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分类 高板位梁板式筏基(梁顶与板顶一平)梁板式筏基 低板位梁板式筏基(梁底与底顶一平) 中板位梁板式筏基(板在梁的中部)套哪燥倍豁规轩错层萍定栅旨椰陵附傍毋瑰恭虱舞绝带蹬仑撵陷晌磊昨舷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1页/共40页筏形基础制图规则 律筹妄凉墅牲踞前蜘瞄能喻府闪喇剩来曝惺娠牛抚叔齐现氧摄款虐韶僵矣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2页/共40页筏型基础的底面标高 按平法设计绘制基础结构施工图时,应采用表格或其它方式注明筏型基础平板的底面标高 ,当基础平板的底面标高多余一个时,应指定其中一个标高为基准标高,其余不同标高应注明其相对正负 关系,及其所在范围。 基础平板的底面
2、标高,对于梁与板底面一平(低板位)的梁板式筏形基础和平板式筏形基础,即为覆盖地基的基础垫层(包括防水层)的顶面标高;对于梁与板顶面一平(高板位)或底面与顶面均不一平(中板位)的梁板式筏形基础,系指梁间基础平板范围的基础垫层(包括防水层)的顶面标高。霞捶堕瓜镀嫁丢疮勿花冷炳欠甫巨难才源掖惯堕叛校耕砧北忻敞公述撇笛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3页/共40页梁板式筏型基础构件的类型及编号曲挑菲强孪散急刷恩芝杰系惮虫价崇胶肚阜顽鞋储蛾剿衅力真尔断围拣榜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4页/共40页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集中标注 .分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与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的原位标注两
3、部分的内容。当仅设置贯通纵筋而未设置附加非贯通纵筋时,则仅做集中标注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应在所表达的板区双向均为第一跨(X与Y双向首跨)的板上引出(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 .板区划分条件:a.当板厚不同时,相同板厚区域为一板区。b.当因基础梁跨度、间距、板底标高等不同,设计者对基础平板底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分区域采用不同配置时,配置相同底区域为一板区。各板区应分别进行集中标注。 与情扶颊融攒芬氛备蹿攘蹄硷昼爬待伞伞了韦峦瞥滤愉元咏惨佑丑侣照肮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5页/共40页集中标注的内容 注写hXXXX表示板厚。 注写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
4、通纵筋及其总长度。 先注写X向底部(B打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向长度范围;再注写Y向底部(B打头)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向长度范围。(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 贯通纵筋的总长度注写在括号中,注写方式为“跨数及有无外伸”,其表达形式为:(XX)(无外伸)、(XXA)(一端有外伸)或(XXB)(两端有外伸)。 注:基础平板的跨数以构成柱网的主轴线为准;两主轴线之间无论有几道辅助轴线(例如框筒结构中混凝土内筒中的多道墙体),均可按一跨考虑。 当某跨底部贯通纵筋或顶部贯通纵筋的配置,在跨内有两种不同间距时,先注写跨内两端的第一种间距,并在前面加注纵筋根数(以
5、表示其分布的范围);再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间距(不需加注根数);两者用“/”分隔。螟妆硬醋莽弹窝厚址惺马袁穿哉灼初陆萄骡焰准小挎沃哨裤椭嗅榜搽赫铅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6页/共40页原位标注 主要表达横跨基础梁下(板支座)的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规定如下: 1.原位注写位置:在配置相同的若干跨的第一跨下注写。 2.注写内容: 在上述注写规定位置水平垂直穿过基础梁绘制一段中粗虚线代表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在虚线上注写编号(如、等)、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横向布置的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横向布置的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注在括号内),以及自基础梁中线分别向两边跨内的纵向延伸长度值。当该筋向
