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与姚木兰治家方式的异同-文档_第1页
薛宝钗与姚木兰治家方式的异同-文档_第2页
薛宝钗与姚木兰治家方式的异同-文档_第3页
薛宝钗与姚木兰治家方式的异同-文档_第4页
薛宝钗与姚木兰治家方式的异同-文档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薛宝钗与姚木兰治家方式的异同一个家庭的财政情况往往可以决定它的兴衰,因而, 家庭中管理财政的人的治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大的意义。红楼梦和京华烟云分别塑造了一名出色的女性治家能手。同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薛宝钗和姚木兰为了家庭的命运,可谓是各展其才。笔者今就她们的治家方式来探讨其中的异同。一 . 薛宝钗与姚木兰治家方式的相同点同为大家庭中的千金小姐,由于温存善良的母亲的传统教育,在治家方面,她们也有着相同之处。1. 儒家的治家方式薛宝钗与姚木兰表现出来的都是儒家的治家方式。生于皇商之家的薛宝钗,家教严格,在家中大人的管教下,她“德言容工”样样俱全,才智出众,是封建社会淑女的典范。众多研究者评

2、价她的治家方式源于儒家思想。例如王春瑜先生认为, “识小惠全大体”的改革方案,看似照顾到所有人,但是细细分析,其本质上不过是传统儒学唱了千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老调子的翻版而已。木兰是典型的“儒家的媳妇”她将曾家的一切打理地井井有条。 他的父亲教予她儒家观念的同时,他母亲又教导她世俗的智慧。 她虽然想顺应人性的自然,但多又是恪守儒家的家庭伦理。姚木兰处理家事精明干练,体恤下人宽容敦厚,德言容工样样受人称赞,是曾家公认的最贤惠的媳妇。作为中国的传统女性,她实在是贤妻良母的典型。2. 办事才能出众薛宝钗和姚木兰的在治家方面都有非凡的能力,考虑事情周全、 细致。 在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中,探春提出找

3、人承包花园,来向薛宝钗请教。薛宝钗并没有确切给出答案,只是说了“幸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辞者实其利”这样两句话。 这其中足以深刻反映出薛宝钗过人的智慧。如果说贾探春是这场改革中运筹帷幄的将军, 那薛宝钗必是探春身边深藏不露的军师,当之无愧的“女诸葛”。因为母亲的传统教育,姚木兰谋事细致且周全、眼光长远。在家庭财政的计划上,量入为主,精打细算,善于理财和投资。丈夫荪亚在家不上班,考虑到长远的生计,木兰不打算依靠在二哥经亚微薄的工资上。父亲分家时,她主动要求将现钱换成在一处店铺。这样的做法,一来可以获得长久的利益,二来如若将来家中遭遇重大危机时,也可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得以依靠。正是木兰的这番长远打算,在

4、日后确实获得了很大的收获。3. 治理家事人情练达薛宝钗和姚木兰在办理家事时都能十分完善地处理好人情事故,使众人信服。薛宝钗帮助探春理家时,从旁运筹谋划,她懂得“好与”之后才能“多取”。 因此便分出一些小利给来打点管园的众多婆子,这样不仅可以“除弊”, 而且还可以激励她们积极地劳作。她所采取的策略,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所谓“使 之以权,动之以利”。这一策略在一众下人之间很吃得开,收到了“小惠全大体”的效果。姚木兰是个近情讲理、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之人。她不显才扬己, 不肯把家事管理得比以前桂姐管理时显得更好。家中的卞总管在账目上稍有不符,木兰总是微微一笑,并不苛责,但“那种笑容足以显示她并没有被

5、蒙在鼓里”。在京华烟云第二十二章中,木兰说:“他若怕我,那就好。什么事都找规矩办,他用不着怕我。谁不想养家糊口呢?在这个大家庭,有的事情也是装看不见才行。”木兰洞明一切,能“知其白,守其黑”,以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上策。二 . 薛宝钗与姚木兰治家方式的不同点虽然同为大家庭中的千金小姐,两人都有非凡的治家能力,但由于她们所处的家庭、社会背景不同,她们的治家方式难免存在着差异。1. 治家的目的不同薛宝钗的管理才能首次得以体现是在探春理家之时。当时的贾府开支浩大、入不敷出,加之府中还存在贪污恶习。薛宝钗帮助贾探春运筹帷幄,以此来“兴利”以及铲除荣国府中的贪污恶习,以挽救贾府的倾颓之势。而姚木兰治家,单纯

6、只是作为一个“儒家的媳妇”。 嫁入曾家之后,尽心伺候丈夫、侍奉公婆,料理家务。“木兰的家教正好使她适于当家主事,适于管理这样大家庭的艰巨工作,而她在生活上、谈吐之间,又诙谐多风趣,在处理日常的锁务上,自然更容易轻松容易。”2. 待下态度有差别探春理家,宝钗从旁出谋划策。有学者认为,她的治家思想,已经有了人本观念的萌芽。红楼梦第十三、十四回写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王熙凤的管理也着眼于人,不过她心目中的“人”,是那些愿意为她做事,可以用皮鞭抽打、指使的下等人。而探春、宝钗的着眼于人,是从“人”的利益出发。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也有反映,宝钗说:“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晚睡,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

