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1)_第1页
银行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1)_第2页
银行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1)_第3页
银行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1)_第4页
银行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校代码:10036 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论文银行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培养单位:保险学院专业名称:金融学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作 者:指导教师:论文日期:二一三年三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特此声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

2、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使用学位论文,或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相关数据库供检索;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年 月 日摘 要目前银行保险是银行、保险、金融与邮政等相关机构在工作与资产上相互连接、资源与渠道共享的合作模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保险这一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外的发达

3、国家曾在银行保险领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致使这一营销方法开始盛行。目前它已成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发展战略。但是自2005年以来,我国的银行保险行业发展较落后,行业业务量上下起伏不定,因此,保险与银行合作的模式不成熟,两类机构合作关系也不紧密。影响我国银行与保险合作模式的发展有多种原因,有我国国情和经济市场的原因,也有机构内部产品、渠道和公司文化的原因。如果想使银行与保险公司能有比较稳定、持续的健康合作关系,必须要深入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银行与保险公司要建立共同的长远规划与目标,共同监管与合作,探索产品、渠道和内部管理的优良策略。推动我国保险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有:民众的收入是否是持续的增长、银

4、行与保险的产业结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我国的国情、民众接受教育的情况等。通过保险理论,对限制我国保险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使用理论计量方法制作成限制我国保险发展原因的表图,最后通过研究而得出结果。本文为五个部分,对影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予以深刻剖析,从而找到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相应对策。关键词:银行保险;影响因素;对策建议AbstractStrategy of bank insurance mutual penetration in the current market view that the insurance company and the bank, postal a

5、nd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implement and fusion, and through the connection of the assets, integration and sales channels and customer resources sharing, an arrangement to provide banking and insurance products and services.Competition in the finance and insurance industry is becoming increa

6、singly fierce and the accession to the WTO situation, the bank insurance such as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generally adopt effective insurance marketing has become China's bank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to open up new markets, improve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rofit rate. But since

7、 2005, the insurance business of our country bank rate traffic fluctuations, shows that the insurance market of our country bank is not very mature, the basis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bank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is not stro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business of C

8、hina's banks is system, market, culture and other external factors, and the company philosophy, products, sales channels, technical service and other internal factors.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cooperation, building strategic alliance, make salary incentive system, speed up product transform

9、ation and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of Bancassurance network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banking insurance business.According to the insurance theo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factors affecting and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and the

10、use of econometric methods measurement mode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influence construction. Through empirical results, sustained and stable growth of income, industrial structure gradual rationalization, and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is the main factors driving

11、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Bancassurance in China a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be a profound analysi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find the development of Bancassurance in c

12、hina.Keywords: Bank insurance; influence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目 录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11.1选题背景11.2研究意义21.3研究框架1第二章 文献综述42.1国外银行保险发展模式42.1.1世界银行业三种模式42.1.2美国花旗银行保险发展42.1.3国外银行保险业发展困境52.2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环境92.3银行保险在中国的现状分析102.4我国银行保险未来发展思路10第三章 研究设计133.1变量与模型关系形式的选择133.2参数估计、检验及预测133.3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特点15第四章 实证

13、因素分析174.1经济发展水平174.2政府态度184.3法律环境194.4文化环境19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215.1开发适销的银行保险产品215.2加快技术开发,建立和维护的网络信息系统215.3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市场营销力度225.4金融控股公司的实现模式225.5现阶段逐步放松分业监管,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墙制度235.6逐步建立混业监管的法律体系,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运作23参考文献25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1.1选题背景我国银行与保险的合作时间比欧洲国家的时间要晚很多。中国银行保险在2000年才开始实行。中国银行保险实行时间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我国银行与保险的合作从开始到现在有

14、三个过程,分别是探索、快速发展、缓慢发展。全国各大银行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纷纷与保险公司在1995年开始了合作,签署了合作协议,如:保险代理、资金结算、资金融通和电子商务等。这个时间要早于欧洲实行银行保险的时间。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进步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银行与保险的合作有了进一步的快速发展。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国的保险与银行的合作除了以往的产品与客户的共享合作外,也有了新的形式。2002年,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了中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太平保险公司24.9%的股份,之后计划入股太平人寿保险公司。至此,为银行保险的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工商银行的收购且入股的方式对我

