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 1 分子与细胞1 1 细胞的分子组成1.1- 01 氨基酸的结构与脱水缩合 理解1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怎样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必修1P2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约有 20 种。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 有一个氨基( -NH 2)和一个羧基( -COOH ),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 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不同是由于 R 基 的不同 2氨基酸是以什么方式连接的?它们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叫什么?如何表示? ( 必修 1P22)两个氨基酸形成二肽的缩合反应:R1R2R1R2| | 酶 | |NH 2 C COOH + NH 2CCOOHNH2CCONHCCOOH
2、 +H 2O| | | |H H H H氨基酸分子通过 脱水缩合 形成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叫 肽键 (NH CO )。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氨基酸 二肽 三肽 多肽 蛋白质3n 个氨基酸形成 1 条肽链时,脱掉几个分子 H2O?形成几个肽键?如果 n 个氨基酸形成 m条肽链呢? n 个氨基酸形成 1 条肽链时,脱掉 n-1 个 H2O ,形成 n-1 个肽键。同理, n 个氨基酸形成 m 条肽 链,脱掉 n-m 个 H2O,形成 n-m 个肽键。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总数 肽链条数1.1-02 蛋白质的结构 理解4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是什么?( 必修 1P2
3、3)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空间结构千差万别。1.1-03 蛋白质的功能 理解5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载体。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 质。调节作用:如蛋白质激素中的胰岛素。免疫作用:如抗体是蛋白质。总之,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 主要承担者1.1-04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6. 生物体内核酸的种类和遗传物质的种类。单糖: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二糖:蔗糖、 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体内) 功能: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植物特有的糖类:蔗糖、淀粉、纤维素。动物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动、植物共有的糖类:脱氧核糖、核
4、糖、葡萄糖种类麦芽糖(植物体内),六碳糖(葡萄糖、果糖)、乳糖(动物体内)、糖原(动物体内)核酸种类核苷酸碱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2 种( DNA 和 RNA )8种5种是 DNA真核生物2 种( DNA 和 RNA )8种5种是 DNA病 毒DNA 病 毒只有一种核酸是DNA(如:噬菌体)4种4种是 DNARNA 病 毒只有一种核酸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HIV、SRAS病毒)4种4种是 RNA7核酸的种类及基本单位是什么?( 必修 1P2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种类脱氧核糖核酸( DNA )核糖核酸( RNA )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4 种)核糖核苷酸( 4 种)核
5、苷酸 碱基T、A、G、CU、 A、G、 C核苷酸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组成 磷酸磷酸磷酸分布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空间结构双螺旋结构单链结构功能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显色反应遇甲基绿呈绿色遇吡罗红呈红色1.1-05 糖类的种类与作用 理解8糖类的种类与作用: ( 必修 1P30)还原糖的鉴定:用斐林试剂,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1.1-06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了解 9脂质的种类与作用: ( 必修 1P32)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绝热,保温,缓冲减压等 种类 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固醇: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 元
6、素组成:糖类:只有 CHO, 脂质:主要 CHO, 蛋白质:主要 CHON ,核酸: CHONP1.1- 07 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种类及其重要作用 理解 10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种类是:( 必修 1P16)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 20 多种。分为大量元素 (CHONPSKCaMg) 和微量元素 (FeMnBZnMoCu). 含量最多 的四种元素是 CHON ,主要元素有 CHONPS 11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是什么?C 是构成细胞的 基本元素 , Fe 构成血红蛋白, Mg 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1.1- 08 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了解12生物大分子(多
7、糖、蛋白质、核酸) 、脂质等有机物以 碳链为骨架,由许多 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必 修 1P33)1.1- 09 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 了解 13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 (必修 1P34)含量:水在细胞中的含量最多。 存在形式:自由水:多, 结合水:少。 (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变多,结合水变少) 功能:结合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运输营养和废物、参与反应1.1- 10 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 了解 14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 必修 1P35)存在形式:离子 功能:组成细胞中的复杂化合物:如血红蛋白中含Fe 2+ 、叶绿素中含 Mg2+ 。 维持细胞
8、和生物体生命活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 钙离子含量太 低,会出现 抽搐 。 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1 2 细胞的结构1.2-01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了解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必修 1P10)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两位科学家。 2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必修 1P10)内容: 细胞是生物体(除病毒)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 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通过 细胞分裂 产生)。意义:建立于 19 世纪的细胞学说,揭示细胞 统一性 和生物体结构 统一性 。1.2- 02 生物膜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了解3.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必修1 模块第
9、68 页)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 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糖蛋白,叫糖被。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糖蛋白(糖被)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具有识别的作用(与细胞间的信息交 流有关)。1.2-03 细胞膜的成分与功能 了解 4制备细胞膜的材料、方法是: (必修 1P40) 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方法:把 红细胞放在清水中,让其吸水涨破。5细胞膜化学成分: (必修 1P41) 化学成分:主要由脂质(磷脂最多)
10、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6细胞膜的功能是: (必修 1P42)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2- 04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了解7 结构: (必修 1P68) ( 1)流动镶嵌模型: (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 ( 3)功能特点:细胞膜和其它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膜系统 ( 必修 1P49) 组成:细胞器膜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细胞膜、核膜 特点: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功能:细胞膜使细胞
