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宁洱胜利煤矿紧急避难硐室设计方案宁洱胜利煤矿安全科编制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目录前言 3第一章 紧急避险设施分布依据及地点 4第二章 紧急避险设施类型及容积 5第三章 紧急避险设施基本功能及整体性设计9第四章 投资概算 1616、, 、.刖百建立并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生产安全的迫切需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国家强制推行的先进技术装备,为规范和促进宁洱胜利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 2010 】 23 号)精神和安监总煤矿【 2010 】 15 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
2、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以及省市县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宁洱胜利煤矿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方案。本建设方案中的紧急避险设施建设主要是指全矿永久避难硐室建设以及其他“五大系统”的对接;硐室内紧急避难设施由供氧、动力、坏境监测、排泄物处理、空气幕联动和通信等各个系统组成,规划合理的避灾路线,补充应急预案等。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并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对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第一章 紧急避险设施分布依据及地点1.1 紧急避险设施方案设计依据1.11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
3、规范 gb 5025 20051.12 煤矿安全规程 2011 年版1.13 煤矿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 gb50399-20061.14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2009 年版1.15 矿山救护规程 2009 年版1.16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 (煤安监司办2010 第 9 号)1.1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 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 2010? 146 号)1.18 安监总煤装201115 号,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1.19 安监总煤装201133 号,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4、)1.20 安监总煤装201215 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1.2 紧急避险设施布置依据根据安监总媒装【 2011 】 15 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中第 5 条“永久避难硐室是值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 5 年“及云南省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技术要求的规定。1.3 紧急避险设施方案确定(两个备选方案)该硐室位于 (方案 1.建设于宁洱胜利煤矿三水平井底车场附近,为 +950 大
5、巷和 +950 通道之间串联建成。其底板标高为 +950m ,全部位于细砂岩之中。方案2. 建设于二水平西石门, 由 +1010 西石门大巷通道之间串联建成, 巷道全部位于细砂岩之中) 。根据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监测到的全矿下井作业人员及硐室附近人员分布情况统计,所有范围内作业人员一般为 50 人左右。按照紧急情况下井下作业人员就近避难的原则,同时根据云南省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技术要求第四条第三款“ 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20的富裕系数。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0 人的避难需求”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生存室内按 60 人考虑,每人有效使用面
6、积不低于 1.0 m 2 ,过滤室的净面积不小于 3.0m 2 。第二章 紧急避险设施类型及容积2.1 永久避难硐室2.1.1 永久避难硐室规格( 1 ) 永久避难硐室生存室内按避难人数60 人考虑, 每人应不小于 1.0m 2, 过渡室的净面积应不小于 3.0m 2 的使用 面积计算:s 生=1.0x60=60m2s 过=3.0m 2( 2 )永久避难硐室的生存室的设计宽度为 3.0m ,过渡 室的设计宽度若为 2.0m , 生存室容量的备用系数为 1.2 , 计 算其长度:a 生=60x1 +3=20ma 过=3.0 +2.0=1.5m过渡室长度不小于 1.5m 即满足规定要求,现结合设计
7、实际,防爆门两道,厚度为 1m ,防护门两道和过渡室长度为 2m 。所以永久避难硐室总长度为a=a 生 +a '过=20+4=24m( 3 )根据现有避难硐室和永久避难硐室施工需要,生存室的设计宽度若为3.0m 和过渡室的设计宽度为 2m 时,生存室长度不得小于20m 和硐室总长度不得小于24m 可满足要求。( 4 ) 采取永久避难硐室设计总面积s=67 m 2 , 生存室面 积s生=60 m2,过渡室面积s过=3 m2,满足规定要求, 硐室具体参数见永久避难硐室设计图。2.1.2 永久避难硐室的功能( 1 )整体结构坚固密闭,能达到防火防爆,隔绝有毒有害气体的要求。( 2 )硐室能实