15、国银行和保险公司以股权方式进行合作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事物的发展总是呈抛物线状态。我国保险这一行业,2004年之后竞争越发激烈,出现了打价格战的恶性循环,这时的保险公司运行非常艰难,出现了低利润甚至无利润的情况。此时,恶意竞争的连带负面影响开始出现,由于保险公司的恶意竞争导致低利润或无利润运营的局面出现,迫使自己不得不大大的减少银行保险产品,可想而知,我国银行保险也因此进入了非常缓慢的发展阶段。事物有竞争就会有进步。我国的银行保险也是如此。2004年之后,我国保险竞争激烈,保险公司运营非常困难,因此,银行保险的模式开始出现,并开始国际化。我国的经济发展又开始进入了新的时期,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

16、,我国的经济与金融制度越来越多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上也有很多合并的金融企业,于是出现了大批综合化的金融服务集团。各国的银行和保险业纷纷打破常规,在混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双方进行了资源共享,开展深入、紧密的合作甚至并购。但是银行保险业这种融合发展也有弊端,同时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等情况的影响,如国家制度、经济、财政等制度。因此,每个国家的银行保险的发展之路和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在1956年,美国银行持股公司法中就确立了这种模式:规定持有股票的银行企业旗下可以有与公司相关业务的分公司或子公司,也为一些同类银行、金融单位建立了防火墙,以这种手段限制商业银行进入其他金融市场。随

17、着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后,取消了对原来的银行持股公司在金融业务上的制约,在法律上规范了银行、保险、金融等的合并与业务的合作,之前银行的持股公司实际上转变为金融控股公司,可以进行金融市场上全部的经营活动。金融控股公司与持有股份的银行公司不太一样,金融控股不会受到银行的限制,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成立持股公司来进入银行市场。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好整个金融环境的秩序,没有规范化的制度监管工作,所以要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基于这样的现状,我国仍然要保持对分业经营的制约,因此,我国银行与保险合作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我国的人寿保险只能通过我国的市场来运营,国家对于这一产品的支持与推动尚且不够。根据我国

18、现有的基础状况,发现国有的银行制不太适合在我国发展。保险与银行的合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在实际中落实,而我国购买保险产品的客户大多也是通过代理人进行购买。部分专家提到,我国的银行并不是使金融产生风险的因素,金融最大的风险是直接融资。我国的银行大多是国家银行,因此有足够的信任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行了全能的银行制度,由于银行国有体制的存在,缺乏投资的风险控制机制,我国整个经济的风险就落在了银行制度上。我国银行是国有体制也有自身存在的风险。银行体系内的风险大大地膨胀,这样一来,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将影响整个银行与金融的发展,国家的经济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我国要学习美国银行保险的经营之路,学习它们从分业经

19、营到混业经营的成功案例,我国发展混业的经营模式应该让金融机构施行股份制,机构旗下的其它子公司要独立拥有相应的股份,对于资源共享,有制约也要有保护,这样在发生金融危险时,可以使投保人和债权人不受到影响。混业经营模式中,银行与保险必须都由金融机构控制,但相互之间没有控制关系,这是国际银行保险的合作原则。由金融股份公司控制的好处是可以使银行与保险公司成为一个整体,合作不会像以前一样不牢固,整个银行保险的工作高度有了提升。国家法律需要跟上混业经营的模式,为股份制的金融公司提供相应的法律,通过法律领导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做到有法可依,来正确引导国内金融主体的发展,为将来的混业经营做准备。因此本文以银

20、行保险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为实现我国银行保险的迅猛发展提供相应对策。1.2研究意义国外的银行保险最早起源于欧洲,当时很多欧洲大陆国家金融业的主要模式为混业经营。上世纪80年代,英国也开始实施了天翻地覆的金融改革,和很多欧洲大陆国家一样开始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模式。我国银行保险自1995年实行分业经营模式,在2001年保费收入只有47亿元,2011年呈迅速增加的状态,2012年保费收入为3182亿元,占寿险保费收入的32%。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合作、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联系,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的潮流,在这

