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曲面零件的3D打印修复方法_第1页
一种复杂曲面零件的3D打印修复方法_第2页
一种复杂曲面零件的3D打印修复方法_第3页
一种复杂曲面零件的3D打印修复方法_第4页
一种复杂曲面零件的3D打印修复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权利要求书1、一种零件的3D打印修复方法,所述零件存在缺损部位,且缺损处形成有不规则的曲面,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测量仪器扫描原始完整零件采集原始曲面模型数据;2) 扫描零件缺损部分的不规则曲面,采用电流计在曲面外沿设置多个采样的定位点;3)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曲面外沿各个定位点的距离函数值S:其中,Sxmin表示定位点在x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Symin表示定位点在y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Szmin表示定位点在z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k表示距离权值;4)将各个定位点的距离函数值由大至小依序排列,并根据如下

2、公式将序列中距离函数值最小的定位点V更新为V':其中,x,y,z分别为定位点V的三轴坐标值,x',y',z'分别为定位点V'的三轴坐标值;5)循环步骤3)-4)直至不再出现新的定位点,通过循环更新替换过程,定位点从曲面的外沿往内延伸,最终由原始定位点及更新后的定位点采样得到完整的待修复曲面模型数据;6)将所述原始曲面模型数据与所述待修复曲面模型数据输入CAD/CAM软件中进行三维重构,然后输出零件缺损部分的三维模型数据,将三维模型数据输入3D打印设备中,最后得到零件的缺损部分的3D打印实体;7)将所述3D打印实体放入粘弹性磨粒流抛光系统进行抛光,当抛光结

3、束后,取出工件,并擦拭干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抛光包括如下步骤:I)将粘弹性磨粒流抛光系统的快连接头与转接头分开,向上抬动手柄,将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打开,将所述3D打印实体放入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下腔体的配合圆柱槽内,然后向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下腔体中添加粘弹性磨粒流,当粘弹性磨粒流填满下腔体后,盖上粘弹性磨粒流上腔体;并用螺栓拧将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上腔体与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下腔体拧紧;然后通过快连接头将第一抗磨软管与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上的转接头相连接;II)启动调频电机,调频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旋转曲轴转动, 旋转曲轴带动第一碾压曲拐转动,第一碾压曲拐带动

4、第二碾压曲拐旋转,而第一碾压曲拐与第二碾压曲拐在旋转过程中不断碾压第一抗磨软管,从而在第一抗磨软管中产生真空,引起密封容积不断变换,进而将粘弹性磨粒流从粘弹性磨粒流箱体中不断抽吸上来,不断碾压到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上腔体中,从而将粘弹性磨粒流不断挤压抛光3D打印复杂曲面表面; III)抛光结束后,拔下第二抗磨软管上的快连接头,反向转动调频电机,将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上腔体及第一抗磨软管中的残留粘弹性磨料抽吸碾压回粘弹性磨粒流料箱中,然后拔下第一抗磨软管上的快连接头,拧下螺栓,抬动手柄打开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取出工件,并擦拭干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曲轴分别通过前支撑

5、圆锥滚子轴承和后圆锥滚子轴承固定于安装套筒内,安装套筒通过螺栓与连接壳体相连,连接壳体通过螺栓与调频电极相连接,连接时调频电机与连接壳体及安装套筒依靠止口定位,连接壳体通过其自身的法兰盘与粘弹性磨粒流箱体上的法兰座通过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抗磨软管放置在具有定位槽的抗磨软管箱体中,抗磨软管箱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套筒上,在粘弹性磨粒流挤压抛光3D打印复杂曲面过程中可通过蝶阀控制出口开度大小,从而控制流量大小,进而调整粘弹性磨粒流的抛光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3D打印设备打印缺损部分的3D打印实体时,同时还打印与3D打印实体一体成

6、型的定位圆柱,所述定位圆柱用于在抛光时固定3D打印实体。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软管采用室温硫化硅橡胶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零件为金属零件。说明书一种复杂曲面零件的3D打印修复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具有复杂曲面的金属零件的3D打印修复方法。背景技术3D打印首先需要设计人员根据所打印产品的需求,设计产品的三维图形,而以往此产品三维图形,主要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设计,或者依靠原产品的二维图纸生成。3D打印技术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制造中,而在产品的修复领域,3D打印技术的应用却存在难点。这是由于某些产品的缺损表

7、面往往是较为复杂的曲面,而不是规则、光滑的曲面。复杂腔体或复杂曲面的加工一直是加工制造业的难题,而缺损的零部件待修复部分大都为复杂腔体与复杂曲面。目前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对复杂零件,特别是具有复杂腔体与复杂曲面的金属零件加工可以产生新的思路。同时,3D打印成型的部件表面的较高粗糙度往往不利于“缝合”在原产品的破损处,而传统的加工工艺又无法对3D打印件的复杂曲面进行有效的降糙加工。在现有技术中,一方面,一般采用扫描仪扫描零件,将点云数据网格化后细分曲面的方式获得曲面,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算法简单,容易得到一个光滑的曲面,但是其不适用于复杂的不规则的曲面提取。另一方面,目前磨粒流抛光的传输方式

