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 7.1 误差的分类误差的分类按性质分类按性质分类v 系统误差v 偶然误差v 其它误差第1页/共87页系统误差(影响)v系统误差(偏差 - Bias)内容具有某种系统性特征的误差特点具有某种系统性特征量级大 最大可达数百米第2页/共87页v偶然误差 内容卫星信号发生部分的随机噪声接收机信号接收处理部分的随机噪声其它外部某些具有随机特征的影响偶然误差(影响)偶然误差(影响) 特点随机量级小 毫米级第3页/共87页 偶然误差(观测噪声) - Noise 一般优于波长/码元长度的1/100。 C/A码伪距:0.3m 3m P(Y)码伪距:3cm 0.3m 载波相位:0.2mm 2mm GPS定
2、位中出现的各种误差,按误差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偏差)和偶然误差两大类。其中系统误差无论从误差的大小还是对定位结果的危害性讲都比偶然误差要大得多,而且有规律可循,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来加以消除,因而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4页/共87页其它误差其它误差 其它 软件 模型误差 GPS控制系统第5页/共87页按来源分类按来源分类v与传播途径有关的误差 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延迟 多路径效应v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卫星轨道误差卫星钟差相对论效应v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偏差和变化接收机钟差接收机内部噪声第6页/共87页各类误差对导航定位的影响各类误差对导航定位的影响单位:米单位:米误差源 SA 启用
3、SA 关闭 SA 24.0 0.0 大气 电离层 对流层 7.0 2.0 7.0 2.0 钟和星历误差 2.3 2.3 接收机噪声 0.6 0.6 多路径 1.5 1.5 总用户等效距离误差 25.0 7.5 HDOP 1.5 1.5 水平误差 95% 75.0 22.5 第7页/共87页消除减弱上述系统误差的措施和方法消除减弱上述系统误差的措施和方法 建立误差改正模型 求差法 参数法 回避法 上述各项误差对测距的影响可达数十米,有时甚至可超过百米,比观测噪声大几个数量级。因此必须加以消除和削弱。消除或削弱这些误差所造成的影响的方法主要有: 第8页/共87页建立误差改正模型 原理:采用模型对观
4、测值进行修正 适用情况:对误差的特性、机制及产生原因有较深刻了解,能建立理论或经验公式。如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等第9页/共87页 误差改正模型既可以是通过对误差特性、机制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推导而建立起来的理论公式(如利用电离层折射的大小与信号频率有关这一特性(即所谓的“电离层色散效应”)而建立起来的双频电离层折射改正模型基本上属于理论公式)。 也可以是通过大量观测数据的分析、拟合而建立起来的经验公式。在多数情况下是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建立的综合模型(各种对流层折射模型则大体上属于综合模型) 第10页/共87页 由于改正模型本身的误差以及所获取的改正模型各参数的误差,仍会有一部分
5、偏差残留在观测值中。这些残留的偏差通常仍比偶然误差要大得多。 误差模型的精度好坏不等。有的误差改正模型效果较好,例如双频电离层折射改正模型的残余偏差约为总量的1%左右或更小;有的效果一般,如多数对流层折射改正公式的残余偏差约为总量的510%左右;有的改正模型则效果较差,如由广播星历所提供的单频电离层折射改正模型,残余误差高达3040%。 第11页/共87页 原理:通过观测值间一定方式的相互求差,消去或消弱求差观测值中所包含的相同或相似的误差影响 适用情况:误差具有较强的空间、时间或其它类型的相关性。如对流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卫星轨道误差的影响等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就可以通过相距不远的不同地点
6、的同步观测值相互求差,来消弱其影响求差法第12页/共87页 仔细分析误差对观测值或平差结果的影响,安排适当的观测纲要和数据处理方法(如同步观测,相对定位等),利用误差在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或在定位结果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求差来消除或削弱其影响的方法称为求差法。第13页/共87页 例如,当两站对同一卫星进行同步观测时,观测值中都包含了共同的卫星钟误差,将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即可消除此项误差。同样,一台接收机对多颗卫星进行同步观测时,将观测值在卫星间求差即可消除接收机钟误差的影响。 又如,目前广播星历的误差可达数十米,这种误差属于起算数据的误差,并不影响观测值,不能通过观测值相减来消除。利用相距不太远
