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_第1页
h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_第2页
h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_第3页
h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_第4页
h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选修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兰州五十一中兰州五十一中 周建国周建国23模块包括模块包括3 3个主题个主题:n主题主题1 1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n主题主题2 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n主题主题3 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平衡4整体特征整体特征n1. 合理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合理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继承:与原教材有相似之处,与继承:与原教材有相似之处,与化学化学2也有相似之处。也有相似之处。 发展发展变:变: 内容变化了内容变化了:增加了熵与熵变、化学反应的方向性、电离常:增加了熵与熵变、化学

2、反应的方向性、电离常数、沉淀溶解平衡、盐桥原电池等知识;数、沉淀溶解平衡、盐桥原电池等知识; 要求变化了:要求变化了:某些知识的教学要求有所提高,例如,盖斯定某些知识的教学要求有所提高,例如,盖斯定律从律从“阅读阅读”提高到提高到“能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能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从常数从“了解了解”提高到提高到“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的转化率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的转化率”等等;等等; 内容组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容组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增设了很多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增设了很多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比较、归纳,更加关注化

3、学与社会的联系,突出化学分析、比较、归纳,更加关注化学与社会的联系,突出化学的应用价值。的应用价值。编写特点编写特点52.2.注重知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注重知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1. 1.注重与大学内容的衔接;注重与大学内容的衔接; (焓变、熵变、化学反应的方向、沉淀溶解平衡) 2.2.注重与必修内容的衔接;注重与必修内容的衔接; (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3.3.注重模块内部内容的衔接注重模块内部内容的衔接 (反应焓变反应方向的判据化学平衡移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如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6n3. 有助于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有助于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发

4、展、完善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发展、完善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角度角度。 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深度深度。 定性到定量定性到定量 从宏观到微观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从现象到本质) 静态到动态静态到动态7n4. 内容的呈现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三内容的呈现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维目标的达成。n教材中活动性栏目: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教材中活动性栏目: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比例高达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比例高达57%8课程标准:通过课程标准:通过选修选修4 4模块的学习,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学生应主

5、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 1.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质变化的正确观念; 2.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3.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

6、释; 4.4.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学的志向。9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的对象:选修模块的对象:一是为选修该模块的学生提供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化学反应原一是为选修该模块的学生提供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为学生理解和运用化学反应奠定知识基础。理知识,为学生理解和运用化学反应奠定知识基础。二是充分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二是充分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为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创设发展平台。为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创设发展平台。三是向学生提供大量体现化学反应原理

7、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三是向学生提供大量体现化学反应原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实例,让学生体验科学、社会、技术、环境的关系,促使学实例,让学生体验科学、社会、技术、环境的关系,促使学生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生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功能功能教材功能教材功能10绪言内容绪言内容 课程内容概述课程内容概述 理论、概念模型理论、概念模型纷繁复杂的化学反应有规律可循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内容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方法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催化剂作用简介11绪言的特点绪言的特点n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反应的条件、速率、限反应的条件、速率、限 度的不同度的不同 n概述全书内容概述全书内容 反应速率、限度、反应速率、限

8、度、反应热、电化学反应热、电化学n介绍几个概念介绍几个概念 有效碰撞模型、活化有效碰撞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分子、活化能、催化剂已有知识已有知识和经验和经验提纲挈领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画龙点睛内容内容方法方法1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认识物质的各种化学性质是有规律可认识物质的各种化学性质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些规律是化学的精髓,需要循的,而这些规律是化学的精髓,需要下工夫学习掌握。下工夫学习掌握。 初步了解初步了解“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与活化分子与活化能活化能”的概念模型,认识催化剂对于的概念模型,认识催化剂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为其后

9、的学习打下基础。为其后的学习打下基础。13第一节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第二节 燃烧热燃烧热 能源能源第三节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4由一般到具体由定性到定量由一般到具体由定性到定量课标要求课标要求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了解通过化学反应获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了解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得能量的重要性认识燃料燃烧的重要性认识燃料燃烧的重要性 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我国能源短缺的国情,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能源短缺的国情,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初中

10、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教材设计:知道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材设计:知道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有关)对大小有关)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化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化高中化学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教材设计:从微观角度说明能量变化的原因)(教材设计:从微观角度说明能量变化的原因)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

11、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高中选修4151 32由一般到具体由一般到具体由定性到定量由定性到定量本章知识结构本章知识结构16n 在必修化学2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章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 n本专题在模块中处于最基础的地

12、位,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和熵变是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影响。本章在模块中的地位本章在模块中的地位17第一节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焓变一、焓变 反应热反应热 要点:要点: 1.焓变焓变( h )=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2.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二、热化学方程式二、热化学方程式 要点:要点: 1.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压强,反应物、产物的状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压强,反应物、产物的状态态 2.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可以是分数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可以是分数三、实践活

