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器分析在白酒行业中的应用和前景展望_王莉.pdf_第1页
现代仪器分析在白酒行业中的应用和前景展望_王莉.pdf_第2页
现代仪器分析在白酒行业中的应用和前景展望_王莉.pdf_第3页
现代仪器分析在白酒行业中的应用和前景展望_王莉.pdf_第4页
现代仪器分析在白酒行业中的应用和前景展望_王莉.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33 卷第 5期酿酒Vol.33.52 0 0 6年 9月LIQUORMAKINGSep. , 2006文章编号:1002- 8110( 2006) 05- 0028- 05现代仪器分析在白酒行业中的应用和前景展望王莉(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贵州 仁怀 564501)摘 要: 阐述了色谱、质谱、光谱及核磁共振等现代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白酒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 了这些分析仪器技术在白酒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关键词: 白酒; 仪器分析; 联用技术; 综述中图分类号: TS262.3;TS207.3;0657 文献标识码:B0 前言白酒是我国传统的饮料酒, 其香味组分极其复杂,

2、组分种 类之多, 含量跨度之大, 堪称世界蒸馏酒之冠1。同时白酒的生 产为固态开放式自然发酵, 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影响来自 于原材料、工艺控制、微生物代谢等多个方面 , 因此对原材料 品质控制、发酵过程参数控制等都要依靠分析技术。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分析时间长, 而且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受到限制。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白酒产品质量及其相 关参数分析的速度及准确度。本文即希望从色谱、质谱、光谱类仪器及核磁共振仪在白酒及其原材料、发酵过程中成分的分析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 ,同时也对包括已经成功应用于白酒行业的仪器和尚未应用的 分析技术在白酒行业中的应用前景作简要综述。1 色谱色谱类仪器可以分

3、为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薄层色谱,这四种色谱类仪器由于其流动相及分离系统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应用领域, 详见表 1。表 1色谱类仪器比较流动相分离系统应用领域气相色谱氮气等惰内径较细填充易挥发、热稳性气体柱或毛细管柱定性物质液相色谱液体内径较粗液难挥发、热不稳相色谱柱定、大分子物质毛细管电泳 电解质溶液毛细管生物大分子物质薄层色谱展开剂薄层板难挥发、热不稳定、大分子物质但无论是哪一类色谱仪器, 其基本原理都可表述为图 1,样品( 包含 A、B、C 三种化合物) 进入系统后, 在流动相和固定 相相对运动时, 利用样品中各化合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作 用的差别, 最终达到将各化合物分离的效果

4、。根据这一原理 ,色谱类仪器其基本组成可以分为进样系统、流动相供给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图 1 色谱类仪器分离原理示意图由于在白酒产品及其过程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为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以下只针对这两类仪器阐述。1.1 气相色谱法( GC)气相色谱法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2。由于白酒是蒸馏酒, 其香味成分 主要为挥发性有机物质, 因此气相色谱法是应用于白酒分析 中最为广泛和有效的仪器分析技术。我国采用气相色谱技术 分析白酒香味组分的工作始于 1968 年, 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 业研究所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 采用了填充柱

5、、毛细柱和 制备色谱等系列分离方法 , 并结合红外、质谱等鉴定技术 , 从茅台酒种定性鉴定出了 50 种组分, 奠定了我国采用现代色谱 分析技术分析白酒的基础1。1976 年, 由内蒙古轻化工所推出 了采用 DNP 填充柱分析白酒中主要的醇、酯、醛组分3, 由于 分离性能、稳定性、柱寿命等各方面的优越性 , 迄今这一分离 手段仍然是各大名白酒厂重要的常规检测手段。但是对于成 分极其复杂的白酒而言, 仅仅依靠填充柱分析的 10 余种成份 是难以全面把握产品质量的1。自 1991 年起中国食品发酵研 究院蔡心尧等分别采用 PEG20M、HP- FFAP、INNOWAX 高效 毛细管柱直接进样测定白