21、一经济发展潮流的背景下,出现了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热潮,这一情况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是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在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挑战所做出的理性选择,也是为下一步迎接更加激烈竞争所做出的必要准备。大力发展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对于我国的银行业、保险业起着双重促进作用。银行保险可以有力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实现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节约,提高保险市场的运行效率。由于银行发展较早,制度比较完善,具有大量的营业网点和广泛的销售渠道。银行保险正是利用银行这么庞大的分支机构和网络来销售保险产品,使得银行保险的经营者能够发展大量潜在客户,而不需要在社会上随机去寻找潜在客户和准客户,去主动联系客户进行

22、保险展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保险经营模式不得不发生变革,激发保险公司变革的方式有: 一是保险经营理念的变革。银行保险合作可加深保险公司与客户的关系,降低客户的信息收集成本和交易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满足其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二是保险经营手段的变革。保险业利用银行网点作为销售渠道,可以高效率地覆盖市场与客户,利用银行网络能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各个保险公司的不足;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也能与更多的客户拉近距离。在网络成为广大客户生活一部分的社会中,利用网络开发销售渠道,可以利用网络覆盖面广的特点,快速增加更多保险客户,促进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了解市场、了解客户,使保险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险

23、与银行一起合作是顺势而为,是国际保险的发展之路。银行网点多,分布范围广,这无疑给保险的推广加大了面积,银行的工作设备也能大大的提高保险业的工作效率,而银行本身也能从中获得利润和客户。银行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住房按揭、抵押贷款等业务中抵押物的保险服务,减少信贷和信用卡所需要承担的危险,在资金这一因素上提高了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两者的合作,在工作中的资源共享后,保险行业的客户、利润都会提高,整个服务质量也会提高,也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本文正是想对影响银行保险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保险公司、银行二者双赢。1.3研究框架本文对银行保险进行研究。总共分为五个

24、部分,文章最开始说明研究发展银行保险受到哪些影响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关于银行保险发展的文献综述,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第四部分通过实证研究模式,进行了数据分析。第五部分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予以了展望。第二章 文献综述影响银行保险发展的因素很多,国内外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影响我国银行与保险合作模式发展的原因既有国家制度、经济、文化,也有银行与保险企业、其它产品、企业服务水平等因素,我国银行保险得不到好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两者的合作并不紧密,没有形成一体。2.1国外银行保险发展模式2.1.1世界银行业三种模式李航,张华在目

25、前我国银行保险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认为全能银行、英式全能银行、法定的分业经营模式是世界银行业的基本模式的三种类型。全能银行有多种产品和服务,如保险、证券和房地产。德国、荷兰与瑞士是全能银行的代表,全能银行模式对这三种都没有限制。现在的美国、英格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英式全能银行的代表。这种类型的经营模式中,主要是证券承销,银行保险的模式很少出现。以前的美国、中国和日本都是法定分业经营模式的代表,这种经营模式的银行不能同时经营保险和证券。2.1.2美国花旗银行保险发展刘维在论银行保险的发展指出了美国花旗银行保险行业发展和欧洲银行的发展,经历了大萧条后的美国,将自己在19世纪30年代的混业

26、经营模式进行了大的调整,1933年Glass-Ste昭allAct规定银行不得经营证券业务,保险业也同银行业分离开了。这与之前的混业经营模式有着根本的变化,19世纪30年代的混业模式可以使保险与证券业务同时存在。直到19世纪70年代美国才开始因为计算机引领的科技革命和之后的金融工具的创新,混业经营模式再一次被推出。我们可以透过花旗集团银行保险的发展看出美国银行保险业发展及趋势。花旗集团的银行保险的发展是从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Citi)和旅行者集团(T.velersGroup)合并开始的。花旗集团在1999年初成立了花旗保险控股公司,将各大保险业务纳入到花旗的整个集团中,如:财产保险、

