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的几个问题研究_第1页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的几个问题研究_第2页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的几个问题研究_第3页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的几个问题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维普资讯 第25卷第6期2005年12月辽宁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vol. 25 nd 6dec. 2 0 0 5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的几个问题刘舰,于戈,高艳娇,赵玉来(辽宁工学麻土木建筑杀.辽宁瑞州121001)n 要;目前民用建筑供熬普遍存在能源浪费,收费困难现象.按热计提合理收费和控制管理已是大势所趋 本文对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煞源控制、设计方法和旧有建筑供暖的改造进行了探讨.关依词:供暧*分户计量:节能热衷申图分类号*tk313文献标识码;b文章号0054090(2005)06烟9。©4several p

2、roblems on household metering of concentrated heatingliu jian, yu ge,gao yan-jiao, zhao yu-lai(dept, of civil enginechn jjauniry; 1 津tiiuie m tectindofiy p jiuhau 121001 rchina>key words * heating household metering; energy saving thermal meterabstract ; there really exist problems about energy w

3、asting and difficult charging commonly from civil architectures heating at preasent. the rational charge based on thermal nieasurmrnt and cant rolled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rresistible trend. a discussion is made of heat source收稿日期1 2ot5-omo作者简介;刘舰u98-3男,江宇锦州人,讲师,工程师,硕士.controlling t methods of d

4、esigning and alterations metering of concentrated heating,据资料介绍,我国住宅建筑供暖能耗为相近气 候条件的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发达国家通常室温 保证温度是22 c,我国仅为16 'c,而且供热品质 差,室内温度冷热不均,供暖系统效率低,用户不能 自行设定和调节室温.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和调研结 果均证明,采用供热计量技术后建筑既能达到供暖 节能的目的,同时也能实现分户控制和分户计量,国家建设部、财政部等8部门发出的通知,要求 改革现行面积收费的办法,逐步推行按用热量分户 计量收费,按热量分户计量收费,适应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会

5、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供 热用位和热用户都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住宅供暖分 户热计量收费已势在必行,然而,解决分户计量却面对着很多问题口因此, 解决分户计量的关键是要从设计人手,更新设计观of old architectures heating based on household念,以适应按计量收费的热潮,而对旧有供暖系统应 采取合理的改造方案.1供热系统调节应注意的问题实行热量分户计量本质上是通过调节散热器的 流量大小来调节散热器供热量的多少,从而达到控 制室温的目的.随着众多用户不断调节各自的流量, 整个热网的流量和供热量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是热 源处无法控制和预知的,热源处只能随着

6、用户的调 节而调节,是处于被动的,如何调节热源适应流量和 供热量变化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根据 不同时刻的热负荷需求进行调节,调节的措施有以 下几种.l1改变一次网的流在锅炉房供暖系统中,一般通过改变供水温度 来调节供热盘,在一次网的供水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的情况下,要改变一次网的供热量,只有通过改变一 次网的流量来实现,我们知道,当室外温度升高时, 用户所需的供热量减少,此时,减少一次网的流量可 以减少一次网的供热量,反之则需要增加供热量,流 量的改变可以通过在回水管上设置调节阀来实现。 但是,室外温度的瞬时变化会导致一次网流量的频 繁改变,因为流量的改变对整个室外管网的管路特 性有较

7、大影响,而且它也容易引起水力失调,解决办 法是在供回水管之间加一旁通阀,这样通过换热器 的高温水的流量就会改变.1.2改变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当换热器的换热系数k以及一、二次网的供回 水温度等参数保持不变时,可以通过改变换热面积 来改变换热量.而换热面积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换 热器的运行台数来实现,但这种调节方法效果不太 理想,因为它只是一种间歇调节,不具有连续性,若 能设计出一种可连续地改变换热面积的换热器,那 将使得换热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和实用。13改变二次网的流量在二次网的回水管上安装调节阀,这样可以调 节二次网的流量,随着二次网流鼠的增加,即使换热 面积保持不变,换热器的换热量也将增加.但二次

