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细心选一选(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30分)1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2. AABC中BC边上的高作法正确的是()第3页(共34页)r 4E BC E BC3 .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8,则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 5 B. 10 C. 11 D. 124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有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C.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 .三角形中,若一个角等于其他两个角的差,
2、则这个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6 .如图, ABC中,/ C=7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 C,则/ 1+/2=()A. 360° B. 250° C, 180° D, 140°7 .如图,。是 ABC的/ ABC , / ACB的平分线的交点, OD / AB交BC于D, OE / AC交BC于E,若 ODE的周长为10厘米,那么BC的长为(B D E CA . 8cm B. 9cm C. 10cm D. 11cm8 .附加题:下图是由九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一个六边形,当最小的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cm时
3、,这个六边形的周长为()cm.三C7?A. 30 B. 40 C. 50 D. 609 .如图,在四边形 ABCD中,对角线 AC平分/ BAD , AB >AD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B. AB - AD=CB - CDC. AB - AD< CB - CDD. AB - AD与CB - CD的大小关系不确定10 .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中,对角线 BD平分/ ABC , / ACB=72 °, / ABC=50 °,并且/ BAD +A. 62° B, 65° C. 68° D, 70°、精心填一填(本大题有6个
4、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 .若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n=,其内角和为 12 .如图, ABC中,/ C=90°, AD平分/ BACAB=5 , CD=2 ,贝(4 ABD 的面积是13 .如图,等腰 ABC中,AB=AC ,/ DBC=15AB的垂直平分线 MN交AC于点D,则/ A的度数是的长为4cm,面积是12cm2,腰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F,若D为BC边上的中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 BDM的周长最短为 cm.R C C15 .如图,在第 1个A1BC中,/B=30°, A1B=CB;在边 A1B上任取一点 D,延长 C
5、A1至1A2,使A1A2=A1D,得到第2个A1A2D;在边A2D上任取一点 巳 延长人出2至1人3,使A2A3=A2E,得到第3个AA2A3E, 按此做法继续下去,则第n个三角形中以 An为顶点的内角度数是 BAa Ai Af At C16 . ABC为等边三角形,在平面内找一点P,使 PAB, APBC, PAC均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P的个数为.、认真解一解(共 72分)17 .如图,点 F、C 在 BE 上,BF=CE, AB=DE , /B=/E.求证:/ A=/D.18.如图,在 ABC 中,/ C=/ABC=2/ABDXAC 于 D,求/ DBC的度数.BC19 .如图,已知
6、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2, 3)、B (- 6, 0) , C (-1, 0).(1)将 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4个单位得 A1B1C1,图中画出 A1B1C1,平移后 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是.(2)将 ABC沿x轴翻折 A2BC,图中画出 A2BC,翻折后点A对应点A2坐标是.(3)将4ABC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4 ABC扫过的面积为 .20 .已知:如图,在4ABC中,点D是BC的中点,过点D作直线交 AB , CA的延长线于点 巳F.当BE=CF 时,求证:AE=AF .2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A在第二象限且纵坐标为 1 ,点B在x轴的负半轴
7、上,AB=AO , /ABO=30。,直线MN经过原点。,点A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A1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 B关于 直线MN的对称点为Bi.(1)求/ AOM的度数.(2)已知30°, 60°, 90°的三角形三边比为I:正:2,求线段ABi的长和Bi的纵坐标.22 . ABC 中,AC=BC , / ACB=90,点 D, E 分别在 AB , BC 上,且 AD=BE , BD=AC .(1)如图1,连DE,求/ BDE的度数;(2)如图 2,过 E 作 EFXAB 于 F,求证:/ FED= / CED ;(3)在(2)的条件下,若BF=2 ,求CE的长.A
8、C AC国1图223 .己知:在等腰三角形 ABC中,AB=AC , AD,BC于点D ,以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ACE ,直线BE交直线AD于点F,连接FC.(1)如图1, 120。</ BAC <180。, ACE与 ABC在直线AC的异侧,且FC交AE于点M .求证:/ FEA= / FCA ;猜想线段FE, FA, 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画出图形探究线段(2)当60°<Z BAC <120°,且 ACE与 ABC在直线AC的同侧时,利用图第5页(共34页)£FE, FA, 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24
9、.如图,线段 AC/X轴,点B在第四象限,AO平分/ BAC , AB交x轴于G,连 OB, OC.(1)判断 AOG的形状,并证明;(2)如图1,若BO=CO且OG平分/BOC,求证:OALOB;(3)如图2,在(2)的条件下,点为AO上的一点,且/ ACM=45 °,若点B (1, - 2),求 M的坐标.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细心选一选(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30分)1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第9页(共34页)【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