8、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采用松散低粘度磨粒流,其含固量低,采用泵直接抽吸式加工,但一般用于精加工表面的抛光,其抛光表面一般都在微米或亚微米级,而3D打印零件一般表面粗糙度在毫米级或亚毫米级,所以低含固量的磨粒流对其表面去处量较少,几乎对粗糙表面无作用。第二种采用聚合粘弹性磨粒流,其含估量极高,采用泵阀不能够抽吸,所以采用液压缸活塞推动料缸活塞的方式直接挤压聚合粘弹性磨粒流,但此方法,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严重,特别是拆卸麻烦,并且加工一个零件首先需要研制专门的夹具,特别是3D打印金属零件,其表面及其复杂,所以夹具研制非常麻烦,并不适用于3D打印复杂曲面的抛光。如何精确得到被损伤零件复杂的修复表面,以

9、及如何获得高品质的3D打印产品的表面质量,则涉及到对原始待修复的复杂表面数据信息的准确提取,以及如何在超精密加工过程中对打印成型的复杂曲面表面的微观材料进行去除,以实现高品质的产品表面质量。而上述两个方面均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对待修复的复杂曲面进行高精度提取,并对打印成型后的零件缺损部分进行加工以降低曲面的粗糙度的3D打印修复方法。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测量仪器扫描完整原始零件采集原始曲面模型数据;2) 扫描零件缺损部分的复杂曲面,采用电流计在曲面外沿设置多个采样的定位点;3)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曲面外沿各个定位点的距离函数值S:其中

10、,Sxmin表示定位点在x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Symin表示定位点在y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Szmin表示定位点在z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k表示距离权值;4)将各个定位点的距离函数值由大至小依序排列,并根据如下公式将序列中距离函数值最小的定位点V更新为V':其中,x,y,z分别为定位点V的三轴坐标值,x',y',z'分别为定位点V'的三轴坐标值;5)循环步骤3)-4)直至不再出现新的定位点,通过循环更新替换过程,定位点从曲面的外沿往内延伸,最终由原始定位点及更新后的定位点采样得到完

11、整的待修复曲面模型数据;6)将所述原始曲面模型数据与所述待修复曲面模型数据输入CAD/CAM软件中进行三维重构,然后输出零件缺损部分的三维模型数据,将三维模型数据输入3D打印设备中,最后得到零件的缺损部分的3D打印实体;7)将所述3D打印实体放入粘弹性磨粒流抛光系统进行抛光,当抛光结束后,取出工件,并擦拭干净。优选地,步骤7)所述抛光包括如下步骤:I)将粘弹性磨粒流抛光系统的快连接头与转接头分开,向上抬动手柄,将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打开,将所述3D打印实体放入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下腔体的配合圆柱槽内,然后向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下腔体中添加粘弹性磨粒流,当粘弹性磨粒流填满下腔体后,盖上粘弹性磨粒

12、流上腔体;并用螺栓拧将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上腔体与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下腔体拧紧;然后通过快连接头将第一抗磨软管与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上的转接头相连接;II)启动调频电机,调频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旋转曲轴转动, 旋转曲轴带动第一碾压曲拐转动,第一碾压曲拐带动第二碾压曲拐旋转,而第一碾压曲拐与第二碾压曲拐在旋转过程中不断碾压第一抗磨软管,从而在第一抗磨软管中产生真空,引起密封容积不断变换,进而将粘弹性磨粒流从粘弹性磨粒流箱体中不断抽吸上来,不断碾压到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上腔体中,从而将粘弹性磨粒流不断挤压抛光3D打印复杂曲面表面; III)抛光结束后,拔下第二抗磨软管上的快连接头,反向转动调频电机,将粘弹

13、性磨粒流工作上腔体及第一抗磨软管中的残留粘弹性磨料抽吸碾压回粘弹性磨粒流料箱中,然后拔下第一抗磨软管上的快连接头,拧下螺栓,抬动手柄打开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取出工件,并擦拭干净。优选地,所述旋转曲轴分别通过前支撑圆锥滚子轴承和后圆锥滚子轴承固定于安装套筒内,安装套筒通过螺栓与连接壳体相连,连接壳体通过螺栓与调频电极相连接,连接时调频电机与连接壳体及安装套筒依靠止口定位,连接壳体通过其自身的法兰盘与粘弹性磨粒流箱体上的法兰座通过螺纹连接。优选地,第一抗磨软管放置在具有定位槽的抗磨软管箱体中,抗磨软管箱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套筒上,在粘弹性磨粒流挤压抛光3D打印复杂曲面过程中可通过蝶阀控制出口