8、网 流量的变化会引起水力失调,所以,只能在保证最低 流量的基础上调节流量.另外,也可以在二次网的供回水管之间加一旁 通阀,这样通过换热器的低温水流量减少,换热系数 减少,同时对数平均温差稍有增加,二次网的供热量 增加,这种做法不会引起二次网的水力失调,因为二 次网的总流量没有改变.l4调节二次网供水温度在热力站供暖系统中,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不变 时,当系统中用户调节流量后,应保证二次网供水温 度只与室外温度有关,而不随用户流量调节而改变. 二次网供水温度的调节可通过调节一次网的流量来 实现,调节阀由温度补偿器控制e在温度补偿器随室 外温度变化的水温倜节曲线上,对应一个室外温度, 就有一个供水温度

9、的给定值.当实际供水温度低于 或高于该值时,系统自动控制调节阀,调节一次网的 流林,进而调节二次网的供水温度.l5控制二次网的供水压力选择热网供水主干管上的某一点作为压力控制 点,在运行时保持该点的压力不变,当用户调节导致 热网流量增大后,压力控制点的压力必然下降,这时 调高热网循环水泵的转速就可以使俵点的压力恢复到原来的设定值,从而保持压力控制点处的压力不 变口2分户计量供暖室内系统设计及分户 控制应注意的问题21系统组成与设计原则1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的组成分户供暖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e按户独立 供暧阀、热量计量表和恒温阀b散热器恒温陶可自动 调节控制各房间温度,提高供暖质量,节约用热.&

10、amp;)供暖分户热计显系统的设计原则实现各用户的供暖用热单独计量与控制才能够 实现用户各房间的温度调节;保证各分户供暖系统 的正常运行,方便维修,所以实施分户热计量的室内 供暖系统宜采用分户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和分户水 平双管系统及地板辐射供暖系统n对居住面积小、散 热器组数少的热用户可果用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 在每组散热器前安装自力式三通恒温阀.而对居住 面积大、散热器组数多的热用户宜采用水平双管系 统,并设平衡阀和温控阀.地板辐射供暖具有高效节 能、清洁卫生、不占用使用面积等优点,也是便于分 户热量计量的一种新型供暖方式,应大力推广使用。 户外供暖系统,采用双管系统#实施分户热计量的住 宅

11、建筑,热负荷计算仍按原供暖设计规范的规定。这 里应注意的问题是:要考虑户间隔堵及楼板的传热 负荷,供暖设计温度应随住宅建筑的分级而相应适 度提而2.2分户热计量供暧室内系统设计方案在保证供暖效果.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的前提 下,提出如下供暖分户热计量的几个室内系统设计 方案a(1)双管系统供暖分户热计量。 -4-1-*lho lho 七lio l2iq lio $图1上供上回式双管系统s)上供上回式双管系统n供回水支干管敷设于第25卷本层顶板下,总供水干管从卫生间引入,距相应层 1.2 m安装热表,每户只有一个熬水进出口,每户入 口处设置热表,集气罐置于卫生间,供水支干管顺坡 安装,便于排气,如

12、图1所示.(b)上供下回式双管系统,入户进出管、热表安 装位置及方式,集气罐安装位置同方案l其他干 管、支管散热器安装采用常见形式,安装维修方便, 如图2所示.n n图工上供下回式双管系蜻«)下供下回式双管系统,散热器窗下安装. 入户管、急表安装位置同方案1,供回水支干管敷设 于本层地板内,室内立管明显减少,布局美观.但地 扳上需增加约40mni厚的水泥砂浆,为便于徘气, 每个散热器需增设手动跑风门.这种方案适用于室 内环境要求较高的建筑.散热器门后安装,入户 管,热表安装同方案1,但必须安装微型分水器,集 水器,建筑设计中多采用密封性良好的门窗口散热器 置于门后等隐蔽角落,不仅扩大

13、了室内利用空间,而 且管道就近埋设,节省管材,地板福射供暖。热管 人户、热表安装,枭用地板福射供暖,室内温度均匀, 温度从下至上呈梯度逐渐降低变化,室内既无明管 敷设,又看不到散热设备,几乎不占用室内使用面 积,既可以实现室内分户计量,又可以达到节能要 求.(2)单管系统供暖分户热计送室内设计方案单管系统是指户外的供暖干管.总管为单管系 统,室内的供暖系统仍为双管系统口户外单管系统要 处理好热管入口处的接管方式,在分水器、集水器前 端增加旁通管及调节阀,使进人每户的热量得以调 节,达到节能目的。2,3分户控制与热计应注意的问题(1)提高供热系统自控水平,分户控制、分户计 盘把热调节权交给用户,

