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有关资料_第1页
《济南的冬天》有关资料_第2页
《济南的冬天》有关资料_第3页
《济南的冬天》有关资料_第4页
《济南的冬天》有关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济南的冬天有关资料 【简介】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年赴美讲学。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

2、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年去世,终年岁。 【济南的冬天的出处及创作时间】 老舍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年

3、月出版)。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 在济南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米。 济南多泉水。有关济南泉水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泉名个。历代各家所记泉不尽相同。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济南泉水,千姿百态,或白浪翻腾,如银花玉蕊;或晶莹温润,如明珠璎珞;或如洪涛倾注,虎啸狮吼;或如细雨潇潇,冰

4、弦低语。趵突泉,名列泉之首。济南自古有"泉城'之名。 大明湖在济南旧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处泉水汇成,湖面占全城的三分之一。清人刘凤诰咏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济南的冬天的绘画美(摘录,徐汉华)】 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这就是语言的启示性。济南的冬天的,正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种语言的启示性,在读者头脑中唤起对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像,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老舍先生是如何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济南的冬天具有绘画艺术的特色呢? 第一,运用色调的对比烘托形象。

5、 老舍先生以"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引发读者的想像,让读者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朔风怒号、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用这幅画面中的"寒'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暖'色;又以"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调动读者的想像,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伦敦灰雾惨淡的阴郁图画,用这幅画面中的"暗'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明'色。这还不够,还让我们看了一幅热带地区毒辣辣的烈日高照的可怕画面,再用这幅画的"热'色衬托济南冬天的"

6、温'色。正是用了色调和对照,用了绘画艺术的"以色赋形'的烘托方法,将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画面勾勒了出来。 第二,从纷繁景物中,略去次要的部分,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加以突出的表现。 这是山水画法。描绘济南的大地,老舍先生所用的正是"以大观小'的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取景方法。展开想像的翅膀飞上济南的云天俯瞰大地,然后对济南大地作了简笔的写意描绘。画城,不画它的东西南北,"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注:此句中的山是济南城中的山)。一些琐碎的细部都被略去了,画的只是冬天济南城秀

7、美的睡态,留下充分的余地让读者去联想、想像,进行艺术的再创造。画山,不画它的上下左右,"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一起笔就抓住了景物的主要特征,紧接着就引导读者展开艺术的联想和想像:"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借这种联想、想像,使画面活灵飞动起来。画人,不画人的男女老少,不但如国画一样略去耳鼻眉目,连形体也完全略去,而只画了济南冬天人物情态的最主要的特征:"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和城与山,浑然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 第三,精心设计景

8、物和构图,层层展现景物形象。 绘画是"空间艺术',须将空间并列的景物按照美的原则加以巧妙的布置。这种绘画的技巧,老舍也用到他的散文中去了。如果说第二段画的浑然一体的济南大地是一幅写意画,那么第三段画的美态纷呈的济南雪景则更接近于工笔画。 依山写景,通过写美的小山各个细部的雪光、雪色、雪态,画出了小山的秀美。在艺术结构上取了两层布置。先进行工笔的分笔描绘,从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到山腰,一步步地细看,一笔笔地轻描:它是白的,"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它是银的,"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它是彩色

9、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是它的色,"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是它的态,在色和态的描绘里写出了静中的动;它更有世上最动人的容色,艳艳夕阳的斜照下,它像少女一样"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在傍晚雪光的渲染中画出了形中的情。真是一笔一景,一景一态。这一段分笔描绘,从方法看是用工笔,从意境看依然着力于写意。中国绘画讲究"气韵生动',分笔描画的雪景,不是呆板的,而是生动的。一连串的动词,将读者带入联想、想像的意境,读者所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光、色、态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雪的内在的美。

10、所创造的,正是"气韵生动'这一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 正是为了让这种画境更完美,第四段作了雪景的第二层描绘。在分笔勾写后总绘雪景,将古老的城,城内,城外,山坡,村庄,整个大地放入雪景之中。结句直接点明:"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第四,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以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济南称泉城,水是有名的;济南的水来自大地的深处,浩浩荡荡,一年四季奔涌不息,这样美的形象如何画出?舍弃了济南冬水的种种表象,借自己的印象和感受去概括水的鲜明形象,在鲜明的形象中深入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先是着力渲染了济南冬水的"绿&#

11、39;,一连串五个"绿'字,描写的是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托出的却是水的绿。读着这些绿萍、绿藻、绿柳,我们会自然联想到滋养出它们的水,感受到蕴蓄在济南冬水里的绿的精神、绿的生命。接着着力渲染了济南冬水的"活'。水流的一切细节乃至具体形态都淡化了、消失了,留在笔端的,只有水的那股蓬勃的生机:"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自然中的水是不可能流到天上去的,这已是感情化的水,艺术化的水,是老舍先生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所得到的独特的印象。在平面的绘画艺术中,为了表现出水的特有的态、特有的势,流水就完全可以流向

