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悄悄拿别人东西”的心理根源和干预策略_第1页
小学生“悄悄拿别人东西”的心理根源和干预策略_第2页
小学生“悄悄拿别人东西”的心理根源和干预策略_第3页
小学生“悄悄拿别人东西”的心理根源和干预策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生“悄悄拿别人东西”的心理根源和干预策略小学生“悄悄拿別人东西”的心理根源和干预策略悄悄拿别人东西是一种性质严重的不良行为,老师必须采取措 施予以纠正,将这种坏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随着孩子年龄的 增长,这种不良行为就可能发展成恶习,使孩子形成残缺的道德认知 和扭曲的人格心理,其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干预的方法上,我们只 能采用心理策略,绝对不能使用“道德谴责”,史不能使用“偷”这 样的字眼儿。这是由小学生的心理水平决定的,因为儿童自身对这一 行为的性质几乎没有认知,也就根本上不存在道德上的判断,其行为 完全是心理驱使的。因此,只能从心理方而入手运用心理策略进行干 预和引导。当“心理源头

2、”的问题解决好后,悄悄拿别人东西的不良 行为自然会消失。那么,如何使用心理干预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呢?由于学生这一不良行为的心理根源千差万别,以下笔者采取分 类案例的方式与同仁分享实践经验。一、玩闹型:“我只是跟同学做游戏”案例背景:一年级入学三周的一天,小马的妈妈打电话说这几天孩子用的铅笔动不动就在教室丢失了,孩子为此 非常生气,回家说这件事的时候都气哭了。小马妈妈还告诉我说,为 了能找到拿她孩子铅笔的人,她给孩子的笔上都用铅笔刀做了记号, 希望我留心观察。我对小马妈妈说,我会非常关注此事,一定搞清事 情的真实情况,同时要求小马妈妈不要在孩子面前强化“铅笔是被偷 了”的认识,更不要对孩子说他们

3、班里有“小偷”,只说老师会帮他 找到铅笔的。观察着小马,看到他平时跟坐在前而的小徐同学接触比较多。小徐回头偶尔也拨弄小马的铅笔盒,我似乎有点明白了。 就在一次课间,我看到小徐趁小马去外面玩的空档,带着笑嬉嬉的表 情,慌慌张张地把小马的几支铅笔分别藏在好几个同学的抽屉里。上 课了,看着小马着急地找笔,他却偷偷地笑着。心理探析:观察发现,小徐拿小马的笔不是占为己有,而是逗同学玩。当看到小马 着急的样子,他开心地笑了。孩子这样做并不是“偷”,纯粹是好玩。 但是如果不加阻止,不仅会造成同学间、家长间的误会,而且还可能使其养成坏习惯。干预策略:这样的事情,不能直截了当地问孩了。课间,我把小徐叫到身边,轻

4、声地和孩了聊。我从孩子喜欢玩 的游戏说起,他一下子就滔滔不绝了,有时还加着有趣的动作呢。最 后我问孩子,最近是不是玩过冒险的游戏啊?他瞪着大眼睛,问我是 怎么知道的?我呵呵笑了笑说,老师是火眼金睛呢。他附在我耳边说, 他把小马的铅笔、橡皮藏到别的同学的抽屉里了,小马找不到急得团 团转,他看着哈哈笑。可是后来快要放学了,再想把小马的文具找回 来却找不到了,自己也忘记放进谁的抽屉里了。这小家伙说这件事儿的时候还看着我笑呢。我轻轻地问他,还要跟小马做好朋友吗? 他说还想。于是,我建议他以后千万不能再跟好朋友玩这种冒险游戏 了,小马知道了会生气的,那样他就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了。听了我的 话,他保证再不玩

5、这种冒险的游戏了。我把情况电话告知小马的妈妈,让她告诉自己的孩了,丢铅笔是小朋友和他玩游戏呢,既然 惹他生气了,那些和他玩游戏的小朋友以后就不再玩这种游戏了。以 后,小马的笔果然没再丢过。二、虚荣型:“我也想请她们喝饮料,可是我没有那么多钱”案例背景:六年级的第一学期,有一段时间班里时不时地丢钱,当我止不知道怎么办时,发现婷 婷在晨间活动吋间老找借口不下去。我有点奇怪。有一次我特意去找 她,想建议她下楼去参加体育锻炼,就在我走到教室门口吋,却看到 她慌慌慌张张地在翻同学的书包。心理探析:升入高年级后,孩子们大都会有自己的交往圈子。撞上婷婷翻同学书包的事后,我想 起,婷婷和班里的两位女生很要好,