6、酒中香味组分, 分别分离了 57、81种香味组分, 把测定对象延伸至有机酸、高级脂肪酸酯及一些 与口味相关的物质4- 6, 迄今在以细内径柱作直接进样分析时 已可实现 81 种组分的定性和 68 种组分的定量7。采用高效毛· 28 ·第五期酿 酒2006细管柱以直接进样法测定白酒主要香味组分的方法作为白酒 质量控制分析的换代技术, 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白酒生产企业 8。我 公司自上世纪 80 年代初成功引进应用气相色谱技术 以来, 由最初的国产设备发展到如今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 的进口设备, 同时由最初的单一 DNP 填充柱检测 15 种主要 的醇、醛、酯成分 , 发展到现

7、在以填充柱检测作为主要常规控 制手段 , 以 HP- FFAP 毛细管柱定性 55 种 , 定量 38 种成份作 为常规研究手段的复合型气相色谱分析体系。还通过对不同 预处理手段的实验, 如吹扫捕集技术与气相色谱联用分离低 沸点香气成分, 溶剂萃取浓缩技术, 树脂柱吸附处理样品等手 段分离直接进样无法测定的成分。虽然气相色谱技术在白酒行业应用广泛, 但是相对于环保 、石油化工、药物等行业的应用仍然十分滞后 , 据北京理工 大学傅若农教授统计近两年来气相色谱在饮料酒 行业的应 用文章为 31 篇, 在药物、环保、石油化工行业应用文章分别为 153, 191, 77 篇9, 因此对于白酒行业来说,

8、 气相色谱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白酒指纹图谱的建立、原材料农药 残留分析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最近我公司也正在 致力于将在中药行业应用广泛的相似度系统理论应用于茅台 酒气相色谱分析数据的统计总结中 , 同时再辅助以近红外光 谱的快速检测, 建立起茅台酒的特征指纹模型, 模型成功建立 后将有望应用于真假酒鉴别、辅助小型勾兑等方面10。1.2 全二维气相色谱法( GC·GC)全二维气相色谱法是气相色谱技术的一次突破性进展 ,在复杂样品分析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 它是将分离机理 不同而又互相独立的两支色谱柱以串联的方式结合成二维气 相色谱, 样品经第一支色谱柱分离后,

9、 再经调制器聚焦后以脉 冲方式进入第 2 支色谱柱中进行分离, 通过温度和极性的改 变实现气相色谱分离特性的正交化11。目前这一技术已在石 油样品、环境样品、香精香料和有机农药等方面研究应用 , 南京理工大学等人通过溶剂萃取浓缩处理茅台酒样品 , 使用全 二维气相色谱 - 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分离鉴定了茅台酒中 400余种香味成分12。全二维气相色谱作为一个全新的技术, 仍有许多难题需 要攻关, 如调制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全自动的用户界面软件设 计, 与高速质谱的联用等等11。但是其峰容量大、分辨率高等 特点使其在复杂体系的分析方面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 势, 也将在复杂的白酒香味体系分析研究工

10、作中大有作为。1.3 液相色谱法( LC)高效液相色谱不受样品挥发度和热稳定性的限制 , 非常适合分析量较大、难气化、不易挥发或对热敏感的物质、离子 型化合物及高聚物的分离分析, 世界上约有 70%80%的有机 化合物可以使用 HPLC 来分析测定13- 14, 如今在生物医学、药 物、石油化工、食品领域等方面广泛应用。食品领域中, 在保健 食品功效成分、营养强化剂、维生素、蛋白质、食品添加剂的分 离测定方面都有长足应用14, 但由于它的分析领域主要为不 挥发物质, 在白酒方面的应用文献非常少。液相色谱根据分离机理可以分为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 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 同时又可以配备不同的检测

