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第第 九九 章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与决策目标选择与决策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及调控体系中的作用调控体系中的作用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一、货币政策的内涵一、货币政策的内涵二、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二、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三、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三、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四、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四、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一、货币政策的内涵一、货币政策的内涵(一)货币政策的定义(一)货币政策的定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
2、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二)货币政策的内容(二)货币政策的内容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政策传递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三)货币政策的功能(三)货币政策的功能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社会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二、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二、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均衡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功
3、能之一,而这主要是通过影响货币供求来实现的。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图图9-1 我国改革以来的总供求均衡状况变动图我国改革以来的总供求均衡状况变动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总供求的均衡是一个不断变动调整的动态过程。gdp 缩减指数(%)02468101214161820-6.0-4.0-2.00.02.04.06.0gdp 缺 口 (%)969594929390798081838486878889918597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具有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十分紧密的联系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总需求决定总供给。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4、。总供总供 总需总需给给 求求货币货币 货币货币需求需求 供给供给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三、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三、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通常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分歧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一)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货币(一)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货币 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 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货 币供给决定公式的分析来说明。 ms = mb 其中:ms为货币供给量;m为货币乘数;b为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由通货c和存款准备金r这两部分 构成,即b=c+r;货币供给量是由通货c
5、和全 部存款货币d这两部分构成,即: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 式中:c/d为通货存款比率; r/d为准备存款比率。总体来看,通货存款比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众的行为,但也受中央银行政策调整的影响。准备存款比率的大小特别是超额准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但中央银行对此有很大的影响力。drdcdcrcdcbmms1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基础货币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供给的意向,运用政策工具直接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因此,货币供给虽然不完全是外生的,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基本上是可控的。 如果对上面的货币供给决定公式作更细致的划分,其基本结论仍是如此。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二)
6、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1.货币政策对产出、就业和通货膨胀的 影响 。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 响可以通过ad-as(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进行分析。如图9-2所示: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图9-2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ad1asq1 q2 q3 q4ad1 ad2 ad3 ad4 asp4 p3 p2 p1 e1 e2e3e4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从ad-as模型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货币供给的变动推动总需求曲线移动,使经济的均衡点从原有的均衡点向新的均衡点移动来实现的。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2.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货币政策是重要的宏观调
7、控手段,具有扩张或紧缩经济的作用,适当的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抑制经济的剧烈波动。但是,由于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影响和货币政策使用时机、力度等掌握难度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不当也可能加剧经济的剧烈波动。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图图9-3 中国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中国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3. 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适当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金融稳定,而不适当的 货币政策将导致金融动荡。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三)有关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歧(三)有关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歧西方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效应问题存在较大的 分歧,其中集中体现在对总供给曲线形状的不 同观点上。 1.
8、 古典学派的观点; 2. 早期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 3. 早期菲利普斯曲线; 4. 弗里德曼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5. 卢卡斯的政策无效性命题; 6. 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有效论。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综上所述:从理论演变过程来看,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认识经历了有效无效有效的演变;从宏观调控的实践来看,随着金融创新工具的迅速发展,货币政策有效调控的难度在增加,但总体上仍不失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是与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宏观经济环境、经济波动的不同阶段、各种政策工具的合理使用和有效性协调分不开的。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四、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四、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
9、中的地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主要的经济手段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收入政策等。现代市场经济是高度货币化的经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居于主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强。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二、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目标三、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性与矛盾性三、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性与矛盾性四、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四、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monet
10、ary policy),必须围绕着货币政策目标进行。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目标由操作目标(operating target)、中介目标(指标)(intermediate target)和最终目标(指标)(ultimate goal)三个渐进式的层次组成。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一 般 性 货 币 政 策 工 具选 择 性 货 币 政 策 工 具其 他 货 币 政 策 工 具货 币 政 策 工 具基 础 货 币准 备 金其 他操 作 目 标货 币 供 给 量利 率其 他中 介 目 标充 分 就 业稳 定 币 值经 济 增 长国 际 收 支 平 衡最 终 目 标货 币 政
11、 策 目 标 体 系职 称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1. 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2. 操作指标是与货币政策工具紧密联系的指标;3. 中介目标(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指标)之间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二、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是指最终目标,包括: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是指最终目标,包括:币值稳定币值稳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金融稳定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物价水平上升的原因:物价水平上升的原因:v总需求过多v成本上升v结构性因素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物价稳定的衡量标准物价稳定的衡量标准v 批发物价指数
12、批发物价指数v 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v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q 社会劳动力的增加社会劳动力的增加q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q 劳动效率的提高劳动效率的提高q 储蓄的增加储蓄的增加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十一五十一五”时期经济增长速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度 预计预计8%8%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失业的原因失业的原因 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 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 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劳动力
13、市场的不完善 经济的季节性波动经济的季节性波动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充分就业的衡量标准充分就业的衡量标准%100劳动力总数失业人数失业率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十一五十一五”时期计划城镇登记失业率时期计划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控制在5%5%以内以内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因素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因素 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总量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总量 一国对外或外来投资和贷款总量一国对外或外来投资和贷款总量利率、物价、国民收入变化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其他特殊原因。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1.国际收支顺差时的影响国际收支顺差时的影响 意味着该国的外汇收入超过