13、动:中和反应三、实践活动:中和反应 反应热的测定反应热的测定18有了有了“反应热反应热”为什么还要引入为什么还要引入“焓变焓变”的概的概念?念? 反应热与反应焓变都属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但反应热与反应焓变都属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但焓变的科学意义层次更高焓变的科学意义层次更高。焓是状态函数,焓变仅决定。焓是状态函数,焓变仅决定于始终态,而反应热不是状态函数。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于始终态,而反应热不是状态函数。在等温等压条件下,q qp ph h,在其他条件下,(如,在其他条件下,(如t t、v v一定)反应热就不一定)反应热就不等于等于h h了,此时仍然存在焓变。了,此时仍然存在焓变。 焓变是比反

14、应热更普遍的反应能量变化的表述焓变是比反应热更普遍的反应能量变化的表述 建立化学反应方向的认识建立化学反应方向的认识 计算反应热计算反应热教材解读教材解读19为什么恒压热效应等于焓变?为什么恒压热效应等于焓变? 化学反应通常都是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如化学反应通常都是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如果一个体系只做体积功而不做其他功,那么,果一个体系只做体积功而不做其他功,那么,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则有: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则有: u u = qpqp + wqpqp = u u - wqpqp = u u - pvqp =(u2 + pv2) (u1 + pv1) h = u + pv qp = h2 h

15、1 qp = h 在等压且体系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热在等压且体系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体系焓的改变。就等于反应前后体系焓的改变。20n焓h是一个状态函数: h=u(体系内能)+pvn焓的值只与体系所处状态有关,与达此状态的途径无关n焓具有能量的量纲n在体系只作体积功的等压过程中,从状态1到状态2时,体系的焓变数值正好等于该过程中的热效应21n1.反应焓变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在第三节)反应焓变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在第三节) 不回避不回避概念,但不在概念,但不在“焓焓”、“焓变焓变”的概念上的概念上纠缠,纠缠,不要求不要求学生进行概念辨析。学生进行概念辨析。教学建议教学建

16、议222.关于焓变与关于焓变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和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和反应物的总能量差差”的关系、焓变与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化的关系、焓变与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形成的能量差值的关系。学键形成的能量差值的关系。 “总能量的总能量的”提法是含糊的,提法是含糊的, 由于对键能的表达多种多样,有键能、平均键由于对键能的表达多种多样,有键能、平均键能、键解能等,数据来源不同,计算误差很大,能、键解能等,数据来源不同,计算误差很大,在研究中只有估算的作用。在研究中只有估算的作用。2324n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教学的重点,是学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学习的易错点。生学

17、习的易错点。教师提出课题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自学教材学生自学教材用对比的方法找用对比的方法找出与化学方程式的异同点出与化学方程式的异同点归纳整理归纳整理交流汇报交流汇报 教师还可提出一些问题以强化正确规范的书写:教师还可提出一些问题以强化正确规范的书写: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是否需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是否需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强 ?对于相同的物质的反应,当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时,对于相同的物质的反应,当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时,其其h h 是否相同?是否相同?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是否表示分子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是否表示分子个数?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个数?当化学计量数

18、不同时,其其h h 是否相同?是否相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h h的的“+”“+”与与“-”“-”的表示的表示是如何对应的?是如何对应的?254.关于中和反应关于中和反应 反应热测定的教学反应热测定的教学从实验规范与流程上,从实验规范与流程上,突出定量实验的特点和要求突出定量实验的特点和要求,如仪器的选择、方案的设计、数据的记录等;如仪器的选择、方案的设计、数据的记录等;对测定原理的分析与讨论对测定原理的分析与讨论 与初中物理知识的衔接;与初中物理知识的衔接; 所进行的近似处理;所进行的近似处理; 对测定步骤及注意事项的讨论对测定步骤及注意事项的讨论抓住定量实验的抓住定量实

19、验的主要特点,围绕着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措施主要特点,围绕着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措施展开讨论;关注变量控制方法在定量实验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关注变量控制方法在定量实验中的应用。 molkjtth/025. 0)(418. 01226测定中和热实验中的两个关键问题测定中和热实验中的两个关键问题(1 1)隔热,尽量较少热量损失)隔热,尽量较少热量损失 要求小烧杯与大烧杯之间的碎泡沫塑料或碎纸条要填满,要求小烧杯与大烧杯之间的碎泡沫塑料或碎纸条要填满,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要相平,大烧杯杯口的泡沫塑料或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要相平,大烧杯杯口的泡沫塑料或硬纸盖板要盖得严,盖板上的两孔正好

20、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硬纸盖板要盖得严,盖板上的两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棒通过。要求倒入棒通过。要求倒入naohnaoh溶液要迅速,尽可能减少实验过程中溶液要迅速,尽可能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散失。热量的散失。(2 2)准确)准确 配制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准确。配制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准确。naohnaoh溶溶液最好是新制,因久置的液最好是新制,因久置的naohnaoh溶液可能变质导致测定中和热溶液可能变质导致测定中和热有误差。有误差。量取溶液的体积要准确。量取溶液的体积要准确。反应前的温度和反应后的最高温度的读数要准确。反应前的温度和反应后的最高温度的读数要准确。 定量实