10、是轴对称图形,A不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B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C不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D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 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 AABC中BC边上的高作法正确的是()D.【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线的定义:过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解答.【解答】解:为丁 ABC中BC边上的高的是 D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熟记高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 .已知三角形
11、两边长分别为 3和8,则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 5 B. 10 C. 11 D. 12【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而小于两边之和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进一步选 择.【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第三边大于:8 - 3=5 ,而小于:3+8=11.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可能是:1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三角形的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而小于两边之和,此题 基础题,比较简单.4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有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C.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
12、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 ASA, AAS , SSS,根据判定定理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BA、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即能推出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错误;B、ABC和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C , A 'B'=B 'C'=A C ', AB=A 'B',AC=A C', BC=B C;即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即能推出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错误;C、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3、即不能推出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正确;B D Cr第11页(共34页)如上图,: AD、A D是三角形白中线,BC=B'C',. BD=B D ;在4ABD 和ABD,中,,期内, ,BD二B' .ABD 0MBD' (SSS), ./ B= Z B ;在ABC 和 AA 'B'C'中,AB=A B'* /B二,四二B C.-.ABCAABC,(SAS),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对判定定理的理解能力,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 ASA,
14、AAS, SS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5 .三角形中,若一个角等于其他两个角的差,则这个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180°,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其它两个角的差,列出两个方程,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设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a。、b。、c0,则由题意得:a - b=c la+b+c=lSO,解得:a=90,B.故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可利用方程进行求解.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6 .如图, ABC中,/ 0=70
15、°,若沿图中虚线截去/ C,则/ 1+/2=()A. 360° B, 250° 0, 180° D, 14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先利用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得出/1 + /2=/C+ (/ C+/3+/4),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一/ 1、Z 2是CDE的外角, / 1=Z4+ZC, / 2=Z 3+/C,即/1 + /2=/C+ (/C+/3+/ 4) =70 +180 =250 °.故选B.3C ,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是1
16、80。;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7 .如图,O是 ABC的/ ABC , / ACB的平分线的交点, OD / AB交BC于D, OE / AC交BC于E,若 ODE的周长为10厘米,那么BC的长为()8 D E CA . 8cm B. 9cm C. 10cm D. 11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可以证得:/ OBD=/BOD,则依据等角对等边可以证得OD=BD ,同理,OE=EC,即可证得BC=CZXODE从而求解.【解答】解:: BO是/ACB的平分线,ABO= /OBD, . OD / AB , . / ABO=
