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案例分析培训_第1页
指南案例分析培训_第2页
指南案例分析培训_第3页
指南案例分析培训_第4页
指南案例分析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资料案例案例1王老师用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指标”,对自己班里的所有幼儿进行了评量,发现班里大部分幼儿通过了“科学”领域的全部“指标”,于是就在班上表扬了这些孩子,还给每人奖励了一朵小红花。开家长会的时候,她把未全部通过“指标”的幼儿情况向家长进行了通报,要家长今后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案例2李老师是中班教师,她用指南对自己班里的幼儿做了评量之后,发现幼儿在“社会”领域表现较差,发展情况远远不如“科学”、“健康”等领域。于是,在指南颁布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李老师把自己主要的工作放在了幼儿社会性上,她希望通过密集的教育训练,使班上所有孩子都能通过指南“社会”领域的全部

2、“指标”。案例3刘老师用指南对自己班里的幼儿做了评量之后,说:“我班60%的幼儿都通过了指南,这下子我轻松了,以后我的任务就是让那40%的没通过的不合格的幼儿达标了。”案例4某幼儿园园长在指南颁布之后进行了认真学习,对照指南重新审视了原来自己园里办的所有特长班,发现有的特长班与指南倡导的教育观念不太一致,于是她解散了一些特长班,新开办了几个针对指南目标的“动作发展班”、“阅读书写班”、“表现与创造班”等,利用周末和假日对幼儿开展培训。案例5今天语言活动时,王老师要求中班每个小朋友看图片说出故事来,完成这个任务后才能去玩。不会讲或者讲得不好的小朋友有的很不高兴,不肯讲,但是王老师坚持这样做,因为

3、指南“语言”领域中,“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下,4-5岁幼儿要求“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案例6某园长说:我们幼儿园从贯彻纲要开始,课表上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一直就排有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领域的课程,所以实施指南自然也没有问题。这次指南实施提出了重视学习品质的培养,所以我们就特地增加了“注意力训练”、“坚持性训练”等课程,还创设了“学习品质训练角”。案例7    沈老师拿到厚厚的指南,心里想:这么多目标实在麻烦,看也看不过来,怎么办呢?我就从每个领域的“教育建议”入手,只要按照教育建议来做,目标不就自然达到了吗?因此

4、,她把五大领域的教育建议都抄下来贴在教室里,对照着做。案例8某幼儿园拿到指南后,决定逐个落实指南的目标。他们数了一下,一个32个目标,于是每周全园一起针对一个目标行动,这样需要32周的时间,正好这样制定了幼儿园一年的行动计划。案 例9: “折纸记”早餐结束之后,幼儿陆续进入活动区,开始各自的学习活动。小红也满心欢喜地进入美工区,挑选了一张粉红色的手工纸和折叠鸽子的分解图纸,开始了她今天的区域活动。小红很专注,边看样图边折,从第一步到第三步进行得非常顺利,但就是在第四个步骤上卡壳了,怎么也折不出来。小红认真看着其他小朋友的操作过程,模仿着学会了。接着步骤五,鸽子头部的折法难住

5、了小红。反复折叠都没有成功。但她没有放弃的意思。于是,我走上前给她讲了一下折法。不过,直到区域活动结束她也始终没有成功。我表扬了她的专注、坚持、不放弃的态度。反思小红没有完成鸽子折叠的原因,是因为空间感知能力与操作能力较差,而我用语言讲解的方法是不适合的,示范又太快,所以小红难以理解。于是我决定改进指导方式,以帮助小红掌握这一基本技能。我特意选择了两面不同颜色的手工纸,重新制作了分解图。并且在手工纸上用虚线做上记号,纸板上画上箭头,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折纸的难度,以便于小红理解。第一次操作,小红没有理解弯箭头的含义,将虚线上部完全向下折,失败了。我提示“弯箭头是要往里面折的”,她一下子就成功

6、了。我又鼓励她根据鸽子的分解图再折一只鸽子,她也成功地完成了。小红非常高兴,把作品展示给小朋友看,告诉他们自己终于成功了。案例10:小 汽 车昨天小朋友们用橡皮泥做了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轮子,今天都放在窗台上。老师在旁边还放了一些纸板、小棍和绳子等各种不同的材料。小莉看了一下自己的轮子还在,还发现了旁边的纸板等材料。她拿起她的轮子,挑选了一些小棍和大小不同的纸板,坐到一张桌子上。把那些纸板分类后,她挑选了一个小的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要做一个好玩的小汽车。”小莉将小棍穿过纸板上的洞,做成两个车轴,接着选了两个圆轮子放在前面,两个方形轮子放在后面。她把手指放在放轮子后面轻轻推

