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0514培训班精编版_第1页
引导式教育-0514培训班精编版_第2页
引导式教育-0514培训班精编版_第3页
引导式教育-0514培训班精编版_第4页
引导式教育-0514培训班精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引导式教育(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conductive education)又称为)又称为PetoPeto疗法或集团指导疗法。疗法或集团指导疗法。是由匈牙利学者是由匈牙利学者Peto AndrasPeto Andras教授创立的。教授创立的。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功能障碍的康复与疗育。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功能障碍的康复与疗育。Peto Andras l893Peto Andras l893年出生于匈牙利西部的年出生于匈牙利西部的SzmbathelySzmbathely,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高水平,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高水平的学者。的学者。19211921

2、年以后从事康复医学的研究与工作。年以后从事康复医学的研究与工作。19381938年以后,年以后,Peto AndrasPeto Andras教授开始致力于引导教授开始致力于引导式教育的研究。式教育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匈牙利康复工作者对功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匈牙利康复工作者对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手段是由各种专业人员对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手段是由各种专业人员对运动功能、语言、智能障碍等分别地进行康复治疗。功能、语言、智能障碍等分别地进行康复治疗。Peto Peto 教授感到其不完善之处,决心创造一种教授感到其不完善之处,决心创造一种综合的康复手段。综合的康复手段。他带领他带领4 4名医学生,自力

3、更生地创造条件进行名医学生,自力更生地创造条件进行引导式教育的研究。引导式教育的研究。对对1414名障碍儿进行了集体指导式的综合康复手名障碍儿进行了集体指导式的综合康复手段的疗育。段的疗育。2 2年后效果卓著,在当初被认为不年后效果卓著,在当初被认为不可能康复的可能康复的1414名障碍儿中,有几个人重返社会名障碍儿中,有几个人重返社会上了小学。上了小学。 19481948年根据儿科医生调查团对疗育成果的鉴定,年根据儿科医生调查团对疗育成果的鉴定,匈牙利有关部门认可了匈牙利有关部门认可了PetoPeto教授的疗育手段,教授的疗育手段,同时民政部与高教部开始支付研究经费。同时民政部与高教部开始支付

4、研究经费。19501950年由国家出资在布达佩斯建立了可容纳年由国家出资在布达佩斯建立了可容纳8080名患儿的引导式教育研究所;名患儿的引导式教育研究所;19651965年建立了培养引导者的年建立了培养引导者的2 2年制短期大学,年制短期大学,19681968年开始转为年开始转为4 4年制大学。年制大学。 目前,每年都有世界各国的目前,每年都有世界各国的300300名学生从这里名学生从这里毕业。毕业。欧洲、澳洲、亚洲等许多国家都承认这些引导欧洲、澳洲、亚洲等许多国家都承认这些引导者的资格,允许他们在各国从事残疾人的康复者的资格,允许他们在各国从事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工作。匈牙利政府非常重视将引导

5、式教育推广到全世匈牙利政府非常重视将引导式教育推广到全世界的工作。界的工作。19881988年,为了建立国际性的年,为了建立国际性的PetoPeto研究所,成立研究所,成立了国际的引导式教育体系协会。了国际的引导式教育体系协会。目前引导式教育已被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目前引导式教育已被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及香港地区等国家、地区应用。中国及香港地区等国家、地区应用。在日本,以村井正直医学博士为首的社会福址在日本,以村井正直医学博士为首的社会福址法人会,首先将引导式教育引入日本,翻译为法人会,首先将引导式教育引入日本,翻译为“集团指导疗育集团指导疗育”。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经。经过十余年的努

6、力,已经在大阪、北海道等地建立了在大阪、北海道等地建立了4 4所疗育园,应用所疗育园,应用引导式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及成人脑血管病后引导式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及成人脑血管病后遗症等进行康复治疗与疗育,取得了可喜的效遗症等进行康复治疗与疗育,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果。在我国,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疔育中心,在我国,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疔育中心,从从19871987年开始从日本引进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年开始从日本引进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取得良好疗效。香港地区的脑性瘫痪,取得良好疗效。香港地区的“痉挛痉挛协会协会”,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应用引导式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应用引导式教育,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7、。取得了相当的成效。此方法不同于其他疗法此方法不同于其他疗法, ,主要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功主要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功能障碍者本身自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节律性、能障碍者本身自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节律性、意向性教育患者的兴趣及参与意识。集团指导即达意向性教育患者的兴趣及参与意识。集团指导即达到功能训练目的,又有助于性格的发展。到功能训练目的,又有助于性格的发展。 引导式教育体系(引导式教育体系(conductive education conductive education systemsystem)这一名称中,侧重是教育这一概念,所)这一名称中,侧重是教育这一概念,所说的引导式教育,就是要通

