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红皖88及其栽培技术要点_第1页
小麦新品种红皖88及其栽培技术要点_第2页
小麦新品种红皖88及其栽培技术要点_第3页
小麦新品种红皖88及其栽培技术要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麦新品种红皖88及其栽培技术要点摘 要:该文介绍了 “红皖88”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品质优良等特征特性,同时也阐明了 “红皖88”栽培技术耍点,为大田生 产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小麦;红皖88;栽培技术屮图分类号s512.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731 (2014) 15-51-02红皖88是安徽省亳州市丰m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开麦13的变 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的大穗、大粒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11年通过安徽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1002o经多年试验与示范种 植,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等特点,深受农民 欢迎。1品种特征

2、特性红皖88属半冬性品种,幼苗半匍匐,苗叶深绿,叶片较大,长势壮, 旗叶挺举,后期平展,略有干尖,长相青秀,分藥力中等,成穗率较高, 春季起身稍晚,两极分化快,株高7780cm,穗纺锤至长方型,结实性好, 中熟,全生育期234d,比对照皖麦50早成熟14d,熟相好。有效穗39. 4- 42.0万/667m2,穗粒数37. 540粒,千粒重40. 342. 3g,长芒、白壳、 白粒、籽粒半角质。其主要特点如下。1. 1丰产稳产性好 区域试验点点增产,生产试验产量第一。2007- 2008年度首次参加安徽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177kg/hm2, 比对照皖麦50增产3. 96%,产量差

3、异显著,8点全部增产;2008-2009年 度平均产量8 610kg/hm2,比对照皖麦50增产10. 8%,产量差异显著,8 点全部增产;在2009-2010年度安徽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7 365kg/hm2, 比对照皖麦50增产10.9%, 6点全部增产,居半冬性一组笫一位,其中方 邱湖北农场试验点增产幅度高达16%01.2抗逆性强茎秆粗壮,抗倒伏性较好,喜肥水耐瘠薄,抗倒春寒 能力较强,经抗病性接种鉴定,屮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在赤霉病 重发流行的年份,耍注意防治赤霉病。1.3品质优良容重798g/l,粗蛋白(干基)13. 28%,湿面筋含量29. 7%, zeleny沉淀值31.

4、2ml,硬度指数63.9,吸水量56. 9ml/100g,面团形成 时间2. 7min,稳定时间2. lmin,弱化度112f. u,粉质质量指数40mm,评 价值45,最大拉伸阻力(rm, 135) 265e.u,延伸性(e, 135) 164cm,最 大拉伸面积59. 0cm2, r/e比值1.62。2栽培技术要点2.1秸秆还出,培肥地力 在当前有机肥缺乏的形势下,实行秸秆还 田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的土肥气热状况的 最冇效的途径。秸秆粉碎还田后,必须要深耕掩埋,然后耙磨镇压,同时 还要适当增施氮肥,浇灌底境水,防止秸秆与小麦争水争肥或造成土壤过 磧,影响小麦生长。

5、2.2种子处理 最好选用包衣的种子,未经包衣的种子,播前要采取药剂拌种。每50kg麦种,要用50%辛硫磷乳油50nil+15%粉锈宁75g+水3kg 喷雾搅匀,边喷边拌,晾干后待播,可防蜷姑、蟒!i®、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及苗期病害。2. 3 土壤处理结合整地用50%辛硫磷乳油3 7504 500ml/hm2或用48%毒死牌乳油2 2503 000ml/hm2,在播种前进 行土壤处理。(在返青期如发现地下害虫达标,也可用上述农药进行灌根。)2.4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适埔整地(埔情不足时,需 先补境),要求深耕细耙,耕耙配套,采用机耕,耕深20cm以上,打破犁 底层,不漏耕,

6、无明暗坷垃,达到上松下实。提倡用深松机隔年深松,增 加土壤蒂水能丿j。2.5科学配方施肥 施肥原则: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基 追结合,增施微肥,喷施叶面肥。产量每hm2在7 500kg以上,宜施入210240kg纯氮、90105kg磷(p205)、105 120kg钾(k20)、7. 515kg硫酸锌和7. 515kg硼砂;农家肥30 000kg 或2 250-3 750kg干鸡粪或商品有机肥1500kg。农家肥与磷、钾、锌肥、 硼砂全部底施,氮肥后移,氮素化肥的60%70%底施,30%40%在拔节期 追施。叶面喷肥,延长叶片功能期。试验证明,在籽粒灌浆期,667m2用 1%2%的尿素

7、加0. 2%0. 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间隔一周左右连喷2 3遍,能有效防止早衰,可增加千粒重1 3g。2. 6科学播种在淮北冬麦区,红皖88的适宜播期为10月820日, 播种过早易徒长受冻,晚播难以形成冬前壮苗,提倡采用宽覆楼精量匀播, 播种深度掌握在34cm,过深过浅都不利于形成冬前壮苗,播量120150kg/hm2,基本苗225万270万,使群体与个体协调发展,达到穗多、 穗大、秆壮不倒。2.7适时控旺対于旺长田块,除在小麦越冬前或起身一拔节期间采 取镇压、深锄断根、限制肥水等传统措施外,还可采取喷施化学调节剂的 方式来控制旺长。具体方法:越冬前化控用麦业丰(壮丰安)525ml/hm2

8、, 兑水600kg进行喷施;起身期化控可用10%的国光矮丰750kg/hm2或15% 的多效卩坐300kg/hm2,兑水450kg喷雾。2.8科学防治病虫草害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 针,重点抓好秋种、冬前、返青拔节和抽穗扬花期4个阶段的综合防治工 作。一是秋种时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没包衣的种子必须药剂拌种,整地 时还一定要进行土壤处理,以防治地下害虫。二是越冬前重点开展化学除 草,做到“防早、防小”,提高防效。越冬前,以化学除草为主,兼治纹 枯病和麦蜘蛛。抓住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田间杂草出土 90%以上的防 除杂草的最佳时期,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开展麦田化学除草。三是返 青一拔节期。小麦返青至拔节,重点开展以化学除草和防治纹枯病、麦蜘 蛛等病虫。四是防治中、后期病虫害。全面开展“一喷三防”工作,在突 出抓好小麦赤霉病和穗酚防治工作的同时,还要兼治吸浆虫、锈病、粘虫 等病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