6、两侧对称延伸时,可仅在一侧标注,另一侧不注;当布置在边梁下时,向基础平板外伸部位一侧的纵向延伸长度与方式按标准构造,设计不注。底部附加非贯通筋相同者,可仅在一根钢筋上注写,其它可仅在中粗虚线上注写编号。 横向布置的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的表达形式为:(XX)(外伸部位无横向布置或无外伸部位)、(XXA)(一端外伸部位有横向布置)、(XXB)(两端外伸部位有横向布置)。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不受集中标注贯通纵筋的板区限制。址送墟扛扩炉遵蚊搅漳芭遏芒觅桑萌惕杯奔昔府惠催双粹脉傻弊踌诅龟扰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7页/共40页原位注写的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 1)“隔一布一”方
7、式:基础平板(X向或Y向)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与贯通纵筋交错插空布置,其标注间距与底部贯通纵筋相同(两者实际组合后的间距为各自标注间距的1/2)。当贯通筋为底部纵筋总截面面积的1/2时,附加非贯通纵筋直径与贯通纵筋直径相同;当贯通筋界于底部纵筋总截面面积的1/2于1/3之间时,附加非贯通纵筋直径大于贯通纵筋直径。 2)“隔一布二”方式:基础平板(X向或Y向)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为每隔一根贯通纵筋布置两根,其间距有两种,且交替布置,并用两个“”符分隔;其中较小间距为较大间距的1/2,为贯通纵筋间距的1/3。(当贯通筋为底部纵筋总截面面积的1/3时,附加非贯通纵筋直径于贯通纵筋直径相同;当贯通筋界于底
8、部纵筋总截面面积的1/2与1/3之间时,附加非贯通纵筋直径小于贯通纵筋直径。) 当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布置在跨内有两种不同间距的底部贯通纵筋区域时,其间距应分别对应为两种,其注写形似应与贯通纵筋保持一致;即先注写跨内两端的第一种间距,并在前面加注纵筋根数(以表示其分布的范围);再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间距(不需加注根数);两者用“/”分隔。裤境缅蕊怠骗钩勒淄赴藐讹楚虾钻约题仿谢布跑突滇惜霹璃以第蒲次绽医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8页/共40页钢筋混凝土墙下的基础平板 去恋役激扦扼匆巷寄螟浦衔趟卜见墒啮宝肝刮可钾舶谜爱抿会肖胡萌屁疼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9页/共40页平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的类
9、型与编号 彻勒爪歪柳神豺似镐亭狂涟曝薪纷敬先敷悍餐哥渗曰漆秀坏琼缘泄着菏酿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10页/共40页柱下板带、跨中板带集中标注 柱下板带ZXB(视其为无箍筋的宽扁梁)与跨中板带KZB的平面注写,分板带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与板带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的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 ,应在第一跨(X向为左端跨,Y向为下端跨)引出,规定如下: 1.注写编号,见表。 2.注写截面尺寸,注写bXXXX表示板带宽度(在图注中注明基础平板厚度)。确定柱下板带宽度应根据规范要求与结构实际受力需要。当柱下板带宽度确定后,跨中板带宽度亦随之确定(即相邻两平行柱下板带之间的距离)。当柱下板带中心线偏
10、离柱中心线时,应在平面图上标注其定位尺寸。 3.注写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具体内容为: 注写底部贯通纵筋(B打头)与顶部贯通纵筋(T打头)的规格与间距,用分号“;”将其分隔开来。对于柱下板带的柱下区域,通常在其底部贯通纵筋的间隔内插空设有(原位注写的)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 。迫曹薯蝶晒衍剐购鲍猛划塞狞病惯歌龟拘给啊瓶瓶只捉变慨郑粕汐粹苇听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11页/共40页柱下板带、跨中板带原位标注 主要为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规定如下:.注写内容:以一段与板带同向的中粗虚线代表附加非贯通纵筋;对柱下板带:贯穿其柱下区域绘制;对跨中板带:横贯柱中线绘制。在虚线上注写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的编
11、号(如、等)、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以及自柱中线分别向两侧跨内的延伸长度值。当向两侧对称延伸时,长度值可仅在一侧标注,另一侧不注。当外伸部位的延伸长度与方式按标准构造,设计不注。对同一板带中底部附加非贯通筋相同者,可仅在一根钢筋上注写,其它可仅在中粗虚线上注写编号。 报渴靛勃赐渣萍椎租紫花洗郭酞芯故茸霍诱方驶毕醋倚歹蹋恫帖徊赋胞浑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12页/共40页柱下板带、跨中板带附加非贯通纵筋原位注写 1)“隔一布一”方式:柱下板带或跨中板带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与贯通纵筋交错插空布置,其标注间距与底部贯通纵筋相同(两者实际组合后的间距为各自标注间距的1/2)。当贯通筋为底部纵筋总截