17、 / BOD , ./ OBD= / BOD, . OD=BD ,同理,OE=EC,BC=BD +DE +EC=OD +DE +OE=C AODE=10cm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正确证得OD=BD是关键.8.附加题:下图是由九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一个六边形,当最小的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cm时,这个六边形的周长为()cm.A. 30 B. 40 C. 50 D. 60【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规律型.AB为边的三角形,【分析】因为每个三角形都是等边的,从其中一个三角形入手,比右下角的以 设它的边长为x,则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依次为 x, x
18、+x+2, x+2, X+2X2, x+2x2, x+3x 2.所以六边形周长是2x+2 (x+2) +2 (x+2x2) + (x+3x2) =7 x+18,而最大的三角形的边长 AF等于AB的2 倍,所以可以求出 x,则可求得周长.【解答】解:设AB=x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依次为x, x+x+2, x+2, x+2x2, x+2x2, x+3x2,,六边形周长是 2x+2 (x+2) +2 (x+2X2) + (x+3X 2) =7 x+18, AF=2AB ,即 x+6=2x,x=6cm ,. 周长为 7 x+18=60cm.故选D【点评】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要
19、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9.如图,在四边形 ABCD中,对角线AC平分/ BAD , AB >AD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B. AB - AD=CB - CDC. AB - AD< CB - CDD. AB - AD与CB - CD的大小关系不确定【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常规题型.【分析】在 AB 上截取 AE=AD ,则易得 AECAADC ,贝U AE=AD , CE=CD ,贝U AB - AD=BE ,放在 BCE中,根据三边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在 AB上截取AE=AD,连接CE. AC 平分/ BAD ,/ BAC= / DA
20、C又AC是公共边,.AECAADC (SAS), . AE=AD , CE=CD , .AB - AD=AB - AE=BE , BC - CD=BC - CE , .在 BCE 中,BE>BC - CE, .AB - AD >CB- CD.故选A .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作辅助线是关键.10.如图,已知四边形【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ABCD 中,对角线 BD 平分/ ABC , / ACB=72 °, / ABC=50 °,并且/ BAD +【分析】延长BA和BC ,过D点作DEL BA于E点,过D点作DF,
21、BC于F点,根据BD是/ ABC的平分线可得出 BDEA BDF,故DE=DF ,过D点作DGXAC于G点,可得出 ADEA ADG CDGACDF,进而彳#出 CD为/ ACF的平分线,得出/ DCA=54 °,再根据/ ADC=180。-/ DAC -/ DCA即可得出结论.【解答】 解:延长BA和BC,过D点作DEXBA于E点,过D点作DFXBC于F点,1 . BD是/ ABC的平分线在4BDE与4BDF中,rZABD=ZCBD, BD=BD,ZAED-ZDFC第13页(共34页)BDE BDF ,DE=DF ,又 / BAD+ZCAD=180 °,Z BAD +ZE
22、AD=180 ,Z CAD= Z EAD ,2 .AD为/ EAC的平分线,过D点作DGXAC于G点,在 RTACDG 与 RTACDF 中,(AD=ADI DERG'RTAADE RTAADG ,DE=DG ,DG=DF .在 RTACDG 与 RTACDF 中,fCD=CDIDG=GF53 RTACDG RTACDF ,.CD为/ ACF的平分线Z ACB=72 °4 ./ DCA=54 °, ABC 中, Z ACB=72 °, Z ABC=50 °,Z BAC=180 -72 - 50 =58 °,1800 -58。Z DAC=
23、-=61 ,2ADC=180 °-Z DAC - Z DCA=180 - 61 -54 =6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质等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0。,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二、精心填一填(本大题有 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若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n= 12 ,其内角和为180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先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n,再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即可.【解答】解:.正 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 150°,(n- 2)X180°=150 ,解得,n=1
24、2,其内角和为(12- 2) X 180 =1800°.故答案为:12; 180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知识,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为:(-2) X 180。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 ABC 中,/ C=90°, AD 平分/ BAC , AB=5 , CD=2 ,贝(4 ABD 的面积是 5【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要求 ABD的面积,有AB=5 ,可为三角形的底,只求出底边上的高即可,利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白距离相等可知ABD的高就是CD的长度,所以高是 2,则可求得面积.【解答】解:/ C=90 °
25、, AD平分/ BAC ,点D至ij AB的距离=CD=2.ABD 的面积是 5X2+2=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注意分析思路,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13.如图,等腰 ABC中,AB=AC , / DBC=15 °, AB的垂直平分线 MN交AC于点D,则/ A的度数是 50°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BD ,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 A=/ABD,然后表示出/ AB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可得/C=/AB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
