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环管理前言_第1页
一章环管理前言_第2页
一章环管理前言_第3页
一章环管理前言_第4页
一章环管理前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环境管理与环境法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law 第一篇第一篇 环境管理学环境管理学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第二篇第二篇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environmental law 环境管理学环境管理学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环境问题及其根源环境问题及其根源u 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的分类u 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u 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u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环境问题2121世纪全球面临的中心难题世纪全球面临的中心难题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是指人类活动人类

2、活动或或自然因素自然因素的干扰下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系统的干扰下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系统的结构损毁,从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的结构损毁,从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生存与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的分类 公害:公害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对公众的生命、健康、财产的安全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 n属于恶性污染事件。 n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伤亡人数较大。 表1-1 20世纪中叶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公 害事 件名称公 害污 染物公害发生地公 害发 生时间中毒情况中毒症状致害原因公害成因马 斯河 谷烟 雾烟 雾事件事件烟尘、二

3、氧化硫比利时马斯河 谷 ( 长24km,两侧山高90m)1930年 1 2月几千人发病,60人死亡咳嗽、流泪、恶心、呕吐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进人肺的深部山谷中工厂多,逆温天气,工业污染物积聚,又遇雾日多 诺拉 烟烟雾 事雾 事件件烟尘、二 氧化硫美国多诺拉( 马 蹄 形 河湾,两边山高120m)1948日 1 0月4天 内 42的居民患病,17人死亡咳嗽、呕吐、腹泻、喉痛二氧化硫与烟尘作用生成硫酸,吸人肺部工厂多,遇雾天和逆温天气伦 敦烟 雾烟 雾事件事件烟尘、二 氧化硫英国伦敦1952年 1 2月5天内4000人死亡咳嗽、呕吐、喉痛烟尘中的三氧化二铁使二氧化硫变成硫酸沫,附在烟尘上,吸人肺

4、部居民烟煤取暖,煤中硫含量高,排出的烟尘量大,遇逆温天气洛 杉矾 光光化 学化 学烟 雾烟 雾事件事件光 化学 烟雾美国洛杉矾1943年5月10月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 死 亡400人刺激眼鼻、喉,眼病、喉头炎石油工业和汽车废气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光化学烟雾汽车多,每天有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进人大气,市区空气水平流动缓慢公 害事 件名称公 害污 染物公 害 发 生地公 害发 生时间中 毒 情况中毒症状致害原因公害成因水 俣事件甲 基汞日 本 九 州南 部 熊 本县水俣镇1953年病180多人 , 死亡 5 0 多人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甲基汞被鱼吃后,人吃中

5、毒的鱼而生病氮肥生产中,采用氯化汞和硫酸汞作催化剂,含甲基汞的毒水废渣排人体富 山事 件(骨痛病)日 本 富 山县(蔓延到其它县的7条 河 流 流域) 1931年 1972 年 3 月患 者 超过280人,外 亡 3 4人关节痛、神经痛和全身骨痛,最后骨软化,饮食不进,在衰弱疼痛中死去吃 含 隔 的米 , 喝 含隔的水炼锌厂未经处理净化的含隔废水进入河流四 日事 件(哮喘病)so2、烟尘、重 金属 粉尘日 本 四 日市(蔓延到几 十 个 城市)1955年 以来病 5 0 0 多人,36人在气喘病折磨中死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有 毒 重 金属 微 粒 及二 氧 化 硫吸人肺部工厂向大气排

6、放二氧化硫和煤粉尘数量多,并含有钻、锰铁等米 糠油 事件多 氯联苯日 本 九 州爱 知 县 等23个府县1968年病5000多人,死亡16人,实际受害超过10000人眼皮肿,常出汗,全身起红疙瘩,肝功能下降,肌肉痛,咳嗽不止食 用 含 多氯 联 苯 的米糠油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联苯作载热体,因管理不善,毒物进入米糠油中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当代文明当代文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远古时代远古时代环境问题全球化、多样化、复杂化环境问题全球化、多样化、复杂化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基本上不存在环境问

7、题基本上不存在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耗竭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耗竭 (水,耕地和矿产资源水,耕地和矿产资源)区域性生态问题区域性生态问题酸雨酸雨海洋污染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产生原因:产生原因: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水蒸一氧化碳、水蒸气、氟利昂等气、氟利昂等温室气体能温室气体能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强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强烈吸收地面和空气放出的长波辐射

8、烈吸收地面和空气放出的长波辐射,从而造成从而造成近地层增温近地层增温的的作用,作用,称称为温室效应。为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问题 对流层(020km) 平流层(2050km) 中间层(50100km) 电离层(1001000km)磁气层(1000km以上) 臭氧层臭氧层2530km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臭氧层作用臭氧层作用地球生物地球生物”保护伞保护伞” 臭氧对太阳光中的紫外辐射有臭氧对太阳光中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阻挡了对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作用的短波紫外地表生物有伤害作用的短波紫外线。线。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烃类

