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色谱分离技术及其应用摘要:色谱法(chromatography)是用于分离多组分有机混合物的一种高效分离技术,色谱分析技术已成为药物分析学科领域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海洋真菌及其代谢产物中的某种化学成分是天然药物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来源。由于某些有效的成分往往含量较低,并与许多其他化学成分并存,其提取分离是一项繁琐而艰巨的工作。色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各类有机物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工作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色谱法(chromatography)是用于分离多组分有机混合物的一种高效分离技术,色谱分析技术已成为药物分析学科领域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手段和方
2、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字:色谱法;分离鉴定;药物提取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Abstract:Chromatography is a highly efficient separ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used to isolate multi-component organic mixture. 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fundamental research
3、tools and methods in drug analysis area. It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marine fungus and their metabolites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some natural medicine and natural food additives. Because of the low contents of som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co-existence with many
4、other chemical elements, their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is a tedious and difficult task.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 is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various organic chemical components.Keywords:Chromatography;
5、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drug extraction1.色谱法概况色谱法(chromatography)又称色层法、层析法,是用于分离多组分有机混合物的一种高效分离技术。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vet, 1872-1919)首创了这种分离技术,他把植物叶绿体色素的石油醚浸渍液倒入一根装有碳酸钙吸附剂的细直玻璃柱中,再加入纯石油醚,任其自由流下,原混合物开始被分离成不同颜色的谱带(即植物色素的分离),且以不同速度过柱子,然后按谱带颜色对混合物进行鉴定分析。当时,茨维特把这种分离结果称为色谱图,把这种分离方法命名为色谱法。七十多年来,色谱理论逐步建立
6、和发展,色谱分离技术已逐步实现仪器化、自动化、高速化,并从分离手段发展到分析手段,色谱方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色谱分离的对象早已不限于有色物质,但“色谱法”这一名称一直被沿用1。S1 S1S2 S2SPSPMPMP图1-1色谱分析的一般原理示意图2色谱法原理色谱法是基于混合物各个组分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不均匀分配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不均匀分配的先决条件,是各个组分对两相亲和力的不同和向两相不均匀分配的可能性。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对两相的亲和力有差异,它们穿过固定相的流动速度(或在固定相中的滞留时间)就不同,从而得到分离。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可用图1-1来描述。图中,SP和MP分别表示毛细管
7、色谱中的固定相和流动相;S1和S2是待分离的两种组分物质,被分离混合物组分S1对流动相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而组分S2更亲固定相;S1和S2代表两组分按箭头所指方向随流动相流过管子一定时间后所到达的区域位置。图1-3用圆球形物质和浸入固定相SP和流动相MP中的程度,表示混合物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的差异。由于热运动的缘故,被分离物质中的分子具有连续进入两相中的趋势。然而,它们在固定相中的平均滞留时间(即在该动力学过程中使物质得以分离的时间)有不同,物质S1的分子主要处于流动相中,它们被流动相带走的量按计算比平均数多,而S2在固定相中的平均滞留时间比S1长。一定时间后,S1的色谱带就会展现在S2的色谱带
8、之前。因此,用色谱法就会实现S1和S2的组分分离。3.色谱法分类根据其分离原理,有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等方法。吸附色谱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用溶剂或气体洗脱,以使组分分离。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聚酰胺等有吸附活性的物质。分配色谱是利用溶液中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以使组分分离。其中一相为液体,涂布或使之键合在固体载体上,称固定相;另一相为液体或气体,称流动相。常用的载体有硅胶、硅藻土、硅镁型吸附剂与纤维素粉等。离子交换色谱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势不同而使组分分离。常用的有不同强度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一般为水或含有机溶剂的缓
9、冲液。4.色谱法应用色谱技术在研究天然有机化合物中有着广泛应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中的某种化学成分是天然药物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来源。如: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主要有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两种。其中天然提取的药物因副作用小而引起了人们更大的研究兴趣。随着植物源化合物的研究,色谱技术日益成为天然产物中生物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及分析的主要手段,由于有些有用的成分往往含量较低,并与许多其他化学成分并存,其提取分离是一项非常繁琐而艰巨的工作。无论是天然药用植物或动物,在我国有着种类多、分布广的优势。对它们的组分结构与生理活性关系的研究以及对天然物质的综合利用是当今极具潜力的研究课题,并要求对自然资源
10、的研究与开发向深入化、快速化、微量化方向发展,以获取安全无毒高效的天然有效成分服务于人类,色谱技术正符合这种要求,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1)分离混合物 在天然物提取的有效部位中,往往含有结构相似、理化性质相近的几种成分的混合物用一般的化学方法很难分离,可用色谱分离方法将它们分离纯化。(2)精制化合物 在提取、分离得到有效成分时,往往含有少量结构类似的杂质不易除去,也可利用柱色谱除去杂质得到纯品。(3)鉴定化合物 在一定条件下,纯的有机化合物在薄层色谱或纸色谱中都有一定的比移值,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中都有一定的保留时间。所以,利用色谱法可以鉴定化合物的纯度,或利用标准品的对照来初步
