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系统运行规程_第1页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_第2页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_第3页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_第4页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S-004-01-05- A/0技 术 文 件Technical Document文件名称: 直流系统运行规程文件编号: 编制单位: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公司编 制: 马 疆 峰 审 核: 批 准: 本文件共09页目 录Summary 一、 设备的技术性能及规范二、 运行和维护三、 异常运行和事故处理一、 设备的技术性能及规范1.1 设备概况1.1.1 为了供给操作、信号、继电保护、真空开关跳合闸, 车间装有数组铅酸蓄电池组,并附有电压调整装置。1.1.2 为给蓄电池正常进行浮充电,装设有浮充机。1.1.3铅酸免维护电池与镉镍电池充电方式不同,它只需要恒压限流作为电池补充,电池初充

2、电时由于容量少,内阻大,补充电流最大。充电最大电流限制在总容量1/5充满后,充电电流逐渐减小,状态始终在恒压,蓄电池自放电电流就是充电机补充电流。1.1.4直流整流设备的绝缘电阻,满足低压设备绝缘电阻值要求,否则应查明原因,进行消除(非线性元件除外).直流母线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10兆欧,全部直流系统绝缘不得低于0.5兆欧,蓄电池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5兆欧,以上测定均用500伏摇表测量。1.2 蓄电池的性能及规范1.2.1 蓄电池规格序号装设地点型号额定容量组数每组只数生产厂家1主控室KB122000200 AH215KUKJE INDUSTRY BATTERY CO.,LTD2发电机6VA1

3、576.5 AH22芬兰进口1.2.2 蓄电池的容量与放电电流,电解液的温度等有关,放电电流增大,容量减小,电解液温度降低,容量降低(正常15-20)温度过高容量也下降。1.2.3 已放电的蓄电池,必须给予及时的充电,否则将影响电池的容量和寿命。1.2.4 为补偿电池的局部放电,电池在使用中都要采用1-2mA/AH浮充电流,使每一电池电压保持在13.5-13.8伏间,使电池经常保持在充满状态。1.2.5 凡进行浮充电的电池,每一年(或半年)应做一次充,放电循环,以活化电池。1.3 浮充装置的性能及规范1.3.1充电机的技术参数充电机型号电池直流盘型号输入交流电压(V)输入功率KVA输出直流电压

4、(V)输出直流电流(A)厂 家KGCV3aPED-XD380±10%220±2%30大连市旅顺恒力电源设备厂CN-D 08 48N2300.854AEES1.3.2 浮充装置可给蓄电池浮充电,在充电过程中,经常注意浮充电流.1.3.3 为防止整流装置开机时, 因电压或电流过大产生冲击现象应将切换开关放在所需的位置上,同时将调整电位器逆时针旋转至最大位置。二、 正常运行和维护2.1 蓄电池的运行标准2.1.1 蓄电池正常在浮充电方式运行中, 每个电池电压应保持在13.5-13.8伏,正常运行中直流母线电压保持在220V±2%范围内。2.1.2 蓄电池电解液温度正常应

5、保持在1525。2.1.3 直流母线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兆欧,全部直流系统的绝缘电阻不低于0.5兆欧,蓄电池组绝缘电阻不低于0.5兆欧。2.2 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2.2.1 直流母线分二段,用母联开关进行联络.正常运行(浮充电)时, 母联开关应断开,第一组蓄电池接于第一段母线,第二组蓄电池接于第二段线, 给高压开关设备提供控制、合闸、信号电源。2.2.2 硅整流装置正常投入运行中,除供给接至直流母线段的直流负荷外,还以1-2毫安/AH电流向蓄电池浮充电,以补偿蓄电池的自放电损失。2.2.3 当整流装置停运或因系统负荷突增时, 其全部或部分直流负荷由蓄电池供给,正常后,仍由充电装置给蓄电池充电

6、,以保证蓄电池经常处于充满状态。2.2.4 正常情况下直流母线电压变化较小时, 可调节母线电压控制开关保持电压稳定。2.2.5 每一段母线上装有绝缘监视装置一套和闪光装置一套。2.2.6 每段直流母线装设有高,低压监视继电器, 在直流母线电压高,电压低时发出信号。2.2.7 蓄电池装有可熔保险器,电流为100A。2.2.8 合闸电源与控制电源均带有电源监视信号灯。2.2.9 为了保持蓄电池的容量,对于经常使用的蓄电池应每月进行一次过充电,方法以正常充电电流充电6小时后,再以正常充电电流值的1/2电流继续充电6小时。2.2.11充电时应监视电解液温度不高于40。2.2.12直流系统的解列点规定如