26、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 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D=BD ,. A= / ABD ,. / DBC=15 °, ./ ABC= ZA + 15°, AB=AC ,. C=/ABC= ZA+15°,. /A + /A+15°+/A+15°=180°,解得/ A=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用/ A表示出 ABC的另两个角,然后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第17页(共34页)14.如图,等腰三角形 ABC底边BC的长为4
27、cm,面积是12cm2,腰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F,若D为BC边上的中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 BDM的周长最短为8 cm.B D C【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连接AD ,由于 ABC是等腰三角形,点 D是BC边的中点,故 AD ±BC,再根据三角形 的面积公式求出 AD的长,再根据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可知,点 B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 点A,故AD的长为BM+MD的最小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连接 AD,. ABC是等腰三角形,点 D是BC边的中点, AD XBC,1 SAabc =_2
28、BC?AD= ,x4xAD=12 ,解得 AD=6cm ,.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点B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 A,AD的长为BM +MD的最小值,BDM 的周长最短=(BM+MD) +BD=AD +4;BC=6 蒋 X 4=6+2=8cm.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如图,在第1个AiBC中,/B=30。,AiB=CB;在边AiB上任取一点D,延长CAUA2,使AiA2=AiD,得到第2个AiAzD;在边A2D上任取一点 E,延长A1A2至1 A3,使A2A3=A2E,得第17页(共34页)到第3个AA2A
29、3E, 按此做法继续下去,则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内角度数是 史 n11>75 .BAa At, A? Ay C【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第21页(共34页)【专题】规律型.【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BAi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 DA2A1, / EA3A2及/ F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内角度数.【解答】解:二.在 CBAi 中,/ B=30°, AiB=CB, ./ BAiC=AiA2=AiD, / BAiC 是 A1A2D 的外角,/ DA 2A1=/ BA iC=X 75
30、6; ;同理可得/ EA3A2=(,)2X75。,/ FA4A3= + 3X75°,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内角度数是(2)5 1><75°.DA2A1, / EA 3A2故答案为:(卷)M1><7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 及/F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 . ABC为等边三角形,在平面内找一点P,使 PAB, APBC, PAC均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P的个数为 10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点P在等边a ABC内,而且 PBC、 PAB
31、> APAC均为等腰三角形,可知 P点为等边4ABC的垂心;由此可得分别以三角形各顶点为圆心,边长为半径,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满 足要求的.【解答】解:如图:(1)点P在三角形内部时,点 P是边AB、BC、CA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形的外心;(2)分别以三角形各顶点为圆心,边长为半径,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满足要求的.每条垂直平分线上得3个交点,再加三角形的垂心,一共 10个.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运用垂直平分线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认真解一解(共 72分)17 .如图,点 F、C 在 BE 上,BF=CE, AB=DE , /B
32、=/E.求证:/ A= Z 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易证 BC=EF,即可证明 ABCA DEF ,可得/ A= / D.即可解题.【解答】证明:BF=CE,. BC=EF ,在4ABC和4DEF中,AB 二 DE .ABC 且4 DEF (SAS), . A= / 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BC 0DEF是解题的关键.18 .如图,在 ABC 中,/ C=/ABC=2/A, BDXAC 于 D,求/ DBC 的度数.【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C=/ABC=2 /A
33、,即可求得 ABC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求得/DBC的度数.【解答】解:.一/ C=/ABC=2/A,. / C+/ABC+/A=5 ZA=180 °, ./ A=36 . C=/ABC=2 ZA=72BD ±AC , ./ DBC=90 - Z C=1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此类题目时往往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藏条件.19 .如图,已知 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2, 3)、B (- 6, 0) , C (-1, 0).(1)将 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4个单位得 A1B1C1,
