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选修)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做法不利于“开源节流”的是()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C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D减少资源消耗,注重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2改变外界条件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针对H2(g)+I2(g)2HI(g),其中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的是增加反应物浓度 增大气体的压强 升高体系的温度 使用催化剂()ABCD3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下列说
2、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41000K时,反应C(s)+2H2(g)CH4(g)的 K=8.28×107,当各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H20.7molL1、CH4 0.2molL1时,上述平衡()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达到平衡D无法判断移动方向5下列反应均为吸热反应,其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A(
3、NH4)2CO3(s)=NH4HCO3(s)+NH3(g)B2N2O5(g)=4NO2(g)+O2(g)CMgCO3(s)=MgO(s)+CO2(g)D2CO(g)=2C(s)+O2(g)6制取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H0,欲提高反应的速率和C(s)的转化率,可采用的措施为()A降温B增大水蒸气的浓度C增大C(s)的量D增大压强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B对N2+3H22NH3的反应,使用铁触媒可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C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
4、中分离出来D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当加入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8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a+bc+dCY的体积分数减小DX的转化率下降9在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甲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1molO2,乙容器充入2molSO2和2mol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B平衡后O2的浓度:乙甲C平衡后
5、SO2的转化率:乙甲D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乙2甲10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A55kJB220kJC550kJD1108kJ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1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C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没有影响D在反应体系中加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E2均减小12下列反应既符合图象又符合图象的是()AN2(g)+3H2(g)2NH3(g)H0B2SO3(g)2SO2(g)+
6、O2(g)H0C4NH3(g)+5O2(g)4NO(g)+6H2O(g)H0DC(s)+H2O(g)H2(g)+CO(g)H0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H原子形成1molHH键要吸收热量B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则可判定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500、30 MPa下,0.5 mol N2(g)和1.5 mol H2(g)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D已知Ni(CO)4(s)=Ni(s)+4CO(g)H=Q kJmol1,则Ni(s)+4CO(g)=Ni(CO)4(s)H=Q
7、 kJmol114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 K=0.1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平衡过程中,CO减少的浓度大于H2S减少的浓度B通入CO后重新达平衡,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15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C (g)H0,各物质浓度如表所示:浓度时间c(A)/molL1c(B)/molL1c(C)/molL10
8、0.81.602min0.6x0.24min0.30.60.56min0.30.6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4 min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1min1B反应在第2 min时改变了条件,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C反应在第2 min时改变了条件,可能是增加了B的浓度D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80分)16(12分)(2015秋姜堰市期中)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填字母)(2)恒定温度下在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充入2molNH3、1molCO
9、2,发生反应制备氨基甲酸铵 2NH3(g)+CO2(g) NH2COONH4(s)(假设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若容器体积不变,可以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填字母)A(NH3)=2(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重新达平衡后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填“增加”、“减小”或“不变”)(3)铵盐在水溶液中建立如下水解平衡:NH4Cl+H2ONH3H2O+HCl,研究表明,浓度、温度、pH均对铵盐水解程度(即上述反应中中NH4Cl的转化率)产生影响某兴趣小组探究某一种因素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试剂与仪器:
10、固体NH4Cl、蒸馏水、10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天平、pH计、温度计、恒温水浴槽(可控制温度)设计实验方案,pH为拟测定的数据,表中V(溶液)表示所配制NH4Cl溶液的体积物理量实验序号V(溶液)/mLNH4Cl/g温度/pH1100mT12100mT231002mT2请分析,实验1、2的目的是探究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实验2、3的目的是探究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17(10分)(2015秋姜堰市期中)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下列问题(1)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蓝)+4ClCuCl42(绿)+4H2O,请写出一个能使黄绿
11、色CuCl2溶液向蓝色转化的操作是(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现象说明了(3)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H=+124kJmol1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图: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说明水蒸气的加入相当于(填“加压”或“减压”)的效果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18(14分)(2015
12、上海)白云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MgCO3,在我国有大量的分布以白云石为原料生产的钙镁系列产品有广泛的用途白云石经煅烧、消化后得到钙镁的氢氧化物,再经过碳化实现Ca2+、Mg2+的分离碳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Ca(OH)2+Mg(OH)2+3CO2CaCO3+Mg(HCO3)2+H2O完成下列填空(1)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选填“强”或“弱”)Ca(OH)2的溶解度比Mg(OH)2的溶解度(选填“大”或“小”)(2)碳化温度保持在5060温度偏高不利于碳化反应,原因是、温度偏低也不利于碳化反应,原因是(3)已知某次碳化时溶液中钙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3、在10min到13min之内钙离子的反应速率为15min之后钙离子浓度增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Mg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a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Mg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19(12分)(2015秋姜堰市期中)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H1=99kJmol1CO2(g)+3H2(g)CH3OH(g)+H2O(g)H2=58kJmol1CO2(g)+H2(g)CO(g)+H2O(g)H3=+41kJmol1回答下列问
