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炭色的风景_第1页
一抹炭色的风景_第2页
一抹炭色的风景_第3页
一抹炭色的风景_第4页
一抹炭色的风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抹炭色的风景初春的戈壁滩,室外早晚温度仍在零下26 摄氏度左右,滴水成冰。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空军某试训基地二 区,所属多个基层点号分散在戈壁滩上,个个矗立在沙漠中 的点号就像与世隔绝的孤岛。碰到锅炉班长杨忠亮和谭永春纯属偶然。锅炉班是小点 号特有的班,主要负责烧锅炉和暖气管道的维修养护。夏季 他们负责营区内外防风林的浇水灌溉、营院花草树木和营院 外绿化带的修剪维护;冬季负责连队锅炉房工作、暖气管道 等维修养护,看上去琐碎不起眼,但在身处大漠里的小号连 队中是那么的必不可缺。风中拉煤伴赞歌这里室外风沙常刮不断,戈壁滩的气候如同小孩的脸说 变就会变,看着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的蓝天白云,突然就会寒

2、 风肆虐黄沙满天飞。每到十月锅炉班就开始准备了。仔细检 修水暖管道、排气阀、循环泵、暖气片等有无破损,在他们 眼里,冬季供暖可谓是 “年度大活” 。走进狭小的锅炉房内,煤灰飞扬并充斥着废气和噪音。 一会添煤块,一会掏煤渣,手中的活细小、琐碎,但他们俩 干起来却熟练而自然。在每个午后,锅炉房都会传出大家非 常熟悉的基地之歌蓝天相信我 。这是锅炉班长杨忠亮和 下士谭永春拉煤时的伴奏曲。杨忠亮经过水暖电专职培训、 参加过岗位练兵比武,是帮带新徒弟的行业能手。培养的骨 干苗子谭永春去年刚入伍,独生子的他入伍前衣食住行从未 自己动过手。供暖初期队领导多次跟他谈心,要求暂时先给 他调个岗位,但倔强的他始终

3、坚持说自己能胜任此项工作。去年在供暖前夕检修过程中,谭永春发现了宿舍顶头的 管道裂缝,需要焊接。急于求成的他对这个新鲜的“活计” 充满了好奇,还没等班长回来,就开始了焊接。由于自身防 护技能不全,电焊时刺伤到了眼睛。眼睛疼痛的他不愿停止 工作去休息,仍然默默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春节最冷的时候,人手也最少。室外已是滴水成冰,时 而还黄沙漫天。煤池在距锅炉房 300 米开外的地方。虽然是 露天煤池但面煤较多,在这样的天气状况下,想顺利拉一车 煤不是件容易事。杨忠亮和谭永春头戴棉帽、双手护套全副 武装。由于风大煤细,一锹下去半锹就被风刮走了,但他俩 始终毫无气馁。伴着风沙一边跟着音乐高歌,一边甩开膀

4、子 狂铲,不一会工夫两人便被浓黑的煤灰重重包围,煤灰、汗 水、风沙和歌声交织在一起。这样的天气他们想出了对付狂 沙的办法,一个人用身体挡风,一个人跪在地上用铲子一点 点往脸盆里刨,之后将煤一盆盆倒进手推车。 2 米之内的对 话需要打手势,他们俩人的动作就像训练过,配合默契 平时 20 分钟就可以拉完的一车煤却得用 1 小时多,连 头皮都变成了黑色,但这一切对他们来说似乎无关紧要。温 暖如春、暖意融融的娱乐室里,战友们的欢声笑语犹如一曲 曲赞歌,回荡在空旷的戈壁上空。黑白颠倒乐生活 巴丹吉林沙漠的水质碱性高且含沙量大,造成供暖设施 和管道老化快,一般不到三年就会故障不断。加之冬季戈壁 滩温度特别

