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油: 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与国际战略 摘 要: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油短缺问题ri益成为中国能源 安全的核心和国家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能不 通过国际石油市场来解决,然而,当今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却使中 国石油安全面临一系列严峻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广泛参与国际石油 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实施维护石油安全的对外战略,以确保中国海外石 油供应安全。关键词:中国能源安全石油短缺国际环境国际战略中国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需求特别是海外石油需求 的不断增长。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來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 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
2、。充分认 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确保中国海外 石油供应安全,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石油短缺是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近年來,中国对能源尤其是海外石油资源的需求呈迅猛增长之势。中国 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影响因素。如 果从总量和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能源的总需求略大于总供给,供求 总量矛盾不太突出,但结构严重失衡。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内能源供给总量基本大于需求总量,当时还是能 源净出口国。从90年代开始中国能源呈现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态势,且 随经济增长缺口逐渐扩大,1992年中国
3、的能源供求缺口为19. 14 Mt标准 煤,2000年扩大到190从1993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在新世纪之初,中国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起来。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核心,或者说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矛盾并不是能源 总量问题,而是能源结构的矛盾。基于资源禀赋特点和建国初期所制订 的经济建设路线,中国能源供应儿十年来一直采取完全依靠国内资源的 方针,从而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占到75%左右。 尽管石油勘探开发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但由于长期实行油品限供与高价 政策并大量出口原油以获取外汇,2000年,2000年,中国在一次能源消 费结构中,石油的比重仅为23.6%,而煤炭的比
4、重高达67%,天然气仅为 2. 5%, 一次电力为6.9%。然而全世界1998年平均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 石油占39.9%、煤占27%、天然气占23. 1%, 一次电力高达23.8%2。这 表明,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相比,中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 多年来在中国的能源构成中,煤一直居主要地位,而石油、天然气等其 他烧类能源相对较少,水电等非烧类能源所占比重也比煤少。进入新世纪,中国的能源消费呈不断增长之势,并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 份额中占有很大比重,导致中国能源的结构性矛盾口益突出。据有关机 构统计,2002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 2. 6%,远高于10年來的年平 均增长趋势1.4%
5、。可是,同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却增长了 19. 7%,而不包括 中国在内的世界能源消费增长则低于1%,连续第二年低于经济增长趋势。 煤是2002年全球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而中国的煤消费增长高达28%,而 世界的煤消费只增长了 7%,如果把中国除外,世界煤的消费仅增长了 0. 6%3o在中国,目前消费量最多的是煤、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常规 能源。尽管水电、风力、核电和太阳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但由于资本、 技术差别等原因,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在中国能源的总构成中还不可能 担当主要的角色。从能源清洁度、使用价值和开发成本来看,煤、石油、 天然气各有优缺点。同煤相比,石油是较清洁的能源;同石油相比,天 然气
6、则是更为清洁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在许多方面可以代替煤,但煤 却不能完全代替石油和天然气。煤同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相比, 是笨重而肮脏的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必然对交通、生态和地 理环境形成极大的压力,并直接影响能源利用效率。中国是世界上唯一 的一个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大国,国民经济各部门除交通运输之外儿乎 均以煤为主要燃料。然而,要想用煤能完全代替石油和天然气,必须通 过深度加工的代价来开发洁净煤、洁净燃料新技术,从成本与收益的角 度看,这样做短期内未必能够奏效。综上所述,在现阶段,中国国内能源供求的突出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 具体表现为清洁高效的能源供不应求,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总产量
7、和品 种规格的增长赶不上迅速扩大的需求。在改革开放的头20年,煤一直是 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在能源结构中,煤、天然气和水电的供求 基本平衡,但煤在能源供求总量中的份额却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对石油 需求的迅速增加。因此,洁净煤的问题不解决,就会在以油代煤、以气 代煤的过程中,出现和加剧煤的供应过剩,而油气供应不足的矛盾,形 成煤在积压、或用于出口的同时又不得不进口大量石油的局面。因此,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石油短缺是中国能源安全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 也就是说国内石油供应不足是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问题。2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际石油市场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还是欧佩克之外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8、,可是从90年 代开始,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石油消费量的急剧上升。1993年石 油进口量超过了石油出口量,在数量上成为净进口国;1995年石油进口 的金额超过了石油出口的金额,在石油贸易金额上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中国的石油产量居世界第5位,为156 Mt,原油加工能力达到230Mt,石油与石油产品的进口量为13.93 Mt,相当于当年石油消费总量的 8%; 1997年原油进口量达到35.47 Mt; 1998年进口原油27. 32 Mt,成品 油21.74 Mt; 1999年原油和成品油净进口额为46. 80 Mt 4。2002年, 中国进口原油和油品总量为89.75 Mt,其中原
9、油进口 64.91 Mt,比2001 年增长了 15.2%,进口额达到了 127. 57亿美元;油品进口 20. 34 Mt,进 口额为37. 99亿美元5。2003年总的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和LPG)净 进口量已经超过100 Mt, 10年来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呈直线上升之势。中国目前石油最终可釆储量较低,人均占有量只有10 t,居世界第41位; 油气剩余可采储量多年没有较大的提高,占世界比重很低,而且储采比 又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见表1);加之中国东部高产油田因开采难度增 加、成本攀高,大都已进入开采中晚期,因此,中国的石油产量在未来 10年左右不可能实现大幅度增长。而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
10、(特别是耗能 较多的第二产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发展(如家庭轿车的增加)和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中国国内对石油能源的需求有增无减,供求缺 口越来越大,对外石油依存度不断提高,使得石油供应安全成为不容回 避的问题。表1中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据美国能源部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分别高达 50%和60%;而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的数字更高,分别为65%和76%6。 根据国内有关分析和预测,21世纪前半叶,中国油气特别是天然气供需 矛盾十分突出,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见表2、表3)。日本综合能源调查 会下属的国际能源小组委员会则预测,2010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达到 330 Mt,超过日本而居亚洲第一位。曾以石油风云力作闻名于世、现 为美国剑桥能源研究会主席、美国战略能源研究与开发特别研究组主席 的丹尼尔耶金也十分关注亚洲新的能源消费大国特别是中国的石油需 求增长态势。他说:“世界总体石油生产能力的增长必须满足来自发展 中国家需求的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复耕补助合同范本
- 土地租赁合同续租协议
- 商铺鞋柜转让合同范本
- 国外建筑工地合同范本
- 地砖两家购买合同范本
- 土地置换楼房合同范本
- 喷真石漆安全全协议书
- 固体垃圾回收合同范本
- 土方施工劳务合同范本
- 商丘吊车租赁合同范本
- GB/T 1864-2012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颜料颜色的比较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GA/T 167-2019法医学中毒尸体检验规范
- 第三章 第1节 水与水溶液 第1课时水的电离 课件 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矿井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DB14-T 2498-2022检验检测机构人员技术档案管理指南-(高清最新)
-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血管内开通治疗课件
- 胸腔积液健康教育
- 塔吊安装旁站监理记录表
- 设备清洁验证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