11、器以分析不同特性的物质, 其中最为常用的为紫外检测器, 主要是针对 有紫外吸收特性的物质( 化学结构中有共轭体系) 。虽然气相色谱技术在白酒成分的分析方面应用广泛、成 熟, 但是如果深入对发酵过程进行研究, 则很多不挥发及热不 稳定物质的分离就需要液相色谱技术的介入, 如对发酵过程 中糖类、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分离鉴定。另外 , 白酒虽为 蒸馏酒, 但在蒸馏过程中和贮存过程中也不排除带入或生成 一些难挥发或热不稳定的物质, 如乳酸等, 这些无法使用气相 色谱分离的物质依靠液相色谱可以分离15。2 质谱(MS)质谱可以分为有机质谱和无机质谱, 有机质谱也可称为 分子质谱, 它能通过测定样品的

12、离子质荷比而提供有机分子 的化学结构、精确分子量和含量等信息 , 具有准确、灵敏和快 速的特点14。有机质谱是分析鉴定有机化合物的最强有力的 分析工具, 但它不适合分析复杂的有机混合物14, 因此通常状 况下 , 质谱会和有效的分离技术联合使用 , 例如与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联用。质谱的内部结构通常包括离子 源、分析器、检测器几个大的组成部分 , 与其他技术联用时还 需要既能够与联用技术相适应又能满足质谱高真空条件的接 口。根据不同的分析需要及适用范围离子源和分析器又分为 多种, 如离子源可分为气相源 ( 包括电子电离源和化学电离 源) 和解吸附源( 包括大气压电离、电喷雾电离、

13、快原子轰击电 离等) , 分析器可分为磁扇形、四极杆、飞行时间等质量分析器14。如今在白酒行业最广泛使用的为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2.1 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 GC- MS)气质联用是发展最早, 目前最成熟、最成功和应用很广泛的有机质谱联用技术14。气质联用即是将气相色谱通过合适 的接口与质谱连接, 从而将毛细管柱卓越的分离效能与质谱 定性鉴定的优越性有机结合而实现对未知物的分离定性。由 于考虑毛细管柱出口为常压状态 , 而质谱要求高真空状态, 因此通常在接口处外接真空系统, 真空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分 析结果。常用的气质联用仪的配置为小孔径毛细管柱( 0.32mm 以下) 、电子电离源

14、( EI)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GC- MS 适合于分析气化和热稳定的有机化合物, 它已应 用于复杂的天然产物和生物混合物的分析鉴定, 例如石油组 分、香料、饮料酒、烟草中挥发性组分的鉴定分析14, 16- 18。在气 相色谱一节中所述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对茅台酒所作的工作 都是首先通过气质联用仪定性后推广。由于气质联用仪的特性及白酒中挥发性成分较多的性 质 , 这一技术在今后对白酒中香气成分剖析工作仍然举足轻 重。但是今后对香气成分的分析工作的重点应落在如何突破 目前停留在尽量多的分离未知成分的层面 , 而能够更深入的 详细剖析对白酒中香气成分的具体特征如香气特征、贡献因 子( 在酒体中的贡献

15、率) , 从而加深对酒中香气成分体系的了 解和理解, 并更有利于白酒这个传统产业的生产实际和发展。2.2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ICP- MS)ICP- MS 作为一种质谱仪器 , 它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 ICP( 相当于离子源) 和 MS14。它以独特接口技术将电感耦合等离 子体的高温( 7000K) 电离特性和四极质谱计的灵敏快速扫描 的优点相结合而形成了一种新型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技术19。· 29 ·第五期王 莉: 现代仪器分析在白酒行业中的应用和前景展望2006理论上 ICP- MS 技术可以测定元素周期表中除氩以外的所有 元素, 而且各元素的检测限极低、线性范围宽

16、, 精密度和分辨 率较高, 但在实际情况中, 有部分元素的灵敏度还较低14。与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相比其最大的优越性为可以同时测定多 种元素, 而且灵敏度较高。由于其优越特性现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环境、生物、医学、 石油等领域19, 如今随着其联用技术的发展, 如和高效液相色 谱的联用在一些元素形态分析方面的应用又成为这一技术发 展中的亮点。2005 年青岛海洋研究所使用 ICP- MS 对不同年份茅台 酒中 73 种元素同时测定, 结果表明贮存过程中各元素的变化 基本呈现规律20。虽然该技术目前在白酒行业中应用很少, 但由以上论述及试验结果, 其在元素分析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 优势, 势必在包装