5、低, 无论哪一个阀门损坏, 哪一处出现漏水现象, 不及时维修都会造成整个供暖设施瘫痪,甚至酿成重大安全 事故。每年供暖前夕,该区机关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财力进行管线维修,提前做好扎实的防护工作。即使这样, 谁也不敢保证整个冬季会平安无事。对于已经有四年烧锅炉 经历的杨忠亮来说,每次值班时他都不敢掉以轻心,随时准 备好一把管钳,时刻手持一根电筒,每次对所有供暖线路进 行反复巡查、对每个阀门节点都要仔细观察。人人皆知供暖工作主要在夜间进行,这对于杨忠亮和谭 永春来说,工作、生活要养成白天黑夜颠倒着的作息习惯。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他俩每晚都要定时提醒、相互照顾,困 了累了就给对方泡杯浓茶提提

6、神。就这样轮流白天休息、晚 上上班,用饱满的热情,把温暖传递给身边的每名战友。今年大年三十晚上,地下供暖管道突然破裂,若不及时 抢修将造成整个单位管道瘫痪。为不打扰大家看春晚,杨忠 亮带锅炉班两名战士,迅即展开紧张的抢修工作。当时坑道 里的积水都过了脚面,他们毫不犹豫踏进去,棉皮鞋瞬间被 浸湿,很快泛起了冰碴儿。经排查,管道破损严重,需要更换一节管线。供暖期间 的管道是滚烫的,杨忠亮忍着高温,一点点将管道卸下,双 手被烫得通红。焊接、套丝、上螺母他们轮流上,一个 被冻得坚持不住了,就到锅炉房烤火后再来替换。面前高温 烤、背后寒风袭,那滋味就像在冰与火中煎熬。一个半小时 后,供暖恢复了正常。他们

7、趔趔趄趄返回锅炉房,杨忠亮躺 上床后双腿就不停地抖,却嘱咐战友别向领导汇报他的“糗 事”。那次寒流突袭,凌晨二点半暖气管件老化损坏导致漏 水,宿舍里睡的正香的两位战友被喷溅的水花“浇”醒。接 到电话的杨忠亮带上随时准备好的工具第一时间赶到宿舍, 连忙关掉总闸,快速排故。可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管件,机关 派人送件得等到天亮。上等兵谭永春二话不说,毫不犹豫的 徒步冒着零下 30 摄氏度的严寒,抄近道步行 5 公里,从营 房股领回耗材。回来时,他双手冻得像馒头。一番奋战终于 安装好了,暖气管恢复了正常循环,宿舍里有了温度,此时 已是中午 12 点了,队领导端来了热气腾腾的荷包鸡蛋面条。 长时间冻得通红的

8、手,拿筷子指头都不听使唤了,谭永春还 风趣地说:“是不是老外拿筷子就像我这样拿呀。 ”一句话把 大家都逗乐了。烧锅炉不仅要靠过硬的专业知识作支撑,更重要的是操 作者需具有坚韧的毅力,超强的吃苦精神和无私的奉献品 格。杨忠亮以苦为乐、敬业坚守的精神感动着身边的每一名 战友。足智多谋为勤俭营区外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资源困乏, 交通十分不便。 锅炉用煤都是从 300 公里以外运来,每块煤运到这里如同金 子般珍贵。冬季供暖时间长达 5 个月,每年用煤量很大。为 了节约用煤,作为锅炉班班长的杨忠亮主动向队领导提出建 议,自己有办法让剩余的煤末发挥更高效能。入冬前,他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带领谭永春亲自

9、动 手自制磨具,花了整整 40 多天时间,把面煤和沙土混在一 起,加水制成了上千块煤球,整齐地摆放在菜窖旁边等待冬 季来临。冬季供暖正式开始后,他就把煤球、新煤、木材混 在一起, 按照一定比例燃烧, 这样不仅使锅炉始终不停循环, 室温一直保持舒适不变,还为兄弟单位厉行节约树立了榜 样。入冬后,为了节约用煤,他俩每次把拉回锅炉房的煤还 要进行分拣,捡出细煤、块煤、石块。每天从煤渣里捡出来 的煤块,再次进行回炉。一边学习,一边试验,终于他们发 现了省煤的技巧:块煤用于锅炉快速升温,细煤用于保温压 火。每天下午从 5 点半开始烧锅炉,平均半小时添一次煤, 还要注意水位、压力表,来不得半点马虎。杨忠亮说: “如 果长时间不加煤锅炉会温度下降,导致管道或者暖气片冻 裂;如果煤一次加的太多,锅炉会因为压力过大,导致锅炉 损坏或爆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