7、的两个测站上的同步观测值进行相对定位时,由于两站至卫星的几何图形十分相似,因而星历误差对两站坐标的影响也很相似。利用这种相关性在求坐标差时就能把共同的坐标误差消除掉。其残余误差(即星历误差对相对定位的影响)一般可用下列经验公式估算:b=b*s/。 当基准长度b=5km,测站至卫星的距离P=25000km时,即使卫星星历误差的绝对值较大(例如s=50m),但它对基线的影响b很小,只有1cm。 第14页/共87页参数法参数法原理:采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将系统性偏差求定 出来适用情况:几乎适用于任何的情况回避法原理:选择合适的观测地点,避开易产生误差的 环境;采用特殊的观测方法;采用特殊的 硬件设备,
8、消除或减弱误差的影响适用情况:对误差产生的条件及原因有所了解; 具有特殊的设备。如对于电磁波干扰、多 路径效应等的应对方法等。第15页/共87页7.2 7.2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与卫星有关的误差卫星星历(轨道)误差卫星星历(轨道)误差定义广播星历(预报星历)与精密星历(后处理星历)应对方法精密定轨轨道松驰相对定位卫星钟差定义应对方法钟差多项式 - t=a0+a1(t-t0)+a2(t-t0)2参数物理同步误差与数学同步误差第16页/共87页 相对论效应相对论效应 狭义相对论效应 与钟的运动速度有关,使星钟变慢 广义相对论效应 与钟所处位置的重力位有关,使星钟变快 应对方法 事先调整钟速,根据卫星
9、轨道进行修正第17页/共87页卫星星历(轨道)误差卫星星历(轨道)误差 什么是卫星星历(轨道)误差 由广播星历或其它轨道信息所给出的卫星位置与卫星的实际位置之差称为星历误差。在一个观测时间段中(13小时)它主要呈现系统误差特性。 第18页/共87页预报星历(广播星历)与实测星历(精密星历)预报星历(广播星历)与实测星历(精密星历) 预报星历 由全球定位系统的地面控制部分提供的经GPS卫星全球所有用户播发的广播星历是一种最典型的、使用最为广泛的预报星历。由于对作用在卫星上的各种摄动因素了解不够充分,因而预报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这种星历对实时应用的用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导航和实时定位中必不可少的
10、数据。在精密定位的事后处理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广播星历提供的17个星历参数计算出来的卫星位置的精度约为2040m,有时可达80m左右。全球定位系统正式投入工作后,广播星历的精度提高到510m。但是只有特定的用户才能使用P码(Y码)和不经人工干预的原始广播星历,从这种“精密定位服务”(PPS)中获得精确的定位结果。向全球所有用户开放的标准定位服务(SPS)的精度被人为地大幅度降低。有意识地降低调制在C/A码上的广播星历的精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非常时期可能变得根本不能用。第19页/共87页 目前,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建立自己的GPS卫星跟踪网开展独立的定轨工作。如由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
11、)第八委员会领导的国际GPS协作网(CIGNET),Aero Service的GPS跟踪网等。实测星历(精密星历) 实测星历(精密星历)是根据实测资料进行事后处理而直接得出的星历,精度较高。这种星历用于进行精密定位的事后处理,对于提高精密定位精度,减少观测时间和作业费用等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使数据处理较为简便。由于这种星历要在观测后一段时间(例如12个星期)才能得到,所以对导航和实时定位无任何意义。第20页/共87页应对方法 精密定轨 轨道松驰 相对定位 星历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卫星跟踪系统的质量(如跟踪站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精度,轨道计算时所用的轨道模型及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等)。