11、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细胞内 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 人工合成的膜材料应用:人造器官材料(如血液透析膜) 、海水淡化处理、污水处理等。1.2- 05 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 8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是: ( 必修 1P45) 外膜结构: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增大 基质: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功能: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进行能量转换,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动力车间” 9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是: ( 必修 1P45)外膜 结构: 内膜 基粒:由 类囊体 构成,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有吸收光能的色素 基质功能:光合作用的
12、场所,是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站”和“养料制造工厂”1.2-06 其他几种细胞器的功能 了解 10其他几种细胞器的功能: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运输,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并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高尔基体: 动物: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分泌。 植物:与植物细胞壁 的形成有关。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翻译的场所) 。 中心体:动物和低等植物都具有,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有水分、色素等。 溶酶体:内含多种消化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 其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无膜结构的有:中心体、核糖体。 注意: 高等 植物的 根细胞
13、 无中心体、无叶绿体。1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 必修 1P48)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如抗体)过程: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动力:线粒体提供的能量1.2-07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 1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 必修 1P53) 核膜:是 双层膜 ,上有许多核孔 结构: 核仁染色质(染色体) :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时 期的两种形态。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2- 08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 1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 必修 1P9) 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结构上
14、的相似之处是有细胞膜和细胞器(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1.2- 09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理解 14如何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必修 1P55)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各组成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细胞即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 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1.3 细胞的代谢1.3- 01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理解1.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些?(必修1模块第 7072 页)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包括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 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
15、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 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方向载体能量举例自由扩散高低不需要不需要水、CO 2、O2、N2、乙醇、甘油、苯、 脂肪酸、维生素等协助扩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高需要需要氨基酸、 K+、Na+、Ca+等离子、葡萄 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1.3-02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理解2.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这种膜可以让 水分子自由通过, 一些离子和小分子 也可以通 过,而其他的 离子 、 小分子 和 大分子 则不能通过。生物膜的这一特性,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1.3- 0
16、3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了解3.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什么?(必修 1 模块第 72页)胞吞(内吞) 、胞吐(外排)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1.3-04 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了解4. 酶的本质是什么?(必修 1 模块第 81 页) 酶的概念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 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5. 酶有什么特性?(必修 1 模块第 83 页) 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1.3-05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理解6.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哪些?(必修 1 模块第 85 页) 底物浓度;酶浓度; pH :过酸、过碱使酶失活;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 温度
17、下酶活性可以恢复。1.3-06 ATP 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了解7. ATP 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是什么?(必修1 模块第 88页)ATP 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 结构简式: A-P PPA 代表腺苷 P 代表磷酸基团 代表高能磷酸键。 ADP 转化为 ATP 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 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 直接 供能物质。1.3-07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 理解8. ATP 和 ADP是如何转化的,是可逆反应吗?不是(必修1 模块第 89 页)酶1ATP ADP + Pi + 能量 注:能量不可逆
18、,物质可逆。酶2ATP 与 ADP 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永不停息的进行,这既可以避免一时用不尽的能量白白流失掉,由 保证了及时供应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1.3-08 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理解9. 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必修 1 模块第 101102 页)(1) 1771 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2) 1779 年,荷兰英格豪斯:只有在光下植物可以更新空气。(3) 1845 年,德国梅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4) 1864 年,德国的萨克斯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的有关内容:取大小、长势相同的甲、乙两植物,在
19、黑暗中 处理 24 小时,目 的是使叶片中的淀粉耗尽 :向甲植物提供充足的光照,乙植物黑暗处理(作_对照组 _),保持其它培养条件相同:几小时以后,分别将甲、乙植株上的叶片摘下。用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 再用清水冲洗后,用 碘液 检验是否有淀粉产生。实验现象:甲叶片变蓝,乙叶片不变蓝。实验 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5) 1880 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证明: O2 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 合作用的场所。(6) 1939 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7) 20世纪 40 年代,美国卡尔文:光合产物有机物的碳来自CO21.
