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种植技术综述_第1页
茭白种植技术综述_第2页
茭白种植技术综述_第3页
茭白种植技术综述_第4页
茭白种植技术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茭白种植技术综述品种来源:89-70是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在中介茭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系,目前已在武汉、宜昌等地区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征特性:该品系株高250-260cm,叶片宽3.6-4.0cm,叶鞘长65cm左右,叶鞘绿色,分蘖力中,肉质茎长18-20cm,粗3.5-4.0cm,单茭重90-l00g。秋茭极早熟,武汉地区9月10日左右上市,成熟期一致,9月25日左右可基本采收完毕;夏茭5月下旬上市,6月下旬采收完毕。该品系肉质茎呈竹笋形,表皮光滑,洁白如玉,商品性好。夏、秋茭亩产量均可达1250kg。该品系显著特点是,在4月上旬定植,若田间基肥较充足,

2、可在6月上中旬收获茭白400-500kg,9月又可收获茭白1000kg,不影响翌年夏茭生长。栽培要点:1.秋茭田管理a选择土壤肥沃,含有机质5%以上,排灌方便的田块。一亩施农家肥3000-3500kg作基肥。b定植。在4月上旬取出育好的茭苗,用快刀分成小茭墩,每小墩带茭苗5-6株,随分随栽,株距45cm,行距90-100cm。c田间管理。5月初,追施分蘖肥一次,用人粪尿1000kg/亩,8月上旬追施孕茭肥一次,施人粪尿2500-3000kg/亩。分蘖前灌水3-5cm深,7月中旬后,水位加深至10-15cm,冬季田间不能干水。在茭白返青后,随茭苗生长,会出现老黄叶,应结合除草,打掉老黄叶。7月中

3、旬后,在打老黄叶的同时,除去无效分蘖。d病虫防治。用25%杀虫双500倍液喷雾或浇泼,防治二化螟和大螟;用50%叶蝉散喷粉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防治长绿飞虱。e.选种。在茭白采收的中前期,应及时选种,做好标记。选种标准:一是具有本品种特征;二是茭墩内无灰、雄茭;三是茭白成熟期一致;四是薹管较低。6月初茭白成熟应及时采收。2.夏茭田管理a冬季田间不能干水,对老茭苗齐泥而割,将老茭墩纵切一半,一半留田间,2月上旬茭白萌芽时施人粪尿3000-3500kg。在3月中下旬追施硫酸钾复合肥30-35kg。以后看苗施肥。b在苗高20cm和35-40cm时各疏苗一次。间除茭墩内小苗、弱苗,每墩保持壮苗2

4、0个左右。对缺苗的地方补苗,使田间茭苗均匀一致。当前,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茭白栽培面积有所扩大,经济效益显著。双季茭白一年可采收两次,又正是缺菜季节,可调节蔬菜市场供应。浙江双季茭白优良地方品种很多,现介绍主要品种及选育的新品种如下。1、纾子茭杭州市优良地方品种,在杭州市郊及余杭等地栽培较多。中熟,耐肥、耐涝,忌连作。适宜夏秋栽,也可春栽。秋茭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1000公斤左右,夏茭亩产1000-1750公斤。肉质茎肥大,白色,光滑,纤维少,品质佳。2、浙茭2号1990年由原浙江农业大学选育而成,在杭州、宁波、绍兴、舟山及义乌等市均有栽培。在江南水乡推广面积较大,1993年获农

5、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熟,生长势较强,分蘖中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秋茭亩产750-1250公斤,夏茭亩产1250-1750公斤。茭形较短而圆胖,表皮光滑、洁白,质地细嫩,味鲜美。茭肉单重100克左右,商品性好。3、中介茭无锡地方品种。浙江省宁波、舟山等市栽培较多。晚熟,生长势强健,地下匍匐茎发达,分蘖力强,但抗病性较差。秋茭亩产1000-1500公斤,夏茭亩产1050公斤左右。表皮浅黄白色,稍皱,肉茭单重90-100克。4、浙茭5号1990年由原浙江农业大学育成。舟山、绍兴和宁波等市均有栽培。1993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晚熟,适应性广,生长势旺,分蘖力强。秋茭亩产1000-1500公