12、此外和星历的预报间隔(实测星历的预报间隔可视为零)也有直接关系。由于美国政府的SA技术,星历误差中还引入了大量人为原因而造成的误差,它们主要也呈系统误差特性。 卫星星历误差对相距不远的两个测站的定位结果产生的影响大体相同,各个卫星的星历误差一般看成是互相独立的。然而由于SA技术的实施,这一特性很可能破坏。 第21页/共87页卫星钟差卫星钟差v什么是卫星钟差v物理同步误差与数学同步误差 卫星上虽然使用了高精度的原子钟,但它们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这种误差既包含着系统性的误差(由钟差、频偏、频漂等产生的误差),也包含着随机误差。系统误差远比随机误差大,但前者可以通过模型加以改正,因而随机误差就成
13、为衡量钟的重要标志。钟误差主要取决钟的质量。 SA技术实施后,卫星钟误差中又引入了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的信号的随机抖动。两个测站对卫星进行同步观测时,卫星钟的误差对两站观测值的影响是相同的。各卫星钟的误差一般也被看成是互相独立的。 第22页/共87页相对论效应相对论效应v 什么是相对论效应v 广义相对论效应与狭义相对论效应v 应对方法v 相对论效应对卫星钟的影响第23页/共87页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v 狭义相对论1905运动将使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v 广义相对论1915将相对论与引力论进行了统一第24页/共87页相对论效应对卫星钟的影响相对论效应对卫星钟的影响(
14、1/3)v狭义相对论原理:时间膨胀。钟的频率与其运动速度有关。对GPS卫星钟的影响:ffsmcsmVGPSfcVffffcVfcVffffVsssssssssss10222221210835. 029979245838742)21 ()(1 ,则光速和真空中的卫星的平均运动速度考虑到为即两者的频率差将变为:率若安置到卫星上,其频的钟,则在地面频率为系中的运动速度为若卫星在地心惯性坐标结论:在狭义相对论效应作用下,卫星上钟的频率将变慢第25页/共87页相对论效应对卫星钟的影响相对论效应对卫星钟的影响(2/3)v广义相对论原理:钟的频率与其所处的重力位有关对GPS卫星钟的影响:ffkmkmRsmr
15、RfcfcWWffWWTsTs1022314222210284. 526560637810986005. 3)11(,则卫星的地心距近似取,近似取,若地面处的地心距其中为:将的差异与放在地面上时钟频率则同一台钟放在卫星上,为,地面测站处的重力位为若卫星所在处的重力位结论:在广义相对论效应作用下,卫星上钟的频率将变快第26页/共87页相对论效应对卫星钟的影响相对论效应对卫星钟的影响(3/3)v相对论效应对卫星钟的影响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fffff102110449. 4:为上时总的变化量钟频率相对于其在地面用下,卫星上义相对论效应的共同作在狭义相对论效应和广sff1令:令: 相对论效应是由于卫星
16、钟和接收机钟所处的状态(运动速度相对论效应是由于卫星钟和接收机钟所处的状态(运动速度和重力位)不同而引起卫星钟和接收钟之间产生相对钟误差的现和重力位)不同而引起卫星钟和接收钟之间产生相对钟误差的现象。严格地说,将其归入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不完全准确。但由于象。严格地说,将其归入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不完全准确。但由于相对论效应主要取决于卫星的运动速度和重力位,并且是以卫星相对论效应主要取决于卫星的运动速度和重力位,并且是以卫星钟误差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将其归入此类误差。钟误差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将其归入此类误差。 第27页/共87页解决相对论效应对卫星钟影响的方法解决相对论效应对卫星钟影响的方法v 方法(分
17、两步):首先考虑假定卫星轨道为圆轨道的情况;然后考虑卫星轨道为椭圆轨道的情况。 第一步:MHzMHz52299999954.10)10449. 41 (23.1010,调低后的频率为到卫星上去的钟的频率在地面上调低将要搭载GDrococLrrTtttattaattttmscFtEAeFtttt221012110221)()()()(10442807633. 42)(sin)(,应为正因而,实际卫星钟的改上改正数时,在卫星钟读数上加在时刻)(sin2290)(tEettr课本上为:课本上为:因为:因为:km265602290AAF 第二步:第28页/共87页与卫星有关的误差对伪距测量和载波相位测
18、量所造成的影响相同。注意:注意:第29页/共87页7.3 7.3 与传播途径有关的误差与传播途径有关的误差v 对流层延迟v 电离层延迟v 多路径效应第30页/共87页v 电离层延迟电离层延迟 电离层电离层 自由电子自由电子 与信号的频率有关与信号的频率有关 与信号频率的平方成反比(色与信号频率的平方成反比(色散效应)散效应) 与信号传播途径上的电子密度有关,而电子密度又与信号传播途径上的电子密度有关,而电子密度又与高度、时间、季节、地理位置、太阳活动等有关与高度、时间、季节、地理位置、太阳活动等有关 电离层对载波和测距码的影响,大小相等,符号相电离层对载波和测距码的影响,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反
