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环境学复习概要第一章 绪论(尹喆)1、建筑环境学面临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如何协调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任务: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舒适标准,以便有效合理的利用能源;(2)由于合成材料对于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任务:研究和掌握形成病态建筑的起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2、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室外气候、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气流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七个主要部分组成。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焦念鹏)1、什么是平均太阳时?平均太阳时就是以子午线时为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2、确定太阳位置常用的两个角度是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
2、位角A。3、分析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大小取决于什么因素。地球对太阳的相对位置、太阳高度角和路径、大气透明度。4、 分析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的传播机理。 一部分为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即直射辐射);另一部分是经过大气层散射后到达地面成 为散射辐射,直射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对地面的总辐射。辐射能量的强弱取决于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天空中各种气体分子、尘埃、微粒水粒对阳光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共同影响。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取决于 射线在大气中射程的长短 和 大气质量 。6、日照的标准用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来衡量;对南北朝向的建筑物,若要求的日照时间相同,则间距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若建筑在同一纬度
3、上,要求的日照时间越长,南北间距越大。7、什么是空气温度?影响地面附近气温的因素有哪三个?定义: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影响因素: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地面的覆盖面、大气对流作用。8、 是空气温度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为什么?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对空气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用,空气温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面温度改变,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上升的直接原因。9、 什么是“微气候”、 “霜洞”效应和有效天空温度?微气候:指在建筑物周
4、围地面上及屋面、墙面、窗台等特定地点的风、阳光、辐射、气温与湿度条件。霜洞效应:洼地冷空气聚集造成气温低于地面上的空气温度。有效天空温度:用于计算大气层对地球表面的投入辐射。10、夜间辐射包括哪些项?大气长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周围建筑和其他物体外表面的长波辐射。11、不同下垫面空气的温度遵循什么样的变化规律?在不同下垫面上,温度变化是温度的局地倒置现象,其温差达到最大极限值称为霜洞。当阳光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途中,其中一部分(大约10%)被大气中的水蒸气和CO2所吸收,同时它们还吸收来自地面的反辐射,使其具有一定温度,此时的大气温度称为有效天空温度Tsky,其数值取决于地表温度Td,距地面1.
5、5-2.0M高处的气体温度T0;水蒸汽分压力Ed与日照百分比率。12、 简述地温变化特点。地层表面温度对地面上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过程有明显影响,而底层深部的温度变化有对地下建筑的热过程起决定性作用。(1)地层表面温度变化: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对天空的长波辐射,可看做是周期性的温度波动;(2)底层深部的温度变化:由于地层的蓄热作用,温度波在向地层深处传递时,会造成温度波的衰减和时间的延迟,温度变化的幅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少。深度大于1.5M时,日温度波动可忽略不计。达到一定深度,地层温度达到一近似恒定值。深度小于15m的浅层地层中,不同深度的地层原始温度随时间变化,大于15m的深层地层中,原始温度不随时