20、3-09 光合作用的过程 理解10. 叶绿体中含有哪些与光合作用有光的色素?(必修 1 模块第 98-99 页)叶绿素 a (蓝绿色)叶绿素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绿素 b (黄绿色)色素胡萝卜素 (橙黄色)类胡萝卜素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黄色)11. 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在哪里?(必修 1 模块第 99页) 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 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的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 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12. 光合作用是如何进行的?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
21、103 页)光能总反应式: CO2+H2OCH2O)+O2 其中,(CH 2O )表示糖类。叶绿体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进行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所需条件光、色素、酶酶、 H 、 ATP物质变化水的光解: H2OH+0 2 ATP 的合成:ADP+Pi ATPCO2 的固定: CO2+C52C3C3 的还原: C 3+H+ATP (CH2O)+C5 ATP 的水解: ATP ADP+Pi能量转换光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H、 ATP实质光能化学能,无机物有机物13.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必修 1模块第 1
22、03104 页)1.3-10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应用14.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必修1模块第 104 页)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光照强度 、温度、 CO2的浓度 、水分等15. 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通过测定植物一定时间内原料 消耗或 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表示。1.3-11 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理解16. 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产量?(必修 1模块第 104-105页) 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增加 CO2 的浓度,适 当提高温度等例如:农业上采用套种、合理密植等措施使农作物充分吸收阳
23、光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利用大棚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CO2 浓度和温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1.3-12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及异同 理解17.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必修 1 模块第 93-94 页) 有氧呼吸( 1)第一阶段: C6H12O6 酶 2 丙酮酶酸 4H 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 (2)第二阶段: 2 丙酮酸 6H2O酶 酶 6CO 2 20H 少量能量 线粒体 (3)第三阶段: 24H 6O2 酶 12H2O大量能量C6H12O62 丙酶酮酸 4H 少量能量2 丙酮酸 4H 酶酶2C2H5OH2CO 2少量能量或 2 丙酮酸 4H 酶 2C3H6O3少量能量 18.有氧呼吸和无氧
24、呼吸的异同?(必修1 模块第 93-95 页)无氧呼吸( 1 )第一阶段:(2)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场所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第二、三阶段: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是否需氧需要不需要有机物分解程度彻底不彻底分解产物CO 2、H2O酒精和 CO 2或乳酸释放能量较多较少相同点两者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酶、C6H12O6119. 总反应式:有氧呼吸 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能量 2C3H6O3少量能量 乳酸菌、动物和人的肌细胞、马铃薯块茎等缺氧时) 酶 2C2H5OH 2CO2少量能量 高等植物水淹时, 、酵母菌缺氧时)无氧呼吸、C6H12O6应用1.3-13
25、细胞呼吸的意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0 细胞呼吸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 (1)细胞呼吸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有氧呼吸 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 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 ATP 中。( 2)细胞呼吸能为体内其 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21应用 :( 1)农业生产上,设法适当增强细胞呼吸 ,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如水稻生产中适时露 田和晒田等措施的实质就是为了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以增强根系的细胞呼吸。(2)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要设法降低细胞的呼吸强度,尽可能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粮食安全储藏时,要注意降低温度和 保持干燥,抑制细胞呼吸;果蔬储藏时,采用降低氧浓度、充氮气或降低温度等方
26、法抑制细胞呼吸。1.4 细胞的增殖1.4- 01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了解1. 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要靠 细胞生长 增大细胞的体积,由要靠 细胞分裂 增加细胞的数量。细胞体积越 大,其相对表面积越 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 低。细胞 表面积 与体积 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2. 细胞是通过什么方式增殖的,其增殖有何意义?(必修1 模块第 111-112 页)细胞是通过 分裂 的方式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3. 真核细胞有哪些增殖方式?(必修1 模块第 112 页)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其中最主要的
27、是 有丝分裂 。4.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 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 开始,到下一次 分裂完成时 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占 细胞周期的 90%-95%) 和 分裂期1.4- 02 细胞的无丝分裂及其特点 了解5. 无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请举出进行无丝分裂的特例。(必修1 模块第 114 页)无丝分裂过程中无 纺锤丝 和染色体 的变化,所以叫无丝分裂。例如:蛙的红细胞。1.4- 03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异同 理解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有什么特征?(必修1 模块第 111-112 页)细胞周期间期) 倍 加 目 数 A N D 制 完分裂期前期色膜排中 期)后 期色) 妹倍末期