19、应对方法应对方法 模型改正模型改正 单层电离层模型单层电离层模型 双频改正双频改正 相对定位相对定位第31页/共87页v 多路径效应多路径效应 多路径效应多路径效应 应对方法应对方法 观测地点的选择、接收设备的观测地点的选择、接收设备的性能、长时间观测、数据处理方法性能、长时间观测、数据处理方法v 对流层延迟 对流层 对流层延迟的干分量与湿分量 相对与GPS信号,与信号的频率无关(非色散) 应对方法 相对定位 模型改正 气象元素 - 干温、湿温、气压 Hopefield模型、Saastamoinen模型等。第32页/共87页预备知识预备知识电磁波的传播特性v 基本特性TfvTtTff0212:
20、为波速:为初相:为时间:为相位:为周期:为频率:为角频率vtTf0第33页/共87页电磁波的传播特性(续)v传播速度与大气折射 光速:Tfcvacvacvcnvac610) 1( nNppgvvvfnfnnppg 折射率n与折射系(指)数N: 相速与群速:第34页/共87页大气的结构v 电离层 (50)70km以上 带电粒子 色(弥)散型介质v 对流层 0km40km 各种气体元素、水蒸气和尘埃等 非色(弥)散型介质第35页/共87页对流层延迟对流层延迟 对流层是高度为40km以下的大气层,大气密度大,成分复杂,大气的状况随着地面的气候变化而变化。这就使得对流层折射比电离层折射更为复杂。电磁波
21、通过对流层时传播速度将发生变化,路径也将产生弯曲(只有在高度角很小时才能表现出来,一般不需考虑)。天顶方向的对流层延迟数约为2.3m。天顶距z=80时,对流层延迟将增加至约13m。目前采用的对流折射改正公式较多。霍普菲尔德(Hop field)公式被广泛采用。 第36页/共87页v对流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改正 定义),称其为大气折射率(通常令:对流层改正。为对流层延迟,称:故:时,有当,则为信号传播的真实距离设)称为大气折射系数(tyrefractivicatmospherinNsdncsdncxxxsdnctct dnccdtdtncdtncdtncdtncvdtatmosphereofind
22、exrefractivenncvsskkksttttkkKttt60010) 1() 1() 1()11) 1(1() 1() 1()1(1 )1 () 1() 1(1第37页/共87页v对流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改正(续) 对流层的色散效应 折射率与信号波长的关系4260136. 06288. 1604.28710N波长N*10e6红光0.72290.7966紫光0.40298.3153L11902936.728287.6040L22442102.134287.6040 对流层对不同波长的波的折射效应 结论:对于GPS卫星所发送的电磁波信号,对流层不具有色散效应第38页/共87页v对流层延迟和对
23、流层延迟改正(续) 大气折射率N与气象元素(温度、气压和湿度)的关系 Smith和Weintranb,1954。为水气压,单位;单位为气温,为绝对温度,;为大气压,单位称为湿气分量;称为干气分量;其中:mbareKTmbarPNNTeTPNNNwdwd248106.776.77swsdsdsNdsNNdss161616101010 对流层延迟与大气折射率N第39页/共87页v霍普菲尔德(Hopfield)改正模型 出发点1100016.27372.14840136)()()()(44wsdswwswsddsdwddhThshhhhNhhhhNNNNMRCRTPVgdhdPdhdT)(;的量表示
24、为测站上的值含下标其中:;第40页/共87页 投影函数的修正为水气压)(swsdswsswsdssdwdwdehThhheTKhhTPKEKEKsss1100016.27372.14840136)(4810102 .155)(102 .155)25. 2sin()25. 6sin(277212212高度等有关的量。是与测站气压、温度、其中321321,sinsin1aaaaEatgEaEmv霍普菲尔德(Hopfield)改正模型 对流层折射模型第41页/共87页v萨斯塔莫宁(Saastamoinen)改正模型 原始模型有关,可查表获得。和与有关,可查表获得;与其中:sssssssshERhBh
25、hWRhWEtgBeTPEs00028. 02cos0026. 01),(),()05. 01255(sin002277. 02283210716. 01015. 016. 1)4810(16)05. 01255(sin002277. 0sssssssshhactgEeTPTEEEEEtgaeTPEs其中: 拟合后的公式第42页/共87页v勃兰克(Black)改正模型20. 0)69. 3(002312. 013000)96. 3(98.148)6 . 0(92. 1)273(00015. 0076. 0833. 0)()1 (1cos(1)()1 (1cos(1123 . 002020wss