6、间变化,且比地面温度的全年平均值高1-313、什么是风?风的两个特征要素是什么?什么是降水?降水性质包括哪些。风是指由于大气压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风速和风向。降水:大地蒸发的水分进入大气层,凝结后又回到地面,包括雨、雪、冰雹等。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时间14、 城市微气候的特点是什么?城市微气候:指在建筑物周围地面上及屋面、墙面、窗台等特定地点的风、阳光、辐射、气温与湿度条件。特点:(1)城市风场与远郊不同。除风场改变之外,平均风速低于远郊的来流风速。(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现象。(3)城市中的云量,特别是低云量比郊区多,大气透明度低,太阳总辐射照度也比郊区弱。15、城市风场分哪两类
7、?分别对什么有影响?城市风场:影响城市的污染状况;建筑群内风场:影响热环境,包括小区内外环境的热舒适性,夏季建筑通风以及由于冬季建筑的渗透风附加的采暖负荷。16、 什么是城市热岛?影响城市热岛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城市热岛就是指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人为因素、气象条件、城区气候条件、城市布局形状。17、 什么是日照?日照的标准包括什么?设置楼间距的依据是什么?日照是指物体表面被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现象。日照时间、日照质量(日照时间的积累+每小时日照面积)。最低限度的日照要求,建筑所在的地理位置,即纬度不同。18、 我国气候分区有哪两种?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8、)五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主要指标:累年1月和7月平均温度;辅助指标:累年日平均温度5和25的天数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的七个建筑气候区划分区七个一级区,若干个二级区主要指标:累年1月和7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相对湿度;辅助指标: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5和25的天数。 第3章 建筑热湿环境(杜中宇)1、简述建筑维护结构对太阳辐射反射、吸收、透过机理。(P46)由于围护结构的材料(透光、半透光、非透光)、表面粗糙度、颜色等的不同,使得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透过存在差异。材料的透光性低、表面粗糙、颜色深,反射率就越低,吸收率越高,透过率越小。反之亦然。2、 概念:(1)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9、 (2)得热量(3)冷负荷(4)热负荷。 (1)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综合表达了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围护结构外表面与天空和周围物体之间的长波辐射,这样一个综合热作用。 (2)得热量:某时刻在内、外扰作用下进入室内的总热量叫做该时刻的得热 (3)冷负荷:维持一定室内热湿环境,需要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两部分。 (4)热负荷:维持一定室内热湿环境,需要在单位时间内向室内加入的热量,包括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两部分。3、通过玻璃的得热应包括: 通过玻璃板壁的的热量和日照辐射得热量 。 透过玻璃的实际太阳辐射得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P57) 与透光围护结构的种类及其热工性能有
10、关系。4、什么是夜间辐射?(P52) 夜间辐射:围护结构外表面与环境的长波辐射换热。QLw=大气长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周围建筑和其他物体外表面的长波辐射。5、简单分析夏季外遮阳还是内遮阳效果好?(P60) 因为外遮阳只有透过和吸收中的一部分成为得热,而内遮阳是遮阳设施吸收和透过部分全部为得热,所以外遮阳好。6、维护结构内部出现冻结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维护结构内任一断面上的水蒸气分压力大于该断面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分压力,且该断面的温度低于零度,就会产生冻结。7、室内热湿源包括:人体散热和散湿、 设备和照明设施、 室内湿源 。8、写出室内空气热平衡关系,并根据右图分析负荷与得热的关系
11、。室内空气热平衡关系:排出的对流热+空气得显热增值=室内热源对流得热+壁面对流得热+渗透得热。 关系(P71): 潜热得热、渗透空气得热一般会直接进入室内空气中立刻成为瞬时冷负荷;通过围护结构导热、通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室内显热源散热、对流得热部分也会直接传给室内空气立刻成为瞬时冷负荷; 辐射得热部分先传到各围护结构及家具,再以对流形式进入空气成为瞬时冷负荷,与得热存在时间的延迟和量上的衰减。9、分析热量衰减和延迟的原因。(P54) 由于围护结构存在热惯性,因此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和温度的波动幅度与外扰波动幅度之间存在衰减和延迟的关系。辐射的存在是延迟和衰减的根源!10、常用的负荷计算方法有哪些