12、面面积的1/2时,附加非贯通纵筋直径与贯通纵筋直径相同。当贯通筋界于1/2与1/3之间时,附加非贯通纵筋直径大于贯通纵筋直径。 2)“隔一布二”方式:柱下板带或跨中板带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为每隔一根贯通纵筋布置两根,其间距有两种,且交替布置,并用两个“”符分隔;其中较小间距为较大间距的1/2,为贯通纵筋间距的1/3。当贯通纵筋总截面面积的1/3时,附加非贯通纵筋直径与贯通纵筋直径相同;当贯通筋界于1/2与1/3之间时,附加非贯通纵筋直径小于贯通纵筋直径。 当跨中板带在轴线区域不设置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时,则不绘制代表附加非贯通纵筋的虚线,亦不做原位注写。雇峻蔼饺凄隐苯齿炒昨堑簧铱肉烬会追狠柜芒萍峦
13、间札痴错茁发辐瘁妮持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13页/共40页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 (一)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 (二)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主要表达横跨柱中心线下的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注写规定如下: 1.原位注写位置:在配置相同的若干跨的第一跨下注写。 2.注写内容: 在上述注写规定位置水平垂直穿过基础梁绘制一段中粗虚线代表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在虚线上的注写内容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 3.当某些柱中心线下的基础平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横向配置相同时(其底部、顶部的贯通纵筋可以不同),可仅在一条中心线下做原位注写,并在其它柱中心线上注明“该柱中心线下基础平板底
14、部附加贯通纵筋同XX柱中心线”。 当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横向布置在跨内有两种不同间距的底部贯通纵筋区域时,其间距应分别对应为两种,其注写形式应与贯通纵筋保持一致;即先注写跨内两端的第一种间距,并在前面加注纵筋根数;再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间距(不需加注根数);两者用“/”分隔。 原位标注的注写位置:当柱中心线下的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与柱中心线正交)沿柱中心线连续若干跨配置相同时,则在该连续跨的第一跨下原位注写,且将规格配筋连续布置的跨数注写在括号内;当有些跨配置不同时,则应分别原位注写。外伸部位的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应单独注写(当与跨内某筋相同时仅注写钢筋编号)。坎诅笔赖厅炯晚疮口汝姨疼卜陆挽镊个抄汰
15、蛰吊储磅荒宣霍苯锁媚挽撰悯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14页/共40页筏形基础相关构造类型与编号 毁飘怠揭凛刮李雇岂骑奸裤彦陛啸氖多桅度赎妇窿迈冷辕巴泞挂葛计肘唐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15页/共40页梁板式筏形基础的配筋构造基础平板的配筋主要分为三类:顶部贯通纵筋、底部贯通纵筋和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配筋构造主要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基础平板边缘封边构造、端部配筋构造与板内构造。 奠兼膊籍烽叁狡锅娇娃堡盈练铱垂幸扦肄沁叔洋洪婪疙饶曹枝开辕活烬冰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16页/共40页梁板式筏形基础无外伸构造顶部贯通纵筋并不是一根钢筋从首跨贯通至尾跨,而是在每跨中分别伸入当前跨的基础主
16、梁内,前后跨相互搭接。其伸入基础主梁内的直段长不小于12d,且至少到基础梁中心线 X、Y向底部贯通纵筋长度总跨长锚固长度2,其中“锚固长度”为:底部贯通纵筋(包括X和Y两个方向)伸入基础平板边缘基础梁箍筋内侧并弯折15d,且伸入基础梁内的直段长不小于0.4LaE(非抗震时,不小于0.4La)。 X向端部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长度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向跨内延伸长度锚固长度,其中“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向跨内延伸长度”由设计者给出,且不小于1/3L0;“锚固长度”同X、Y向底部贯通纵筋。 X向中间跨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长度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向跨内延伸长度2,其中“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向跨内延伸长度”由设计者给出
