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人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江郎山和韵辛弃疾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注释)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干:这里指接触。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什么特点?_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_2. 课内阅读。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词人_,号_。2这首词写的是_时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_之情。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两句妙在何处?_4“若有人知春去处,
2、唤取归来同住。”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_3. 读古诗宿建德江,完成题目。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_。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诗的前两句的大意是_2展开想象,诗中“日暮客愁新”和“江清月近人”的日月之景,带给读者的感受是_3诗中侧重借景抒情的是第_、_句,侧重叙事写景的是第_、_句。整首诗表达了诗人_之情。4.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甲)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
3、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
4、的手法。2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_5. 阅读诗词,完成下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_。A首联中的“岱宗”是泰山的别名。 B颔联“割”字写出了泰山的绵长。C颈联描写归鸟,交代了时已薄暮。 D尾联描写了诗人登上山巅之所见。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6.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5、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注卷帘人:站在窗口卷帘子的侍女。(语文主题阅读丛书六下1)(1)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_(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7.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注释)秋丛:即丛丛的秋菊。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篱:篱笆。1第一句诗中的“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_的情态。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_。4这首诗借菊花_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_的赞美。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8.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你在诗中仿佛看到了什么?_2诗中为何不写人?是没有人吗?_9. 文言文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_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
7、有误的一项是( )A.七八个/星天/外 B.两三点雨/山前C.旧时/茅店/社林边 D.路转溪桥/忽见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C.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D.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10. 阅读理解。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吟”是_的意思。2解释下列词语。等闲:_浑:_清白:_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三、四
8、两句描写了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的决心。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_)千锤万凿,(_)烈火焚身,(_)粉骨碎身,我(_)要留清白在人间。11. 读诗句,完成练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1)这两句诗紧扣早春的特色之物_和_,表达了诗人_之情。(2)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这两句诗所展示的画面。_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丝绦是指_2本诗中运用了的_修辞方法。3诗人把_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13. 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西江月·
9、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上阙描写的景物有 、 、 、 。2下面关于上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
10、心头的喜悦。3“七八个”说明了_,“两三点”说明了_,这与上阕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4“忽见”的意思是_,从中可以看出诗人_。14. 课外阅读。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释)石灰吟:赞颂石灰。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1这是一首()。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2试着用“/”画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3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体会到了石灰_的精神;读了后两句中的“浑不怕”,我想到了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这两句诗还让我想到了文天祥的诗句:“_,_。”4理解古诗,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思乡诗。B.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C.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D.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5联系本课中学习的三首古诗,你觉得这首古诗和哪首古诗的写作方法是相同的?相同点是什么?_15. 古诗阅读。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经题型强化题库:现代文阅读试题
- 2025年花艺师职业资格考试真题模拟训练(花卉园艺行业政策)
- 2025年西式面点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面点制作质量控制)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作文素材积累与构思与试题
- 临床使用血液制品试题及答案2025版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模拟解析练习题
- 2025年摄影师职业技能鉴定试卷(摄影器材选购)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得体表达现代文阅读题库试题
- 2025年花艺师职业资格考试花卉植物病理学诊断与防治试题卷
- 房产营销策划面试题库
- 2025-2030矿山机械跨境电商新模式拓展及品牌出海战略报告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
- GB/T 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股指期权风险管理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过去分词公开课--完整版PPT课件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