14、题:(1)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反应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填“a”或“b”),其判断理由是(2)合成气的组成=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其主要原因有: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还有(3)若在一定条件下,容积恒定为VL的反应室中充入amolCO与2a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仅发生反应,下列措施一定使增大的是(填字母)A升高温度 B充入Ar(g)使体系的总压增大C恒温恒容再充入H2 D恒温恒容再充入a mol CO和2a mol H220(16分)(2015秋姜堰市期中)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
15、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4HCl(g)+O2(g) 2Cl2(g)+2H2O(g)(1)研究表明反应A通过如图1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反应为:2HCl(g)+CuO(s)H2O(g)+CuCl2(g)H1反应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为H2,则A反应的反应热表示为(用H1和H2表示)(2)反应A中,4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且部分化学键断裂示意图如图2:H2O的电子式是,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断开1mol HO键与断开 1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kJ,H2O中HO 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3)新型RuO2
16、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HClT曲线如图3所示,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21(16分)(2015秋姜堰市期中)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1)纳米级的Cu2O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0mol水蒸气发生反应:2H2O(g)2H2(g)+O2(g)H=+484kJmol1,不同时段产生O2的量见下表:时间/min20406080n(O2)/mol0.00100.00160.002
17、00.0020上述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转化为能,达平衡过程中至少需要吸收光能为kJ(2)现有反应:CO(g)+H2O(g)CO2(g)+H2(g)H0,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下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物质的量COH2 OCO2H2甲a mola mol0mol0mol乙0mol0mol2a mola mol丙0mol0mola mola mol丁a mola mola mola mol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甲、乙、丙、丁容器中n(CO)的大小顺序为(3)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
18、2还原WO3得金属钨,总反应为WO3 (s)+3H2 (g)W (s)+3H2O (g)请回答下列问题: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25550600700主要成份WO3 W2O5 WO2 W假设WO3完全转化为W,则三个阶段消耗H2物质的量之比为钨丝灯管中的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W(s)+2I2 (g) WI4 (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填字母)A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BWI4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CWI4在
19、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D温度升高时,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减慢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选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做法不利于“开源节流”的是()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C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D减少资源消耗,注重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分析】A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是清洁能源; B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化石能源;C沼气是可再生能源;D减少资源消耗,
20、注重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符合开源节流【解答】解:A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是清洁能源,且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故A正确; 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不能减少化石燃料的运用,故B错误;C沼气是可再生能源,故在农村地区开发沼气能源,符合开源节流的思想,故C正确;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符合开源节流思想,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与新能源的开发,把握“开源节流”,是解题关键,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难度不大2改变外界条件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针对H2(g)+I2(g)2HI(g),其中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的是增加反应物浓度 增大气体的压强
21、升高体系的温度 使用催化剂()ABCD【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浓度、增大压强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没有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故错误;增大压强,相当于增大了浓度,活化分子数目增大,没有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故错误;升高温度,升高了分子能量,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故正确;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能量,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活化分子百分数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3已知:H2(g)+F2(g)
22、2HF(g)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3、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解答】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故A错误;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考
24、查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反应热与能量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41000K时,反应C(s)+2H2(g)CH4(g)的 K=8.28×107,当各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H20.7molL1、CH4 0.2molL1时,上述平衡()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达到平衡D无法判断移动方向【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计算此时刻的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比较,若Qc=k,处于平衡状态,若Qck,反应向逆反应进行,若Qck,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据此解答【解答】解:对于反应C(s)+2H2(g)CH4(
