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3孔子(前孔子(前551551前前479479),),春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字仲尼。鲁国人。孔子幼年孔子幼年丧父,少时家境衰落。成年丧父,少时家境衰落。成年做过做过“委吏委吏”(司会计)和(司会计)和“乘山乘山”(管畜牧)等等。(管畜牧)等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终不再仕。晚年。晚年致力教育致力教育,整理整理诗诗书书等古代文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使官所记献。并把鲁国使官所记春春秋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加
2、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一部编年体编年体历史著作。历史著作。.4 论语论语是记录时期思是记录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以它是 体,凡篇,体,凡篇,为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为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将时,朱熹将大学大学 、中庸中庸、 论语论语、 孟子孟子编在一起,编在一起,称为称为“”。春秋春秋语录语录儒儒四书四书半部半部论语论语治天下治天下五经:五经:诗诗书书礼礼 易易 春秋春秋儒家六经儒家六经: :五经五经+ +乐乐(已失传)(已失传).5一、解题:一、解题:季氏季氏颛臾颛臾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将伐将伐将:将:说明尚未实现,可以劝阻;说明尚未实现
3、,可以劝阻;伐:伐:攻打,明目张胆,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攻打,明目张胆,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所以弱的意思,所以“季氏伐颛臾季氏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事。是非正义的事。.6二、背景简介二、背景简介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逐渐强大,渐强大,把持鲁国朝政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
4、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7整体赏析课文整体赏析课文.8文中涉及了几个人物?文中涉及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9 季氏季氏,本文当指季康子,姓季孙,名肥。,本文当指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康”是是谥号,谥号,“子子”是尊称,前是尊称,前492年继其父季桓子之后,任年继其父季桓子之后,任鲁国正卿(宰相),政治上最有势力。鲁国正卿(宰相),
5、政治上最有势力。 冉有冉有 姓冉,名求,字子有,也称冉有,鲁国人。孔姓冉,名求,字子有,也称冉有,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子弟子,比孔子小29岁。季康子任正卿时,孔子师徒正在岁。季康子任正卿时,孔子师徒正在外周游,冉有中途被季氏招为家臣,后成为季康子主要谋外周游,冉有中途被季氏招为家臣,后成为季康子主要谋臣,参与季氏的事。臣,参与季氏的事。 季路季路 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比孔子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比孔子小小9岁。长期跟随孔子,是忠实的警卫。曾做季康子的家岁。长期跟随孔子,是忠实的警卫。曾做季康子的家臣,后死于卫国内乱。因任于季氏,又称季路。臣,后死于卫国内乱。因任
6、于季氏,又称季路。 文中人物文中人物.10 一问:一问:文章共写了孔子与冉有的文章共写了孔子与冉有的几次对话?几次对话?.11 第一次对话:第一次对话: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见于孔子于孔子 曰: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孔子曰:“求!求!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夫颛?夫颛 臾,昔者先王臾,昔者先王以为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12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冉有、季路见见于孔子于孔子曰:曰:“季氏季氏将将有事有事于于颛臾。颛臾。” 季氏将要攻打颛臾
7、。冉求、季路去季氏将要攻打颛臾。冉求、季路去拜见拜见孔子,孔子,说:说:“季氏将季氏将对对颛臾颛臾采取军事行动采取军事行动了。了。” 孔子曰:孔子曰:“求!求!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夫颛臾,昔者先昔者先王王以为以为东蒙主,东蒙主, 孔子说:孔子说:“冉有!冉有!恐怕要责备你们吧恐怕要责备你们吧?颛臾,?颛臾,过去先王曾经让它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过去先王曾经让它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 且在邦域之中矣,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伐为?” 而且在(鲁国的)而且在(鲁国的)国境国境之内了,这是鲁国的臣之内了,这是鲁国的臣属啊,属啊,为什么为什么要讨伐(它)要讨
8、伐(它)呢呢?” .13 对于攻伐颛臾,孔子的态度是什么?列举对于攻伐颛臾,孔子的态度是什么?列举了哪三条理由?了哪三条理由? 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义正词严地斥责攻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义正词严地斥责攻伐颛臾的行为。伐颛臾的行为。 反对理由有三:反对理由有三: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先王所封,不可伐;先王所封,不可伐; 且在邦域之中矣且在邦域之中矣 邦域之中,不必伐;邦域之中,不必伐; 是社稷之臣也是社稷之臣也 社稷之臣,不当伐。社稷之臣,不当伐。.14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也 何以伐为?何
9、以伐为? 孔子在此指出了反战的孔子在此指出了反战的三条理由,并且用反问的形三条理由,并且用反问的形式得出了结论。式得出了结论。.15第一次对话第一次对话 语言知识点语言知识点 通假字:通假字: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以之为)(以之为)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省略句:省略句: 判断句: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两个宾前句:两个宾前句:无乃尔是过无乃尔是过与与?(欤)?(欤)昔者先王昔者先王以为以为东蒙主东蒙主无乃尔是无乃尔是过过与与 名作动,过名作动,过错错责备责备昔者先王以(昔者先王以(之之)为东蒙主)为东蒙主是社稷之臣也是社稷之臣也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有事于颛臾。1.无乃尔是
10、过与?(无乃无乃尔是过与?(无乃过尔是过尔是与)与)2.何以伐为?(何以伐为?(以何以何伐为?伐为?为:疑问句末语气助为:疑问句末语气助词词“呢呢”).16 第二次对话:第二次对话: 冉有曰: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欲也。” 孔子曰: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陈力就列就列,不能者止。,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过矣,矣, 虎兕出于柙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是谁之 过与?过与?”.17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冉有说这话想干什么?推卸责任(开脱