28、色膜二 染核为 :分 失现一 消出胞 两两细7.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有哪些?(必修 1 模块第 113-114 页)前期末期区别纺锤体的形成方式子细胞的形成方式植物细胞的两极直接发出 纺锤丝 , 构成纺锤体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 细胞板 ,细胞板向周围扩散形成 细胞壁动物中心体 发出星射线 ,构成纺锤 体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直接 缢裂 成两个子细 胞8.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 分子的数目变化规律是什么?1.4-04 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理解9. 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 (必修 1 模块第 113-114 页) 特征: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
29、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 子细胞中。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在细胞的 亲代和子代 之间保持了 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1.5-01 细胞分化的意义及实例 了解1. 什么是细胞分化?(必修 1P117118)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 、结构 和生理功能 上发生 稳定性差异 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2. 细胞分化的特点?(必修 1P118) 细胞分化的特点是具有持久性,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3. 细胞分化的意义?(必修 1P118) 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30、通过细胞分化,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 通过分化使细胞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4. 细胞分化的实例?(必修 1P117) 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一群相似的胚胎细胞。后来,有的细胞发育成红细胞,合成运输氧的血红 蛋白;有的细胞发育为心肌细胞,合成行使运动功能的蛋白。1.5-02 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原因 理解5. 细胞分化的基础? 细胞分裂 高等生物的发育是从一个 受精卵 开始的,通过有丝分裂形成多个细胞,每个细胞都应含有一套与受 精卵 完全相同 的染色体,即携带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但形态、结构和功能有很大差异是因为 不同的细胞中 遗传信息执行情况 是不同的。6
31、. 细胞分化的实质? 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分化实质上是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 基因的选择性 表达。7. 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红细胞产生血红蛋白,这两种细胞合成蛋白质不同则它们基因组成是否相 同?为什么? 相同,因为体内的所有组织细胞都由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它们含有一套与受精卵完全相同 的染色体,所以这两种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完全相同。8. 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的关系? 联系: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的基础。 区别:细胞分裂数变形不变,细胞分化形变数不变,细胞生长仅是大小变。9. 由一个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一个新的多细胞个体需要经过细胞的哪些变化? 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1.
32、5- 03 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 理解10. 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必修 1P119) 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例如胡萝卜的韧皮部的一些 细胞,在某些条件下进行分裂和生长,形成一个细胞团块,继而分化出根、茎和叶,移栽后长成了 一株新的植株。11. 细胞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核内含有全套的遗传信息。12. 细胞全能性的表现?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限制,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分化程度与全能性成反比。13. 细胞全能性的应用?(必修 P119) 现在人们可以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
33、速繁殖花卉和蔬菜等作物, 拯救珍稀濒危物种,还可以和基因工程结合培育新类型。14. 动物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具有最高全能性的细胞是什么?人体内什么细胞没有过全能性?为 什么?受精卵。成熟的红细胞,它没有细胞核。1.5-04 细胞衰老的特征 了解15. 细胞衰老的特征?(必修 1P122) 细胞内水分 减少,结果使细胞 萎缩,体积 变小,细胞内新陈代谢的速率 减慢。 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 降低 。 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 积累 ,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 的生理功能。 细胞内呼吸速率 减慢 ,细胞核的体积 增大 ,核膜 内折 ,染色质 收缩 ,染色 加深 。 细胞膜
34、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 降低 。1.5-05 细胞凋亡的含义 了解16. 细胞凋亡的含义?(必修 1P123)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17. 细胞凋亡的意义?(必修 1P124)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 细胞凋亡能维持组织中细胞数目的相对平衡。 细胞凋亡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1.5- 06 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理解18. 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必修1P121) 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都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 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对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
35、体的衰老或死亡。 对多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不等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如幼年个体中每天都有细胞衰老、死亡。个体的衰老不等于细胞的衰老,如老年个体中每天也有新细胞的产生。19.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正常生命现象吗? 是。1.5- 07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恶性肿瘤的防治 了解20.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必修 1P125 126) 能无限增殖。 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例如,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癌变后变成球形 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 的黏着性显著降低。21. 致癌因子有哪些?(必修 1P126)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