17、容器、贮存容器、生产原料、贮存中元素变化 的研究方面有实用意义。同时由于其在金属形态分析方面的 发展, 在一些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例如砷 形态的分析( 由于无机砷的毒性远大于有机砷, 因此对砷形态 的分析非常重要) 14在白酒行业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3 光谱 物质的内部运动可以通过辐射或吸收能量的形式 ( 即电磁辐射) 表现出来14, 可以描述为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按照固 有频率振动, 在波长连续变化的光照射时, 与分子或原子固有 频率相同的特定波长的光即被吸收, 再通过色散系统, 按照波 长依次排列就形成了光谱图。电磁波的波长分布见图 3。图 3 电磁波波长分布图通 常 所 涉

18、及 的 光 谱 分 析 所 涉 及 的 仅 为 波 长 介 于10nm300um 之间的光学光谱14。光谱又可以分为原子光谱和 分子光谱, 以下所阐述的紫外 - 可见光吸收光谱, 近红外光谱 均为分子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属于原子光谱。通常的光谱仪器 包括光源、分光系统及检测系统。3.1 紫外 -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紫 外 - 可 见 光 分 光 光 度 法 是 指 利 用 部 分 物 质 在210760nm 处有特征吸收的特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其中 210380nm 为紫外吸收光谱) , 它定量的理论基础为郎伯 - 比尔定律, 是所有光谱定量方法中应用最频繁的方法13。紫外 - 可见光

19、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对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其定量分析在工业发酵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白酒中甲醇、 杂醇油的测定 , 游离 - 氨基酸的测定,蛋白酶活力、液化力 的测定等等21。还有在我公司已投入应用的高粱中支链淀粉 的测定22, 及在研究中高粱中单宁的测定方法23, 都是应用紫 外 -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实例。虽然紫外 -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具有定量方便、操作简单 等特点, 但他最大的缺点是对于复杂混合物无法分离 , 各成分 间光谱图干扰严重24, 同时由于其定量前提是在紫外或可见 光区有特征吸收, 因此要求待定量物质必须含有相应的生色基团, 所以在大部分样品进行紫外 -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定量

20、 分析前, 都需要经过样品预处理步骤使其带上生色基团 , 如对 游离 - 氨基酸的测定需在测定前使用茚三酮作为显色剂与 氨基酸反应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 从而可以在 570nm 处测定其 吸光度21。3.2 近红外光谱( NIR)近红外光指介于可见光谱区到中红外光谱区之间的电磁 波, 波长范围为 7802526nm( 12820 3959 cm- 1) , 其光谱信息 来源于分子内部振动的倍频吸收与合频吸收。近红外光谱信 息主要反映有机物分子中 C- H、N- H、O- H、S- H 等含氢基团 的倍频与合频吸收。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包括近红外光 谱仪、化学计量学软件和应用模型三部分, 三者的

21、有机结合才 能满足快速分析的技术要求 25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依据某一化学成分对近红外区光谱的 吸收特性而进行的定量测定, 所以应用近红外光谱进行检测 的技术关键就是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定量的函数关系 , 依靠 这种关系, 就能从未知样品的光谱中求出样品的成分和含量。 近红外波段的光谱特征决定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常规分 析技术相比, 具有显著的优越性26- 27。近红外光谱技术几乎可 用于所有与含氢基团有关的样品物化性质分析, 而且只要求 极少的样品预处理甚至不需预处理直接进行分析, 这样极大 的减少了人为误差, 使分析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同时分析速度 非常快, 通常分析一个样品的时间约需一分钟。随