11、自己)第一次狡辩.18 对于冉有推卸责任的态度,孔子用什么方法驳斥? 先引名言不能尽职就别尸位素餐; 再作类比既为辅助就当恪尽职守; 后设比喻猛兽出笼为害,龟玉毁于柙中,谁辞其咎?.19n冉有曰: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冉有说:冉有说:“季孙大夫要这样做,我们俩都不想季孙大夫要这样做,我们俩都不想(这样)啊。(这样)啊。”n孔子曰: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能者止。孔子说: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能能展现展现自自己的才能,就任己的才能,就任职职;如果不能,就辞职退位。;如果不能
12、,就辞职退位。(盲人)遇到摇晃要倒下却不去扶持;跌倒了(盲人)遇到摇晃要倒下却不去扶持;跌倒了又不去搀扶,那又又不去搀扶,那又何必何必用那用那搀扶的人搀扶的人呢?呢?.20第三次对话.21 第三次对话:第三次对话: 冉有曰: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忧。” 孔子曰: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必为之辞。.22冉有第二次狡辩冉有第二次狡辩 冉有的辩解:冉有的辩解: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 忧。忧。” 今夫句首语气词。今夫句首语气
13、词。 固固 城郭坚固。城郭坚固。 今现在。今现在。 必必定。为成为。必必定。为成为。 子孙季氏的子孙。子孙季氏的子孙。 忧忧患,名词。忧忧患,名词。 分析:分析: 冉有要作辩解冉有要作辩解 , 表 明 冉 有 仍 然 坚表 明 冉 有 仍 然 坚 持对颛臾动武持对颛臾动武 。 这 必 将 受 到 孔 子这 必 将 受 到 孔 子 进 一 步 批 评 , 由进 一 步 批 评 , 由 此 也 将 进 一 步 显此 也 将 进 一 步 显 示 孔 子 的 思 想 。示 孔 子 的 思 想 。.23课文第三段.24求!君子疾夫舍求!君子疾夫舍曰曰“欲之欲之” 而而必为之必为之 辞。辞。冉有啊!君子痛
14、恨那种避而不说冉有啊!君子痛恨那种避而不说自己想要那样做,却一定要另找自己想要那样做,却一定要另找借口的做法。借口的做法。哼!哼!.25 孔子在批判了冉有的狡辩之后,正面提孔子在批判了冉有的狡辩之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思想,在孔子看来一个出了自己的治国思想,在孔子看来一个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对内对外各应当怎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对内对外各应当怎样做?样做?.26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我听说过,无论诸侯还是大夫,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口少,安定,便不会倾危。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15、则修文德以来之。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抚他们。 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v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如今仲由和冉求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抚。.27邦分崩离析邦分崩离析, ,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内使用武力。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鲁国国内吧。.28 孔子在批判了冉有的狡辩之后,正面提孔子在批判了冉有的狡辩之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思想,在孔子看来
16、一个出了自己的治国思想,在孔子看来一个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对内对外各应当怎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对内对外各应当怎样做?样做? 对内要:均和安。对外要:修文德以来对内要:均和安。对外要:修文德以来之之。v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实行仁政、实行礼治、加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实行仁政、实行礼治、加强教化、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强教化、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29 孔子在正面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后,孔子在正面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后,对照这一主张又斥责自己的学生犯下了对照这一主张又斥责自己的学生犯下了哪三个错误?哪三个错误? 一误一误远人不服不能来远人不服不能来 二误二误分崩离析不能守分崩离析不能守 三误三误谋动干戈于邦内谋动干戈于邦内.30最后一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最后一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末句末句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季氏发动战争的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季氏发动战争的本质本质是谋乱,妄图篡夺鲁国的政权。这句是谋乱,妄图篡夺鲁国的政权。这句体现了孔子丰富的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铝环保节能科技(湖南)有限公司内部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企业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名校卷)
- 2024-2025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易错题)
- 2025年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典型题
- 2025婚礼摄影服务合同范本
- 2025机动车交易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农村住宅交易合同样本
- 2025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备贷款合同样本
- 2025租房合同书范本如何制定
- 2025中文采购合同模板参考
- 抗血栓药物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课件
-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小学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 决策树在饲料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 儿童长期卧床的护理
- 投标书细节美化教程
- 《小儿支气管肺炎》课件
- (完整版)年产30万吨甲醇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 对辊式破碎机设计
- 财产险水灾现场勘查及理赔定损标准
- 中国思想史(全)
- IPMP课程培训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