12、?(P82)1 稳态算法:在一定条件下,认为室内、外参数不变,且不考虑建筑蓄热(延迟和衰减)负荷预测值偏大。方法:采用室内、外瞬时温差或平均温差,负荷与以往时刻的传热状况无关: QKFDT 2 动态算法积分变换法原理得热是不断随时间变化的,负荷也跟着变化;方法:对于常系数的线性偏微分方程,采用积分变换如傅立叶变换或拉普拉斯变换。3 计算机模拟软件。11、 简述用积分变换方法求解围护结构的不稳定传热过程的步骤。(P83)(1)边界条件的离散或分解;(2)求解单位扰量的响应;(3)把单元扰量的响应进行叠加和叠加积分求和。12、稳态计算法适用条件:(1)计算蓄热性能不强的轻型、简易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13、且缺乏参考数据时,(2)如果室内外温差的平均值远远大于室内外温差的波动值时,采用平均温差的稳态计算带来的误差也比较小,在工程设计中是可以接受的。13、为什么冬季往往可以采用稳态算法计算采暖负荷而夏天却一定要采用动态算法计算空调负荷?在利用稳态算法计算采暖负荷时,可以用在计算蓄热性能不强的轻型、简易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且缺乏参考数据是可以用此法。此外,如果室内外温差的平均值远远大于室内外温差的波动值时,采用此法误差小,在工程计算中是可以接受的。在冬季,是室外温度的波动幅度远小于室内外温差,因此冬季可以,而夏季,尽管夏季日渐瞬时室外温度可能要比室内温度高得多,但夜间却有可能低于室内温度,因此与冬季相
14、比,室内外平 均温差并不大,但波动的幅度却相对比较大,如用此法,会导致冷负荷计算结果偏小。14、冷负荷计算常用方法有哪两种,定义是什么?(P84)冷负荷系数法:将外扰分解为脉冲,分别求得脉冲外扰对室内影响结果(响应),再进行叠加。谐波反应法:把外扰分解为余弦波,分别求出每个正(余)弦波外扰的室内响应,并进行叠加。15、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单独由气象参数决定的吗?为什么? 不是。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反映了室外温度,太阳辐射和长波辐射综合效果,是这三种效果折合而成的当量值,在白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强度远远大于长波辐射,因此长波辐射的效果可以忽略。由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表达式可知,其数值不仅跟室外气象参数,如
15、气温,日射强度,风速有关,还跟所考察物体的表面特征有关,即围护结构或人体表面的吸收特性有关。第四章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杨淼)1、热平衡方程中各字母的含义。M-W-C-R-E-S=0 式中:M人体能量代谢率,决定于人体的代谢率大小,W/m2 W人体所做的机械功,W/m2 C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通过对流形式散发的热量,W/m2 R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通过辐射形式散发的热量,W/m2 E汗液蒸发和呼出的水蒸气所带走的热量,W/m2 S人体蓄热率,W/m22、什么是热感觉?它最初取决于皮肤温度,而后取决于核心温度;影响热感觉的因素有哪些?热感觉:人体对周围环境是“冷”还是“热”的主观描述。影响因素
16、:皮肤温度、人体的核心温度。3、分析同一个人的两只手放在同一温度的水中会有冷和热的感觉。热感觉并不仅仅是由于冷热刺激的存在所造成的,而与刺激的延续时间以及人体原有的热状态有关。人体的冷热感受器均对环境有显著的适应性。4、热舒适的影响因素:皮肤温度、核心温度、空气湿度、垂直温差、吹风感、辐射不均匀性、其他因素。5、分析热平衡方程和热舒适方程的关系。在人体热平衡方程中,当人体蓄热率S=0时,有M-W-C-R-E=0。舒适程度由对热中性的偏移程度确定,与偏移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与人体的热状态变化没有关系。6、 名词解释:服装热阻、“中性”状态、平均辐射温度。服装热阻:指的是服装本身的显热热阻。“中性
17、”状态:不冷不热的状态。平均辐射温度:指的是环境四周表面对人体辐射作用的平均温度。7、热舒适指标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场合?预测平均评价PMV:适用于室内参数稳定且在人体周围均匀分布的热环境(低温条件下适用)。有效温度ET*适用于着装轻薄、活动量小,风速低的环境。标准有效温度SET*:综合考虑了不同的活动水平和衣服热阻。8、什么是有效温度、新有效温度和标准有效温度?有效温度ET:干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对人体温暖感或冷感影响的综合数值,该数值等效于产生相同感觉的静止饱和空气的温度。新有效温度Et*:是以皮肤温度变化为基础,反映环境的干球温度、平均辐射温度、湿度对人体热交换的综合作用的热舒适指标。标
18、准有效温度SET*:身着标准热阻服装的人,在相对湿度为50%,空气静止不动,空气温度等于平均辐射温度的等温环境中,若于他在实际环境和实际服装热阻条件下的平均皮肤温度和皮肤湿润度相同,则必将具有热损失,则该温度就是上述实际环境的标准有效温度。9、PMV和PPD是指什么?PMV:代表了同一环境下绝大多数人的感觉。PPD:表示人群对热环境不满意的百分数。10、人的代谢率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人体的发热量和出汗率是否随环境空气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人体的代谢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肌肉活动强度,环境、温度、性别、年龄、神经紧张程度、进食后时间的长短等。 当活动强度一定时,人体发热量中显热和潜热的比例是随
19、着空气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环境空气温度越高;热体的显热就越高;潜热散热量就越多所以人体的发热量不随空间的温度改变而改变,但出汗率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1、 环境与劳动效率的关系。(从热刺激与激发的关系;效率与激发的关系;热环境对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分析)1) 中等激发时效率最高、低激发导致人不清醒、高激发导致不能全神贯注。2) 接近、略高于热中性温度时,激发水平最低,对应温度T0=最小激发温度;对简单工作劳动效率处于低谷;对复杂工作劳动效率处于高峰。3) 高温会降低劳动的效率、寒冷影响肢体的灵活性、温度偏离最佳值会增加事故发生率。在新有效温度2530,效率90%。在新有效温度高于
