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微创治疗新鲜跟腱断裂_第1页
小切口微创治疗新鲜跟腱断裂_第2页
小切口微创治疗新鲜跟腱断裂_第3页
小切口微创治疗新鲜跟腱断裂_第4页
小切口微创治疗新鲜跟腱断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切口微创治疗新鲜跟腱断裂作者:张丙磊余枫赵东升李爱民殷军赵玉麟张路【摘耍】:目的探讨通过小切口应用跟腱缝合引导器微创治 疗新鲜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3月-2008年3月,通过 小切口应用跟腱缝合引导器微创治疗连续的26例新鲜跟腱断裂病人, 术后早期功能锻练。男24例,女2例。年龄2258岁,平均37.6 岁。24例获得1236个月(平均21个月)的随访。采用美国足与踝 关节协会(a0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测量双侧小腿最 大周径及跟腱断裂平面的周径,询问恢复工作及伤前体育活动的时间。结果无跟腱再断裂、切口表浅或深部感染、皮缘坏死等并发症。 腓肠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正常

2、oaofas平均得分为97分(86100分)。 23例恢复伤前工作与学习,恢复工作吋间平均为10周(420周)。 24例均恢复伤前体育活动,恢复伤前体育活动时间平均为20周(18 24周)。小腿最大周径伤侧较对侧平均减少0. 4 cm (0208 cm), 跟腱断裂平面周径伤侧较对侧平均增粗0.5 cm (0.30.7 cm)。结 论应用跟腱缝合引导器微创修复新鲜跟腱断裂结合早期功能锻练可 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可较早恢复伤前状态,有较少的并发症。【关键词】跟腱断裂 缝合技术 微创外科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

3、imited incision with an instrument to repair acute achiles tendon rupturesmethod data on 26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imited incision with an instrument to repair achiles tendon ruptures and on a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early range of motion exercise after surgery during march 20

4、06 march 2008 were reviewed at an average follow up of 21 months (range 1236 mon ths ) there were 24 males and 2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37. 6 (22一58) years the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 scor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outcomes .calf and ankle circumferences

5、 of the injured 1 eg and the contralateral side, the return to work and sports activity time were evaluated. result the patients had neither rerupture nor deep or superficial wound infection. also, no patient had sensory disturbance with the ankle or foot in the sural nerve distribution. the mean ao

6、fas score at the time of the latest follow up was 97 (86-100). twenty three patients returned to work at an average of 10 weeks (range, 420 weeks) and to normal sports activities at 20 weeks (range, 18-24 weeks) calf and ankle circumferences decreased by 0.4 cm (0. 20. 8cm) and increased by 0. 5cm (

7、 0. 3 0. 7cm ) , respectively in the injured leg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alateral legconclusion the limitedincision with an instrument to repair acute achiles tendon ruptures and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provide satisfactory result with low complication rates.key words: achiles tendon ru

8、pture; suture techniqu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保守治疗跟腱再断裂的发 生率高,开放手术治疗可保证跟腱的修复质量,降低再断裂发生率, 但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0%20% lo经皮修复切口并发症少,但 常有跟腱再断裂、跟腱延长等并发症2。新鲜跟腱断裂的最佳治疗 方案仍有争议。作者采用自制的跟腱缝合引导器(图1)微创治疗新 鲜跟腱断裂患者26例,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6年3月-2008年3月,连续的26例新鲜跟腱断裂病人被 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跟腱断裂超过3周;局部有手术史;目前正 在服用

9、类固醇类或唾诺酮类药物;开放性损伤超过6 h;伴有软组织 缺损的复杂跟腱断裂;断裂发牛:在距跟骨结节28 cm以外;不能合 作者,如患有老年性痴呆或精神性疾病等。男24例,女2例。左侧 12例,右侧14例。年龄22-58岁,平均37.6岁。全部为跟腱闭合 断裂。确诊依据病史、触及跟腱断裂的裂口,thompson test (+) o术 前拍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以排除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 h6 do 从事职业:工人12例;商业职员7例;公务员4例;警察1例;学生 1例;已退休1例。23例为运动时受伤;3例为意外事件中受伤。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病人俯卧位,消毒铺巾。不用护皮膜。术