8、现独立供氧,提供人员生存的基本需求。( 3 )硐室有完善的监测监控系统和通讯系统,可及时与地面积取得联系,争取及时救援。( 4 )硐室内装备有医疗急救设备、照明设备、灭火器、自救器、水、干粮、卫生设备等必须设备。2.1.3 避难硐室结构( 1 )支护整个永久避难硐室的支护是砌碹支护。砌碹厚度不少于 400mm 。( 2 )功能区域划分永久避难硐室室内部分为过渡室、生存室,两道门设有与门开启联动的气幕装置以阻隔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室内,过渡室的内设有喷淋装置。生存室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的主要活动空间,满足逃生人员在避难硐室内部生产的基本需求,内部设有监测监控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供氧系统、照明系统、
9、备用电源、生存保障系统等。2.1.4 避难硐室系统构成硐室内部设有防暴密闭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 供氧系统、通信系统,并备用常用的救护器材、工具和定量的食物、水等附属设备。( 1 )防暴密闭系统第一道防护密闭门防护密闭门的设计遵盾灵活、快捷、手动、密闭性良好等原则。门体要求能够抵御 0.3mpa 的爆炸冲击波、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 防护密闭门采用的规格参数为 1x2m ,并在防护密闭门上设观察窗,防护密闭门由有资质生产厂家提供。防暴密闭墙永久避难硐室通道的两侧两个通道各采用一道防暴密闭墙结构,墙体上分别各设两跟0159mm 钢管,并在室内安装控制闸门,用于硐室的正常通风,当发生灾变时立即
10、关闭控制闸门。防暴密闭墙同样要求能够抵抗0.3mpa 的爆炸冲击波。 通过采用 c30 强度的混凝土并配筋来实现要求。 为了加强其抗冲击波能力,墙体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 0.2m 。第二道密闭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安装在两端防暴密闭门处,目的是隔阻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时有毒有害气体对进入,系统的启动与硐室密闭门相连动, 使得在密闭门打开后, 在门口形成了气幕门,气源采用矿井压风,水源由供水系统提供。门前设不少于两趟单向排气管和一趟单向排水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应加装手动闸门。( 2 )监测监控系统硐室避难区入口设有人员定位读卡器,避难人员进入即可探测到,同时内安设防爆摄
11、像头,监测硐室人员情况,便于地面应急救援中心了解井下避难人员情况,便于做出合适的救援计划和指导避难人员进行自救。硐室内外设置传感器实时监控硐室内外的各项坏境参数,为硐室内避难人员提供活动依据,硐室内放置机械湿度计、 c02 、 02 、 ch4 、 co 和温度传感器。过渡室放置c02和 co 传感器。硐室外两侧分别放置ch4 、 c02 、 c0 和温度传感器。当监测系统探测到以上各项环境参数超标时,监测系统报警自动提示,设定声光报警系统。设置数据接口,与地面监测平台对接,将监测到的室内气体环境参数传输到井上。各项环境参数标准如表1 所示。气体种类安全范围o218.5 % -23 %co2三
12、1 %co三 24ppmch4三1 %温度三35 c湿度三85%(3)供氧系统永久避难碉室采用“三级供氧系统”,分为井下压风供氧、氧气瓶供氧、自救器供氧。优先采用井下压风供氧,若 井下压风系统中断或破坏,立即开启氧气瓶向碉室供氧。压风供氧采用zyj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提供,zyj矿井压风自救装置箱体结构是一种新型的隔绝式气体呼吸防护装 置,针对传统老式压风自救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装置一箱八 组,能同时提供八人使用,达到互相照顾的效果。氧气瓶供氧外接15mpa高压氧气气瓶组,由汇流排行 总控制,最后汇集到一体机中与过滤气体混合均匀后供避难 远远呼吸,气瓶中的高压氧气会经过两次减压,第一次减压 是将15
13、mpa 高压氧气将为压力在 0.6 1mpa的氧气,第 二次减压是将压力在 0.6 1mpa的氧气将为 0.10.2mpa 常常压氧气,便于碉室内的避难人员正常呼吸,止匕外,汇流 排中氧气流量可根据不同人数容量进行调节(人均需要氧量 0.5l/min )。( 4) 通讯系统避难碉室内实现有线电话方式。有线电话与井上调度室 相连,电话机旁边设置通讯面板,面板上面印有“救援指挥 中心”、“调度室”等主要部门电话,可有效的联络便于开展 救援工作。( 5)电源系统避难碉室内动力供应系统由矿井供电系统组成,由矿井 专用供电线路提供。矿井供电系统提供监控装置、人员定位装置和视频装置等的动力供应。条件允许的
14、情况下可配备蓄电池组提供动力供应。镍氢蓄电池组放置在专用隔爆电源箱内,平时依靠框内电源充电维持。电池蓄电量可保证设备运行 96 小时。( 6 ) 照明系统避难硐室内照明系统由防暴led 灯和备用矿灯照明组成。 硐室内照明正常情况由安装在避难硐室内的防暴led 灯提供,避险状态下外界供电中断时由室内备用电源及备用一体式矿灯提供。根据避难硐室可以提供的最多避险人员,设计配备不少于总认输25% 的一体矿灯。( 7 ) 生存保障系统附属设备包括医疗急救设备、照明设备。灭火器、自救器、水、干粮、座椅、卫生设备等必须设备。这些附属设备能保证避难硐室内部人员在救援队伍赶来之前,维持正常的基本生活。自救器:采
15、用隔绝式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 45min ,便于紧急情况下转移。急救箱:内配有体温计、包扎带、止痛药等,可对伤员进行简单的救护。饮用水:人均每天 1500ml 配备。食物: 人均 1500kj , 配备军用压缩饼干, 每人每天四块配备。卫生设施:备有机械打包式马桶,可对人体排泄物打包密封。标志知识:硐室内部设有清晰可见的标志,各设备张贴使用说明,并张贴避难硐室操作规程和应急响应流程,指导避难人员进行自救。其中自救器、水、食物数量按照额定纳人数的 1.2 培存储并集中存放。第三章 紧急避险设施基本功能及整体性设计3.1 紧急避险设施基本功能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环境监测、通讯
16、、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 96h 。3.1.1 自备氧供氧系统供氧量不低于0.5升/分钟人,处理二氧化碳的能力不低于0.5升/分钟人。永久避难硐室供氧量及钢瓶数计算:q=a t b=60x96x0.5=2880lq 需配备的总氧气量, l:a 永久避难碉室按最大人数60人计算,人:t 供氧量不小于 96h 计算, min :b供氧量不低于0.5l/min 人:n 需氧气瓶数3.1.2 环境监测紧急避险设施内部环境中氧气含量应在1.1.1 -23.0% 之间,二氧化碳浓度不大于 1.0% 温度不高于 35 摄氏度,湿度不大于 85% ,并保证紧急
