花成为时尚。牡丹处于国花地位。牡丹处于国花地位。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宫廷举行牡丹插花盛会,程序严格,排场豪华。 罗虬的花九锡花九锡中说:“重顶幄重顶幄(障风)(障风)、金错刀金错刀(剪断)(剪断)、甘泉、甘泉(浸)(浸)、玉缸、玉缸(贮)(贮)、雕纹台座雕纹台座(安置)(安置)、画图、翻曲、美醑、画图、翻曲、美醑(欣(欣赏)赏)、新诗、新诗(咏)(咏)。”是指插牡丹时的九个程序。 武则天怒贬牡丹 一年腊月天,武则天同太平公主在暖阁饮酒

4、赏雪,一年腊月天,武则天同太平公主在暖阁饮酒赏雪,忽觉阵阵清香扑鼻,原来梅花开了。武则天高兴,吩咐忽觉阵阵清香扑鼻,原来梅花开了。武则天高兴,吩咐到群芳圃、上林苑赏花。可除腊梅、水仙、天竺、迎春到群芳圃、上林苑赏花。可除腊梅、水仙、天竺、迎春之外,尽是一派枯枝之外,尽是一派枯枝。于是武则天写下一首绝句:于是武则天写下一首绝句: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 写毕让太监拿去上林苑张挂以报知花神。次晨,果写毕让太监拿去上林苑张挂以报知花神。次晨,果然百花齐放。武则天大喜,并一一赏花。武则天素爱牡然百花齐放。武则天大喜,并一一赏

5、花。武则天素爱牡丹,平日尤加爱护,今日惟独牡丹无花。武则天大怒,丹,平日尤加爱护,今日惟独牡丹无花。武则天大怒,遂吩咐将牡丹连根拔起,即刻烧毁,又下旨将遂吩咐将牡丹连根拔起,即刻烧毁,又下旨将4000株牡株牡丹贬去洛阳。自此,天下牡丹惟洛阳最盛。丹贬去洛阳。自此,天下牡丹惟洛阳最盛。 政局动荡,文人雅士多避乱隐居。民间插花风格有很大转变。突破唐代讲求庄重和排场的旧风,不拘一格,就地取材,名花佳卉、山花野草均可使用,插花容器更加广泛,出现了吊挂、壁挂形式。 郭江洲发明了占景盘郭江洲发明了占景盘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四、宋元的精雅期(公元960-1368年) 宋代是中国又一次从封建割据到统一的时期,赏

6、花插花的习俗虽仍沿袭唐代,但不象唐代那样富丽堂皇。宋人多喜爱梅花,宋人多喜爱梅花,讲求高雅韵致,以清雅素淡为美,从而使插花艺术进入精雅期,走上更高的台阶。 宋代中期“理念花”盛行 “理念花理念花”:以花的品格寓意人伦教化的插花花型。多以松、柏、竹、兰、梅、桂等素雅的花材为主,结构较为清、疏。或影射人格,或解说教义,表现理学之理。 烧香、点茶、挂画、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插花称为“四艺四艺”,为宋时流行的民间社交礼仪规范。 元代出现“心象花”和“自由花”形式。 “心象花心象花”不以花材的品格理念为内容,而从个人的感性出发,追求借花传情,表达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常利用花材的寓意和谐音表达主题。元人

7、心象花“平安连年”五、明代的完善期(公元1368-1644年) 明代是中国插花艺术复兴、昌盛和成熟的阶段。在技艺上、理论上都形成了完备系统的体系。 提倡“茗赏茗赏”,格调高雅。 插花著作多,论述全面,为历代之冠。 袁宏道的袁宏道的瓶史瓶史,张谦德的瓶花谱等。 瓶花瓶花成成为主为主流,并有厅堂流,并有厅堂花与书斋花之分。花与书斋花之分。 厅堂花多为隆盛理念花隆盛理念花。如十全瓶花,用十种花材,象征十全十美。明代边文进的十全瓶花 明代中期,文人花文人花盛行,形成中国插花特有风格 。 右图作品以梅、松、山茶、水仙、灵芝为花材,不重色彩,而以枝干造型为主,格高韵胜,属文人插花。六、清代的衰微期(公元1

8、644-1911年) 清代初期和中期,花市仍十分兴旺,对花的鉴赏不逊于明代,插花技艺也有很大提高,但后期日渐沉沦。 插花技艺大有提高,开现代插花之先河。 沈复沈复提出“起把宜紧起把宜紧”、“瓶口宜清瓶口宜清”两个技巧诀窍。并自创了最早的“剑山剑山”。 写景花和谐音造型花流行。清朝邹一桂的写景式插花七、20世纪80年代的复苏和发展 中国插花艺术经历了清末的萧条,有沉寂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园艺事业的发展,才得以复苏并迅速发展起来。 第三节 日本花道一、萌芽期(6-14世纪) 公元6世纪末到7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第一次派小野妹子小野妹子到中国(隋唐)建立邦交,学习中国文化,回国后居住在六角堂池坊,把中国当前的佛前供花发展起来。二、发展期(14-19世纪) 14世纪日本贵族流行插花比赛,由于池坊专庆的插花水平最高,因此产生池坊池坊流流。 19世纪形成立华立华、生花生花、盛花盛花的插法,出现小原流小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