14、因此,供热部门应提供更多 的热量给用户,使用户有调节的余地.热负荷的变化 频繁,要求供热的调节能随室外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要提高自动控制水平,才能提高供热的平稳性, 确保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2)重视系统安全保护“当供水压力骤增时,一 旦超过安全运行压力,系统能迅速启动保护装置,如 安全阀泄压,或自动控制循环泵转速减少流量、扬程 等,流量减少后能迅速减少加热蒸汽流量,(3)分户控制分户计贵的供热站规模不宜过大* 建筑面积10万1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较利于控 制口负荷过大易造成水力失调,不易调节,不利节能.(4)合理考虑分户热计量的热费问题口若全按用 户用热量计量,一层、顶层、楼头的用户用热量

15、较大, 交费额大,另外要考虑户间传热,楼中间用户即使不 用热,因周围热用户墙体及楼板的传热,也享受到一 定的热忸,造成其他用户的耗热增加。还要考虑到住 宅公共部分消耗的热量,公共干管的散热fit及维持 供热系统运行的费用.(5)分户控制、分户计量对墙体的保温性能也提 出了要求.墙体保温性能越好,用户耗热量越少;同 样楼板保温性能越好,用户耗热批越少.因此,在建 筑设计量要注意房屋保温性能.(6)室内供暖系统热计量表的设计布置口热量表 一般设置在卫生间或厨房便于抄表和维护的地方, 考虑美观又不占空间则热盘表可设在便于观察的柜 子内口对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在16。以下的地区楼 梯间应供暖,可将供回水

16、立管及热髭表布置在楼梯 间,这样既解决了楼梯间的供暖,又不占用室内空 间,也便于热量计量人员观测和读表.散热器布置应 避免减少水平管通过阳台门,房间门,可将散热器安 装在内墙上.(7)热量表的简单介绍及选择e热量表主要由流 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计算器三部分组成,35三部 分是否可分,分为一体式热量表、组合式热量表.按 流量传感器形式不同分为叶轮式、超声波式和电磁 式三种热量表.最常用的热量表是叶轮式热盘表和 超声波式施量表.可根据使用介质的质量、热量表的 性能及价格,合理选用.叶轮式热量表对介质要求 高,价格便宜.当介质杂质少时,选用叶轮式热量表 可减少投资.超声波热量表对介质要求不高,但价

17、格 高,可根据介质情况券合考虑合理选用.3传统单管和双管系统的改造及所 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旧有建筑的供暖系统均为上 r -"nttp?77wwwtcqvtp7con第6期刈航等f集中供热分户计*的儿小问题393下贯通的垂直式系统,都不能满足热计量收费的要 求。必须对原系统进行改造,方案如下:方案一工增加温控阀及蒸发式热表.对于单管系 统,散热器供回水支管之间加跨越管,井安装用于单 管垂直跨越式及水平跨越式的温控阀对于双管系 统,安装用于双管系统的温控阀.在每组散热器上设 蒸发式热表.同时室外热力入口设置热计量装置.方案二;增加蒸发式热表,单管系统增加三通调 节阀,双管系统增加

18、截止阀*将第一方案的温控阀改 为普通三通调节阀或截止阀,散热器流量由用户手 动调节,散热量通过蒸发式热表计量。这种方式能够 计量各分户的用热量,有利于热量收费,同时降低造 价.方案三:增加锁闭阀和蒸发式热表,将温控阀用 锁闭阀代替,散热器散热量通过蒸发式热表计量.锁 闭阀使用户失去了对散热器的调控权,但供热单位 可对不交费用户停止供热.方案四:仅增加蒸发式热表,即只对原系统增设 蒸发式热表和人口计粒装置,对分户和整个建筑用 热量加以精确计算,该系统无任何调节功能,但计量 系统完备,收费依据漉确.所面临的问题!(1)在取得毓济效益之前,要有很大的投入及资 金来源问题.(2)在单管供暖系统改造中,

19、以在总立管上加压 力控制器,散热器上加温控阀,热分配器,立管上加 (上接第377 5)int readline (handle hcom, char * buf) ( int iidword dwnum;char c;,while (1)(readfile(hcbmt 1, sulwnum, 0); if (c ! = oxod s&- c ! = 0x0a) break;| bufoj = i = 1; while <1> ( readfilechcomi buf + h l 8cdwnumt 0); 闭合管的方式为最可行,但这种方式由于热分配器 每年需核验,用热量也要查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