7、撑船、拉冰床,一应粗重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里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该沾带些的。 ”薛宝钗主张园内的承包人们, 每年分出几吊钱分给园中的劳动的众婆子们,以和睦园中各方关系,达到“小惠全大体”。 她的这种重视人的管理思想,不仅仅是利用人的积极性来为剥削阶级效劳这样的局限了,而是以“人”为着眼点来看待园中的劳动者。有学者称赞薛宝钗,认为她是具有封建社会所称道的“治才”, 而这种“治才”, 才能将岌岌可危的嘉福救出困境。而姚木兰治理家事的方式来自于母亲的传统教育,很多研究者认为姚木兰具备宝钗式的智慧,很能适应家庭和社会环境,有 着世俗的生存智慧。但她的治家理念却与宝钗的不同。

8、她认为“在这个大家庭, 有的事情也是装看不见才行”。 嫁入曾家后桂姐分给木兰越来越多的责任,比如“分配工作, 注意是否年龄较长的仆人容易偷懒,使别人替他做事,防止发生过大的赌博,给仆人调解纠纷,核对仆人报的账目是否可靠”。 卞总管报的账目稍有不符, “木兰总是微微一笑, 那种笑容足以显示她并没有被蒙在鼓里”。 不能说姚木兰对待下人的方式没有着眼于人这个方面, 但在治理一个有二三十个人的家,她的做法更像是在治理一个学校或者更甚是治理一个国家。姚木兰要使一切家务不失常规,做事要大公无私,在仆人面前也要保持当权人的威信。这些做法无形中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冷意迸发出来,不如薛宝钗治家时亲近平和、公私兼顾

9、的手法受人欢迎。3. 治家风格迥异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时宝钗小惠全大体”,大致概括了薛宝钗的治家风格。她的治家风格突出了一个“时”字, 延续着她随分从时的一贯作风。这里的“时”不仅体现了薛宝钗善于审时度势, 还表现了她与时俱进的精神。薛宝钗治家十分注重切合贾府当时的情况来制定解决的方案,针对贾府存在的贪污现象,她要求“里头也不用归账。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不如问他们谁领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去”。 这样的做法很直接地截断了府内一干心思不净的人伸来贪污的“手”, 一定程度上为贾府减少了人力财力,每年可节约四五百辆银子。同时也增加了花园承包人的收入,使承包人在精神上获得了满足。正如姜戈先生

10、就说:“虽然宝钗强调学问,重视务虚,但她不是空头理论家,她很务实,很有经济眼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她不搞花架子,也不在枝节问题上纠缠,而是直奔主题,抓住要害。在大观园承包中,着重解决好用人、分配和管理三个关键问题,尽可能减少承包的弊病。”而姚木兰治家风格则有一种儒、道结合味道。比如“她知道很多事情并不对,只是有的事却装作没有理会”、 “谁不要养家糊口呢?在这个大家庭,有的事情也是装看不见才行”。 从木兰说的话和她的种种表现来看,她的治家风格中包含着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知其错却并不强制改变,她总是要在矛盾中寻找一种平衡,选择更为完善的“无为”方式, 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姚木兰的治家风格

11、也有儒家的思想在其中,比如“她不肯把家事管理得比以前桂姐管理时显得更好”, 这其中不仅体现了姚木兰不爱显才扬己的性格,也包含着儒家“谦”和“孝”的思想在里面。论地位,她比桂姐更有利,因为桂姐始终是代理太太行使职权,重要事情都不能自己做主,而木兰则是正式的儿媳妇,是曾家的少奶奶。但论辈分,桂姐是长辈而木兰是小辈,作为小辈的在接手长辈的位置时,不可过于高调,而使长辈难堪。所以说木兰的治家风格中儒、道两家思想并存。三 . 薛宝钗与姚木兰治家方式不同的原因薛宝钗与姚木兰治家方式存在差异,原因是因为她们所处的家庭与社会背景不同的缘故。贾府处在康乾盛世,表面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而实质上内部涌现出一股了腐朽之气。 建造大观园 极其奢华,耗费了贾府大量的人力财力,经济上入不敷出。加之 府中的主子以及他们的心腹在日常生活中明里暗里的克扣,可以说贾府已经出现了倾颓之势。 而姚木兰身处的曾家则不同。 虽然 当时的曾家处在风雨飘摇、 国情动荡的年代,但曾家内部受到的 影响并不大,曾家内部还是一派祥和安宁的。 正因为她们所处的 背景不同,造就了薛宝钗和姚木兰不同的治家方式。可以说,薛 宝钗是挽救势将倾倒的贾府的支柱, 而姚木兰则是传统的官家媳 妇典范,两者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