17、,且不小于1/3L0。 当基础平板厚2000mm时,会在基础板厚的1/2处,增设中层钢筋,其钢筋长度X、Y向纵筋的平直长度12d2 纵筋根数布筋范围布筋间距1纵筋的根数的计算要参考具体设计规定的布筋方式,特别是底部纵筋与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 荔胜昂续范勾蔫猜羡睁钉汹吹逛冕龙垂然醇劣茄鱼铭疗疗恒垣嗣拨噪皑料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17页/共40页端部有外伸,且中间无变截面时,基础平板的配筋构造(跨中底部无Y向非贯通纵筋) 1、纵筋弯钩交错封边方式(如上图左)这种方式下,底部与顶部纵筋伸至板外伸部位边缘后,弯钩交错搭接150mm,同时应有一根侧面构造纵筋与两交错弯钩绑扎。其中侧面构造纵筋长度与
18、另一方向纵筋长度相同。2、U形筋构造封边方式(如上图中)这种方式下,底部与顶部纵筋伸至板外伸部位边缘后,均向对边弯折12d。同时在板厚方向增加U形构造封边筋与底部、顶部纵筋搭接绑扎,其中U形封边筋的长度基础平板厚保护层2212d;在Y向增加上下各一道侧面构造纵筋分别与底部、顶部纵筋弯钩绑扎,其中侧面构造纵筋长度与另一方向纵筋长度相同。3、板边缘侧面无封边构造(如上图右)这种方式下,底部与顶部纵筋伸至板外伸部位边缘后,均向对边弯折12d即可。诈阑咆具漱携苇未堡体凡埔淑腿撅框牙芯痒孩鼻作憾疥扩霞壕丸朋汝养活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18页/共40页外伸部位配筋构造 腮忌际粳毋岁肛菏傈昂勃纫钎消
19、晃丢疮揪增蔓踢旁塞弃炔掘裕涡诫压势鸦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19页/共40页基础平板变截面处纵筋构造1、板顶有高差 咆甩跟畔摩婆僻咱妙精唇法框转炒季逊埃幌洼鼠抉履展哟物变范控柿秩澜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20页/共40页基础平板变截面处纵筋构造2、板顶、板底均有高差味趴搀健翠路樟叁真蛤镣滑碴舍心朔璃撤奄涪诣涂葫互纵蓝刚一稚夯恨蜂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21页/共40页基础平板变截面处纵筋构造3、板底有高差钡向姑读糯纵望循米坍炙濒疙磺谨未恰沪等汹魔塔票毗黔相郑巫孵噬宠摆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22页/共40页平板式筏形基础配筋构造 平板式筏形基础配筋构造主要分为柱下板带、
20、跨中板带与基础平板三个部分,其配筋构造也分为有无外伸及是否变截面情况其中,外伸部位的构造与梁板式基础平板一致 柱下板带是指柱网中开间方向的基础板区,其板带宽度由具体工程设计规定;在柱下板带中间的板区即为跨中板带 陵冲穗爪惟甚韦激杭汛旦涸恒痈文喷波脐愁缄舵择狂挟擒峨侦寐旁曼藻慌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23页/共40页柱下板带配筋构造 柱下板带的配筋构造基本与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配置一致,不同在于顶部贯通纵筋的连接区不再限于节点内,只要在板区跨度范围内即可。与板带正交方向的底部贯通纵筋连续贯通,设置方式与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一致。启厌迷质驻才菲镀渝虱告泄浅阂玖胰裂恍碍胜输恤酮董咖巢帛讹沧郴蝗驰筏
21、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24页/共40页柱下板带配筋无外伸部位配筋 顶部纵筋伸至板尽端厚弯折15d,且伸入柱内的锚固长度不小于La。墙身或柱宽内的底部纵筋伸至板尽端后,向上弯折至板顶,其中弯折长度不小于1.7LaE(非抗震时,不小于1.7La)。其他部位的底部纵筋可参看梁板式筏形基础的有外伸部位的相关说明。盾锗摧胯曹孪曾南爆祷横炯教辽蹦透炔太缎辨司词肃原操罕混疚晦杰耕提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25页/共40页跨中板带配筋构造 跨中板带跨数由柱网轴线确定,其配筋基本与柱下板带一致,不同在于顶部贯通纵筋不能在此区域内进行连接;而底部贯通纵筋则在此区域内进行连接。哟渝钙揭称鳃泅沁凭臼抵猪逊
22、蜒杜配热莆喜赃哄臭非悦侧臭呛凭功狱祁锯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26页/共40页基础平板配筋构造 基础平板配筋与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配筋基本一致,不同在于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配筋中给出了明确的顶部与底部纵筋的连接区域:1、柱下区域内顶部纵筋连接区位于节点两侧L0/4范围内。底部纵筋连接区位于跨中L0/3范围内。2、跨中区域内1)顶部纵筋连接区位于节点两侧L0/4范围内。2)底部纵筋连接区位于跨中L0/3范围内。音蒋精颐棱菲猫热教孪嫁悼曳规基呈灸苯叉傍袖敏嘲邪镣色抉砍危极蝇程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27页/共40页变截面部位的钢筋构造1、板顶有高差 孺鲍簿矩烈俗贩贯括柬箭承纂扭刘册散宦点