20、33时,脑力劳动效率开始下降。在热环境中暴露时间影响劳动效率。第五章 室内空气品质(东岩)1、分析说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引起相关病症、我国IAQ问题的独特之处分析)。(P140 )室内空气品质中的VOCs浓度过高会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SBS),与建筑有关的疾病(),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近年来,增塑剂、阻燃剂等含有半有机挥发物()的人体的危害引起广泛关注,主要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会导致系列严重健康危害:可使儿童产生过敏症状,增加哮喘和支气管阻塞的风险,并可造成多种严重疾病。同时还会降低劳动效率。我国独特之处:(1)每年新建建筑量急剧增加不合适的建筑设计、空调设计和不合理
21、的空调运行管理。(2)建材、装修市场混乱,缺乏相应的科学规范和管理手段、缺乏检测和控制室内污染的技术措施。(3)室内空气品质现成为建筑学、暖通空调工程、建筑环境学、房地产商等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2、简述室内空气品质问题产生的原因。()强调建筑节能,导致建筑密闭性增强和新风量减少。()新星合成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大量应用。()散发有害气体的电器产品的大量使用()传统集中空调系统的固有缺点以及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不合理。()厨房和卫生间气流组织不合理。()室外空气污染。3、良好室内空气品质和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P142)良好室内空气品质: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打到供人的权威机构所确定的有害物浓
22、度指标,并且处于这种空气中的绝大数人()对此没有表示不满意。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空调空间中绝大数多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的浓度。4、室内污染物按其特性可分为: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 室内微生物三类。5、为什么说有机挥发物的浓度很小危害却很大?(从特点、危害来分析)(P146)单独浓度不高,但多种微量VOC的共同作用不可忽视。长期低剂量释放,对人体危害大。引起头痛、恶心等症状。VOCs中各种化合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比较复杂,难于了解。各国各地不同时间所检测的VOCs的组份 也不完全相同,所以目前对VOCs的健康效应的研究远远不及甲醛清楚。6、
23、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人的工作效率。7、暴露水平评价定义,它是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观还是客观评价指标?分哪三个层次?(P168)暴露水平评价:据室内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人员在室内活动情况评估室内人员的瞬间和累计暴露水平。(客观评价指标)(包括浓度指标评价、暴露水平评价、健康风险评价)8、对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有几种?(P174)(1)“堵源”建筑设计与施工特别是围护结构表层材料的选用中,采用VOC等有害气体释放量少的材料;(2)“节流”切实保证空调或通风系统的正确设计、严格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使可能的污染源产污量降低到最小程度;(3)“稀释” 保证足够的新风量或通风换气量,稀释
24、和排除室内气态污染物。这也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基本方法。(4)“清除”采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如过滤、吸附、吸收、氧化还原等将空气中的有害物清除或分解掉。9、 污染物源头治理方法有哪三种?(P174)(1)消除室内污染源:在室内不用有污染的用品或材料;使用功能相同,但不会污染的用品或材料(2)减少室内污染源散发强度:生产厂家按相关标准生产产品;用户按相关标准选用产品(3)污染源附近采用局部排风。10、空气过滤法的过滤机理。(a) 重力作用: 尘粒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流线而沉降到纤维表面上。(b) 惯性碰撞:具有较大惯性的粒子 (d>0.5m) 通常难于绕过过滤器纤维而和纤维直接接触, 从而被
25、捕获。 (c) 扩散效应:随主气流掠过纤维表面的小粒子(d<0.2m),可能在类似布朗运动的位移时与纤维表面接触。(d)接触阻留:粒径的粒子惯性小,在沿流线运动时,可能接触到纤维表面而被截留。尘粒尺寸大于纤维网眼而被阻留时称为筛子(滤)作用。 (e) 静电效应:由于气体摩擦和其它原因,可能使纤维、尘粒带电,通过静电作用被捕集。第六章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史文哲)1、简述通风的目的和分类。(P202)目的:1)保证排除室内污染物,保证室内人员健康;2)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鲜 空气的需要;3)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分类: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2、 什么是自然通风、热压、余压、风压、中和面?