34、图中画出 A1B1C1,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是(3, - 1).(2)将4ABC沿x轴翻折 A2BC,图中画出 A2BC,翻折后点A对应点A2坐标是 (-2,-3)(3)将 ABC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4 ABC扫过的面积为13.5 .【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作图-平移变换.【分析】(1)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进而得出对应点位置;(3)利用平移的性质可得 ABC扫过的面积为 ABC+平行四边形 ACCA的面积.【解答】解:(1)如图所示:AiBiCi,即为所求,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Ai的坐标是:(3, -1); 故答案为:(3, -
35、1);(2)如图所示: A2BC,即为所求,翻折后点 A对应点A2坐标是:(-2, - 3); 故答案为:(-2, - 3);(3)将4ABC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4 ABC扫过的面积为:SA A'BC+S平行四边形AC'CA=x 3 X 5+2 X 3=13.5.故答案为:13.5.o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正确得出平移后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0 .已知:如图,在4ABC中,点D是BC的中点,过点D作直线交AB , CA的延长线于点E, F.当BE=CF 时,求证:AE=AF .B【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
36、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过点B作BG / FC ,延长FD交BG于点G.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G= / F,然后判定 BDG 和4CD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f质和等量代换得到BE=BG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G=ZBEG,由对顶角相等及等量代换得出/ F=/AE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出 AE=AF .【解答】证明:过点 B作BG / FC,延长FD交BG于点G.第25页(共34页)1 fG=/F. 点D是BC的中点,BD=CD .在 BDG和 CDF中, '/G二NF/Zbdg=ZcdfBD=CD.-.BDGACDF (AAS). . BG=CF .BE=CF
37、 ,BE=BG . G=/BEG. . / BEG= Z AEF , ./ G= ZAEF . F=/AEF. . AE=AF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作出辅助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并根据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解题的基本思路.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30 °,直线MN经过原点点A在第二象限且纵坐标为 1 ,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AB=AO ,。,点A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Ai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 B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为Bi.(1)求/ AOM的度数.(2)已知30°, 60°, 90°的三角
38、形三边比为1:、在:2,求线段ABi的长和Bi的纵坐标.【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由点A与点Ai关于直线MN对称,可得出/ AOM= ZAiOM,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 AOB=30 °,通过角的计算即可得出结论;(2)过点A作AC,x轴于点C,过点Bi作BiDx轴于点D,通过解直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点 A、B点的坐标,再根据对称的性质即可得出点 Ai的坐标以及AB仔AiB,在RtAOBiD中,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得出BiD的长度,此题得解.【解答】解:(i)二点A与点Ai关于直线MN对称, ./ AOM= / AiOM , AB=AO , /
39、ABO=30 °, ./ AOB=30 °,/ AOB +/ AOM +/ A10M=i80 °,,/AOM=75 °.(2)过点A作AC,x轴于点C,过点Bi作BiDx轴于点D,如图所示. . /AOC=30 °, / ACO=90 °, AC=i ,AO=2AC=2 , OC=V3AC= V3,AB=AO , . BO=2OC=2 /,点 A (-无,i),点 B ( - 2也,0). 点A与点Ai关于直线MN对称, OAi=OA=2 , 点 Ai (2, 0),AiB=2 ( 2班)=2+2 元,点A关于直线 MN的对称点Ai,
40、点B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为Bi,第24页(共34页) . AB 仔AlB=2+2加,OBi=OB=2 VS.在 RtOBiD 中,/ BiOD=/AOB=30 °,BlD= OBi=:-故线段AB i的长为2+2加,Bi的纵坐标为花.【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角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1)找出/ AOM= /AlOM; (2)求出线段A1B和B1D的长度.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 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出相等的边角关系是关键.22. ABC 中,AC=BC , / ACB=90,点 D, E 分别在 AB , BC 上,且
41、AD=BE , BD=AC .(1)如图1,连DE,求/ BDE的度数;(2)如图 2,过 E 作 EFXAB 于 F,求证:/ FED= / CED ;(3)在(2)的条件下,若 BF=2 ,求CE的长.【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SAS可证 BDEACD ,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 BDE的度数;(2)先由 EFXAB 和/ BDE=22.5 °,求出/ BED,再由(1)结论推导出/ BCD= / DEC=67.5 °即可.(3)由(1)知CD=DE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角的和差关系可得/CDE=45 ;过D作DM LCECE的长于M ,根据角