17、避险设施应始终不低于 100pa 的正压状态。配备独立的内外坏境参数监测监控系统。监测监控生存室内的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温度、湿度和避险设施外的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进行检测监测,实时监控。3.1.3 人员生存保障紧急避险设施内按额定避险认输配备食品,饮用水、自救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及急救箱、照明设施、工具箱、灭火器等辅助设施。配备的食品发热量不少于 5000 千焦/天,人,饮用水不少与1.5升/天,人。( 1 ) 永久避难硐室饮用水共给量计算:v=a tb=60x (96/24 ) x1.5=360lv 需供给的饮水量, la 永久避难硐室按60 人计算,天t 按额
18、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h 计算,天b饮用水不少于 1.5l/d 人水的数量按照额定容纳人数的1.2倍存储,所以取432l。(2)矿用自救器避难碉室内配备的自救器为隔绝式,有效防护时间不低 于45分钟,按照避难碉室避险人员的120%配备,设施配备自救器72台。3.1.4 永久避难碉室基本功能装置情况和价格见附表3.2 紧急避险系统整体性设计3.2.1 监测监控系统避难碉室内外必须配备独立的坏境参数监测装置和监 测仪器。过度舱内安装氧气、一氧化碳传感器,生存室内安 装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温度和湿度传感器, 避难碉室外设置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传感器。 避室内,外坏境监测监控分站独
19、立设置。并安装在避难碉室 生存室内。接入避难碉室的线缆在接入碉室前必须采取保护 措施。3.2.2 人员定位系统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及云南省煤矿井下避难 碉室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要能够 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生紧急避险设施的情况。为清楚 掌握进生避难碉室的人员构成和避难碉室内人员的实时情 避。在避难碉室入口附近安装一台读卡器。3.2.3 压风自救系统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及云南省煤矿井下避 难碉室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能 力紧急避险设施供给足氧气,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 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由口压力在 0.1 0.3m
20、pa 之间,共风量不低于 0.3m/min 人。为满足井下紧急避险系 统中对压风自救系统的要求,结合宁洱胜利煤矿实际情况,对压风自救系统设计如下:宁洱胜利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施避险人员 60 人,按每人每分钟供风量不低于 0.3m3 计算, 压风管路采用无缝钢管一趟,敷设至永久避难硐室内,穿管保护,提高管路的安全防护性能,满足压风系统的供风需求。3.2.4 供水施救系统根据安监总煤装【 2011 】 15 号及云南省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技术要求(试行) 文件的要求,结合矿井目前供水施救情况,矿井供水施救系统能为紧急避险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能为在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接入的矿井供
21、水管路应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门,为满足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中对供水施救的要求,结合宁洱胜利煤矿供水实际情况,对矿井供水施救设计如下: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避险情况下为人员供水,并能为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门,为满足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中对供水施救的要求,在避难硐室附近供水施救管路上的三通阀门处连接到永久避难硐室内,将供水施救管路提前进行保护,保证供水施救管路安全性,将供水施救管路设置为单向供水管路,并在管路上安装手动阀门,保证供水施救系统使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3.2.5 通信联络系统安监总煤装【 2011 】 15 号及云南省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技术要
22、求(试行) 文件的要求,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延伸至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3.2.6 各安全避险系统的设计要求( 1 ) 压风、供水、供电、监控及人员定位信号传输管线在进入避难硐室提前进行防护,确保在灾变发生时不被破坏,防护距离不得低于 200m 。压风、电力、供水及信号传输管线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埋设于巷底。由通道与大巷交接出向安全出口方向延伸。沟槽采取混凝土进行支护,支护墙体 厚度不低于 100mm ,净宽不低于 500mm ,净深不低于 500mm ,沟槽内填砂。h填砂,2.电力电缆,3、压风管路,4、通讯管路5、供水管射6、巷道底板,7、沟槽支护(2) 在井下