26、自然通风: 利用自然的手段(热压、风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方式。(P203)热压:温差引起的空气密度差导致建筑开口内外的压差(P204)风压:室外气流绕流引起建筑周围压力分布的不同形成开口处的压差。(P206)余压:室内某一点压力和室外同标高未受扰动的空气压力的差值,即为该点余压。(P205)中和面:室内外压力相等处的水平面。(P205)3、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如何提高其效果,分别分析热压和余压对其的作用。 原理:建筑物的外墙上的窗孔两侧存在压力差p,就会有空气流过该窗孔空气流过窗孔的阻力就是 p。只要已知窗孔两侧的压力差和窗孔的面积就可以求得通过该窗孔的通气量。通气量的
27、大小随压力差的增加而增加。作用:热压与两窗孔的高度差和室外空气密度差有关,如果室内外没有空气温度差或者窗孔之间没有高度差就不会产生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不同形状的建筑物在不同的方向和风力作用下,空气动力系数的分布是不同的,同一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上,如果有两个风压值不同的窗孔,空气动力系数大的将会进风,小的将会排风。4、获得自然通风压力差的途径有室内外风压和热压。5、某一建筑在有热压和风压同时作用时,外窗孔的内外压差等于各窗孔的余压和室外风压之差 。(P207) 6、自然通风有哪些特点及适用场合?特点 :1)不消耗动力或消耗很少的动力节能; 2)可用充足的新鲜空气保证室内的空气品质有效;3)受建
28、筑设计和气候条件限制难控。 B 适用场合:低层建筑,中小尺寸的办公室,学校,住宅,仓库,轻工业厂房和简易养殖场等7、机械通风有哪三种形式?各自定义是什么?1 稀释通风:又称全面通风.把一定量的清洁空气送入房间,稀释室内污染物,使浓度达标,并将室内等量空气连同污染物排到室外.2 置换通风:空气以低风速、小温差的状态送入人员活动区下部,在送风气流和室内热源形成的上升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将热浊的空气顶升至屋子顶部排出的一种机械通风方式。3 局部送风:对某些局部区域送风,使局部地区的环境达到要求的送风方法. 8、全面通风稳定状态的关系式为: 试说明上式各符号的物理意义;在室内允许污染物浓度一定时,如何减
29、小通风量?M:示踪气体释放速率;:测排风口处示踪气体浓度;房间内部初始浓度;G:房间通风量。 减小示踪气体释放速度;增大排风口处示踪气体浓度。 9、 据通风目的,对室内空气分布的评价分哪三个方面?各自含义是什么? (P220)1)描述送风有效性的参数,主要反映送风能否有效到达考察 区域以及到达该区域的空气 新鲜程度,如:空气龄、换气效率、送风可及性2)描述污染物排除有效性的参数,主要反映污染物到达考察 区域的程度以及到达该区域所需要的时间,如:污染物含量和排空时间、排污效率与余热排除效率、污染物年龄、 污染源可及性 3)与热舒适关系密切的有关参数,如:不均匀系数、空气扩散性能指标。 10、送风
30、有效性评价指标有空气龄、换气效率和送风可及性。(P221)11、污染物排除有效性评价指标有污染物含量和排空时间、排污效率与余热排除效率、污染物年龄和污染源可及性。12、与热舒适相关的评价指标有不均匀系数、空气性能扩散指标ADPI。(P228)13、概念:空气年龄、换气效率、送风可及性、排污效率、污染物可及性、空气扩散性能指标、排污效率. 1)空气龄:是指送风到达房间某点的时间。 (P221) 2)换气效率:实际通风条件下房间平均空气龄与活塞流的平均空气龄的比值倒数为换气效率 (<1)。(P223) 3)送风可及性:在流场不变的条件下,假设某一送风口的空气含有浓度为Cs,i的指示剂气体,房