12、空中,流到天上去,这不是出色的绘画艺术又是什么?结尾处,又在水色、水光、水影之中,用了全篇最鲜亮明丽的色彩给泉城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倩影:"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最后要说的是,无论从立意看还是从构图、笔势看,本篇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阳光、山川、人物、白雪、绿水,各物各景所表现的都是"暖'这一个字。绘天绘地,绘出了这幅山水图的大布局;写雪写水,写的是这幅图的特定细部,而且由天上的暖阳画到暖阳照耀下的暖城暖山,就山而描出山上的雪,由雪而引出雪中的水,笔势顺畅,一气呵成;老舍真是一位丹青高手。 【慈善的冬天

13、品读济南的冬天(陆军)】 我们都领教过"寒冬'的淫威。然而,济南虽位"在北中国',冬天却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倒是那么笑容可掬,"慈善'可亲。读罢老舍的名作济南的冬天,印象是如此的鲜明。 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北平度过的,年代至抗战前夜,他执教于英国伦敦大学和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北平、伦敦、济南,先后成为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获得了评判对比的资格。"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如果"不刮风',便堪称"奇迹',那么&q

14、uot;没有风声'就应是"奇迹中的奇迹'了。对济南冬天"没有风声',感受这么深切,是不难理解的。当时,是从雾都伦敦回到"响晴'的济南的,这就不能不在心理上形成又一个强烈的对比:"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为了强调这种异常鲜明的感受,继而就将"热带的地方'同"北中国'的济南作了第三个对比,以热带地方日光"毒'得"叫人害怕'作反衬,突出了济南的冬天能有"温晴的天气'之可

15、爱。至此,既有"奇迹',又有"怪事'的济南,其暖冬的特点已经跃然纸上,未措"慈善'之辞而已见"慈善'之状。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作品接着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 第一幅是小山摇篮图。先为读者勾勒了一个"理想的境界':"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何等恬静,静到压根儿"没有风声';又何等明媚,全在"天'底下,真

16、正是"响晴'。难以想像这是北中国的冬景,但这却是济南真实的冬令。"宝地'的"出奇'之处便在这里。然而,作品的"出奇'之处,却是在引出"山'之后对"山'的描摹上。在济南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了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米。对这样一个地理环境,作品只用一句话就写准了:"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也便是济南出现暖冬的地理原因。作品点出这个原因

17、,用的不是学者的口吻,而是文学家新巧的比喻:"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的慈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呢:"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一幅"小山摇篮图'竟然蕴含着感人的脉脉温情。就凭这种体贴入微的抚爱,济南人也要不但"面上含笑',而且心中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的:"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雪后初晴的美景是第二幅画面。除了风,严酷的冬天还要凭借

18、雪来向大地施加淫威,增添寒意。然而,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有抹煞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因为那只是"小雪',连"矮松'都罩不住,反而由于白雪的衬托显得"越发的青黑',仅仅在它的"树尖'上才"顶着一髻儿白花';小山也只是"山尖全白了'。如果济南不是暖冬,能见着这"最妙的'雪霁晴峦图吗?更令人击节称奇的,是小雪给大自然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

19、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了。而且全白了的山尖"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到快日落的时候',竟还有"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直"羞'得薄雪"微微露出点粉色'呢!可以说,雪后的济南格外秀丽了。这真是一幅动静相间的水墨淡彩啊! 文章的最后一段承接前文,在写了"山'之后,开始写"水',从而展开了剔透玲珑的第三幅画面:空灵水晶图。济南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

20、39;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水温恒定为c,所以隆冬季节,泉区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四面荷花三面柳'的大明湖也是出了名的。因此,就借"水'来写出济南冬天的"暖和':"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在笔下,这样的水岂止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感情的,"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也人格化了:她"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的手法实在巧妙,在这里他没有直接写天气的"暖和',但是却

21、让人感受到了温暖。这水,这绿藻,这垂柳,都楚楚可爱,你还能不说济南的冬天是"慈善'的吗?就在读者品尝这绿水垂柳,余意未尽的时候,作家的视线又转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了:"澄清'的水同"蓝汪汪'的天浑然一体,"整个'地成了一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蓝水晶'里,还"包着红屋顶,黄草山',一幅鲜丽的水晶图令人耳目一新,心驰神往。这样,就从水写到天,以至概括了整个济南,与首段那句"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照应,写下了珠落玉盘般的结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22、#39;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呈现了:济南的暖冬慈善若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 文章本是有情物,要让读者感动,首先要情真意挚。老舍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情深,处处流于笔端,溢于言表。"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用这样的句式,既写出了个人的独特感受,又显得语意恳切,为全文"一锤定音'。"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循循善诱,一点没有强加于人的语势。"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是流露真情,惟恐读者不信的口气。"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以情动人,令人如同身临其境。"就是下小雪吧