21、验中的关键问题,准确测定数据定量实验中的关键问题,准确测定数据27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突出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突出“定量观定量观”的建立,的建立,即即如何利用实验进行定量研究?如何利用实验进行定量研究?如何从定量的角度解决问题?如何从定量的角度解决问题?如何利用数据?如何利用数据?中和热的概念?中和热的概念?28第二节第二节 燃烧热燃烧热 能源能源n以燃烧热为例给出一种具体的反应以燃烧热为例给出一种具体的反应热(定义)热(定义)n在初中、高中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初中、高中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能源与人类的关系,及当前的了解能源与人类的关系,及当前的能源问题能源问题29燃烧热的作用有二:燃烧热的作用

22、有二:一是作为反应热的一个具体实例,便于对反应热一是作为反应热的一个具体实例,便于对反应热的理解。的理解。二是燃烧热是化学能利用的重要又常见的形式,二是燃烧热是化学能利用的重要又常见的形式,通过燃烧热,可从理论上将煤、石油、天然气等通过燃烧热,可从理论上将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与化学能的利用联系起来。能源与化学能的利用联系起来。这里出现燃烧热,不仅介绍这一概念本身,而是要利这里出现燃烧热,不仅介绍这一概念本身,而是要利用它更好地阐释反应热并说明反应热、化学能利用、用它更好地阐释反应热并说明反应热、化学能利用、能源三者的关系。能源三者的关系。教材解读教材解读30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1.虽然核心概念

23、是虽然核心概念是“燃烧热燃烧热”,但注意,但注意“燃烧燃烧热热”概念的引入的功能与价值,避免孤立的处概念的引入的功能与价值,避免孤立的处理概念。理概念。2.关于能源的利用的讨论在深广度上与必修模块拉关于能源的利用的讨论在深广度上与必修模块拉开层次,体现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特点(考虑问开层次,体现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特点(考虑问题的视角更加全面、更有深度);题的视角更加全面、更有深度);31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 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 ?物质的燃烧热物质的燃烧热 燃料的储量燃料的储量 燃料的开采、运输燃料的开采、运输 燃料储存的条件、价格燃料储存的条件、价格 燃料对生态环

24、境的影响燃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例:丙烷例:丙烷燃烧热值高燃烧热值高石油中储量丰富石油中储量丰富开采容易开采容易燃烧时污染小燃烧时污染小储存、运输不方便储存、运输不方便32能能源源 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阳光阳光风力风力流水流水潮汐潮汐柴草柴草能提供能量的资源能提供能量的资源蕴藏量有限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不能再生污染严重污染严重开开源源节节流流开发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节约现有能源节约现有能源提高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利用率太阳能太阳能 氢能氢能风能风能 地热能地热能海洋能海洋能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可以再生污染少污染少燃料的充燃料的充分燃烧分燃烧33资源意识资

25、源意识 (地大物博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人口众多) 我国生产一次性筷子年消耗林木资源我国生产一次性筷子年消耗林木资源500万立方米,约占年林木消耗总量的万立方米,约占年林木消耗总量的18%。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为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为65%,是我国的,是我国的5倍,却明令禁止用本国的林木生产一次倍,却明令禁止用本国的林木生产一次性筷子。其用量的性筷子。其用量的97%依靠进口,每年依靠进口,每年从中国进口从中国进口200多亿双,占其进口总量多亿双,占其进口总量的的99%。我国仅为向日本出口一次性筷子每年我国仅为向日本出口一次性筷子每年需砍掉需砍掉250万棵大树。万棵大树。 2006年两会代表提出要限制生产、

26、使年两会代表提出要限制生产、使用和出口一次性筷子用和出口一次性筷子。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34第三节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热的计算n盖斯定律盖斯定律n反应热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 35看图帮助理解盖斯定律n某人

27、从山下a到达山顶b,无论是翻山越岭攀登而上,还是坐缆车直奔山顶,其所处的海拔都高了300mn即山的高度与a、b点的海拔有关,而与由a点到达b点的途径无关n这里的a相当于反应体系的始态,b相当于反应体系的终态.山的高度相当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教材解读教材解读36用能量守恒定律论证盖斯定律n先从始态s变化到到终态l,体系放出热量(h10)。n经过一个循环,体系仍处于s态,因为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就不能引发能量变化,即h1+h2037反应热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 利用反应热的概念和摩尔质质量进行计算利用反应热的概念和摩尔质质量进行计算 利用燃烧热的概念和摩尔质质量进行计算利用燃烧热的概念和摩尔质质量进行计算 38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虚拟路径法虚拟路径法加合法加合法39n概念的理解和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