31、间内部无源,则该送风口在历时T后对空间位置i的可及性为:(P224) 4)排污效率:衡量稳态通风效率的指标,表示送风排除污染物的能力。(P226P227) 5)污染物可及性:反映污染物源在任意时段内对室内各点的影响程度。 (P228) 6)空气扩散性能指标:空间内满足规定风速和温度要求的测点数与总测点数之比。(P230) 7)排污效率:由排污效率的定义式可知,测出进风口,考察区域和排风口的示踪气体浓度值即可求出各种定义下的排污效率。(P234)14、 利用示踪气体可以得出的气流组织参数有哪些?怎样测量? 1)年龄指标:释放点放在送风口,测点在室内任一位置测点空气龄释放点放在房间内部,测点在室内
32、任一位置测点污染物年龄释放点放在房间内部,测点在出风口污染物的驻留时间2)换气次数n:上升法:已知示踪气体释放速率M,测排风口处示踪气体浓度Ce , Cs =0房间通风量Q=M/Ce, n=Q/V下降法:已知房间内部初始浓度C0,测出时刻排风口处示踪气体浓度Ce,再求房间名义时间nn=1/n。3)换气效率:定义式:先求换气次数n,再求房间名义时间nn=1/n据出口浓度Ce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求出 。4)排污效率:定义式:测出进风口、考察区域、排风口的示踪气体浓度。 详情请参考课本(P231P233)15、已知示踪气体的释放速度,测出出口处示踪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出的气流组织参数有:
33、换气次数 和换气效率。16、室内气流组织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1 )示踪气体实验法 ;2)半经验射流公式法 ;3)数值求解法(CFD方法)。第七章 建筑声环境(谷忠伟)1、解释声源、声波、声功率、声强、声压。1) 声源(P238):通常是振动的物体向周围的介质辐射光源,声能以介质中的声波形式传播。2) 声波(P238):声源的振动引起它周围的空气交替地被压缩和舒张,并向四周传播而形成的机械波。3) 声功率W(P241):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对外辐射的声能,即在全部可听范围所辐射的功率,单位W。是声源的输出功率,是声源的本身特性。在某个有限频率范围所辐射的功率,亦称频带声功率。4) 声强 I(P242
34、):单位时间内,某点处垂直于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所通过的声能,W/m2。 ;5) 声压 p(P242):指有声波传播的瞬时,媒质中的压强与无声波时压强(静压)之差,Pa 。2、 解释响度级、掩蔽效应、双耳听闻效应、听觉疲劳、听觉损失。1) 响度级(P243):用1000 Hz 纯音的声压级代表其等响曲线的响度级,单位Phon。不同频率,不同声压级,但对人耳,可能听起来一样响。2) 掩蔽效应(P247):一种声音存在提高了另一种声音的可闻阈。特点:频率相近则掩蔽作用显著;对高频掩蔽作用比对低频掩蔽作用大。影响因素:频谱;声压级差;两者到人耳的时间、相位等。3) 双耳听闻效应(P248):同一声源发
35、出的声音传至人耳时,因到达双耳的声波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相位差、强度差,使人耳能够辨别声音的方向。双耳的这种辨别声源方向的能力称为方位感。作用:方位感明显的噪声易使人烦躁;方位感弱的噪声易被人忽略。4) 听觉疲劳(P248):听阈暂时提高,事后可以恢复的现象。5) 听力损失(P248):听阈永久性提高,不可恢复的现象。3、 简述评价噪声的几个指标。a. A声级计(声级、响度的测量工具):模拟人耳对40方纯音的反应而得到A计权方式。环境噪声响度多在40方上下,故A声级能够较好地反映人对噪声的主观反应。A声级不能反映噪声的频谱特性。b. 等效连续A声级LAeq,T:声级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用一个稳定、
36、连续噪声等效,且两者在观察期内具有相同的能量。应用于各种噪声环境的评价。c. 昼夜等效声级Ldn:计算一天24小时的等效声级时,夜间的噪声+10dB的计权,所得到的等效声级。 Bd. 累积分布声级LX:用随机噪声声级出现的累积概率来表示。e. 噪声评价曲线:(1)NR,广泛用于户外噪声、也可用作工业噪声评价,LA=NR+5dB。(2)NC,对低频的要求比NR曲线苛刻 LA=NC+10dB; NCNR5。(3)PNC,是对NC曲线进行的修正 对低频部分更进一步进行了降低,PNC=3.5+NC。NC与PNC适合评价室内噪声对语言的干扰。4、简述噪声控制原则及相应措施。(P265-P266)1) 噪