36、外线、 X 射线等。 化学致癌因子:无机化合物如石棉等,有机化合物如黄曲霉素等。 病毒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环境中得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 DNA 分子,使原癌基因 和抑癌基因 发生突变。22.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 (必修 1P127) 远离致癌因子。健康的饮食和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要长时间上网。23. 癌症如何治疗及其机理? 治疗方法:已有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手段。化疗的机理是抑制 DNA 复制,使细胞分裂停留在 分裂间期。放疗是利用射线的高能量杀死癌细胞。1.6 实验1.6- 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1.6-11S 实验原理 理解1. 检测生
37、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原理?(必修1P18 )还原糖 与 斐林试剂 发生作用,在 水浴中 加热,会生成 砖红色 沉淀。2. 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原理?(必修1P18 )脂肪可以被苏丹 III 染液染成 橘黄色,或被 苏丹 IV 染液染成 红色。3. 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原理?(必修1P18 )蛋白质 与双缩脲试剂 发生作用,产生 紫色 反应。1.6- 12S 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 了解4.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方法步骤?(必修1P18 ) 向试管内注入 2ml 待测的组织样液。 (苹果或梨匀浆 ) 向试管内注入 1ml 斐林试剂。(甲液: 0.1g/mLNaOH 溶液,乙液: 0.05g/
38、mL CuSO4 溶液。甲乙液 等量混合均匀后 再注入) 将试管放入盛有 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 2min 。 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5. 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方法步骤?(必修 1P18 19) 方法一:向待测组织样液( 花生种子匀浆 )中滴加 3 滴苏丹 III(或苏丹 IV )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 的情况。方法二: 取材:取一粒浸泡过的 花生种子 ,去掉种皮。 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制片: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 3 滴苏丹 III(或苏丹 IV)染液,染色 3min (苏丹
39、 IV 染液中染色 1min ),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 12 滴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 溶液, 洗去浮色 ,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 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在 低倍 显微镜下找到花生子叶的最薄处,移到视野中央,将影像调节清楚,换成高倍镜观 察,视野中被染成 橘黄色或红色 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6. 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方法步骤?(必修 1P19 ) 向试管内注入 2ml 待测的组织样液。 ( 豆浆或鲜肝提取液 ) 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 A 液 1ml ,摇匀。 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 B 液 4 滴,摇匀。 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1.6-13S 实验
40、结果的分析 应用7. 在鉴定苹果组织样液中的还原糖时, 将鉴定用的什么试剂注入样液试管后, 样液颜色呈蓝色?经什么处理后,试管中的样液颜色变成什么颜色? 在鉴定苹果组织样液中的还原糖时,将鉴定用的斐林试剂注入样液试管后,样液颜色呈蓝色。经水 浴加热处理后,试管中的样液颜色变成砖红色沉淀。8. 鉴定蛋白质时滴加试剂试剂的顺序?先加双缩脲试剂 A( 0.1g/mLNaOH 溶液),后加双缩脲试剂 B (0.01g/mL CuSO4 溶液)。 9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组成相似,斐林试剂能否能否用于蛋白质的鉴定?这两种试剂的使用有何 区别?不能,因为两者浓度不同。 斐林试剂两种组分 需混合后使用 ,且需
41、现配现用 ,而双缩脲 试剂两种组 分 需分别滴加 。10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实验中需加热的是?需用显微镜观察的是?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 需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苏丹 III 染液鉴定脂肪 需用 显微镜 观察。1.6- 2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6-21S 实验原理 理解1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理?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原生质层两侧的液体具有浓度差时, 细胞就会发生渗透作用失水或吸水。1.6- 22S 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 了解 实验材料: 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实验用具:显微镜等质量浓度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清水 方法步骤(见右图)
42、 1.6-23S 实验结果的分析 理解 12.什么是质壁分离?(必修 1P63 ) 质指原生质层, 壁指细胞壁, 质壁分离是指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13. 质壁分离实验中,洋葱表皮细胞中的什么可以看做是一层半透膜, 浓度差是指什么? (必修 1P63 )原生质层 可以看做是一层 半透膜 ,是 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 间的细胞质 。浓度差是指外界溶液和细胞液浓度的差。因为细胞壁具有全透14. 质壁分离后, 在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的充满是什么?为什么?外界溶液, 性。15. 本实验采用 紫色的洋葱鳞片叶 ,优点是 易于观察。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时,细胞表 现吸水 ;当 细胞液的
43、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时,细胞表现 失水 。1.6-3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6-31S 实验原理 理解16.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原理?(必修1P84 )酶一般都是蛋白质,根据蛋白质的结构和特性,容易受到温度和1.6-32S 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 了解 1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选择哪一种酶作实验材料?(必修pH 等因素的影响 。1P84 )选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18.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方法步骤?(必修1P84 )提出问题: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和已有酶的知识,提出问题。例如: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吗?超出 温度(或 pH )