6、常常结伴而行,有时候还看到她 们坐在学校旁边的甜品店里喝着饮料。我注意到,和婷婷交往的另外 两位同学家境很好。莫非孩子要拿钱去请客?婷婷平吋是一个爱面子 的孩了,是不是因为父母很少给她零花钱,她就打起了别的主意? 干预策略:婷婷原木以为我会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她。可是我在同学 面前什么也没有提起。放学后,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委婉地问了一些 她的情况。最后我明口了,我的推测是对的。接着我让她自己反省, 然后统计一下总共拿了同学多少钱? 口己能还清多少?我述告诉她, 不够部分我会给她凑足。在一次晨间活动中,我悄悄地把钱塞在那些 丢钱同学的笔袋里。同学们发现不翼而飞的钱乂飞回来了,都诧异地问我,我笑笑说

7、,就当你的钱去旅行好了,没必要问清楚。孩了们大 了,都懂老师的话,也不再往下追究。后来,婷婷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内心既愧疚又感激,还恳请我不要告诉她父亲。我答应 为她守口如瓶,同吋建议她以后放学直接回家,不要在校门口的甜品 店逗留。一年下来,婷婷没再犯那样的错误,也没有同学知道她曾经 做过的糊涂事。三、泄愤型:“我斗不过他,于是就想到”案例背景:三年级吋,学生伟伟放在教室里的东西老是不翼而飞,有 时候是铅笔之类的文具,有吋候是课本。有-次,我收作业时他说语 文作业本不见了。我见他不是说谎,就发动同学们去找,可是没找到。 结果,第二天保洁员阿姨在学校进门长廊旁的大花瓶边看到了他的作 业木。我很

8、纳闷,这到底是怎么凹事呢?带着疑问,我去学校监控室 看了长廊的监控情况,意外地发现与自己班级的男生天天有关。心理探析:我把天天悄悄叫到办公室,委婉地问孩了是不是做了什么 不好的事?他开始吞吞吐吐,后来气愤地说,伟伟好几次在晨间活动 时欺负他,他斗不过伟伟,就想到用这种方式泄愤。干预策略:站在天天的角度,我好好安慰了受委屈的他,希望他以后碰到类似的 事情要跟老师交流,让老师帮他想更好的解决办法。同时我也让天天 放心,老师不会把他悄悄扔伟伟作业本的事说出去,老师还要好好教 育伟伟,让伟伟不再欺负同学。对于伟伟丢东西的事情,我在班里什么也没说,而是在观察的基础上专门设计了一堂题为友爱在 三班的班队活

9、动课,通过活动让学牛懂得友情的可贵。班会上,我 引导同学们自我解剖,很多同学都反省了自己曾经欺负别人的事儿。 四、贪占型:“因为我喜欢”案例背景:班级里有一个叫琪琪的男孩,家里条件很好,平时铅笔盒里总有满满当当的高级文具。 可是,琪琪只要看到别人的学习用品很新奇便强烈地想占为己有,于 是就悄悄地去拿人家的东西。当同学发现时,他不仅不肯把同学的东 西归还,还哭着、闹着,硬说是自己的。心理探析:我非常了解琪琪的家庭。由于他父母工作比较忙,平吋都是爷爷奶奶带着他, 宠爱有加,要什么给什么,如果有的要求爷爷奶奶表示反对,一撤泼 就能达到目的。由于不当的家庭教育,琪琪形成了贪占的条件反射, 只要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解决策略:首先,我耐 心地做琪琪家长的工作,使琪琪的父母、爷爷奶奶充分认识到,面对 孩子的贪欲,不能为图省事而无原则地妥协,要让孩子懂得不能为所 欲为。同时,我指导家长采取各种方法让孩子体验与他人分享喜爱物 品的快乐。其次,我耐心地对琪琪进行疏导,告诉他,如果喜欢别人 的东西,可以向同学借着用一用,用过后要归还。同时,我也常常鼓 励琪琪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借给同学使用,表扬他帮助别人的行为,让 他体会到不仅占有心爱的东西会获得快乐,与朋友分享心爱的东西同 样可以获得快乐。经过一段吋间的引导,琪琪不再强占同学的文具了。 以上案例只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