6、斤,夏茭亩产1500-2000公斤。表皮白色,稍皱,肉质白,味略甜,适口性好。5、蚂蚁茭杭州农家品种,主产杭州市郊的康桥、上塘、石桥一带。早熟,分蘖性较强,耐肥。秋茭亩产700-1000公斤,夏茭亩产1250-1500公斤。表皮光滑,肉茭单重49-57克,品质中等。6、浙茭9111995年由原浙江农业大学育成,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早熟,高产,适应性广,生长势较强。秋茭亩产1000-1250公斤,夏茭比纾子茭提早7-14天,亩产1275-1750公斤。表皮光滑,无皱纹,洁白,品质好。茭白又叫茭笋,古称菰。原产我国,在长江以南各地,尤其江浙太湖一带多利用浅水沟、低洼地广泛种植。茭白肉

7、质整洁、白、柔嫩,含有大量氨基酸,味鲜美,营养丰富,可煮食或炒食,是我国特产的优良水生蔬菜,由于采收期正值5-6月和早秋9-10月两个缺菜季节,对解决蔬菜的淡季供应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茭白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株高1.6-2米,有叶5-8片,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而成。叶片与叶鞘相接处有三角形的叶枕,称“茭白眼”。叶鞘自地面向上层层左右互相抱合,形成假茎。茎可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种,地上茎是短缩状,部分埋入土中,其上发生多数分蘖,地下茎为匍匐茎,横生于土中越冬,其先端数芽次年春萌生新株,新株又能产生新的分蘖。由于茭白植株体内寄生着黑穗菌,其菌丝体随植株的生长,到初夏或

8、秋季抽苔薹时,主茎和早期分蘖的短缩茎上的花茎组织受菌丝体代谢产物吲哚乙酸的刺激,基部2-7节处分生组织细胞增生,膨大成肥嫩的肉质茎(菌瘿),即食用的茭白。 雄茭是指少数植株,抗病力特别强,黑穗菌的菌丝不能侵入,不能形成茭白,至夏秋花茎伸长抽苔薹开花的植株。灰茭是指部分植株过熟后或菌丝体生长迅速,致茭白内部已充满黑褐色的孢子,致使品质恶劣,不能食用。雄茭中心抽薹高出雌茭之上,较易识别,宜及时连根拔除,不可留根株于土中。 2、生长习性茭白有秋产单季茭和秋夏双季茭两类。这两者均用分株繁殖,长江流域单季茭在清明至谷雨分墩定植,夏秋双季茭可分春秋两季,春栽在谷雨前后,秋栽在立秋前后。茭白可分为四个阶段:

9、 (1)萌芽期入春后3、4月开始发芽,最低温度5以上,以10-20为宜。 (2)分蘖阶段自4月下旬至8月底,每一株可分蘖10-20个以上,适温为20-30。 (3)孕茭阶段双季茭6月上旬至下旬孕茭一次,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又孕茭一次。单季茭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才孕茭,适温为15-25,低于10或高于30,都不会孕茭。 (4)生长停滞和休眠阶段孕茭后温度低于15以下分蘖和地上都生长停止,5以下地上部枯死,地下都在土中越冬。 二、品种分类 茭白分为单季茭和双季茭。 1、单季茭春季栽培,当年秋天即可采收,以后每年9月上旬至11月收一次,称秋茭或8月茭。种植一次,可连续采收2-3年,再更新栽植。植株生长

10、旺盛,匍匐茎入土深,抗旱,产量较低。如杭州象牙茭、一点红、青种茭、真晚茭、媒婆茭,温州迟茭,广州大苗,武汉红麻壳子等。 (1)红麻壳子茭壳青绿色,下部筋脉有淡红斑,故得名。茭肉肥大,长30厘米,横径4.5厘米,棒锤形,中下部粗壮,黄白色,肉白色,单茭重15克,肥嫩,品质好。 (2)大苗(硬尾茭白)嫩茎纺锤形,长17厘米,横径6厘米,具3-4节,单菱重15-20克。耐热耐肥,肉白色,结茭部位高。品质佳,亩产1250-1500公斤,广州9-11月采收。 2、秋复双季茭一般春季或夏秋种植,当年秋分至霜降第一次采收,称为秋茭(米茭),亩产750-1000公斤,老株留田中越冬,翌年更新萌发的茭苗于夏至到