8、过教育的方式来改善说的引导式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来改善或恢复功能障碍者的异常功能或恢复功能障碍者的异常功能 。 正常儿童的基本动作模式正常儿童的基本动作模式 “ “基本动作模式基本动作模式”这一概念是由英国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痉挛协会顾问物理治疗师爱丝德痉挛协会顾问物理治疗师爱丝德. .葛顿与他葛顿与他人合作共同提出的。他们认为一个人所有人合作共同提出的。他们认为一个人所有的动作都有一个基本的模式,这一动作模的动作都有一个基本的模式,这一动作模式保持下去,维持生物的、社会的要求才式保持下去,维持生物的、社会的要求才能得到保证。能得到保证。 脑瘫患儿在基本动作模式上大多存在脑瘫患儿在基本动作模

9、式上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在引导患儿学习某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在引导患儿学习某课题时,必须运用基本的动作模式。课题时,必须运用基本的动作模式。 什么是基本动作模式?什么是基本动作模式? 基本动作模式是组成功能活动的基本动作。基本动作模式是组成功能活动的基本动作。基本动作模式提供正确并协调的方法去进基本动作模式提供正确并协调的方法去进行功能活动,所以又可称为功能生效的动行功能活动,所以又可称为功能生效的动作模式。作模式。 朝向中线朝向中线 抓握与放手抓握与放手 手肘的伸直手肘的伸直 髋关节的活动髋关节的活动 固定固定 重心转移重心转移 躯干转动躯干转动朝向中线朝向中线 建立双手并用的能力建

10、立双手并用的能力建立手眼协调的能力建立手眼协调的能力建立对称的活动建立对称的活动协调儿童专注自己的活动协调儿童专注自己的活动有助于学习社交技巧(如目光接触)有助于学习社交技巧(如目光接触) 抓握及放手抓握及放手操作日常物件操作日常物件协助固定身体协助固定身体辅助移动位置辅助移动位置 伸直手肘伸直手肘能伸手接触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的物件能伸手接触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的物件帮助探索外界帮助探索外界支撑身体作固定点或作位置转移支撑身体作固定点或作位置转移建立自然反应,在跌倒时保护身体建立自然反应,在跌倒时保护身体 髋关节活动髋关节活动 髋关节屈曲时可进行坐凳、坐地下、蹲髋关节屈曲时可进行坐凳、坐地下、蹲

11、等等动作动作髋关节伸展时可进行站立、跪髋关节伸展时可进行站立、跪等动作等动作髋关节交替屈曲及伸展时可进行步行、上下髋关节交替屈曲及伸展时可进行步行、上下楼梯、爬行或其他转移位置的活动。楼梯、爬行或其他转移位置的活动。 固定固定 固定身体一部分,让其他部分活动固定身体一部分,让其他部分活动维持一个姿势,做下一活动的准备维持一个姿势,做下一活动的准备可协调集中注意力可协调集中注意力 躯干转动躯干转动 帮助身体转向适当的方向帮助身体转向适当的方向增加活动的灵活性增加活动的灵活性转移位置转移位置 重心转移重心转移 在动态的活动中按需要把重心做前后左右的在动态的活动中按需要把重心做前后左右的转移转移举例

12、:举例:当有东西掉在地上要俯身拾取时,重心便需当有东西掉在地上要俯身拾取时,重心便需前移前移当步行时,要抬起左脚踏步时,重心需先右当步行时,要抬起左脚踏步时,重心需先右移,移,当从坐至站立时,重心需移前当从坐至站立时,重心需移前 引导式教育的疗育过程中需进行的几种基本动作模引导式教育的疗育过程中需进行的几种基本动作模式:式: 1.1.坐位至站起课题坐位至站起课题 2.2.步行课题步行课题 3.3.起床课题起床课题 4.4.排泄课题排泄课题 5. 5.更衣课题更衣课题 6.6.饮水课题饮水课题 7.7.游戏的课题游戏的课题 8.8.抓握及向中线发育课题抓握及向中线发育课题 9.9.课堂与幼儿园的

13、课题课堂与幼儿园的课题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一、小组形式 引导式教育根据年龄、功能残疾性质和程度等分成小组,每组1030人,配有35名引导员,把小组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在小组内对每一个组员而言,每天的活动安排是共同的,他们一起进食,上厕所,学习独走,一起唱歌,做游戏等。小组为孩子们促进人际关系及与他人交流提供了良好机会,这一点是人格发展的基础。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二、引导员 引导员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一个教育者,利用教育学的原理帮助孩子达到预定的目标,其次是类似于护士的角色,进行轮班制的工作,从而保证了有障碍的孩子一天的活动始终是一个不间断的引导系统。引导员像是

14、一个乐队指挥,对活动小组起整体的协调作用,使小组的步调一致。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三、具体实施程序 1.制定课题 2.课题准备: 3.课题实施: 四、每日课题 每日课题又称日课,每日课题由引导员主持,从早上6:30开始到晚上就寝,使孩子时时刻刻都生活在制定的课题之中。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 1起床 2穿衣服 3入厕 4洗漱 5向食堂、餐桌旁移动 6日间课题活动 7洗浴 8就寝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五、训练用具及使用方法(一)训练用具 主要的有: 1.各种大小不同的背靠椅,椅背上带有距离相等的横木,称之为梯背椅。 2.床,一种是用