10、前30 min 一次性给予二代头砲类抗生素预防感染。沿跟腱断端偏内侧 向近端切开皮肤1520 cm,切开皮下组织及深筋膜,识别并切开 腱周组织,用0号丝线缝合标记。找到腱断端,钳夹近侧断端轻轻牵 拉,沿腱周组织与跟腱之间,将引导器(图1)的内侧臂在关闭状态 下向近端插入,在插入的过程屮,随着跟腱近端的变粗,引导器将渐 渐被打开。引导器被完全插入后其内侧臂及跟腱的位置可被触摸到。 当跟腱正位于引导器两内侧臂z间,通过导向孔穿过2根跟腱缝合线, 慢慢抽回引导器。这时2根缝线通过腱周组织与跟腱之间被带入切口 内。牵拉2根缝线确保缝合在正常肌腱上。同法缝合远断端。拉紧缝 线,踝关节跖屈位远近端缝线打结

11、。踝关节跖屈的程度参考麻醉状态 卜对侧跟腱的紧张度,以重建跟腱的正确长度。4-0可吸收线修复跟 腱断端及腱周组织,关闭切n,不放引流。石膏夹固定踝关节跖屈30° 位。1.3术后康复术后前2周石膏夹固定踝关节于跖屈位,练习屈伸趾间关节活 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可扶双拐患肢部分负重下地行走,患肢负重 在5 kg以内,2周拆线。第3周口天去石膏主动练习踝关节背伸活动, 但活动范围不超过90。,用1周时间使踝关节背仲活动达到90。第 48周改换中立位石膏,患肢从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第7、8 周用单拐。第9周去石膏。12周后允许慢跑,6个刀后无限制活动。1.4评价指标术后6个月随访时记录有

12、无伤口感染、皮缘坏死、腓肠神经支 配区的皮肤感觉是否正常。询问恢复工作及伤前体育活动的时间。1 年随访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0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 行评分;测量双侧小腿最大周径及跟腱断裂平面双侧的周径。2、3年 电话随访,询问有无跟腱再断裂。2结果2例3个月后失去联系。24例获得1236个月(平均21个月) 的随访。所有病人切口愈合良好,无切口表浅或深部感染、皮缘坏死 等切口并发症。腓肠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正常。无深静脉血栓发生。 23例恢复伤前工作与学习(退休的1例未计算在内),恢复工作时间 平均为10周(420周)。24例均恢复伤前体育活动,恢复伤前体育 活动时间平均为20周

13、(1824周)。a0fas平均得分为97分(86 100分)。小腿最大周径伤侧较对侧平均减少0. 4 cm (0. 20. 8 cm), 跟腱断裂平面周径伤侧较对侧平均增粗0. 5 cm (0. 3-0. 7 cm)。无跟 腱再断裂病例。a0fas得分最少的2例分别为86、92分。1例踝关节 屈伸活动受限20°并偶有轻度疼痛感,得分86分。另1例踝关节屈 伸受限30。,得92分。 3讨论闭合性跟腱断裂好发于职业运动员、运动爱好者及中、老年跟 腱退行性变者。对新鲜跟腱断裂的最佳治疗方法一直存有争议3、40 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工作及伤前的运动,减少并 发症。有学者和信非

14、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结果相似,他们希望通过非 手术治疗避免手术修复的并发症。roberts等5非手术治疗新鲜跟 腱断裂49例,平均随访42个月,仅1例发牛跟腱再断裂。但非手术 治疗临床疗效各家报告相差悬殊,有学者认为非手术治疗跟腱再断裂 发生率高。m iler等6对112例新鲜跟腱断裂患者进行前瞻性 随机研究,比较了手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结果,随 访2年,再断裂发生率前者为1. 7%,后者为20. 8%o在近来的文献中, 对新鲜跟腱断裂越來越倾向于手术治疗3。手术修复跟腱断裂,从单纯的bunnell> kessler端端吻合, 到更复朵的利用筋膜、跖肌腱、腓骨肌腱强化或人工肌