7、,小车在桌面上滑动了。她低头仔细地看着轮子,不再推了,笑了起来。她拆下后面的方轮子,跑到轮子堆中选了两个蛋形的轮子,迅速装在后面的轴上。她再推小车时,小车摇晃着向前滚动起来,她笑了起来。她又把车拿到地板上滚动,热情地让小朋友来看她的车颠簸着滚动向前的样子。摘自儿童像科学家一样案例13:数学学习案例  我和王化敏老师到甘肃敦煌的一个幼儿园,看到大班的教室里墙面和黑板上张贴着很多加减法算式,老师说,孩子们已经完全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但当天给我们看的是一个操作活动,孩子们用瓜子皮,玉米皮,小棍,豆子等,粘贴妈妈的头像。我问身边的一个男孩:“你知道3+5等于几吗?”孩子立刻回答

8、“8”。我又问“那3+8等于几呢?”孩子也很快回答“11”,此时老师走过来听我们的谈话。我接着问:“你看你粘贴的画,这个妈妈的左边眉毛用了几个瓜子皮?”孩子从左到右用手指着数“1,2,3,4,5。5个。”我又问“右边眉毛用了几个瓜子皮?”孩子再一次从左到右用手指着数“1,2,3,4,5。5个。”“那么,两个眉毛一共用了几个瓜子皮?”孩子用手指着从左到右数“1,2,3,4,5,6,7,8,9,10。 10个。”我便回头问老师:“你看出什么问题来了吗?” 周亚君供稿案例14:玩具枪引发的争执大班游戏时,明明在独自玩玩具枪。玩了一会儿,他把枪放在桌子上去厕所。强强走过来,看到了玩

9、具枪便拿起来玩。明明从卫生间出来后,跟强强说:这是我的枪,还给我!强强:谁说是你的?放在桌上没有人玩,我才拿来玩的。明明:这本来就是我的,我刚才上厕所去了,才把它放在桌子上的。强强: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呀!就不给!明明:本来就是我先拿的,你要是不还给我,我就去告老师强强:您告诉老师我也不怕,本来这个枪就没有人玩,我拿的就是我的。 事件描述 李老师始终默不作声的观察两个孩子之间争论。明明继续说:“这枪吧,就是我放在这里的。要不然你先玩一会,等一会再还给我吧?”强强:“不!这枪就是我的!干吗要给你!”明明只好到活动区里去玩别的玩具。玩了一会,明明拿着一个玩具来找强强。明明:你都玩了一会了,

10、该让我玩了吧!要不然咱俩换着玩?我用这个玩具和你换。”最终,强强同意了,他们两人交换了玩具。老师发现在这场争论中,明明和强强的交谈使用了多种策略。  案例: 观雨的教师笔记下雨了,天公好像有意在施展自己的本领,一会儿瓢泼大雨,一会儿毛毛细雨。雨声、雨景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正准备开始教育活动的我也被孩子们的情绪所感染,不由的想:既然孩子们喜欢看雨,我不妨利用这真实的场面进行教育活动。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走到窗前,同他们一起欣赏这变化的雨滴。随着雨滴的变化,孩子们学会了分辨什么是倾盆大雨,什么是毛毛细雨。随后,我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雨滴是从哪里来的?”回答是肯

11、定的:“它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从黑黑的云中来的。”当我又问:“雨为什么会落下来?”孩子们都茫然了带着孩子们的疑问,我讲了小雨点的故事,使他们明白了小雨滴的家在海洋里,在草地上,了解小雨点是如何在空中旅行的。雨渐渐地小了,我们一起走出教室站在房檐下观看雨滴落在地上的情景。徐晓明立即发现:“小雨点落在水里变成了一个个小泡泡!”朱建更富有想象力:“它像小鱼吐出的泡泡。”结合孩子们说的兴趣,我请他们想一想,说一说。张鹏:“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到地上,像给地面镶了一面镜子。”卢哲:“下雨了,下雨了,小水珠像一个个小豆子从天上撒下来。”那佳:“下雨了,下雨了,小雨点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天上落下来变成了一