23、,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由于对济南,对娇媚得似乎弱不胜衣的小山充满着热爱,这里简直是用一种祈求的口吻了。"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又是思索,又是猜测,又是同读者的商讨。"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最后步入俊秀深邃的意境,也没有忘记忠实的读者。文章通篇注意阅读效果,娓娓道来,情恳辞切,犹如与不见面的读者促膝谈心一般,不时在进行着感情上的交流。这样亲切的文笔,使人们对济南"慈善'的冬天倍感亲切。 【济南的冬天的写景艺术(张炼强)】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成功的写景散文。它的写景艺术是值得称道的。文章

24、中的写景艺术,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点。 、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使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 济南虽然地处北中国,但是冬天无大风而多日照,它在冬天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温晴'(温暖晴朗)。文章紧紧抓住这一点,使笔下的种种景物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文章写山,写水,写城,写人,都无不涂上一层温暖晴朗的色彩,就是写雪景,也仍然跟温暖有联系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而同晴朗分不开因为晴朗,所以有"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5、的景致。 如果说,第二段主要写的是济南全景,第三、四段主要写的是济南的山色,第五段主要写的是济南的水上景色,那么,全文就是由这几幅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画图组成的长轴。而这幅长轴,也就靠这"温晴'的基调统一起来,给人以和谐一致的美感。 、景物的层次,安排得当,使眼前景物纷至沓来,而又井然有序。 古老的济南,景色秀丽,素有"家家泉水,户户插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怎样才能更好地把这些美好的景色展现于读者眼前呢?这就有一个写景的先后层次问题。文章首先让读者鸟瞰全城,得其全貌(第二段),然后再让读者饱览那一城山色,雪后斜阳(第三、四段),

26、最后才把读者领到那垂柳岸边,领略那"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而水藻越晴越绿的水上景色(第五段)。由大到小地写来,从山到水地写去,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自然这是就各大层次来说的,各大层次的内部,又同中有异,如第二段的由写景而兼及写人,第三段的由写雪而兼及写晴,第五段的由写水面而兼及写天空。写来笔法活脱,不失参差错落之致。 、取景远近大细各得其宜,使景物或则尺幅百里,或则纤毫毕现。 试看,偌大的一个济南,在笔下,竟然可以放在一个由四面群山环抱而成的小小摇篮里,而水天一碧的宏伟景色,只不过是一块"空灵的蓝水晶'。这是景物的远者大者。再看,"

27、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是景物的近者细者。远景大景,使人视野开阔,顿感心旷神怡;近景小景,叫人近看谛听,更觉景象真切。而且远景大景,还可以冲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而近景小景,又能够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古诗云:"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是说的非远观不能看到高山居然有色,非近听无以觉出流水竟然无声。这说明,写景手法,远近大细,不可偏废。运用得宜,就可以兼收其效。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写景时,不但远近并用,大细兼行,而且往往是

28、由近而远、由细而大,或由远而近、由大而细,写来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比如第五段的写景,就是由近而远,由细而大的:先写水冒着点热气,再写水藻,再写垂柳,再写水面的上空以至于半空中、天空上。而第四段的写景,则是由远而近、由大而细的:先写城外,再写城外的山坡,再写山坡上的小村庄,再写小村庄的房顶上的雪。这种写法,既符合叙述的逻辑顺序,又适应读者的视觉需要,无怪乎乐于采用了。 、写景映衬得法,使景物在互相映衬中形象更为鲜明。 有的景物,本身就很美,和别的景物一映衬,就显得更美。也有的景物,本身并不怎么美,但是一和别的景物映衬起来,就显出美来了。当然,也有景物本身是美的,但一经和别的景物映衬起来,反倒失去

29、原来的美了,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在方寸的象牙版上刻一篇兰亭序,至今还有艺术品之称,但倘将这挂在万里长城的墙头,或供在云冈的丈八佛像的足下,它就渺小得看不见了,即使热心者竭力指点,也不过令观者生一种滑稽之感。'(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因此,要把景物写好,关键不单在映衬,还在映衬得法。映衬得法,就可以相得益彰,或者化平庸为神奇。 文章以矮松的青黑,映衬树尖上顶着的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色彩鲜明悦目,都是映衬的妙笔。 文章中说到的"黄草山'"小灰色树影',应该说,它们本身算不上怎么美,但是文章把它们放在下边这段话里,就显出它们的美来了: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请闭上眼睛想想,睁开眼睛看看吧,这是一个怎样用缤纷的色彩点染而成的天地!而"黄草山'"小灰色树影'却正是这幅美丽的画图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