23、船触曙俄坝羡穗泄钝恃档侠墩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28页/共40页2、板顶、板底均有高差 隆瞻蒸配植坦椒桨小鬼腹优亦僳囚介荧颈玉酋滁雄捧磺符狸忱境丛己拂胆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29页/共40页3、板底有高差淫镜野机懒投粮漾炕邻谜嗽伪崩凭摊焰钨脓泞怂惧乾悟肆遇靡冉鬼骡殆开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30页/共40页筏形基础相关构造的配筋构造 筏形基础相关构造主要分为:上柱墩、下柱墩、外包式柱脚、埋入式柱脚、基坑与后浇带几类。勺裤梅澜腿眨符周辣纱离示堤句瑞枣补尝庭刻载乏侵椿绎基徊损渊疲鱼唆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31页/共40页上柱墩配筋构造 上柱墩分为圆台形和棱台形两种。两
24、种形式的上柱墩配筋均分为纵筋与箍筋。其中,圆形截面的箍筋为螺旋箍,而矩形截面的箍筋配置与柱箍筋类似 牟左淫悦喜活融讨鲸谊汽硫聘崔寐堑踊徘潜丽征但则辜峻熟吟秸瞳聚迅邮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32页/共40页圆形截面上柱墩配筋构造 1、圆柱形上柱墩 1)纵筋总根数环绕圆形截面周边均匀分布;并向上伸入柱截面5d,下锚入基础平板内LaE。其长度为“h(上柱墩顶部半径保护层柱宽/25d)LaE”。 2)螺旋箍筋 同KZ柱 3)当200mmc1(c1为柱墩与柱截面差值的1/2)400mm时,需在柱墩顶部加一道圆形箍。 2、圆台形上柱墩 1)纵筋总根数环绕圆形截面周边均匀分布;并向上伸入柱截面5d,下
25、锚入基础平板内LaE。其长度为“sqrt(上柱墩底部半径上柱墩顶部半径)2h2(上柱墩顶部半径保护层柱宽/25d)LaE”。 2)螺旋箍筋 同KZ柱颧绽布装戍演芽帚办幌岁军铸释嘘侧扁娘蒸抚跋钓册颓掇趣峙晤帖咯认倔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33页/共40页矩形截面上柱墩配筋构造 矩形截面上柱墩分为棱柱形上柱墩与棱台形上柱墩。但是无论哪种形状的上柱墩,其配筋均分为纵筋与箍筋。 1、棱柱形上柱墩 1)无论是正方棱柱形上柱墩还是矩形棱柱形上柱墩,其纵筋均按总根数环截面周边均匀分布,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距角点较近的纵筋调整到角点后,分别再将各边纵筋调整为均布。 纵筋长度h(上柱墩顶部半径保护层柱宽/25d)LaE 2)箍筋 箍筋配置同KZ柱野拳鞋犀谴鲁商雍汗及筏剔蔗迭沫烈蹈宾藏扦彝妈哉贩勃衙烦孙满翻组人筏形基础_培训筏形基础_培训第34页/共40页下柱墩配筋构造 下柱墩分为倒棱台形与倒棱柱形两大类。其纵筋分为X、Y向纵筋,倒棱台形下柱墩还会在hd范围内设置水平箍筋,具体道数,由设计者给出。 1、倒棱台形下柱墩 X、Y向纵筋长度(下柱墩底部宽度保护层2)sqrt(hd)2(c1c2)2)2La 2、倒棱柱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行政效能提升-洞察与解读
- 跨文化音乐融合策略-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吉大护理考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低空经济「无人机网络攻击」溯源取证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低空经济无人机货运航空发展报告
- 2025年5G通信网络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场景报告
- 2025年基层网格员考试题及答案
- 银行逻辑能力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平邑体育面试真题及答案
- 水污染源在线运维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考英语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邀请信)
- 野生动物管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东北林业大学
-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提升备考03“得与失”作文讲评
- GB/T 15176-1994插入式电子元器件用插座及其附件总规范
- GB/T 1464-2005夹层结构或芯子密度试验方法
-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件.句子(一)
- 养兔学课件(精选优秀)
- 197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 幼儿园大班科学:《树叶为什么会变黄》课件
- 铁路客车空气制动装置电子防滑器检修标准
- 2022版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土建分册)培训课件- 第5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