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_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_蔌蔌衣巾落枣花(苏轼)原文_第1页
浣溪沙_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_蔌蔌衣巾落枣花(苏轼)原文_第2页
浣溪沙_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_蔌蔌衣巾落枣花(苏轼)原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藏藏衣巾落枣花(苏轼)原文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道上作(其四)作者:苏轼萩萩衣巾落枣,村南村北响缥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注释】1 .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簌簌,下落貌。2 .缥车:抽丝工具。3 .牛衣: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 繁露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日: 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 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 半依,如曾季狸艇 斋话:予尝见东坡墨迹作 半依,乃知牛字误也。4 .想要。5 .漫:随便。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

2、以不管哪个人家, 都想去敲门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 与此两句意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衣巾在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 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 门,问可否给碗茶?这首浣溪沙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 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 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 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作 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

3、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 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 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此词上片写,下片抒 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 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意识 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在今江苏省)作官的时候写的。按照当 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 龙王爷 求雨; 下了雨,又要向 龙王爷 谢雨。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 雨,记下的见闻之一。簌簌衣巾落枣花,按照文意本来应该是 枣花簌簌落衣巾。古 人写诗词,常常根据格律和修

4、辞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次序加以调动, 这里就是如此。 簌簌s ,是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衣巾,是衣服和头巾。古代服装,男人往往戴头巾。枣树在初夏开出黄绿色的小花。作者不是从旁边看到落枣花,而是行经枣树下,或是伫zh 立枣树下,这样枣花才能落到衣巾上。接下去,村南村北响缥车。缥sg车,一种抽取蚕丝的手摇工具。村子里从南头到北头缥丝的 声音响成一片,原来蚕农们正在紧张地劳动。这里,有枣花散落,有 缥车歌唱,在路边古老的柳树下,还有一个身披牛衣的农民在卖黄瓜。 牛衣,是一种用麻或草编成的,用来覆盖牛身的织物,这里指蓑衣 一类的东西。上片三句,每一句都写出了景色的一个方面。这一次苏 轼偶然来到农村,很敏感地抓住了这些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