23、通往避 图1墟示意困 难碉室的避灾路线上每 隔50m设“避难碉室”的反光显示标志。3.3 维护与管理3.3.1 建立管理制度宁洱胜利煤矿在建立和完善紧急避险系统的同时由台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应有通风、机电、生产和安全 部门负责安排相应人员进行管理,并定期对紧急避险系统进 行维护、保养或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其始终处于正 常待用状态。配备的各项紧急避险设施上配备有简明易懂的 使用说用,并且组织员工对各项紧急避险设施的使用说明进 行学习,确保员工在晕倒突发事情时能正确、顺利的使用各 项紧急避险设施。3.3.2 定期维护和检查宁洱胜利煤矿矿紧急避险系统由矿总总工程师牵头,机 电、安全、生产、一
24、号井等部门配合,定期对避险设施及配 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并且按期更换产品说明书规定需要 定期更换的部件及设备。保证储存的食品、水、药品等始终处于保质期内,外包装要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的时间。每月对设备的气瓶进行1 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 95% 时, 应及时更换, 每 3 年对高压气瓶进行 1 次强制性检测, 每年对压力表进行1 次强制性检验。机电部门每 10 天对配备的设备电源(包括备用电源)进行 1 次检查和测试,确保各机电设备完好。各专业科室每年在总工程师牵头下对避险设施进行1 次系统性的功能厕所,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经检查发现避险设施
25、不能正常使用时,相关部门要即使维护处理,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复查。若采掘区域的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安全部门责令立即停止采掘作业。3.3.3 建立紧急避险设施技术档案生产部门编制的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采取设计及作业规程中要包含紧急避险系统的相关内容。各专业部门要建立紧急避险设施的技术档案,准确的记录紧急避险设施安装、使用维护、配件配品更换的相关信息。3.3.4 培训与应急演练矿山安全培训是矿山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安全培训工作可有效地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使得矿工更加熟悉井下作业环境以及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针对宁洱胜利煤矿的井下紧急避险体系,应完善并修
26、订原有的应急预案和应编制与其相适应的矿山安全培训方案。培训方案的编制以矿山原有的培训教程为参考,内容应涵盖井下紧急避险功能特性、各种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设备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不同类型事故发生后的应对方法以及系统中的各种设备的日常维护等方面的内容、培训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 )全员培训。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完善后,对所以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全面的教育培训,并将其纳入新工人培训的重点内容中;所有井下人员作业人员必须熟悉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熟知避灾路线和各种灾害的标示图标;所有井下人员必须了解紧急避险设施的结构、功能、操作标准和操作程序。( 2 )分批组织。矿井要先培训一批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培训完毕后以科室、 井队为单位, 分批组织集中培训, 以完成覆盖全矿的安全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招聘退伍军人10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水务大龙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张家界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3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福建福州平潭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员工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五建建设集团第二批招聘3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三明市属国企招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安徽工程大学硕士专职辅导员招聘8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宁波市余姚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招聘拟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南阳西峡县宜居城镇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第六号)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 过敏性紫癜课件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八年级英语组工作总结
- 纺织厂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光伏项目合伙投资协议书
- 护理团队建设与管理方案
- 2022版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基础培训课件
- 建筑项目保温材料供货合同书
- there-be-句型作业及答案(初中英语语法专项练习)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