22、着光纤技术 的发展, 近红外光谱技术还可实现现场实时在线检测。因此近 红外光谱技术是一项快速、无损、简单、准确的分析技术。由于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优越性 , 近红外光谱技术已在很多领域广 泛应用, 特别是针对很多工业领域的常规质量控制非常有效。 如今近红外光谱技术已在农产品、石化、药物、临床、环境、烟 草等领域广泛应用26。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国外酿酒行业过程与产品质量控制方 面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于乙醇含量等比较单一成 分的测定。在日本近红外光谱技术也已用于日本米酒的酸度、 氨基酸、总糖和酒精含量28, Prapatsorn Tipparat 等人应用流动 注射 - 近红外光谱分析饮料酒

23、中的乙醇含量29, L. Sauvage 应 用近红外光谱测定白葡萄酒中的痕量金属元素30, D. Cozzolino等人应用近红外分析技术测定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苯酚含量 的变化31, M.urbao- cuadredc 等人用近红外光谱仪在线检测葡 萄酒发酵过程中 15 种参数32。国内也有罗红群等人研究使用 近红外光谱测定酒精饮料中乙醇含量33。由于洋酒的加工工 艺与中国白酒不同 , 属于液体发酵 , 因此香味成份相对简单 ,近红外分析技术通过对某一或几种成分的测定可以控制发酵 过程。由于中国白酒行业相对来说更为传统和复杂, 近红外技 术的应用还刚刚起步。2003 年五粮液酒厂应用近红外技

24、术分 析酒醅中的水份、酸度、淀粉、还原糖等进行了测定34及逯家 辉等人使用短波近红外光谱法分析酒中乙醇含量35, 这相对 于其他已经成熟应用近红外技术作为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的 中药、烟草、农产品等行业已非常落后了。如今我公司已成功 将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轮次酒分型、高粱中重要指标( 总淀 粉、支链淀粉) 的测定、茅台酒指纹模型的建立36等方面的应 用取得了一定成果。· 30 ·第五期酿 酒2006对于应用传统的固态自然发酵、机械化程度不高、感官品 评仍是重要检验手段的白酒行业, 如果能有效地将具有迅速、 便捷、不破坏样品、具有强大的化学计量辅助手段的近红外分 析技术应用于原

25、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辅助检验等领 域将是对白酒行业科技含量提高的极大推动。3.3 原子吸收光谱( AAS)原子吸收光谱是基于原子对特征光吸收的一种相对测量方法14, 测量物质所产生的蒸气中原子对电磁副射的吸收强 度37, 它主要适于元素分析, 如今大约可以分析元素周期表中70 多个元素13,34,37。与其他分子光谱仪器有所不同的是其仪器 结构中还有一个关键部件原子化系统。原子化装置一般分 为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化系统和氢化物发生器三种类 型。其中火焰原子化应用最为普遍 , 但石墨炉原子化灵敏度较 之高 10200 倍, 氢化物原子化则针对易形成氢化物的元素如Sb、As、Bi、Pb

26、、Se、Te、Hg 等元素37。原子吸收光谱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测定快速方便等特点 , 但同时其也有一定局限性, 如不能对多元素同时分析( 每测一种元素需更换相应的特征光源) , 对难溶元素测定灵敏度低, 无法测定 P, S 等物质37。原子吸收光谱凭借其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环保、生物制药、 食品检验等领域13。在白酒及其相关行业中也有较宽的应用,例如水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测定38, 白酒中 Pb、Mn 元素的测定39, 贮存容器如陶坛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等等。在以上分析 中, 除了水可以直接进样外, 白酒样品由于含有乙醇会对原子 化有所影响, 陶坛为固体样品, 这些样品在进样分析前都需要 经过适当

27、的预处理。虽然原子吸收光谱在白酒行业有一定应 用, 但只是用于监控产品中 Pb、Mn 元素含量或者水质分析,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出口量的增加, 白酒中 Cd、 Hg 等危害性重金属元素及一般的金属元素如 Al、Fe 等元素 的含量都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因此开发金属元素在陶坛、酒 瓶、原料等这些与产品中金属元素含量直接相关的样品中的 快速、方便的测定方法是当务之急 , 更有利于质量检验工作的 进行。4 核磁共振法( NMR)从 1946 年发现核磁共振现象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NMR 谱学已成为了一门有完整理论的新兴学科, 也成为了重 要的可以提供化合物结构的化学分析工具, 在这一领域