27、意外保险、人身保险与年金业务等。花旗集团也将这些保险产品独立运营,与欧洲很多国家不太一样,这样减少了很多管理与服务培训上的耗费。这一阶段,消费金融集团是向个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纳入资产管理以便进行专属管理,也更适合了专业化、独立化的超前管理。花旗集团内部的第二次定位在2002年8月开始,到2005年结束。在2002年3月,旅行者和意外保险两大公司的财产都在花旗集团手中,直到2002尾,它使旅行者与意外保险两大公司独立完成IPO。自2005年1月31日开始,花旗集团只保留了旅行者保险公司的泛美金融部分和它旗下的资产,大都会保险企业买到了旅行者人寿和年金产品。在保险业务上,花旗集团也有所调整。当时

28、,花旗集团拥有全球的消费金融集团、金融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四大产品。花旗集团在1998年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又有了自己经营的保险产品,但之后便出售自营的业务,原因何在?“分销渠道对全球性的公司更有利于积累能量的资产,更利于花旗集团的发展。分销渠道能为花旗集团带来更多的超值回报,分销渠道也将是全球金融的发展模式。”这段话是来自花旗集团董事长SandyWIU对上述提问做出的解释。保险公司利用银行提供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让银行为自己销售产品,这就是银行保险代理,是一种新的合作方法。这种合作方式会形成一种互利的关系。国家利率特别低的时候,银行可以在合作中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保险公司也可以因银行而

29、提升自己的可信度,扩展自己的销售渠道,增加更多客户,提高竞争力。2.1.3国外银行保险业发展困境刘维同时指出了分销协议和国外银行保险业发展困境。分销协议: 分销是一种销售方式与渠道,是产品销售的最后一程。保险产品的销售渠道很多,如直接、代理、经纪人和网络销售等,那么哪一种才是最好的销售渠道呢?这几年,我国一直在强化代理和网络这一渠道的发展,这种两种方式获得的成绩不是特别好,其行业制度也不完善。西方的发达国家,在实行银行保险合作模式过程中,成绩非常好,因此,银行保险的模式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后发现,银行与保险的合作,确实是一种不错的合作方式,是很好的渠道。欧洲很多国家的

30、银行保险是通过网点进行经营的。它们通过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保费是整体保费的15%至20%。全世界第三大保险国家:法国,它六成的保费都是与银行合作而得。保险公司和银行达成共识,由银行代理保险公司产品的销售。因为是单纯的代理销售,银行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这其中的任何销售收益。而我国恰恰是金融业分业经营,银行不得拥有保险机构,保险机构也不得拥有银行产品。因此,第四种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出现了,第四种合作模式是保险机构不能拥有银行产品,银行代理保险产品,并收取适当的手续费。1988年,法国的银行保险以Predica为主要产品,它当时在银行保险的合作模式下,这一业务的销售额占总额的80%,它的成功归功于法国当时的

31、经济体制,长期合作时,保险公司需要向银行一次性交纳手续费。但是,欧洲银行保险业也并非是顺风顺水的,有资料显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银行、保险频繁出现跨行业并购,由此导致了现在的欧洲大部分从事银行保险的金融服务集团都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自2000年以后,银行保险模式的地位有些不稳,那些原本很喜欢银行保险的银行都转为银行单业经营而取消了银行保险。通过欧洲银行保险相分离的一些例子,仔细研究,我们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关于监管方面的,虽然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还没有出来,但是监管当局已经注意到了银行从事保险业务的风险,这就导致了新的资本协议一定会对银行从事保险业务有更多的条条框框的约束,因而,银行从事保

32、险业务所具有的监管资本优势已消失殆尽。还有,就像花旗集团分拆旅行者集团的保险业务,各金融机构就会对经济利润率考虑慎重,保险业务同其他银行业务对比,不难看出,资本回报率显然低了很多,一般保险的ROE很难超过12%,而银行业务的ROE一般通常会在20%以上。世界金融一体化成功的范例近几年成为了世界金融界瞩目的焦点。“银行保险对保险业发展影响分析”将分析出中国银行保险业该怎样走出低谷,中国银行保险业怎样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会将通过对国内外银行保险发展的历程进行对比与分析,得出上述两个问题的结果。第一,当时的金融法律环境的宽松和一系列国家政策为银行保险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条件。在这样的金融法律和国