15、腱移植,手术 方法多种多样。闭合性跟腱断裂跟腱断端多呈马尾状,开放手术多需 显露出正常跟腱部分,以便将缝合线固定于正常的腱性组织,故需要 较长的切口和腱周组织的剥离,对局部和跟腱组织血运破坏较重,并 发症发4:率高2。平安松等7手术修复跟腱断裂107例,出现 各种并发症34例,并发症发生率达29. 9%o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再断裂、 深部感染、皮肤坏死及浅表感染、钢丝断裂及踝关节僵硬。为了减少开放手术对跟腱血运的破坏,减少并发症,ma、 griffith 8发展了经皮手术,在跟腱两侧做6个小切口,经皮缝合 断裂的跟腱,18例病人中有2例轻微的伤口并发症,无切口感染和再 断裂发生。但其他作者应用该方

16、法却较少能得到相似结果。这种入路 易损伤腓肠神经,有时甚至需要再手术进行神经松解。另外,因肌腱 断端不能直视,不能保证断端修复的质量,易发生再断裂和跟腱延长 2、31由于以上各种方法治疗跟腱断裂效果仍不尽人意,新的治疗方 法仍在不断探索z屮。唐康来、ha jo thermann等9采用关节镜辅 助下经皮kessler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效果满意,但关节镜 设备价格昂贵,难以在基层医院开展。商晓军等10用腱皮缝合技 术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效果满意。方法是在跟腱断端做3 cm的横形切 口显露断端,距断端35 cm处自内向外用双10号丝线穿过跟腱,在 皮外打结固定,断端可用细线修复。但该方法皮外

17、打结有压迫皮肤之 虞,缝线长期穿过皮肤有增加感染的危险,而且缝线在同一部位穿过 跟腱,应力较集屮。跟腱缝合引导器微创治疗新鲜跟腱断裂,手术切口明显缩短(1.5-2 cm),对跟腱及周围组织血运破坏小,术后切口瘢痕小,不 仅更加美观,而且切口并发症少。本组无切口感染、皮缘坏死等切口 并发症。由于固定的缝合线走行于跟腱与腱周组织z间,故不会对腓 肠神经构成威胁,本组无腓肠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应用本方法修复跟 腱断裂,跟腱缝合后的力学强度可靠,经力学测试,采用2根跟腱缝 合线经正常跟腱部位固定,其生物力学强度优于单根缝合线kessler. bunnell法固定(论文将另文发表),与李欢等11报告的结果

18、相似。 因此,可应用更积极的功能康复程序,功能恢复快。本组24例均恢复 伤前体育活动,恢复伤前休育活动时间平均为20周(1824周)。有 1例39岁病人,术后2周自行去除石膏固定,术后3周不用助行器下 地行走,4周恢复工作(商业)。18周恢复伤前体育活动。2例得分最 少的病人均为早期病人,分析其原因:(1)缝线打结时没有参考对侧跟 腱的紧张度,由于缝合过紧使跟腱长度变短;(2)因担心跟腱固定强度, 术后石膏固定8周后才开始功能锻练,由于固定时间较长及功能锻练 不够,导致了踝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参考文献】1 movin t, ryberg a, mcbride dj,et al. acute r

19、uptureof the achilles tendon j .foot ankle clin, 2005, 10:331-356.2 chiodo cp, wi 1 son mg. current concepts revi ew:acute ruptures of the achilles tendon j foot ankle int,2006, 27:305-313.3 khan rj, fick d, keogh a, et al. treatment of acuteachi11es tendon ruptures:a metaanalysis of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j bone joint surg (am), 2005, 87:2202-2210.4 miller d, waterston s, reaper j, et al. conservativemanagement, percutaneous or open repair of acute achi 11 es tendonrupture: a retrospective study j scott med j, 2005, 50:160一 1655 roberts cp, palmer s, vince a, et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