25、g),当H2 0.7molL1、CH4 0.2molL1时,此时的浓度商Qc=0.418.28×107,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故选A【点评】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与意义,难度不大,注意化学平衡常数的用途:1、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2、判断反应的热效应,3、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4、计算转化率5下列反应均为吸热反应,其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A(NH4)2CO3(s)=NH4HCO3(s)+NH3(g)B2N2O5(g)=4NO2(g)+O2(g)CMgCO3(s)=MgO(s)+CO2(g)D2CO(g)=2C(s)+O2(g)【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26、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B、C反应的S0,在加热条件下,可满足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而D中S0,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难度不大,注意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可根据HTS的差值判断6制取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H0,欲提高反应的速率和C(s)的转化率,可采用的措施为()A降温B增大水蒸气的浓度C增大C(s)的量D增大压强【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提高反应的速率即可以升温、升压、增加浓度等;提高C的转化
27、率,可以使平衡正向进行,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回答判断【解答】解:A降温,反应速率减慢,故A错误;B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的转化率也增大,故B正确;C增大C(s)的量,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D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逆向移动,C的转化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B对N2+3H22NH3的反应,使用铁触媒可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C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
28、的温度,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D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当加入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A、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由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常温时打开啤酒瓶时,瓶内的压强减小,因此瓶内的二氧化碳会从瓶中溢出,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对N2+3H22NH3的反应,使用铁触媒可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但是不会引起平衡移动,不
29、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选;C、Na(l)+KCl(l)NaCl(l)+K(g),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即减小产物的浓度,能让平衡向着正方向进行,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D、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当加入NaOH溶液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氯气的浓度减小,颜色变浅,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分析判断,影响因素的分析,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8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原平衡的1.
30、8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a+bc+dCY的体积分数减小DX的转化率下降【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不考虑平衡移动,只考虑体积改变,W浓度应为原来的2倍,题干中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说明平衡逆向进行,依据平衡移动方向分析选项【解答】解: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不考虑平衡移动,只考虑体积改变,W浓度应为原
31、来的2倍,题干中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说明平衡逆向进行,A、依据条件改变分析判断平衡逆向进行,故A正确;B、压缩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逆向进行,所以逆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a+bc+d,故B正确;C、反应平衡逆向进行,Y的体积分数增大,故C错误;D、平衡逆向进行,X转化率减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判断和影响因素分析,掌握平衡移动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9在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甲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1molO2,乙容器充入2molSO2和2mol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32、B平衡后O2的浓度:乙甲C平衡后SO2的转化率:乙甲D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乙2甲【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在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中,甲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1molO2,乙容器充入2molSO2和2molO2乙容器中压强是甲容器中压强的2倍,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分析【解答】解:A、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乙容器中压强是甲容器中压强的2倍,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乙甲,故A正确;B、在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中,甲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1molO2,乙容器充入2molSO2和2molO2乙容器中压强是甲容器中压强的2倍,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33、导致的结果是平衡后O2的浓度2甲乙甲,故B正确;C、在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中,甲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1molO2,乙容器充入2molSO2和2molO2乙容器中压强是甲容器中压强的2倍,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导致平衡后SO2的转化率:乙甲,故C正确;D、容器体积不变,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乙中气体质量是甲的2倍,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乙=2甲,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10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A55kJB220kJC550kJD1108kJ【考点
34、】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则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15kJmol1,根据生成水的质量计算放出的热量【解答】解:已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kJmol1,则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H=2215kJmol1,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55.375kJ55kJ;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燃烧热的概念即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二、