15、木条组成床面的床,一种是有恰当床头的床。 3.各种长短、粗细不同的木棒。 4.大小不等的胶圈或塑料圈。 5.各种球等。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二)使用方法: 1 .椅子 孩子站在椅背后用双手抓握椅背横木,能促进上肢肘关节伸展,也可练习抓握与松手,这时如果举起上肢可以学习站立。 两椅之间可进行步行训练 。 椅子下面都钉上光滑的木板,孩子可推着它练习步行, 在梯背椅子上由底向高逐步抓握横木,使孩子学习到上肢上举。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 2.床 带竖条板的床是引导式教育中重要的促通工具,竖条板容易抓握,可用于床上课题和坐位站起的课题,这样的床便于孩子学习上

16、下床,借助于握持竖条板的力量滑下或逐步地上床。床头带横杆的床可供孩子在卧、坐、站立时抓握、可用于下蹲、站起的课题,也可用于就寝。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 3.木箱 应用各种高低不同的木箱,孩子坐位时脚下要放木箱,从床上滑下床时也要放木箱,其目的是使孩子有坐位姿势正确与否的意识化、双足着地时正确姿势的意识化。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 4.木棒等 木棒、套圈等各种玩具,用于两手或单手抓握木棒抑制不自主运动,如两上肢瘫痪程度不一致的患儿,两手握棒使较好的一侧肢体带动较差的一侧肢体。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 5.其他 双耳杯能促进腕关节背屈抓

17、握、双手抓握抑制不自主运动等。 球有助于两手同时运动及腕关节背屈等。绳子、步行平行杠,在拉好绳子或步行平行杠内进行步行练习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 引导式教育体系中常见用具a.梯背椅 b.带横杆的床 c.带竖条的床 d.木棒、胶圈 e.木箱 f.双耳杯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六、引导式教育促通方法 1机械关系的促通 应用运动的重力和肌肉本身的弹性,促通瘫痪孩子肌肉的功能活动,如当孩子上肢的屈肌瘫痪,腕关节掌屈,抓握能力减弱时,可以设定一个使其腕关节背屈的课题来促通他的抓握能力。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 要想完成抓物动作需要腕关节背

18、屈各个手指屈曲并接近手掌,这时可以通过使腕关节背屈的运动来抵抗屈肌的重力的这一机械过程,使抓握的动作变得容易。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 完成腕关节背屈的课题时即要用语言的指令来让孩子 “把腕关节背屈”还要用一些实际的动作反复地进行使腕关节背屈,如让孩子用双手托球上举或两肘支撑在桌子上两手掌跟部托住自己的下颌部等方法进行。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 2意图化 引导员在制定课题时,必须掌握孩子是否能完成这一课题,通过语言作用使课题意识化。如一个手足徐动型的患儿,在引导做上肢外展的课题时,往往容易出现上肢痉挛内收,原因是课题没有得到意识化,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

19、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 这时引导员可插入一个中间的导入课题,让患儿仰卧位,用语言发出把“将左上肢举到头上方”这一课题表达出来,使患儿意识到举手这一课题,并在脑中意识化。如果做到了这一中间目标,就能将上肢从头的上方再外展,防止出现痉挛性内收。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 3引导要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地引导,就是要符合生长发育规律,引导员必须熟练地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根据生长发育的特点,结合患儿具体情况,设计出治疗目标。 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 4通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促通 小儿生理发育、心理成熟是由内外界因素结合而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受外界影响的因素越多,发生

20、变化的机会就越多,引导式教育通过集团疗育给予集体的力量、兴趣与智慧。集体超过了个人,从学习机会、精神及身体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 5.节律性意向 节律性意向是引导式教育采用的一种利用言语来调节行动的诱发技巧之一。它有两个元素,节律和意向。节律就是指动作的节拍,可以帮助行动有障碍的孩子发展动作的节拍感。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 意向是指一个人想要达到某个目标的意识,当我们把这个意向用语言讲出来,就建立了语言和动作之间的连惯性,从而促进学习动作的过程。 例如躺卧习作,引导员发出指令:“我躺下”,这时患儿重复“我躺下、1、2、3、4、5”,同时实施这一动作。口令就是这一动作的意识,数字15 就是调节动作的节奏。返回返回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六、诱发技巧 引导式教育重点强调如何使用所有的诱发技巧来达到有意识的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引起孩子的活动以及帮助他们进行主动和有目标的活动,以刺激孩子性格的逐渐成长。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引导式教育实施方法返回返回七、习作程序 引导式教育不是一个运动程序,它把必要的生活技能作为一个习作进行练习。引导员对习作认真分析,把每项习作分解为很多单一动作,每次教给患儿一个动作,最后再把这些动作连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