37、声源噪声控制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改进结构设计、加工工艺,提高加工精度;采取吸声、隔声、减振等技术措施;安装消声器2) 传播途径中噪声控制:利用自然衰减闹静分开(建筑规划、设计时);利用指向性控制噪声传播方向(减弱高频噪声);利用吸声、隔声、隔振。3) 在接收点的噪声控制:佩戴护耳器;减少在噪声中暴露时间。5、 简述多孔吸声材料和共振吸声结构的工作机理。多孔吸声材料吸声原理(P259):声波导致空气在吸声材料中行进、反射、折射过程中产生摩擦而损耗声能,转变为热能。共振吸声结构原理(P260):共振结构在声波激发下振动,由于本身的内摩擦、与空气间的摩擦,把部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损耗。6、 什么是
38、吸声减噪,其使用原则有哪些?吸声减噪(P266):使混响声减弱,接受的主要是直达声,被噪声包围的感觉将明显减弱。使用原则(P267):(1)室内平均吸声系数较小时,吸声减噪法收效最大。(2)吸声减噪法,仅能减少反射声,因此,吸声处理一般只能取得412dB的降噪效果。(3)在靠近声源的场所,采用该法将不会得到理想的降噪效果。7、 提高房间的降噪量措施主要有哪些?(P266-P267)控制措施:吸声降噪;隔声;减振和隔振;气流噪声控制(消声器);掩蔽。8、 撞击声的隔绝措施主要有哪三种?(P269)措施:(1)减弱振动源撞击楼板引起的振动;(2)阻隔振动在建筑结构中的传播;(3)阻隔振动结构向接受空间辐射的空气声。8、 什么是隔振和阻尼减振?(P269-P270)隔振:在机器设备和基础间插入弹性元件。阻尼减振:在传播振动的薄板结构上涂上高内阻的粘弹性材料,靠阻尼作用,把一部分振动转变为热能。9、 简述隔声罩的隔声原理。(P271)原理:把声源处发出的声能封闭在隔声罩内,尽可能的在罩内消耗掉,减少其向外的传播。10、 消声器消声量的表示方法有哪两种?各自含义?(P273)插入损失:指在声源与测点之间插入在消声器前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电气设备维修》试卷3及答案
- 初级厨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宝典驾校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策略
- 新质生产力农村创未来
- 民众与医护的信任纽带
- 情人节促销创意活动方案
- 安全包保责任制讲解
- 2025年麻醉科药物应用与副作用考试答案及解析
- 新质生产力与体育保健与康复
- 2025年下半年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社会公开招聘22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2025年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可行性分析报告
- 综合楼玻璃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6篇
- 2025年度集中供暖项目暖气设施安装及售后服务合同
- 护士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
- 固废回收协议书范本
- 全文《中国式现代化》PPT
- 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 10kV高压开关柜验收规范标准详
- 英才学院《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件07振动的测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