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县中考物理物态变化教学案2(无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响水县中考物理物态变化教学案2(无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响水县中考物理物态变化教学案2(无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响水县中考物理物态变化教学案2(无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响水县中考物理物态变化教学案2(无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物态变化学习目标:1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过程?2 . 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3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3-5分钟)1 .熔化:物质由 叫做熔化。熔化需要 。2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也要吸收热量,温度 。晶体有固定的 ,而非晶体没有。3 .常见的非晶体:,r 等。4 .凝固:物质由 叫做凝固。凝固需,要 。5 .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r, r r r没有凝固点。6 .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熔化图像,可知 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7 .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在 a石英、b蜂蜡、c海波、d冰、

2、e松香、f水晶、g食盐、h泰、J玻璃、j沥青这些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填字母),属于非晶体的是(填字 母)。8 .升华:物质由 叫做升华。升华需要 。9 .凝华:物质由 叫做凝华。凝华需要 。10 .物质从 r 叫做物态变化。、都是物态变化的需要吸具体形式。其中热。11 .自然界中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 。水的循环伴随着的转移。、典型例题(27-30分钟)(一)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活动一:什么季节教室的玻璃窗上会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室内外温度有何特点?例题1:冬天寒冷的早晨往往可以看到窗户玻璃的 (选填“外侧”或“内侧”)出现冰 花,这种物态变化叫 。夏天我们吃冰

3、棍时,撕下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这 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 现象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 气”是向 运动的(选填“上”或“下”)。小结:1.内外侧问题,一般在温度 的一侧;2.判断物态变化要弄清原来和后来的物态。学生训练:1.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态变化:(1)湖面结冰:; (2)烧水时看到“白气”:;(3)自来水管“出汗”:; (4)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5)冰箱中取出冰棒冒“白气” ;(6)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 现象;(7)冬天,嘴里呼出“白气”,这是 现象;(8)深秋晚间会“下霜”,这是 现象;(9)戴眼镜

4、的人,冬天从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 现象。(10)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这是由于鸨丝经过了先 后 的过程;2.写出下列做法应用的物理道理:(1)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 (2)在高 热病人身上擦酒精降温 ; ( 3)对手哈气手感到r暖和; (4)北方冬天夜 晚菜窖里放几桶水以防蔬菜冻坏 ; ( 5)利用干冰制冷 。(二)晶体熔化、凝固条件活动二:水结冰和蜡凝固有什么不同之处?例题2: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 态。(选填“固”、“液”或“气”)(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

5、断出: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C时间/min11.51事2.533*544.555.566.5温度/工P 595552494848484g47454342学生训练:1 .两盆 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我不高冷也小沸钟55日 找仃湍出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 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D .无法确定2 .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 “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

6、100c的开水降温至 55c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c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 55。杯”。“55二杯”的工作原理是A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三)实验探究活动三:小荣的妈妈通过手机在天猫超市买了冰淇淋,快递送来时,冰淇淋一点没熔化,小荣注意到:包装箱是可以密封的泡沫箱,箱内还放了几个冰袋。请你用学过的物

7、理知识分析一下,这样的包装方法为什么能保证冰淇淋能长途运输还不熔化?例题3.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有两支温度计,甲:量程为0c102c的温度计,乙:量程为- 20c102c的温度计,应 该选用 (甲/乙)温度计;(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C;(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一样多,都是200毫升,小明加了 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 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

8、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盐水浓度(%03p691215182124273036凝固点(C)0-24-6-8-11-15-18-17-1.8-0.40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4)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冰/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5)大雪过后,会造成交通困难,特别是危及人身安全,可能造成局部交通瘫痪和大面积事故, 有人提出使用融雪剂融化道路上的积雪,常用融雪剂主要成份是盐.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冰加了盐 熔点 (升高/降低),加盐的水应该 (难/易)凝固.三、当堂训练(10-15分钟)1 .下面四幅图中,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

9、解释正确的是甲乙丙丁5 / 5A.甲图中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后又冷却变成岩石是凝华现象B.乙图中的白霜是液化现象C.丙图中的固体空气清新剂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了是升华现象D. 丁图中的水结成冰是水的熔化现象2.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 “雾淞沆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3.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儿可明显看到A. 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B. 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C. 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D. 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4.0 C的水在凝同过程中,则()A、温度降低,同时放热B 、温度升高,同时吸热C、温度不变,同时放热 D 、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0C,则冰的质量一定是5 . 5C的冰投人到0c的水中,热平衡后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A、增加了 B 、减少了 C 、不变 D、无法确定6 .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