33、家背景下,先后颁布的国家政策使得银行和保险公司中间的壁垒不再存在,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得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一个新的金融模式少不了民众的支持。在欧洲许多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为了配合国家金融政策的实施,很多欧洲国家制定了减税、免税的优惠政策,规定长期保单的增值部分可以免费缴纳所得税,以此来鼓励人们储蓄养老金。养老储蓄的保险也因此得到好的发展条件和基础。在鼓励公民储蓄养老金的同时国家还推出了偿付分期付款的部分收入可以先支付税前需要列支的,利用这样的方式使民众消费,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第二,在欧洲,有一定股权关系或存在控股关系,或同为一家控制权下的子公司都是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很好的机构,这样

34、的合作模式使得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协调成本减少了很多,也加强了银行与保险机构合作的稳定和延续性。不难发现,国外银行与保险机构的产权非常清晰,责任与权利也很明确。第三,传统的银行业务取得利润不仅途径复杂、风险大,随着金融界竞争加剧,使传统的银行业务获取利润的空间很有限,与保险的合作,使银行能利用现有资源,如房屋、设备和工作人员等,为客户提供更多高质量服务,为银行开辟更多新的利润来源,这是银行与保险合作实现双赢的意义。在参考资料里了解到,在欧洲银行的零售业中,有三成左右的利润是因为银行保险产生的。两者合作后开辟的新服务,使老客户对银行有了更强的依赖感和信任度。使银行得到了竞争新客户的竞争优势。保险公司

35、与银行合作后,银行保险对客户来说更有吸引力,竞争力比起传统的保险业务也加强了不少。基于银行的公众形象和很多的优质客户资源,银行在合作过程中为保险开辟了一条有力的消售渠道,保险公司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新客户,提升了客户对自己的信任度。在两者合作运营后,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提高了,服务质量也提高了,促进了业务的销售。相关资料的详细数据中告诉我们,实行银行保险后的欧洲,它的人寿保险总收入中有20%至70%的收入是因为银行保险的合作而达成的。第四,新型的储蓄型寿险产品是国外银行保险的主要产品。在欧洲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国家鼓励民众储蓄养老金;欧洲很多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储蓄保险提供了好的发展基础

36、。经济的稳定发展、资本市场的稳定使长期高收益的金融储蓄型产品在金融市场中有了大量的需求,并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一产品的需求给更多投资类的保险业务带来了更大的发展。表1 个人金融资产分布(%)现金、储蓄的存款债券股票投资人寿保险养老金相互基金美国2183742511英国2142226284意大利2728267611法国324382228德国43169171110西班牙464178724资料来源:徐洪才 投资基金与金融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表2共同基金分销方式(%)银行分支代理人金融顾问、经纪人直销美国1274045英国11284718意大利623453法国6615149德国7581

37、65西班牙93533资料来源:徐洪才 投资基金与金融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从表2可以看出,金融产品的分销渠道中的龙头老大是银行,特别是在德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的数据中更能明显的看出。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的国家银行保险业发的发展就有了前提准备,铺平了道路。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直销占有的市场份额更大,这也就不难看出其特点。同样英国的金融顾问营销盛行也决定了它跟美国同样的地位。荷兰的ING集团、瑞士的瑞士信贷集团、比利时的Fortis、西班牙的BBV集团以及英国最大的经纪人组织劳埃德-TSB集团这些在1997年前都是地位之重的5家银行保险人。这样的结果显而易见,销售

38、额低下,规模不大,数量众多的美国金融,它的银行体系错综繁杂,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双线都在监管,一般不允许跨州设立分支,这一点制约了银行保险的发展,使银行不能代理保险业务。因此,美国的银行保险无法向欧洲那样一起发展。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保险影响最大的是税收因素。保险产品中的保费以及给付在很多国家得到减税甚至免税的优惠待遇,得到了很多投资人的热衷。而银行出售的储蓄及投资产品中,投资人往往不满于必须交纳所得税。这就导致了银行也对保险产品,尤其是具有投资性质的寿险以及养老金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寿保险的其它产品税收也是一样,到期了就付给国家规定的税收,这样就增加了税款,这是我国这些年银行与保险合作中,