26、sdwsdEswwsddKTPTKhThEbTlEbhhlEKEbhhlEKs其中:第43页/共87页v 对流层改正模型综述对流层改正模型综述 不同模型所算出的高度角不同模型所算出的高度角3030 以上方向的延迟差异不大以上方向的延迟差异不大 Black模型可以看作是Hopfield模型的修正形式 Saastamoinen模型与Hopfield模型的差异要大于Black模型与Hopfield模型的差异第44页/共87页v气象元素的测定 气象元素干温、湿温、气压干温、相对湿度、气压 水气压es的计算方法由相对湿度RH计算)000256908. 0213166. 02465.37(2sTsTeRH
27、essPwTsTwTweseWTgWTgWTgwTgwTgeTeww)()31068.11(4105.4)(3)(2)(1)()(02808.5)16.373(246.1013由干温、湿温和气压计算第45页/共87页1)16.3731 (1205.26) 116.373(03945. 87321101813. 3)()1 (0187265. 0)() 116.373(19728.18)(wTwTeTgeTgTTgwwww第46页/共87页v 误差分析误差分析 模型误差模型误差 气象元素误差气象元素误差量测误差量测误差 仪器误差仪器误差 读数误差读数误差测站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测站气象元素的代表
28、性误差实际大气状态与大气模型间的差异实际大气状态与大气模型间的差异第47页/共87页结论:结论:卫星信号通过对流层时传播速度要发生变化,从而使测量结果产生系统误差。对流层折射的大小取决于外界条件(气温、气压、温度等)。对流层折射对伪距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的影响相同。第48页/共87页电离层延迟电离层延迟地球大气层的结构第49页/共87页 电离层是高度位于50km至1000km之间的大气层。由于太阳的强烈辐射,电离层中的部分气体分子将被电离形成大量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当电磁波信号穿过电离层时,信号的路径会产生弯曲(但对测距的影响很微小,一般可不顾及),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其中自由电子起主要作用)。
29、所以用信号的传播时间乘上真空中的光速而得到的距离就会不等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几何距离。对于GPS信号来讲,这种距离差在天顶方向最大可达50m(太阳黑子活动高峰年11月份的白天),在接近地平方向时(高度角为20时)则可达150m。 第50页/共87页GPS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v相速与群速 相速 群速 相速与群速的关系 相折射率与群折射率的关系称为相速。,其中相位的速度又简为相位的速度,则该电磁波,频率为传播,其波长为假设有一电磁波在空间fvvfphph。“群速”表示,群速的传播可以用群波来说,其最终能量对于频率略微不同的一2ddfvgrddvvvphphgrdfdnfn
30、nphphgr第51页/共87页v电离层折射,即相位超前。,或故恒为正值。为电子密度因;可取近似值一般,有:则:近似地可取关系。量、电子所带电荷等有等与电子密度、电子质其中phgrphgreegrphphphgrgrphphvvnnNHzNccfcfcffcndffcdnfcncccfcfcfcnncvncv,)(3 .4012121,.,.1;2222232223222432443322第52页/共87页v电离层折射(续)称为总电子含量,则令为成的距离延迟电离层折射对相位所造为成的距离延迟电离层折射对相位所造TECTECcfcTTECfTECcfcTTECfdsNTECdsNfdsfcdsd
31、sfcdsdsndsNfdsfcdsdsfcdsdsnionogrphionogrionophphionopheegrionogrionogrephionophionoph;3 .403 .40;3 .403 .403 .40)1 (3 .40)1 (2222220220220220第53页/共87页v影响电子密度和总电子含量的因素 电子密度与总电子含量电子密度: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电子数。总电子含量(TEC Total Electron Content):底面积为一个单位面积时沿信号传播路径贯穿整个电离层的一个柱体内所含的电子总数。电离层地球TEC柱体底面积为1m2第54页/共87页v 电子密