42、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量关系即可得到【解答】解:(2) AC=BC , Z ACB=90 °,Z A= Z B=45 ; : AC=BC , BD=AC ,BD=BC ,I Qf|0 一 /RZ BCD= Z BDC= -=67.5 ,2Z ACD= ZACB - Z BCD=90 - 67.5 =22.5 ,在 ADC和 BED中,(AD二BEJ /A二NB,IaobdADC BED , ./ BDE= Z ACD=22.5 ,(2)由(1)有/ BDE=22.5 °, EF1AB ,BFE= Z DFE=90 ./ DEF=90 - / BDE=67.5 ,由(1)有, A
43、DCA BED ,DC=DE ,DEC= Z BCD=67.5 °,Z DEF= Z DEC ,即:Z FED= Z CED ;(3)如图2,第29页(共34页)由(1)知 CD=DE,DCE= / DEC=67.5 °, . / CDE=45 °,过D作DM,CE于M , . CM=ME= -ICE, / CDM= / EDM= / BDE=22.5 °,2EM ±DM , EF±DB, . EF=ME , . / BFE=90 °, / B=45 °, ./ BEF= / B=45 °, . EF=B
44、F , CE=2ME=2EF=2BF=4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及性质的运用,解本题的关键是ADC BED,解答时添加合适的辅助线是难点.23.己知:在等腰三角形 ABC中,AB=AC , AD,BC于点D ,以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ACE ,直线BE交直线AD于点F,连接FC.(1)如图1, 120°v/ BAC <180°, ACE与 ABC在直线AC的异侧,且FC交AE于点M .求证:/ FEA= / FCA ;猜想线段FE, FA, 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当60°
45、<Z BAC <120°,且 ACE与 ABC在直线AC的同侧时,利用图 2画出图形探究线段FE, FA, 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第33页(共34页)【考点】三角形综合题.【分析】(1)利用中垂线得到/FBC= / FCB,从而得到/ FBA= / FCA ,再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至ij/ ABF= / AEF即可; 先得到/ EFC= Z EAC=60 °,从而判断出/ ACD + Z ACF=30 ,进而得出/ FCK= Z ECF,判断出 CFEA CFK,即可;(2)先得到/ EFC=/EAC=60 °,从而判断出/ ACD
46、- / ACF=30 °,进而得出/ FCK= / ECF,判断 出4CFE白ACFK,即可;【解答】解:(1). AD1BC, AB=AC ,BD=DC ,FB=FC , .Z FBC= Z FOB , AB=AC ,Z ABC= ZACB , / FBA= Z FCA, 以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ACE ,AE=AC=AB ,ABF= ZAEF ,Z ACF= ZAEF ,即:Z FEA= Z FCA;结论:EF=FA +AD , .以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ACE , .Z EAC=60 ;由有,Z ACF= Z AEF , .Z EFC=Z EAC=60 ,由得,BF=CF ,
47、FDXBC,BFD= ZCFD , /Z BFD +Z CFD + Z EFC=180 1800 -NEFCZ BFD= Z CFD= =60 ,2 ./ FCD=90 - Z CFD=30 ,Z ACD +Z ACF=30 °,Z ECF= Z EGA - Z ACF=60 c - Z ACF=60 - (30 -Z ACD ) =30 + Z ACD ,如图1,延长AD ,在AD上截取 AD=DK ,连接CK ,AD ±BC,/ ACD= / KCD , CA=CK/ FCK= / FCD+Z KCD= / ACF + Z ACD +/ KCD=30 °+Z KCD=30 °+Z ACD , . / FCK= / ECF ,AC=CE , AC=CK , . CK=CE ,'CT=CF在CFE 和CFK 中,NF'CE=/FCK,CE=CK .CFEA CFK,FE=FK=FD +DK , AD=DK ,FE=FD +AD ;(2)结论:EF=FA+AD,如图2,Kt以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北省浠水县联考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沿淮教育联盟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南京市新城中学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金乡市2026届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木质儿童玩具制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胆道微创支架置入术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木材高铁内饰构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美容仓储管理系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木材深加工家居产品国际市场开拓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老年护理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四川甘孜州甘孜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西宁市城中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及储备人员的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学堂在线 军事理论 章节测试答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GB/T 19492-2020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 预算绩效管理课件讲解课件
- 二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案二年级安全教育记录
- 生化检验质控以及失控分析处理
- 质性数据分析及NVIVO使用课件(PPT 67页)
- 供电公司先进典型选树培育实施办法
-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doc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