39、有人寿保险与养老保险的真实目的。这些产品的税收优惠使其对顾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并且比较简单,对于那些因为税收因素带来特别的待遇中,有很多的国家在保单内容下减免死亡保险金的收入税;也对其他的生存保单下的现金部分通常是不收税,保单红利也同样如此。一些个人寿保产品有很多国外的国家是可以减税的,如法国、希腊、日本、荷兰等。除美国外。美国对所支付的保费没有税收减免。大家给予了一些想建立金融控股集团的公司格外的重视。就如光大集团一样。它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由证券、信托和永明人寿保险公司一起投资的企业。平安保险公司向美国花旗集团学习,试图打造出属于中国一流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集团,组建成立包括平安寿险

40、、平安产险、平安信托和平安证券在内的金融控股集团,而且政策也给与了大力的支持。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作为中国政府的头号投资公司,不甘于落后,也已申请成立包括中信实业银行、中信证券以及与英国保诚公司成立的合资寿险公司,且已成功通过申请。虽然我国已有股份制的金融企业,但中国的经营模式却还是分业的模式,虽然目前还并不规范,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会逐步向着混业经营模式转变。2.2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环境应晓喻在欧洲银行保险春风拂面一文中,分析了我国银行保险发展面临的环境,他认为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受到三个因素影响,第一是社会和政治制度,政策和法律的环境。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社会保险

41、和商业保险这两大支柱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他们已经建立了联系,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相互补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安全体系的长期铁饭碗, 工人缺乏风险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保险对商业保险的需求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工人变成了受益于政府的支持下,呈下降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保护,转移至商业保险业面临的风险的可能性。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业的政策,主要是在市场上的主要变化在中国保险市场结构转变保险业的发展从垄断到垄断竞争结构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保险产业政策,比较重视保险行业发展的规范制度和长远发展,这两点需要在相同的政治和经济环境,适应从制

42、度层面,以确保自由化的经济基础和国际化,透明的政策发展趋势的保险业,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但也对保险业的高级阶段必须要求。第二,人口总量、结构的变动。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一个大国的快速发展,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广阔的空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众多,为保险需求的扩大提供了经济基础。第三,社会文化结构及传统习惯和观念。社会结构,文化背景,伦理,历史和传统,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独特的特殊文化传统的家庭,以家庭为核心的道德的社会功能,保险的核心功能不相吻合,从中国人的传统看,始终高度重视教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教育的水平也随之提高,这使我国民众的保险意识也在教

43、育的发展中而提高,保险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高。2.3银行保险在中国的现状分析按照形式划分,可将银行保险划分为四种类型:(1)新建: 保险机构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银行,或者银行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保险机构。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能够统一化的去管理,但是由此带来的缺点就是没有自己这方面技术的人才和从事这方面的经验缺失。(2)跨行业的并购:某一个银行吞并购买一家保险公司,某保险公司并购一家银行,都是跨行业的并购。尽管两公司要实现完全的有机融合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不容忽略的是这种方式的使得两者并购在一起后,两方的经营模式与人才等各项资源都能互相补充。(3)合资企业:保险公司与银行合资建立一家公司。这种方式的重点是

44、双方业务的整合。我国银行保险还在处于萌芽时期,由于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银行保险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此形势下,银行和保险公司应该从自身做起,完善自己的经营管理,就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坏账问题,和保险公司的客户关系维持问题。要想“银保”可以走的顺畅,银行和保险公司必须要对在自身进行规范化管理,否则,混乱必将是银行和保险业务走到一起后管理上的局面。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专业化程度决定了开发具有竞争性的保险产品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本身对完善自身业务应对国外金融机构的竞争就已经很吃力了。由于我国银行和保险由不同的监管部门管理,对银行保险如何监管也是让监管部门比较头疼的现实问题, 监管部

45、门的主要任务,首先应该为银行保险的发展环境扫清障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点一点循序渐进的引领指导,不能太操之过急。其次各部门应联合起来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切勿出现监管的真空地带,从而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带领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道路上来。2.4我国银行保险未来发展思路张汉萍则指出了我国银行保险未来发展思路,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和分类监管。但在国家政策上,监管部门对分业经营的监管越来越放松。根据此类情况,2004年9月,央行和银监会首次说明允许商业银行成立基金公司。影响银行保险发展的法律障碍即将被消除,银行保险的发展的基础开始变好。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中,银行与保险公司开发中心应当充分利用好这样的发展