32、度电子密度 与高度有关与高度有关 与地方时有关与地方时有关 与太阳活动有关与太阳活动有关 与季节有关与季节有关 与位置有关与位置有关第55页/共87页v大气高度与电子密度的关系第56页/共87页 地方时与电子含量的关系第57页/共87页 太阳活动情况与电子含量的关系 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 太阳活动剧烈时,电子含量增加 太阳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第58页/共87页 地理位置与电子含量的关系第59页/共87页v电离层延迟的改正方法 概述经验模型改正双频改正实测模型改正第60页/共87页 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IRI IRI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ntern
33、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Ionosphere) 由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由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 URSI 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dio Science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dio Science)和空间研究委员会(和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 - Committee COSPAR - Committee on Space Researchon Space Research)提出)提出 描述高度为描述高度为50km-2000km50km-2000km的区间内电子密度、的区间内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电离层
34、温度、电离层的成分等电子温度、电离层温度、电离层的成分等 以地点、时间、日期等为参数以地点、时间、日期等为参数v电离层改正的经验模型Bent模型由美国的提出描述电子密度是经纬度、时间、季节和太阳辐射流量的函数第61页/共87页Klobuchar模型 特点由美国的提出描述电离层的时延广泛地用于GPS导航定位中GPS卫星的导航电文中播发其模型参数供用户使用第62页/共87页v Klobuchar模型(续)中心电离层电离层地球约350km中心电离层电离层穿刺点I P天顶方向Z第63页/共87页v Klobuchar模型(续)模型算法文提供;由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其中:天顶方向的电离层时延信号的电离层
35、穿刺点处)3 , 2 , 1 , 0()3 , 2 , 1 , 0(;)14(2cos105sec30309iiPAtPAZTiiiimiiimihg第64页/共87页vKlobuchar模型(续)模型算法3)9096(21sec15)0 .291cos(6 .114 .780 .291cossincos,4)20445(elZIPZUTtIPtaaEAaEAIPelEAIPSIPIPIPIPmSSIPSIPIPIPm处的天顶距:为卫星信号在处的地方时为有,北纬于东经考虑到目前地磁北极位为卫星的方位角;:点的地心经纬度计算在点心的夹角:和计算测站下面步骤计算处的地磁纬度,可采用为信号的电离层穿
36、刺点改正效果:可改正60左右第65页/共87页 电离层延迟的双频改正54573. 254573. 13928. 06469. 0154120154120120154213 .40212122222221212221222222112122212222222121222122212122212222112122ionogrionogrionogrionogrionogrionogrionogrionogrionogrionogrionogrVVVVVVfffVfffVffffAffffAffffAfAfAfAfASSLLfAVfATECA故:即:得:则:实际的站星距为星距为上的测距码所测定的站采
37、用,星距为上的测距码所测定的站采用设:,或电离层延迟改正,即有电离层延迟令第66页/共87页 电离层延迟的双频改正(续)电离层地球约350km中心电离层电离层穿刺点I P天顶方向Z地心测站SEA第67页/共87页 电离层延迟的实测模型改正基本思想利用基准站的双频观测数据计算电离层延迟利用所得到的电离层延迟量建立局部或全球的的TEC实测模型局部(区域性)的实测模型改正方法为原点坐标。);为展开式的系数(待求展开式的最高阶数;为变量的二元泰勒级数和为以;点的太阳时,为点的地心纬度,为其中:00maxmax0000,)()(),(maxmaxsEsmnUTLTsIPsIPssEsTECnmnnmmm
38、nnm适用范围:用于局部地区的电离层延迟改正第68页/共87页 电离层延迟的实测模型改正全球(大范围)的实测模型改正方法为球谐系数(待求)。多项式;次正规化缔合勒让德阶的多项式和勒让德为基于正规化函数数;为球谐展开式的最高阶;点的太阳时,为点的地心纬度,为其中:nmnmmnnmnmnnnmnmnmnmbaLegendremnPLegendremnPmnPnUTLTsIPsIPmsbmsaPsTEC,)()(),(),()sincos(sin),(,max00max适用范围:用于大范围和全球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格网化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第69页/共87页电磁波信号通过电离层时传播速度会产生变化,致使