7、下:主控系统(控制操作系统回路,合闸回路)发电机系统( 控制操作系统回路,合闸回路)中央信号系统(预告信号回路,事故信号回路)正常运行时, 必须按规定的解列点解开,选直流接地时,解列点可以按规定短时环网,但直流解地选定后,必须按解列点恢复系统。2.3 倒闸操作2.3.1 进行蓄电池充、放电操作时,应填写操作票或用操作卡片。2.3.2 直流系统正常运行方式按规定运行,不得任意改变。2.3.3 倒闸操作注意事项:a 环形供电回路需要解列,并列时,必须先检查两电源在同一母线, 否则应合上母联刀闸。b 当()段某元件设备损坏时,必须合上母联刀闸。c 在切换动力电源倒闸操作时,应避免任一回路失去直流电源

8、。d 直流设备检修后, 有可能引起极性接错, 在加入运行前应测量极性正确无误,方可接入。e 合直流母联刀闸时,应调整两段母线电压相等。f 充电装置与母线并列运行时,应调整其电压较母线电压高3-5伏。2.4 蓄电池的检查与维护2.4.1 直流配电装置检查项目a 直流母线电压应为额定电压,各表计指示正常,禁止用小电流表测量放电电流。b 蓄电池浮充电电流应符合规定(小于0.5A)。c 测量直流系统绝缘良好,闪光装置良好。d 检查刀闸保险接触良好,无过热现象。e 直流系统运行方式正常。f 硅整流装置盘表计指示正常,各元件运行正常。2.4.2 特殊情况下注意事项当开关电动合闸时应监视蓄电池放电电流不超过

9、额定值, 并应很快恢复正常,如因合闸线圈长时间通电(HC粘住),造成蓄电池电流不返回时应经该动力线路刀闸短时间断开再检查不返回原因。2.5 直流系统的绝缘监视装置2.5.1 绝缘监视装置按单臂电桥原理组成,有二个切换开关,正常运行时测量对地电压的开关SA6应放在母线位置。2.5.2 当()段直流母线任一极的绝缘降低或发生接地时,电桥平衡破坏时,使接地继电器动作发出声光信号。2.5.3 在接地选择中为防止接地继电器长时间带电而损坏,此时可将SA6开关切至"+"或"-"对地位置,并根据对地电压表进行判断和选择。2.5.4 每小时应测量一次"+&qu

10、ot;或"-"对地电压, 如测出"+"或"-"对地电压大于50V,应测量整个直流系统对地绝缘电阻, 将SA6开关以至短路位置(正极接地切换到"-"位置,负极接地切换到"+"位置)根据电压表数值计算出整个直流系统的绝缘,如低于0.5兆欧时则应进行接地选择, 查出绝缘低的线路和设备。三、 异常运行和事故处理3.1 异常运行3.1.1 浮充装置和主充装置运行不正常,应检查交流电源变压器,整流元件,电阻,电容元件。3.2 蓄电池故障和事故处理3.2.1 电量消失太快.原因: 自放电增加,外界短路或漏电。

11、处理: 查明原因后,消除缺陷.3.2.2 外壳膨胀.原因: 出气孔活门失灵,储存了气体,此时应修理出气孔。3.3 直流系统接地3.3.1 直流系统接地现象:a 警铃响,直流盘直流接地光字牌亮。b 直流系统绝缘电阻降低,直流对地电压指示升高。3.3.2 接地性质:a 绝缘降低 1.一极对地电压升高(也可能二极)。2.直流接地信号可能发生不出来,可设法排除水汽, 使绝缘恢复。b 一点金属性稳定接地:1."直流接地"光字牌亮,警铃响。2.一极对地电压指示为主电压,另一极对地电压为零或基本为零。3.用验电笔验电,接地相不亮。c 多点接地:1."直流接地"光字牌亮

12、,警铃响。2.两直流系统光字牌亮。3.若为同极性接地两直流系统对地电压指示可能降低。4.若为异极性接地,硅整流装置有小摆动。d 交直流混线:1.同一点金属接地现象相同。2.用验电器可量出交流电压。3.3.3 直流系统一点接地没有很大影响,但出现另一点接地时会引起短路,使保险熔断,失去保护电源和影响正常操作,使保护误动作和跳闸, 故直流接地时要迅速寻找和消除。3.3.4 直流接地时要明确是哪一系统,是瞬间,永久性接地, 是全接地或经电阻接地而后再选择。3.3.5 因操作回路复杂,分布较广,易引起接地。a 间隙性接地,一般是人为接地。b 永久性接地,混线绝缘降低可分隔选择接地点。3.3.6 接地选择办法a 调整,段母线电压相等。b 合上联络刀闸。c 将怀疑有接地可能的线路开关切至另一段供电。d 断开母联刀闸,查看接地是否转移,依此类推进行选择。e 选出某一单一回路时,再分割缩小至一点。f 选主控信号回路时:1.首先选出直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