9、化学物质地使用氟氯烃类化学物质(cfccfcs s)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原因。 19281928年,年,cfcscfcs被发明,被发明,并被广泛的应用作致冷剂、喷并被广泛的应用作致冷剂、喷雾剂、发泡剂及清洗剂等。雾剂、发泡剂及清洗剂等。臭氧层破坏的原因臭氧层破坏的原因臭氧洞的变化臭氧洞的变化南极地区南极地区臭氧层破坏的危害臭氧层破坏的危害损害人类健康损害人类健康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削弱免疫功能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削弱免疫功能影响陆生生态和水生生影响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系统,导致粮食减产,态系统,导致粮食减产,破坏海洋食物链破坏海洋食物链酸雨酸雨酸雨一般指ph值小于5.6的

10、降水。1234 45 5.6.65.6778.59101112 13 14酸性电解液柠檬汁醋酸酸雨雨正常雨水蒸馏水苏打水氨水碱性电解液酸雨的发现酸雨的发现 在在1950s1950s初期,北欧国家初期,北欧国家瑞典瑞典和和挪威挪威的渔业突然无的渔业突然无故减产,经研究之后,发现与酸雨有关。原因是欧洲的故减产,经研究之后,发现与酸雨有关。原因是欧洲的工业排放大量酸性气体,于空气中飘流至北欧,雨水溶工业排放大量酸性气体,于空气中飘流至北欧,雨水溶解了解了酸性酸性气体,形成酸雨,使湖泊酸化,导致渔业减产。气体,形成酸雨,使湖泊酸化,导致渔业减产。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于我国酸雨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青藏高原

11、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以。以长沙为代表的长沙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华中酸雨区,降水酸度值最低,酸雨出现频率最高,并呈,降水酸度值最低,酸雨出现频率最高,并呈逐年加重趋势;逐年加重趋势;西南酸雨区西南酸雨区污染程度仅次于华中酸雨区;污染程度仅次于华中酸雨区;华南酸雨区华南酸雨区、华东沿海酸雨区华东沿海酸雨区分布较广,污染较重。分布较广,污染较重。酸雨危害酸雨危害土土壤壤酸酸化化,农农作作物物减减产产形成酸湖,鱼虾难存形成酸湖,鱼虾难存酸雨危害酸雨危害危害动植物危害动植物腐蚀建筑材料腐蚀建筑材料甚至影响人类健康甚至影响人类健康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态破坏和生物多

12、样性的减少不同地理、气候环境会形成不同的生不同地理、气候环境会形成不同的生物群落。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物群落。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步扩张,改变了广大地区的生社会逐步扩张,改变了广大地区的生物环境,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物物环境,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球上减少。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球上减少。物种灭绝的的原因物种灭绝的的原因 1大面积森林受到采伐、火烧和农垦,草地遭受过度放牧和垦大面积森林受到采伐、火烧和农垦,草地遭受过度放牧和垦殖,导致了殖,导致了生境生境的大量丧失;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的大量丧失;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面积土地,破坏了

13、大量天然植被;大面积土地,破坏了大量天然植被;2强度捕猎和采集生物物种等强度捕猎和采集生物物种等过度利用过度利用活动;活动;3外来物种的大量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引入或侵入,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原,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原生的物种受到严重威胁;生的物种受到严重威胁;4旅游业旅游业对一些尚未受到人类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对一些尚未受到人类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5土壤、水和空气的土壤、水和空气的污染污染,危害了森林,特别是对相对封闭的,危害了森林,特别是对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影响;6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形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较大变

14、化,导致气候形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使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可能改变生物群落的边界使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可能改变生物群落的边界 。 表 物种灭绝的的原因 类群类群权重权重生境消失生境消失过度开发过度开发物种引进物种引进捕食控制捕食控制其他其他还不清楚还不清楚哺乳类哺乳类1923201136鸟类鸟类2011220237爬行类爬行类532420021鱼类鱼类354300448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的寻找经历了三个阶段: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的寻找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产技术原因第二阶段:经济原因第三阶段:人类自身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

15、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时间段: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这个时期的环境管理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实质上只是环境治理,环境管理成了治理污染的代名词。在法律上,则颁布了一系列的防治污染的法令条例,目前的环境保护法律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制定的。在理论研究上,形成了早期的环境科学的基本形态。60年代后期,许多国家先后成立了全国性环境保护机构,颁布环境法规,制定污染防治规划,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预防措施,标志着环境管理逐步被人们重视并开始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工作对于减轻污染、缓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尖锐矛盾,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总体说来,这一时期的工作因为没有从杜

16、绝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入手,因而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2)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时间段: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 n环境管理思想和原则就变为“外部性成本内部化”,即设法将环境的成本内在化到产品的成本中去,使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由经济开发建设行为担负。 n对自然资源进行价值核算,运用收费、税收、补贴等经济手段以及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进行管理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管理方法,并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n环境规划、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得到蓬勃的发展。 n这一阶段标志着环境管理的概念已初步形成并逐步得以发展完善,从此环境管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n但是,实践表明,对目前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小修小补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 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时间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 n人们认识到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