39、量测结果产生系统性的偏离,这种现象称为电离层折射。电离层折射的大小取决于外界条件(时间、太阳黑子数、地点等)和信号频率。在伪距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中,电离层折射的大小相同,符号相反。 结论:结论:第70页/共87页多路径效应多路径效应v多路径(Multipath)误差 在GPS测量中,被测站附近的物体所反射的卫星信号(反射波)被接收机天线所接收,与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直接波)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产生所谓的“多路径误差”。v多路径效应 由于多路径的信号传播所引起的干涉时延效应称为多路径效应。 经某些物体表面反射后到达接收机经某些物体表面反射后到达接收机的信号,将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叠加的
40、信号,将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叠加进入接收机,使测量值产生系统误差。进入接收机,使测量值产生系统误差。多路径误差对伪距测量的影响比载波相多路径误差对伪距测量的影响比载波相位测量的影响严重。该项误差取决于测位测量的影响严重。该项误差取决于测站周围的环境和接收天线的性能。站周围的环境和接收天线的性能。 第71页/共87页v 反射波 反射波的几何特性zHzHzzHzzHzGAzGAGAOAGAsin42sin2)sin21 (1 (sin)2cos1 (sin)2cos1 (2cos2为:号的相位差反射信号相对于直接信为:号多经过的路径长度反射信号相对于直接信HAOGSSSzz2z 反射波的物理特性反
41、射系数a极化特性GPS信号为右旋极化反射信号为左旋极化第72页/共87页v多路径误差 受多路径效应影响的情况下的接收信号tUtUtUtUtUStUatUatUatUatUtUatUSSStUaStUSrdrdsin)sin(cos)cos(sinsincoscos)cos(sin)sin(cos)cos1 (sinsincoscoscos)cos(cos)cos(cos为:因为接收信号也可表示实际接收信号:反射信号:直接信号:第73页/共87页)cos1sin(cos1sincos21)sin()cos()cos21 (sin)cos(cos21 (sincos1sinsincoscos1222222222aaarctgaatgaaaaaaaaaaa得:除以第二式,有将上面两式中的第一式得:)()()(有对上面两式求平方和,则有:第74页/共87页 多路径的数值特性aaaaaaa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的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综合训练试卷及答案
-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难点解析试卷及答案
- 龙江安全教育题库及答案解析
- 雅安建筑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心连心厂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农牧场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银行从业考试 机考交卷及答案解析
- 织物安全性能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管理控制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2025年护理质控标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农作物植保员岗位技术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人力资源中薪酬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 驾驶安全培训文案课件
- 采购业务审计培训
- 2025-2026学年冀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84)
- 招聘渠道分析评估表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标准冲刺押题卷
- 服装色彩构成课件
- 2025年华为软件开发工程师招聘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