35、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1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C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没有影响D在反应体系中加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E2均减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A、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依据能量守恒分析;B、依据图象分析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C、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D、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解答】解:A、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36、B、图象分析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A的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C、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的反应热不发生变化,故C正确;D、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减小,E2减小,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特征分析,图象分析判断,注意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的分析理解,题目较简单12下列反应既符合图象又符合图象的是()AN2(g)+3H2(g)2NH3(g)H0B2SO3(g)2SO2(g)+O2(g)H0C4NH3(g)+5O2(g)4NO(g)+6H2O(g)H0DC(s)+H2O(g)H2(g)+C
37、O(g)H0【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温度高,平衡时生成物浓度越高,说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由图象得出,达平衡后,压强越大,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由图象可知,温度高,平衡时生成物浓度越高,说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由图象得出,达平衡后,压强越大,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符合条件的反应应该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则AC错误,B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结合图象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掌握平衡移动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
38、度中等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H原子形成1molHH键要吸收热量B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则可判定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500、30 MPa下,0.5 mol N2(g)和1.5 mol H2(g)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D已知Ni(CO)4(s)=Ni(s)+4CO(g)H=Q kJmol1,则Ni(s)+4CO(g)=Ni(CO)4(s)H=Q 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根据形成化学键要放出热量;B、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判断;C、根据可逆反应的
39、特点: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产物来回答;D、根据可逆反应,正逆反应的焓变数值相等,符合相反判断【解答】解:A、因形成化学键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B、因为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则金刚石能量高,所以可判定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C、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产物,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1mol N2和3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NH3(g),放热大于38.6kJ,故C错误;D、因可逆反应,正逆反应的焓变数值相等,符合相反,所以Ni(CO)4(s)=Ni(s)+4
40、CO(g)H=Q kJmol1,则Ni(s)+4CO(g)=Ni(CO)4(s)H=Q kJmol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涉及反应热和焓变知识的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应用情况,难度中等14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 K=0.1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平衡过程中,CO减少的浓度大于H2S减少的浓度B通入CO后重新达平衡,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反应前H2S物
41、质的量为7mol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化学平衡计算【分析】ACO与H2S按物质的量1:1反应,二者浓度减少相等;B通入CO后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到新平衡时相等;C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转化的CO为2mol,设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nmol,表示出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代入平衡常数K=0.1列方程计算解答;DCO转化率=×100%【解答】解:ACO与H2S按物质的量1
42、:1反应,二者浓度减少相等,故A错误;B通入CO后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到新平衡时相等,故通入CO后重新达平衡,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B正确;C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转化的CO为2mol,设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nmol,则: CO(g)+H2S(g)COS(g)+H2(g) 起始(mol):10 n 0 0变化(mol):2 2 2 2平衡(mol):8 n2 2 2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则K=0.1,解得n=7,故C正确;DCO转化率=×1
43、00%=20%,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化学平衡建立,难度不大,注意三段式在化学平衡计算中应用15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C (g)H0,各物质浓度如表所示:浓度时间c(A)/molL1c(B)/molL1c(C)/molL100.81.602min0.6x0.24min0.30.60.56min0.30.6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4 min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1min1B反应在第2 min时改变了条件,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C反应在第2 min时改变了条件,可能是增加了B的浓度D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
44、量保持不变【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A、依据化学反应速率概念计算,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变化计算反应速率;B、反应在第2min时改变了条件,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C、反应在第2min时改变了条件,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D、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解答】解:A、2min4min内,依据图表可知x=1.2mol/L,B消耗浓度为0.6mol/L,用B表示的速率=0.3mol/(Lmin),故A正确;B、依据图表数据分析,2min时A浓度变化为0.2mol/L,2min到4minA浓度变化为0.3mol/L,说明反应速率增大,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故B正确;C、依据