12、个个小泡泡。”李力:“下雨了,下雨了,小水珠像一排排的箭从天上射下来。”赵柯:“下雨了,下雨了,天上落下来的小水珠,像一朵朵水晶花。”王志爽:“下雨了,下雨了,小水珠落在水里,变成了一个个小套圈套在地面上。”付成:“下雨了,下雨了,小雨点像一串串项链从天上落下来。”王影:“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在操场上,操场变成了一条小河。”牛超:“下雨了,下雨了,小雨点像一顶顶降落伞从天上落下来。”潘磊更有新的发现,他说:“小雨点落在地上又被溅起来,像一顶顶美丽的皇冠。”小雨在不停地下,小朋友们带着各自的想象睁大眼睛望着它,仿佛每个雨滴中都有一个美丽的童话,一个新奇的幻想。随着小雨滴,孩子们的目光从天空落到

13、了地上。孩子们的想象真让我感动,让我惊叹。带着这些遐想,我第一次感到了雨的魅力。放学时,家长专栏中有了一首由全班小朋友共同创编并共同献给爸爸、妈妈的礼物创编诗歌下雨了。我特意为诗歌写了前沿,在此介绍了孩子们创编的过程、表达了孩子们带给我的感动和感想,表达了我对孩子们的欣赏和敬意。 案例:美美的香梦中班的琳琳画了一幅长长的画。画面中有太阳、白云、汽车、红绿灯、楼房,还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小朋友骑着羊,另外一个坐着在喝水。画完之后,她很得意,绘声绘色地讲给老师听。她讲述的画面大致内容是:早上太阳升起来,爸爸开车上班,路上非常堵,有很多红灯。下班后,爸爸把车停到了小区的院里,挡住了别人的车,

14、要下楼挪车。哥哥和妹妹独自在家,他们俩没意思,就下楼了。哥哥又跑到楼上接了两杯水。他们来到了一个阴森的森林,他们迷路了,遇到了坏灰狼和狐狸,他们很害怕,这时候妈妈来了,把他们救了出来,他们感到非常高兴。老师说:“哎呀,你讲的太棒了,简直像在讲一本图画书。图画书都有名字,你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吧。”琳琳想想说:“就叫:哎呀哎呀,好害怕”。老师:我喜欢你这个名字,还挺上口。可是图画书都有封面,要不你画个封面怎样?琳琳在横着拉开来蛮长画的反面,很快又画了一幅画。琳琳拿去给老师看,解释说:这是一个国王和一个王后。老师:喔,这是国王和公主啊!琳琳:你帮我写上“美美的香梦”吧。老师按照她的意思写上了:这是刚

15、才讲的故事的名字吗?  琳琳点点头。老师说:这个名字好像跟刚才讲的故事没什么关系啊,你的故事里面没有国王和公主啊?琳琳听了噗哧笑了出来。她把画搁在一边,老师将这幅画放到了美工区。过了两天,琳琳又跟老师讲了个关于这幅画的故事。故事的内容与原来大致相同,不过这幅画上增加了一个月亮,不知道什么时候琳琳画上去的。讲到原先相仿的故事结尾,即妈妈把哥哥和妹妹救出来后,她接着说: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哥哥和妹妹都睡着了。他们都做了一个梦,哥哥梦见自己变成了国王,妹妹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公主,真是一个美美的香梦啊!” 案例:花园里有什么李老师在中班阅读活动中,指导幼儿阅读了花园里有什

16、么图画书。幼儿在阅读式沉浸于图画书画面和散文语言美之中,看得出来他们非常喜欢。活动之后,李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户外散步,走过幼儿园花坛时,不少幼儿自然地联想起花园里有什么图画书内容,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欣赏起来。他们一边看一边议论着,有的还使用阅读中学会的语句来描述幼儿园花坛中的花草。可是李老师对大家说:“好了!大家先不看了,跟李老师散步吧”说着就带着小朋友向操场走去。 案例:玩  拼  图区角活动时,超超、成成和雯雯雯都选择玩拼拼图,成成和雯雯合作作玩蘑菇拼图,超超则独自玩耍。成成和雯雯拼得很快,拼好后,跑来看超超,雯雯问:“你拼的是什么?”超超低

17、头没有理会。雯雯接着说:“你拼的和我们拼的不一样。” 超超仍低头不语。成成便用手动了动拼图,拼图因此挪动了位置。超超马上一脸不高兴,把拼图重重扔在地上,一边踢脚蹬腿,边高声哭喊着:“都是你动动坏了,你动的”                  摘自王烨芳著,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例如,某老师的案例分析是:    超超在这次交往中很被动,不仅不理会小