11、小暑第二次采收,称蚕茭(麦茭),亩产1500-1750公斤,采收后可再留至秋季采第三次,产量较低,收后重新种植。早熟品种有无锡早茭、中介茭、晏茭,苏州小腊台、中腊台,杭州蚂蚁蚕茭、半大蚕茭、核子蚕茭等。 (1)无锡晏茭分蘖旺盛、晚熟、茭笋肥大、品质最佳,产量高、肉茎表面有许多瘤状突起皱纹,色白,亩产秋茭750-1000公斤,夏茭1250-1500公斤。 (2)半大蚕茭茭笋自3-4节而成,长17.5-24厘米,横茎3厘米,重57克左右,表面色淡绿,肉纯白,品质佳。亩产秋茭350-400公斤,夏茭1250-1500公斤。 (3)苏州小蜡台茭笋肉短而圆,节位突出成盘,形似蜡台,顶尖,两端细中间粗而圆

12、,肉质结实,味甜,纤维少,单茭重30克。在中熟种中品质为最好。亩产秋茭600公斤,夏菱1250-1500公斤。 三、土壤耕作 秧田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土疏肥沃的田块或低洼河沟。长江流域于12月中下旬至1月中旬(冬至至小寒),把选好的茭墩整墩挖起,按行墩距50×16厘米假植在秧田中,栽植深度以墩泥正好与土面相齐。假植后每亩施人粪1000公斤为基肥,灌浅水一层,有寒流时宜加深水层,严寒时茭墩上覆稻草厚6-10厘米保暖,立春后亩施人粪1000-1500公斤作为壮苗肥,经常保持水深3-6厘米。4月中旬移栽前除去生长特别旺的幼苗,可减少雄茭比例,然后分墩种植。 茭白田要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13、的粘壤土,冬季深耕33厘米以上,结合翻耕施河泥5000-10000公斤。翌年整地时施绿肥或厩肥3500-4000公斤或人粪3000-4000公斤为基肥,捣碎耙平,做到泥烂、肥足、地平,并打实田梗,严防漏水漏肥。曝晒几天后,再灌浅水3厘米左右,以备栽植。 四、播种 在秋茭采收前6-7天进行墩选,种墩要符合原品种特性,植株较矮,生长势不过旺,抱茎各叶高度相差不大,但最后1-2片心叶显著短缩,如叶与茭白眼紧缩在一起。茭笋肥大时,假茎的一面露白,分蘖旺盛整齐,节位低而不散墩,匍匐茎相连的母株必须孕茭早、给茭20个以上,成熟一致,娘茭、子孙茭同时成熟。采收时复选茭苞饱满、茭肉肥壮白嫩、全墩无一雄茭或灰茭

14、的茭墩作好标记。 五、栽培管理 茭白分春栽和秋栽,无论单季或双季茭的晚熟种,长江流域于4-5月间母墩萌芽高33-40厘米时,3-4片真叶(华南单季茭于6-7月、双季茭7-8月间定植)。将茭墩挖起,用快刀顺分蘖处劈开成数小墩,每墩带匍匐茎和壮分蘖4-6个,剪去叶片,保留叶鞘长16-26厘米,减少蒸发,以利提早成活,随挖、随分、随栽。株行距按栽植时期,分墩苗数和采收次数而定,双季茭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作为走道,行距1米,小行80厘米,穴距50-66厘米,每亩1200-1500穴,每穴7-8苗。用小株密植者,株行距为73×40厘米,每亩2300墩,栽植方式以45度角斜插为好,深度以根茎和分

15、蘖基部入土,而分蘖苗芽稍露水面为度,定植3-4天后。检查一次,栽植过深的苗,稍提高使浅些,栽植过浅的苗宜再压下使深些,并做好补苗工作,确保全苗。 秋栽:老墩于立春萌芽后挖取,每墩切成8-10个,假植于藕田内或肥沃的烂泥田育苗,经常保持水深3厘米,至7-8月每穴已有10多个分蘖,再分栽一次。每穴又可分为3小墩,即为生产田栽植的小苗。一般栽植行距为46厘米,穴距27-33厘米,亩栽4000墩,这样一个老墩可分栽成数十墩生产栽植小苗。作为早稻后茬者,应在立秋前后栽种完毕,切不可迟至8月中旬,否则不能发生有效分蘖。栽植期气温高,应选择阴天将墩苗挖起,劈开分蘖,并将基部2-4片老叶鞘剥掉,裸露出分蘖节和