45、图表数据分析,2min时A浓度变化为0.2mol/L,2min到4minA浓度变化为0.3mol/L,说明反应速率增大,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故C错误;D、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所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数据分析利用的能力,反应速率的计算应用,题目难度中等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80分)16(12分)(2015秋姜堰市期中)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A、C、G(填字母)(2)恒定温度下在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
46、充入2molNH3、1molCO2,发生反应制备氨基甲酸铵 2NH3(g)+CO2(g) NH2COONH4(s)(假设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若容器体积不变,可以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BC(填字母)A(NH3)=2(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重新达平衡后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不变(填“增加”、“减小”或“不变”)(3)铵盐在水溶液中建立如下水解平衡:NH4Cl+H2ONH3H2O+HCl,研究表明,浓度、温度、pH均对铵盐水解程度(即上述反应中中NH4Cl的转化率)产生影响某兴趣小组探究某一种因素对溶
47、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试剂与仪器:固体NH4Cl、蒸馏水、10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天平、pH计、温度计、恒温水浴槽(可控制温度)设计实验方案,pH为拟测定的数据,表中V(溶液)表示所配制NH4Cl溶液的体积物理量实验序号V(溶液)/mLNH4Cl/g温度/pH1100mT12100mT231002mT2请分析,实验1、2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实验2、3的目的是探究NH4Cl浓度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考点】氨的制取和性质 【分析】(1)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氨气为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性质选择收集装置,
48、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需考虑倒吸,据此分析解答;(2)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依据方程式:2NH3(g)+CO2(g) NH2COONH4(s)可知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且反应物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而充入2molNH3、1molCO2,依据反应物转化量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系数之比,可知,两种气体的体积百分比不变;(3)依据影响盐类水解因素及图表中数据解答【解答】
49、解:(1)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制取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反应发生为固体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因防止药品中的湿存水以及反应产生的水使反应试管受热不均匀,所以选择试管口向下的A装置制备氨气,氨气为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需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选择C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需考虑倒吸,倒扣的漏斗空间大,水柱不易极速上升,能防止倒吸,故选G装置,故答案为:ACG;(2)A没有指明正、逆速率,不能判断是否到达平衡或是反应向哪进行,故A不选;B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密闭容器中
50、总压强不变,故B选;C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的质量不断变化,容器的容积不变,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断变化,当密度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C选;故选:BC; 依据方程式:2NH3(g)+CO2(g) NH2COONH4(s)可知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且反应物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而充入2molNH3、1molCO2,依据反应物转化量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系数之比,可知,两种气体的体积百分比不变;故答案为:BC;不变;(3)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为:温度、浓度,图表中实验1、2数据温度不同,氯化铵的质量、溶液体积相同,可知实验1、2的目的是探究的是温度对氯化铵水解程度的影响;图表中实
51、验2、3数据温度相同,氯化铵质量不同,溶液体积相同,可知实验2、3的目的是探究的是NH4Cl浓度对氯化铵水解程度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 NH4Cl浓度;【点评】本题为综合题,涉及氨气的制备,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移动因素,影响盐类水解因素,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化学平衡理论是解题关键17(10分)(2015秋姜堰市期中)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下列问题(1)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蓝)+4ClCuCl42(绿)+4H2O,请写出一个能使黄绿色CuCl2溶液向蓝色转化的操作是加入硝酸银溶液(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
52、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现象说明了铁粉和硫粉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3)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H=+124kJmol1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图: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说明水蒸气的加入相当于减压(填“加压”或“减压”)的效果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600时乙苯的转化率与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温度过低,反应速率较慢,转化率较低,温度过高,选择性下降,高温下可能使催化剂失去活性,且消耗能量较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分析】(1)使溶液由黄色变成蓝色,应使平衡向左移动,可以加入硝酸银溶液降低氯离子浓度;(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现象说明了铁粉和硫粉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3)保持压强不变,加入水蒸气,容器体积应增大,等效为降低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600时乙苯的转化率与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结合温度对乙苯转化率、苯乙烯选择性、温度对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影响及消耗能量等,分析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抖音短视频平台与火花量子计算公司合作开发智能语音交互协议
- 线上线下改编作品分成补充协议
- 抖音与云服务商签订的火花级视频处理云端服务协议
- 电视台主持人岗位综合能力考核聘用合同
- 股权投资亏损风险预警与结算管理协议
- 继承房产瑕疵披露及维修责任承担协议
- 独角戏影视替身演员独家合作协议
- 消防安全评估与消防设施检测维修协议
- 国际物流海外仓代运营及全球供应链优化合同
- 校招文科笔试题目及答案及答案
- 房屋租赁协议简单版(个人租房合同可打印)
- 压疮信息登记本
- 学校质量监测应急预案
- 体育产业概论(第七章奥运经济)课件
- 拟投入本项目主要人员汇总表(工程项目招投标资料模板)
- 保护性约束PPT通用PPT课件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大作业
- 金风科技5MW风力发电机专业题库分解
- HDS_VSP_G200安装配置指南
- 排球比赛计分表2
- GB_T 3795-2014 锰铁(高清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