18、朋友的主动交流,而且还不满他们动拼图的行为,出现破坏性行为(摔东西)、踢脚蹬腿的行为、高声哭的情绪以及埋怨的语言。超超的表现说明他没有或不愿意理解他人的交往意愿(主动找自己说话);没有理解他人的行为(只是不小心弄乱,不是故意的);遇到问题,不能较好管理自己的情绪,反应过激;交往语言欠缺,没有使用语言与同伴沟通,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拍  球小波(3岁5个月)拿起球拍了起来。1分钟后,小波对我说:“老师,你帮我数。”我说:“好的。”他小步移动,甩动手腕,准确地拍球。我嘴里说着:“1、2、3、4、5、.6、7、.8、.9、10、11、12、13个。”小波说:“我在家能拍

19、100个。”于是,他继续拍球。这次小波的步伐很大,每跨一步,都可以拍到一次球,球反弹起的方向来回变,所以小波只连续拍了4个皮球就滚落了。快步拿回球后,小波继续拍,不同的是他开始小步移动,总共拍了53个1。摘自王烨芳著,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 案例二    蓝印花布情境:早晨,大班幼儿欣欣戴一顶蓝印花布做的帽子来上幼儿园,雯雯看见了,走过来:雯雯:我知道,你戴的帽子是蓝印花布做的。教师:是的,那蓝印花布还可以做什么?雯雯:可以做新衣服。媛媛:好去举行婚礼。教师:这样漂亮、快乐、欢喜。洋洋:我想做成蹦蹦床在上面跳。楚

20、楚:我真想把它做成一艘美丽的船,做好了去航海。教师:你好好想一想,布能做船吗?布是不可以做船的,会沉掉的。             “教”还是“不教”在一次美术教学以后的教研活动上,大家从执教老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开始,谈到幼儿绘画作品中的几个技能没有掌握好,如遮挡和大小比例问题,于是开始对执教老师的范画和演示方法进行了讨论。突然,有一个老师对此提出了疑义:“我认为这些技能不必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认为艺术是幼儿表达认识和情感的另一种语言,并没有提出要教这些技能,纲要还

21、特别指出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她的话音一落,便引来一阵反对的声音主要观点是:1、如果不教的话,幼儿没有掌握这个艺术的语言,用什么来表达?2、纲要说到了培养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而这个能力应该包含技能,绘画技能越好,表现的能力越强。3、纲要没有说不要技能,而是反对机械的训练,我们要做的是如何用游戏的方式来传递技能。颠倒的世界小海是个实习生,听说学校的实习指导老师要来观摩她的教学活动,特别准备了一个语言和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为了使指导老师满意,不仅进行了精心准备,还进行了试教。活动过程大致是先讲一个故事,叫“颠倒的世界”,故事内容说的是在一个颠倒的世界里,样样事情都反了,比如长颈鹿变

22、短颈鹿了,乌龟跑得飞快,小兔子挪动身子很慢,房子会走,故事很好玩,讲得幼儿哈哈大笑。然后,老师让幼儿自己想象,在你的颠倒世界里,还有什么事情反过来了,把它画下来以后进行交流。令小海老师没有想到的是,事实真的颠倒了。试教时,她找来的一半孩子,都是平时被认为画画不好的,而留下准备正式上课的那一半幼儿,都在外面学画,有的还得过奖。但遗憾的是,试教很成功,而正式教学很失败。表现为试教时的那批孩子想象力丰富,讲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相反事,笑得前仰后翻的,比如在我的颠倒世界里,我变成了妈妈,妈妈变成了孩子,我看电视,命令妈妈写字。而正式教学中,那些很会画画的孩子却抓耳挠腮的,想不出要画什么,总有说这个东西不会画,那个东西不会画的,还有相互模仿的。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绘画水平一点也不显得比另一些孩子好,也不比自己平时绘画课上画得好。角色游戏案例:分食物沙池里,妮妮用铲子快速地将沙池表面上的干沙拨开,从底下挖出湿沙,一铲一铲装进一个盆子里,装满后又用铲子将盆里的沙拍紧,再装,再拍紧,直到满满的、紧紧的。然后快速地将盆倒扣下去,小心翼翼地将盆拿起来。“一个蛋糕做好了,”她自言自语道。又用铲刀从中间切开,一分为二。半个铲到一个纸盘里,另外半个铲到另一个纸盘里,一手拿一个盘,走到两个客人老师面前,说“请吃蛋糕吧”。马上,她又做了一个蛋糕,这次她用铲子从中间横一刀,竖一刀,分成了四块,放到四个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