14、支出。外汇收入增加,而收购外汇必然增加货币供应量。 意味着商品的出口大于进口。出口商业较多,相对减少了国内商品的供应量,并且为生产出口商业,国内需投放货币,这样会增加国内货币流通量。 在国内市场上货币偏多,物价不稳,商品供应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国际收支顺差的长期存在不利于国内金融物价的稳定,甚至会加剧通货膨胀和程度;反之亦然.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2.国际收支逆差时的影响国际收支逆差时的影响 逆差意味着物资流入大于物资流出,国内商品供应增多,货币供应相对减少。当国内市场商品供给过剩,逆差的存在会加剧国内商品市场供求矛盾,改善国内货币流通。 逆差意味着可利用的
15、外国资源增加,在国内资源未很好的利用甚至存在严重失业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在国内资源贫乏、不够利用时。逆差的存在则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国际收支平衡的衡量标准国际收支平衡的衡量标准衡量标准:衡量标准:自主性交易已平衡,不需要调节 性交易来弥补。自主性交易自主性交易: 是指个人、单位或官方出于 自主的经济动机或其他动机而进 行的交易。(事前交易)调节性交易调节性交易:是指为调节自主性交易的差 额而进行的交易。(事后交易)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金融稳定金融稳定 保持金融稳定,是避免货币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重要前提。中央银行
16、学中央银行学确定货币政策目标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应考虑哪些因素应考虑哪些因素v 货币政策的时滞货币政策的时滞v 经济增长速度预测经济增长速度预测v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v “瓶颈瓶颈”因素因素?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 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保持货币币値稳定,保持货币币値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三、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性与矛盾性三、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性与矛盾性五大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 1.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关系。 3.稳定币值与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的关系。中央银行学中
17、央银行学四、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四、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五大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货币政策就不可能同时兼顾这五个目标。这就出现了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问题。 单目标论观点双目标论观点总之,货币政策目标并非唯一的,其相对重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操作指标一、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一、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 准与客观条件准与客观条件二、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分析二、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分析三、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分析三、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分析四、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历
18、史考察四、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历史考察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一、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一、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 标准与客观条件标准与客观条件 (一)主要标准(一)主要标准 1. 相关性 2. 可测性 3. 可控性 4. 抗干扰性(二)客观条件(二)客观条件 各种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受经济管理体制、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二、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分析二、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分析 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在一定条件下,贷款量和汇率亦可作为中介指标。(一)货币供给量(一)货币供给量 优点:其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且能被中央 银行
19、所控制。 缺点: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并不是 绝对的。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图图9-12 我国我国19942004年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年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100102030409495969798990001020304m1增长率m2增长率gdp增长率gdp缩减指数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二)利率(二)利率优点缺点(三)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能否同时作为(三)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能否同时作为 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这两个指标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如果同时选择两个指标,可能使中央银行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四)货币供
20、给量和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孰优孰劣(四)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孰优孰劣货币供给总量目标和利率目标是互不相容的。 如何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呢?根据前面的选择 标准对二者进行一些比较。 可测性 可控性 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总之,货币供应量与利率指标孰优孰劣很难从 选择指标的标准直接比较。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五)其他可作为中介指标的指标(五)其他可作为中介指标的指标 除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外,还有一些指标可以充当中介指标,主要有贷款量和汇率。 贷款量 优点:数据较易获得;具有可测性、较好的可控性。 缺点:在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较弱。 汇率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三、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分
21、析三、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分析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 有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一)准备金(一)准备金 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的主要传递指标 。 准备金有不同的计量口径:准备金总额、法定准备、超额准备、借入储备、非借入储备等。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二)基础货币(二)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也被称为“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充分显示了其在货币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基础货币是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组成,二者均是货币创造的基础。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也不是完全的。通过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总量还取决于货币乘数是否稳定可测。 基础货币也是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中央银行学
22、中央银行学四、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历史考察四、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历史考察对几个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使用历史的简要回顾。 (一)美国(一)美国 (二)英国(二)英国 (三)德国(三)德国 (四)日本(四)日本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第四节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与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与程序程序一、决策权的配置与权威性一、决策权的配置与权威性二、决策机构与程序二、决策机构与程序三、决策的依据与分析判断三、决策的依据与分析判断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一、决策权的配置与权威性一、决策权的配置与权威性货币政策的决策必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其决策做出后才能得到坚决有效的贯彻实施。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在不同的国家
23、有不同的配置: (1)在中央银行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国家,货币政策的决策权集中在中央银行的最高管理层。 (2) 在中央银行独立性较弱的国家,货币政策的决策权由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最高管理层分担。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二、决策机构与程序二、决策机构与程序(一)决策机构(一)决策机构 货币政策的决策是由决策机构按照一定的决策程序做出的。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在国务院。(二)决策程序(二)决策程序 科学的决策程序是正确决策的保障。 中央银行学中央银行学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议程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议程 议 程 议 题 内 容 议程一讨论并通过上次会议政策纪要第一部分:总结与回顾 议程二外汇市场操作1.汇报自上次会议以来的操作2.讨论并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恩施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研优卷)
- 成都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a卷)
- 2026年南宁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巫溪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泸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鹰潭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迪庆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广东省考银行结构化面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十堰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三维动画试题及答案
- T/CSMT-YB 006-2023精密数字温度计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 冷链设施设备验证与校准培训课件
- 消防中控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外研版
- 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诊断工作指引
- 2025年4月自考00160审计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202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
- 食堂摊位转让合同协议
- 小学五年级女生心理教育
- 铁路新人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