44、的范围,酶还有活性吗? 作出假设: 响酶的活性, 设计实验:要针对问题作出假设。例如: 超出范围酶会失去活性。 (1)选择实验材料。 (3)确定控制变量。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超出范围就失去活性;pH 也会影根据假设预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减少无关变量的影响。表达与交流 进一步探究 应用 1P85 )2)4)进行实验1.6-33S 实验结果的分析19.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必修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其中酶的活性最高时的温度,即为该种酶的最适温 度。若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逐渐下降,甚至停止。高温使酶变性失活,活性不能恢复。低温仅 降低活性,不失活,活性
45、可恢复。20.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必修 1P85 )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 pH 范围内表现出活性,其中酶的活性最高时的pH ,即为该种酶的最适pH 。在 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失去活性,并且不能再恢复。1.6-4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6-41S 实验原理 理解21. 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必修1P97 )滤液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止 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的快,反 之则慢。这样,几分钟后,色素就会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1.6-42S 实验材料用具、实
46、验方法步骤 了解22.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材料用具?(必修1P98 )新鲜的绿叶(如菠菜的绿叶) 、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棉塞、研钵、玻璃漏斗、尼龙布、毛细吸管、 剪刀、药勺、天平、量筒、试管架。23.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方法步骤?(必修1P98 )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称取 5g 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研磨。同时向研钵中放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 酸钙,再加入 10mL 无水乙醇。将研磨得到的液体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 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制备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的滤纸条,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并在 距这端 1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
47、线。 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 次。 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轻轻插入层析液中,盖紧试管口。 观察与记录:观察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 1.6-43S 实验结果的分析 理解24. 在研磨的时候为什么要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必修1P98)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加入碳酸钙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25. 将滤纸条放入层析液中时应注意什么?(必修1P98)应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色素溶入层析液。26. 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 有四种,从上
48、往下其颜色依次是:橙黄色(胡萝卜素) 、黄色(叶黄素) 、蓝绿色(叶绿素 a)、黄 绿色(叶绿素 b)。27. 绿叶中的色素有哪几种?它们对光的吸收情况怎样?(必修1P99)有四种,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 b。四种色素都能吸收蓝紫光,两种叶绿素还多吸收了红橙光,但它们对绿光的吸收都较少。1.6-5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6-51S 实验原理 理解28.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原理?(必修1P9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研究细 胞呼吸的不同方式。1.6-52S 实验设计 理解29. 实验材料用具和实验方法步骤?(必修1P92)( 1 )提出问题:酵母菌会产生酒精,是在有氧条件下产生还是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酵母菌的细 胞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是在有氧条件下产生还是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2)作出假设: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产生酒精,同时产生少量二氧化碳,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 二氧化碳的较多。检测酒精的产生。5)结果分析。( 3 )设计实验酵母菌培养液的配置。检测二氧化碳的 (4)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设计进行操作,并记录。 1.6-53S 实验结果的分析 理解30. 如何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必修1P92)二氧化碳可以是 澄清石灰水 变混浊,也可以使 溴麝香 草酚蓝水溶 液 由蓝变绿再变黄 。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岗位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新乡市碳汇计量检测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广告牌修缮合同协议
- 2025年婚纱摄影行业技术合作合同协议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西安社区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初中必读考点及真题答案
- 2025年卫生健康法规题库及答案
- 江苏2025自考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资源与管理简答题专练
- 天津2025自考智能分子工程生物分子工程易错题专练
- DB14T 2922-2023 公路机电工程标准工程量清单及计量规范
-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热对流》课件
- 2024年03月黑龙江省绥化市2024年度“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引进1523名人才(第一阶段)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
- DZ∕T 0033-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喉癌“一病一品”
- 组建钛业科技公司方案
-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的规定
-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 A-Unit-1课件(共98张)
- 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
- 2023全国技能竞赛-职业素养考核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室搅拌器实验室搅拌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