11、确定两种性质相似的化合物是否为同一物质2。色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各类有机物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工作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如中药丹参的化学成分在20世纪30年代从中分离到3种脂溶性成分,分别称为丹参酮1、2、3,但后来经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丹参酮1为纯品外,2、3均为混合结晶,并通过各种色谱方法,迄今已发现15种单体化合物,其中有4种为我国首次发现3。高速逆流色谱 (high 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简称HSCCC) 是一种快速、高效、连续的液-液色谱分离技术,在中药、生化、保健食品、天然产物化学、环境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逆流色谱在食品
12、功能成分分离纯化领域,对分离银杏、芦荟、红曲、甘草中的功能成分4。高效液相色谱是植物化学研究中的一项常规分析技术,与这一高效分离技联用技术的发展导致一些重要分析技术/分析仪器,如LC/UV-DAD5、LC-MS6和最近LC-NMR7技术相继出现。我们首次在国内报道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迎春花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测定各化合物在其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8。目前随着色谱理论和电子学、光学、计算机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新的色谱技术也在不断出现和发展。此外,色谱技术在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领域中的应用。5.色谱分析与药物的提取随着分离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色谱提取分离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中的应
13、用日渐增加。而海洋药物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主要包括海洋动物药、海洋植物药和海洋矿物药。海洋天然产物的筛选目标主要是针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病毒感染(HIV等)及其它疑难杂症。迄今人们已涉猎世界各大洋和海区的浅海、近海和岛礁附近的海洋生物达22门,1822属和3018种,近几十年来全世界已从海洋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分离得到15000多个新颖化合物。世界报道较多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海绵、海鞘、软珊瑚、软体动物、苔藓虫、棘皮动物、海藻、微藻、细菌、真菌等,热带和温带海洋生物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国外海洋药物研究的主要生物类型有:(1)海藻:如昆布、海人草、石花菜、螺旋藻、羊栖菜、鼠尾
14、藻等;(2)软体动物:如牡蛎、蛤蜊等;(3)节肢动物:龙虾等;(4)棘皮动物:如海星、海燕等;(5)脊索动物:如海马、带鱼等;(6)腔肠动物:如珊瑚、海蜇等;(7)微生物:海绵、海鞘。其化学结构主要有糖、多糖、氨基酸、蛋白质、无机盐、皂苷类、甾醇类、生物碱类、萜类、大环内酯类、核苷类等。目前,海洋天然产物主要应用在治疗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病毒感染(HIV等)及其他疑难杂症9。表1-1已发现的海洋药物主要结构及来源10生物活性作用主要结果类型主要生物来源抗肿瘤类核苷类、酰胺类、聚醚类、萜类、大环内酯类、肽类海绵、海鞘、软珊瑚、柳珊瑚、海兔、苔藓抗心血管类萜类、多糖类、高不饱和脂
15、肪酸类、喹啉酮类、肽类、核苷类海藻、鱼类、海绵、珊瑚抗菌、消炎类多糖类、多肽类、酮类、吲哚类、N-糖苷类、-胡萝卜素类海藻、海绵、海鞘、珊瑚、细菌、真菌镇痛、神经毒素(海洋毒素)氨基酸类、脂肪酸类、生物碱类、皂苷类、萜类、大环内酯类、聚醚类、蛋白质类微藻、鱼类、贝类、棘皮动物参考文献1 汪茂田,谢培山,王忠东.天然有机化合物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9-200.2 刘虎威,色谱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56-60.3彭琛,郑忠辉,杜希萍,黄耀坚,宋思扬,苏文金,培养基对海藻真菌PT2菌株的生长及活性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J.台湾海峡.2005,24
16、,(1),90-96.4毛立新,刘成,杨晓兰,高速逆流色谱在保健食品功能成分纯化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7,28,(2),372-37.5 Huber L., et al. Diode array detetion in HPLC. New York; Marcel Dekker, 1993 6 Niessen W. M. A.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2nd ed. New York; Marcel Dekker, 19997 Spraul M., et 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high field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Anal. Proc.,1993, 30: 3908汤洪波,周欣,李章万,王道平,彭炳先,雷培海,迎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
- 智能制造印刷技术指南
- 化学工业废物处理规定
- 物业管理遗失物品处理方案
- 冒险卡通动漫报告
- 2025新疆兵团粮安储备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9人笔试含答案
- 2025西安光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3-5人)笔试含答案
- 2025年铁岭银行见习生招聘50人笔试含答案
- 企业规章制度的协同与协作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计算机信息处理员三级高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园地一 课件
- 2025年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招聘笔试模拟题与解析
- 2025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电力公司员工招聘6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学校(上沙)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适老化家居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信息系统管理员技术水平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社区宣传工作知识培训课件
- 瑜伽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犬猫免疫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中国移动式皮带输送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ETL开发规范流程与案例分析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