28、的研 究中曾先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24。由于核磁共振可以直接测 得化学位移、自旋耦合、弛豫时间 , 从而可以推断出化合物的 分子大小、基团、原子组成等而得出化合物的结构信息24。其 在石油化工、生物医药、临床医学等领域有所应用13, 但目前 应用于酿酒行业还未见报道, 随着进一步对白酒香味成分的 剖析, 对一些质谱无法鉴定的未知物质的结构分析可能会仰 仗核磁共振在结构分析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5 样品预处理手段的发展40- 41无论哪种仪器分析技术都不是针对所有的样品或待分析 物质都可以直接进样分析的, 既使是需要样品预处理最简单 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分析固体样品时也需要适当的粉 碎。因此对于各

29、种仪器分析技术来说一个优良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是其做出准确定性定量分析的首要前提。样品预处理的 目的即是通过提取、净化、浓缩等手段从样品中提炼目标物 质 , 有些物质的分析甚至需要适当的衍生化反应, 通过上述手 段方能制备出适于仪器分析的样品。随着仪器分析技术地发 展, 样品预处理技术也有长足的发展, 提取及净化方法由原来 比较繁琐的索氏提取、溶剂常规萃取、柱吸附等经典方法发展 到如今的与超声提取、固相萃取( SPE) 、组织捣碎、膜萃取、快 速溶剂萃取、凝胶渗透 / 过滤色谱(GPC)等比较先进的技术并 用40; 浓缩装置也由原来的普通蒸馏装置发展到很多如旋转 蒸发仪、氮气浓缩仪等自动化程度、精

30、密度都比较高的设备;另外一些可以与仪器分析技术在线使用的预处理设备如吹扫- 捕集、顶空、固相微萃取( SPME) 等设备的相继开发也大大 的减小了样品预处理的工作量。顶空及吹扫 - 捕集在白酒行 业早有应用于分析白酒中的低沸点成分, 固相微萃取技术近 年来也已开始应用于饮料酒行业 , 例如郭祥等人利用 SPME与 GC 和 GC- MS 联用分析绍兴黄酒中风味成分42, 王云川等 人利用 SPME 与 GC- MS 联用定性了啤酒中 76 种风味成分43。如今样品预处理技术正在向着多种预处理技术优化组合 的方向发展, 其目的和结果就是开发快速、有效、简单、自动化 的样品预处理方法41。对于白酒

31、的气相色谱常规分析通常可以使用直接进样 ,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也基本不用预处理, 但是如果要对 白酒风味成分进行深层次分析或者需要应用对样品净化度等 有较高要求的分析技术如质谱等, 就需要针对比较复杂的样 品预处理方法 , 通常是对各种不同提取方式、提取溶剂、净化 方式、浓缩方式及其相信参数间组合的优化试验, 从而制定出 最佳的分析方法。因此一个优良分析方法的开发包括样品预 处理方法的优化、分析仪器实验条件的摸索及分析结果准确 性与精确度的论证 , 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 经过多次 优化试验方能形成完整地分析方法。6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虽然很多仪器分析技术在白酒行业已有很好应用,

32、但是与药物、烟草、环保等行业相比,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在白酒行业的应用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应用水平, 因此仪器 分析技术在白酒行业仍然具有很远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如 本文所述每一种分析仪器无论其技术如何发展其分析领域总 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 , 因此仪器分析技术在白酒中行业的进 一步应用将是多种仪器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体系的建立和 发展, 这样将更加有利于白酒中风味成分剖析, 相关原材料及 发酵过程中成分分析研究, 随着分析仪器的不断应用和分析 方法的不断开发 , 白酒行业的产品质量控制、工艺控制、原材 料控制将更具科学性, 也将不断推动白酒行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胡国栋. 气相色谱在白酒分析中的应