46、环境,使两者的合作更为深入,合作项目更多。1.银行与保险公司在好的发展环境中应认识到银行保险的市场价值与发展空间,加强合作,利用好的发展环境促进银行保险的发展。在管理、资源、业务操作规范和产品等方面都要加强管理和合作。应该上不同的银行代理不同的保险产品,如此来平衡市场竞争力,减少恶意竞争的情况出现,增强每个银行的保险产品特色,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银行保险产品。对于银行与保险公司要将业务操作规范化,将其纳入考核中;分支行的考核体系中需增加银行保险产品的所有考核。在竞争策略上需要从资源竞争和价格竞争转变为产品竞争、服务竞争、价格竞争等综合实力上。在产品的推出前的准备中,需要更多的站在民众的角度,为民众

47、提供他们需要的,且是能力范围内的银行保险产品。在开发产品过程中需要顺应时下的保险产品市场和民众需求度,如现在我国居民主要的保险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管理和组织形式上也要加以研究和改善。当国家政策和法律都特别适合发展银行保险时,银行与保险公司应当抓住大好时机,深入研究银行保险的发展模式,在金融集团的管理模式上学习欧洲很多国家减少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协调成本,对银行保险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和探讨。2.前文中说到,银行保险产品单一而雷同,对于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对策中应当将银行保险产品多元化,以免重蹈覆辙。在开发产品前期,应深入到民众中,了解大量的客户需求,对中国民众当前需求量最高的健康、养老、医疗等保

48、险进行大力开发,并结合银行和市场环境进行创新,为银行保险产品日后的营销提供好的基础。要为民众对于金融投资注入健康理念,让民众更了解金融投资,让银行保险在日后有着更持续的发展。3.避免价格恶意竞争,在银行保险发展对策中要有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并将其体系化,避免因价格竞争造成的风险。价格的恶意竞争将使得银行保险发展速度下降,也曾极大的影响着银行保险的发展。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要严格操作绩效考核,使保险公司对于承保、审核、理赔等工作能严格执行,为减少风险和运营压力奠定基础。银行保险工作人员上岗前的考核必须非常严格,并不定期的进行学习、研究、考核和探讨。在考核制度中,除了保单利润以外,服务满意度也

49、需要成为考核标准。对于外面市场环境,银行与保险公司也应当未雨绸缪,利率市场化后,对于利率对银行带来的影响银行需要提前做好承担的准备和应急方案,以保证银行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前景分析是马淳正的著作,他在文中提到了我国银行与保险合作的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发展与日俱增,经济的全球化也在加速发展中,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竞争与发展是同时存在的。经济的发展将促进贸易的发展,每个国家所要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金融业也将因此要迎接世界金融的竞争。对于自己国家的金融业更要加强管理,使其健康的发展。通过分析、调查、研究、探讨,得出完善经营模式的方法,得到提高资本运用效率的方案,持续

50、提升自己盈利的能力,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所要面临的挑战。第三章 研究设计通过变量分析和参数设计方式,将分析模型与银行保险关联,同时分析我国银行保险的特点,并对国外银行保险特点进行展望,并分析自身独有的特点。3.1变量与模型关系形式的选择经济变量即GDP,它决定了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通过经济变量分析我国社会消费品的总金额,这里包括了进口金额与出口金额;民众整体的消费情况,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对外贸易和投资,通货膨胀率,完善产业结构,城市失业比率、城镇失业比率,每个城市民众的全家收入、每个农村的全家收入,城镇、农村民众人均消费性支出,职工工资总额等),经济和金融(金融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城市

