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教学四法_第1页
文言教学四法_第2页
文言教学四法_第3页
文言教学四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文言教学四法 我在近28个春秋的中学语文教学生涯中,几经曲折,几度探索,认为文言教学适宜提倡"四法',做到"四忌'。 其一,提倡诵读,严防心口分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崇尚诵读的佳话。礼记文王世子上说:"春诵,夏弦,大师诏之'。孔夫子时代"诵诗三百'(论语子路)蔚然面风。我们的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课前预习一般说来是极差的,能自觉读一遍两遍者已属好学生之列。同时学生在朗读时常犯"口心分离'的毛病,比如高中学生要求背诵诗经中的伐檀硕鼠,一般能背,但

2、细查默写则错漏百出。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讲得好:"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朱熹所言至今仍切中时弊。语言的物质外壳见诸声音,提倡诵读是增强语感的前提,严防心口分离是真切感知的保证。具体作法,可先抽学生诵读,教师再范读正音,然后督促学生采用诵读与默写分步或同步结合进行。其效果较好。 其二,提倡疏讲严防笼统不实。古今汉语差别较大,在学生诵读感知的基础上,教师的疏导讲解必须及时跟上,变学生的机械性记忆为理解性记忆,严防笼统不落实处,误人子弟。俗话称的"望天书'背一百篇,不如理解性地背一篇。古文的背诵阅读尤其是如此

3、。疏讲的"疏',就是疏导,重在"导'。荀子成相曰:"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这是讲的开浚江河。疏讲文言的道理同此。疏讲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达,礼记经解云:"疏通知远,书教也。'这里就强调了通达能"知远'的好处。疏讲的要求,一是要解决词的问题包括直录不译的词、不译不录的词、需要翻译的词、词的活用(使动、意动、为动等);二是解决句的问题,包括一般句、特殊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判断句等)。疏讲提倡字句落实,但侧重点应当是讲好关键性词语,力求避免平均用力。具体作法,可先抽学生试译,"火线&

4、#39;侦察,针对疑难,重点疏导。提倡疏导,是促进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强化对字句深层蕴涵感知理解的过程;而囫囵吞枣式的句句大概意译,则只能囿学生于"诵读'的低层次上,必需严防。常言说"举一反三',教本上的名篇这个"一',若马虎了事,寄希望于学生将来的"无师自通',则这"反三'恐怕是未知数。 其三,提倡简析严防空泛牵强。简析,是在学生朗读、教师疏讲的基础上进入对文章整体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鉴赏评析的理解阶段。也就是陶潜移居诗中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是文言教学中的一道疏通义理,批

5、判继承、效法技巧、积贮技能的工序。简析要求,一是要剖析简明扼要、不枝不蔓,即古人所谓的"以纳言析理'(晋书乐广传)。简析二是要恰当画龙点晴、切忌空泛牵强。例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巧借捕蛇者之口揭露了封建官府横征暴敛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其"文'其"道'堪称文质皆美,但的写作目的是"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希望皇帝轻徭薄赋、巩固封建统治,这又是局限,而轻徭薄赋在客观上对人民又有好处;如果在肯定捕蛇者说的思想性时添盐加醋大肆渲染,则会流于空泛牵强以俊遮丑,同时在指出其局限性时也不能挞伐苛求于古人,应当如苏轼所说的"

6、不泥于古,不牵于今'(谢秋赋试官启),实事求是的简析,能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空泛牵强则含说教怪味并有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弊端。 其四,提倡活练严防呆板繁难。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理解是知识的吸收储备期,练习则是心理学上所谓的知识"迁移'和哲学上强调的"实践'运用阶段。活练,就是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活络熟练通达。对此,古人的理解很有道理,值得借鉴。朱子全书易讼云:"要在看得活络,无所拘泥,则无不通耳。'这里的"活络'是指灵活通达、不拘泥。白居易在李宗何可渭南令制中说:"宗何学古修己

7、已,练达道理。'这里的"练达'是指熟练通达。可见活练要求灵活、熟练、通达。欲达此境界,可循序渐练,比如,先作解决词的练习、再作解决句的练习、然后由段及篇地练习,灵活穿插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最终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教师在选择练习时,注意采用与学生所学的文言课文层次相近的文句,由浅到深,渐进式练习,讲求实效;严防呆板繁难,呆板则收效甚微,繁难则脱离实际、事倍功半。 列宁说:"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第155页)"感知理解实践'是人类认识客观实在

8、,认识真理的规律,文言教学"四法'中的"诵读'属于"感知'过程、"讲'"析'属于"理解'过程,"练'属于"实践'过程,这正是遵循了认识规律的。 如上所述,诵读、疏讲、简析、活练既是一个完整地认识掌握文言知识的有机过程,也是教学文言的"途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可循认识规律的顺序"四法'(诵读、疏讲、简析、活练)综合运用,也可侧重用其一法。比如有的采用以"读'为中心的方法,提倡多读、广读、快读、精读,以读促学;有的采用以"讲'为中心的方法,提倡讲关键要点、讲思路方法以讲促学;有的采用以"析'为中心的方法,提倡析义理、析辞章、重鉴赏,以析促学;有的采用以"练'为中心的方法,提倡练抄写、练仿写、练改写,以练促学,等等。 当然,任何教学法都只能是特定时空的产物,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不能僵化模式。但有两点必须注意,那就是教师们在教课时针对初中、高中、大学的实际情况,尽管传授知识的深度广度各异,却并非教师备课时自己就可以只满足了解课文"大意'而不过细不过硬,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