33、用现状与回顾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3, 29( 10) : 65- 692李诚炜,田松柏 , 弓爱君. 仪器分析技术在油品分析中的应用J. 分析仪器, 2004, (4): 1- 53沈尧绅,曾祖训. 白酒气相色谱分析M. 轻工业出版社, 19864蔡心尧,胡国栋. 酿酒 .1992, (1): 63· 31 ·第五期王 莉: 现代仪器分析在白酒行业中的应用和前景展望20065蔡心尧,尹建军, 胡国栋. 酿酒科技.1994,( 1) : 186蔡心尧,尹建军, 胡国栋. 色谱.1997, 15( 5) : 3677CaiXY,YinJJ,HuGD. peak,199

34、5,(3):108蔡心尧.采用毛细管柱直接进样技术分析白酒香味组分的方法研讨J.酿酒, 2004, 31( 3) : 7- 109傅若农.近两年国内气相色谱应用进展()J. 分析室实验室, 24( 6) :77- 102 10王莉, 汪地强, 汪华等. 近红外投射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结合建立茅台酒指纹模型J. 酿酒, 2005, 32( 4) : 18- 2011朱书奎 , 邢钧 , 吴采樱. 全二维气相色谱的原理、方法及应用概述J. 分析科学学报, 2005, 21( 3) : 332- 33612 武建芳. 全二维气相色谱 / 飞行时间质谱用于茅台酒中香味成分 的研究J.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

35、位论文, 200413 钱晓红, 谢剑炜. 现代仪器分析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 化学 工业出版社. 200314杨祖英, 马永建, 常风启. 食品检验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15薛永恒.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就配中的乳酸J. 茅台科技, 2004,( 2) : 29- 3016于静, 李景明, 吴继红等. 葡萄酒芳香物质的检验J. 中外葡萄与葡 萄酒, 2005,( 3) : 48- 5117陈美霞, 陈学森, 陈传铭. 杏果实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 - 质谱分析J.色谱, 2004, 22( 6) : 66518杜英峰, 张兰桐. 现代分离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河北医科 大学

36、学报, 2005, 26( 1) : 71- 7319K.E.贾维斯, A.L.格雷著.尹明, 李冰译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手 册M. 原子能出版社. 199720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ICP- MS 检测试验报告(内部资料). 2005 21天津轻工业学院, 大连轻工业学院等. 工业发酵分析M. 1998 22王 莉 , 李竹赟.双波长测定高粱中支链淀粉J. 酿酒科技 , 2002,( 3) : 71- 7223李小红. 高粱种单宁含量的测定J. 茅台科技, 2005,( 1) : 47- 48 24张小楠, 徐秉玖. 仪器分析与药学和临床医学( 质谱和光学分析技术部分) J. 生命科学

37、仪器, 2003, 1( 2) : 3- 1125段民孝, 赵久然, 郭景伦 , 王元东, 邢锦丰.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 究进展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J. /dongtai/jinhongwai- yuzhong- duanma.htm26MBlanco,IVillarroya. NIRspectroscopy:arapid- responseanalyticaltool.trendsinanalyticalchemistry,2002,21(4):24025027刘全.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在中药生产过程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 浙江大学硕士学

38、位论文.200428张军, 陈瑾仙.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发展及在农产品、食品中的应 用J. Spectralanalysis . 2003,( 5) : 24- 2929P Tipparat, S Lapanantnoppakhun, J Jakmunee, et al. Determination of ethanol in liquor bynear- 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with flowinjection. Talanta,2001,53:1199120430L Sauvage, D Frank, J Stearne, et al. Trace metal studies of selected white wine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Analytica Chimica Acta , 2002, 458: 22323031DCozzolino, MJ Kwiatkowsk, MParker, et al. Prediction ofphenolic com pounds in red wine fermentations by 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spec troscopy. AnalyticaChimicaActa,2004,513:738032MUrb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