51、化水平(城镇人口比重),经济市场化程度(M2占GDP的比重)(年底总人口,人口结构,家庭人数而定,工作年龄人口抚养比,或抚养比等),社会历史和文化(离休退休雇员保险福利,由于每百万大学生等的总数)。3.2参数估计、检验及预测利用样本数据在SPSS11.5中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估计,得到:PREM =-479.185+0.533PGDP-48.898M (-3.871) (5.990) (-2.770) +0.723PS-2.436CONS+10.712COL (16.509) (-15.526) (4.422) +1.004EXPE-0.022FTR+4.394PI (6.737) (-5.2

52、82) (3.152)R2=0.999 F =3 941.231其中:PREM-保费总收入(亿元),PGDP-人均GDP(元/人),M一虚变量(表示保险市场主体(也表示产业政策)的变化.在1980年1988年M=0,表明保险市场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垄断市场;其它M=1,表明保险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PS -城乡人均储蓄余额,CONS -居民消费总水平(亿元),COL-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人/万人),EXPE-城乡居民人均支出(元/人),FTR-进出口总额(亿元),PI-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括号中的数表示回归系数的t检验,对给定的A=0.05,查表得到临界值是t(14)=2.145,易见

53、所有的解释变量系数均通过了t检验.对于A=0.05,查表得到临界值是F(8,4)=0.27,回归的结果F=3 941.231>2.07,表明方程通过了F检验.对解释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变量的VIF值有6个很大,该变量之间的严重的存在多重共线性的,而是由点影响因素的研究的保费收入分分析,方程中包括的变量,将保险业的发展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上面的模型中,由于变量之间的共线性,该模型并未反映产业结构和人口因素可变的,因此它是很有必要的改善,在模型上。改善消除造成更严重的共线性变量,删除实际变量不匹配对经济的影响,引进的工业结构变量和人口结构变量,完善模型后:PREM=-535.298+0.0

54、06GDP+35.886COL(-0.738) (3.534) (12.644) -10.414PI+24.596IND+409.234HOME(-3.255) (1.538) (1.664)R2=0.989 F=288.773IND表示,第二产业产值占的比例(衡量产业结构),HOME,家庭的人员的数量(这所使用的数据的平均家庭人口的变化)。可以看出,方程的显著高的拟合优度也是很好的,但对给定的A=0.05,查表得到临界值是t(17)=2.110,可见解释变量IND和HOME的系数未通过t检验.根据模拟的结果,这个方程的相对误差波动比较多,想到不包括HOME变量重新回归分析中,我们得到:PRE

55、M=-561.456+0.006GDP+35.570COL(-0.892) (3.793) (12.298) -11.844PI+28.689IND(2)(-3.779) (2.267)R2=0.987 F=345.457线性方程整体高度显着,变量显着,拟合优度高,且方程的D.W.=1.712,对于A=0.05,n=23,k=4查表得临界值dL=1.08,dU=1.66,易见dU<D.W.<4-dU=2.34,因此方程过程中没有序列的相关性。方程的解释变量对应的VIF值取值范围从1至7中,它可以决定解释变量有没有存在共线性。 自1979年以来,中国保险业恢复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

56、有限公司完全垄断市场,直到1988年,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打破这种格局,90年代后,联合股票和外汇的保险公司已成立了,竞争市场多元化趋势开始形成,到2003年底,中国保险公司发展至61家,包括37家外国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得到发展,到2004年年底,全国保费收入增加4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33,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从世界保险业发展的经验看,寿险业发展的步伐,是远远高于非寿险业,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同样的变化,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寿险业起步较迟,但发展很快,保险行业总的市场份额一直在增加。我国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从1992年开始,直到2002年,这些年中,复合增长的平

57、均比率为42.8,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增长只有18.1,寿险保费收入首次超过非寿险保费收入,寿险业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而且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伴随着保费收入远高于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率,保险渗透率和保险密度两个保险市场的成熟度指标,到2004年底,中国的保险渗透率为3.4,保险密度332元,深度世界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平均的8至10,每人在保险上平均数有100000的差距,这些数据证明了中国的保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3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特点第一,中国国家政策对于我国银行与保险一直是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模式,因此,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模式仅为“协议合作”。在银行业与保险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环境里,银行与保险公司以自己的利益为核心,双方建立合作关系是一件非常紧急的事情,很多保险公司或银行会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合作伙伴。在合作关系上,银行之前只是银行保险的代理机构,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