16、分蘖芽,以便接触泥土,促使生根,再剪去上部叶片1/3,苗准备完毕宜立刻栽植。 耘田能松土通气,加速肥料分解,清除杂草,并切断植株老根,促进新根发生。新茭田栽植成活后或老茭田春季萌芽开始,至小满封行前止,每隔15天左右耘田一次,共2-3次。耘田时先把水放浅,用铁耙浅翻二遍,晒田至表土开裂而后再灌水。 7-8月间进入孕茭期,掌握每10厘米见方留一茭,去除过多弱细分蘖,至8月初剥黄叶2-3次,剥后踏入土中充作肥料,并在茭墩中间压一块泥,使植株向茭墩四周开张,以利通风,减少病害。 六、肥水管理 茭白生长期长,分蘖多而吸肥量大,一次种植多次采收,必须基肥、追肥并重,追肥共4-5次,掌握“促-控-促”原则

17、,栽后7-10天后即施提苗肥,每亩人粪水500-1000公斤,以促进苗生长,半个月后每亩施入粪水1000-1500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此后停止施肥,以免生长过旺,其后即进入分蘖期,至7月下旬至9月上旬(大暑至白露)新茭的分蘖进入孕茭期,即假茎发扁,茭笋开始肥大时,再亩施浓人粪3000-4000公斤或猪水粪5000公斤,尿素20-25公斤,促进茭笋肥大,增加秋茭产量,以后第4-6次施肥可参考蚕茭管理。 茭白田的水位根据茭白生长发育特性灵活掌握,以“浅-深-浅”的原则。萌芽前灌浅水3厘米,以提高土温,促进萌发,栽后促成活,保持水深5-8厘米,分蘖前仍宜浅水5-8厘米,促进分蘖和发根,至分蘖后

18、期,加深至10-14厘米,控制无效分蘖。7-8月高温期宜保持水深13-17厘米,并做到经常换水降温,以减少病虫危害,孕茭期至采收前6-7天,根据主茎茭白生长情况灌好养胎水。开始保持16.5厘米左右,以后逐渐加深到23-27厘米,使整个茭白浸入水中,但以不超过“茭白眼”为度。这样茭白在水中软化,洁白肥嫩,提高品质,孕茭后期逐渐灌浅水到3-7厘米。秋茭采收后,保持浅水1.5-3厘米,以免根株受冻腐烂,这样可以安全越冬。雨季宜注意排水,最高水位不得超过“茭白眼”,防止薹管伸长,在每次追肥前后几天,需放干或保持浅水,待肥吸收入土后再恢复到原来水位。 七、病虫害防治 孕茭期有大螟、二化螟、长绿飞虱,应在

19、害虫幼龄期,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100克加水75-100公斤泼浇或用90敌百虫和40乐果1000倍液在剥除老叶后,逐棵用药灌心。立秋后发生蚜虫、叶蝉和蓟马,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200-300克加水50-75公斤喷洒,茭白锈病可用1:800倍敌锈钠喷洒效果良好。 八、采收 适时采收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严格掌握成熟度。以心叶短缩,三片外叶长齐,茭白显著肥大,叶鞘裂开,茭白露白1厘米时采收为宜。过迟茭肉发育、质地粗糙、品质下降,过早茭白嫩而产量低。采摘时自结茭下部节间处折断,注意不伤邻近未成熟的功茭和根株,以免影响当年和翌年生产,每亩可产带壳茭1000-1500公斤(

20、肉茭约为壳茭的7成)。早期宜隔四天采收一次,采收时连根拔起。削薹管、切叶片,留33厘米长带叶。茭白最好鲜收鲜销,如要外运,可带壳放置荫凉处浸入水中,或剥出茭白,每20-30支一捆、浸入1-2的明矾水中,可存一星期左右。 近年来,桐乡市一年二季茭白的产量一直稳定在3500kg/亩左右,每亩收入在3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目前推广面积已达230公顷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择良种我们选用的双季麦品种为梭子宽根据多年引种比较观察,梭子美品种在春美中属于晚熟品种,而在秋蒙中属于早熟品种。该品种肉质茎肥大,色白光滑,壳茭单重110-180g,肉茭单重80-1409。春美在5月中旬开始上市,可一直延续到7月上旬,而此时春笋落市,价格较稳。秋茭于单季整结束后的9月底一10月上旬开始采收,可持续上市到11月中旬。2、假植育苗传统栽培一般于4月上旬当茭白苗龄4-5叶期时定植大田。为缓解土地紧张的矛盾,我们采用假植育苗,即在4月上旬将已有4-5叶的茭白苗假植在田头,采用单株分苗假植,株行距为50x25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