14、开度大小,从而控制流量大小,进而调整粘弹性磨粒流的抛光速度。优选地,在3D打印设备打印缺损部分的3D打印实体时,同时还打印与3D打印实体一体成型的定位圆柱,所述定位圆柱用于在抛光时固定3D打印实体。优选地,软管采用室温硫化硅橡胶材料。优选地,零件为金属零件。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发明的3D打印修复方法较之传统手工修复有着精度高、成本低、易修改的优点。2、本发明采用的复杂曲面提取算法可获得与待修复的复杂表面相一致的三维实体模型,其效率大大高于三坐标测量仪。3、相比较传统泵阀控制的松散低粘度磨粒流抛光以及液压挤压推动的聚合粘弹性磨粒流抛光,本发明采用电机直连传输曲轴,并通过曲轴碾压抗磨

15、软管传输高含固量的粘弹性磨粒流,使软管内传输周期变化的容积,从而将高含固量磨粒流直接输送到3D打印成品工件的密封腔体内抛光工件表面。4、通过快换接头直接连接软管,拆卸方便,软管采用室温硫化硅橡胶材料,其对温度变化不敏感,而且其抗磨损,当粘弹性磨粒流的反复高速通过其表面时,不能磨损输送软管。5、选用变频电机,可以变频调节碾压速度,从而可以根据工件的复杂程度控制碾压软管速度。6、采用3D打印零件时自身生产定位圆柱,不用研制专门的抛光夹具。附图说明图1 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图2 是本发明的粘弹性磨粒流抛光系统结构图。图3 是室温硫化硅橡胶软管密封容积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1-粘弹性磨粒流箱体;2-法

16、兰座;3-变频电机;4-联轴器;5-连接壳体;6-安装套筒;7-抗磨软管箱体;8- 前支撑圆锥滚子轴承;9-旋转曲轴;10-后支撑圆锥滚子轴承; 11-密封圈;12-转接头;13- 蝶阀; 14 -工作腔与箱体连接螺栓; 15- 快连插头:16 -第一抗磨软管;17- 第二抗磨软管;18 -快连接头;19- 3D打印件;20- 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21-上下工作腔体连接螺栓;22-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下腔体;23-转接头;24-手柄 25 法兰;26-第一碾压曲拐;27-第二碾压曲拐;28-螺栓;29-螺栓;30-螺栓;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测量仪器扫描原始零件采集

17、原始曲面模型数据;2) 扫描零件缺损部分的复杂曲面,采用电流计在曲面外沿设置多个采样的定位点;3)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曲面外沿各个定位点的距离函数值S:其中,Sxmin表示定位点在x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Symin表示定位点在y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Szmin表示定位点在z坐标上与其相邻的两个定位点间距离较小的距离值,k表示距离权值;4)将各个定位点的距离函数值由大至小依序排列,并根据如下公式将序列中距离函数值最小的定位点V更新为V':其中,x,y,z分别为定位点V的三轴坐标值,x',y',z'分别为定位点V'

18、的三轴坐标值;5)循环步骤3)-4)直至不再出现新的定位点,通过循环更新替换过程,定位点从曲面的外沿往内延伸,最终由原始定位点及更新后的定位点采样得到完整的待修复曲面模型数据;6)将所述原始曲面模型数据与所述待修复曲面模型数据输入CAD/CAM软件中进行三维重构,然后输出零件缺损部分的三维模型数据,将三维模型数据输入3D打印设备中,最后得到零件的缺损部分的3D打印实体;7)将所述3D打印实体放入粘弹性磨粒流抛光系统进行抛光。粘弹性磨粒流抛光系统如图2所示,其对3D打印实体的抛光过程如下:首先,将快连接头18与转接头23分开,然后向上抬动手柄24,将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20打开,将带有长定位

19、圆柱的3D打印零件19放入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下腔体22的配合圆柱槽内,然后向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下腔体22中添加粘弹性磨粒流,当粘弹性磨粒流填满下腔体后,盖上粘弹性磨粒流上腔体20;并用螺栓拧21将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上腔体20与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下腔体21拧紧;然后通过快连接头将第一抗磨软管16与粘弹性磨粒流工作腔上腔体20上的转接头23相连接;其次,启动调频电机3,从而调频电机3通过联轴器4带动旋转曲轴9转动。其中旋转主轴分别通过前支撑圆锥滚子轴承8和后圆锥滚子轴承10固定于安装套筒6内,而安装套筒6通过螺栓29与连接壳体5相连,而连接壳体5通过螺栓30与调频电极3相连接,连接时调频电机3与连接壳体5及安装套筒6依靠止口定位。另外连接壳体5通过其自身的法兰盘与粘弹性磨粒流箱体1上的法兰座通过螺纹连接。再次,旋转曲轴9分别带动起其自身的曲拐26,与曲拐27旋转,而曲拐26和曲拐27在旋转过程中不断碾压第一抗磨软管16,从而在第一抗磨软管中产生真空,引起密封容积不断变换,从而将粘弹性磨粒流从粘弹性磨粒流箱体1中不断抽吸上来,而不断碾压到粘弹性磨粒流工作上腔体20中,从而将粘弹性磨粒流不断挤压抛光3D打印复杂曲面表面。其中,第一抗磨软管放置在具有定位槽的抗磨软管箱体中,而抗磨软管箱体通过螺栓28固定在安装套筒6上。另外在粘弹性磨粒流挤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