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课——古诗文阅读_第1页
初三语文复习课——古诗文阅读_第2页
初三语文复习课——古诗文阅读_第3页
初三语文复习课——古诗文阅读_第4页
初三语文复习课——古诗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22分分)5、默写古诗文。(、默写古诗文。(10分)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马致远天净沙天净沙.秋思秋思(1分)分)、溯洄从之,、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诗经蒹葭蒹葭(1分)分)、,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欧阳修。欧阳修醉翁亭醉翁亭记记(2分)分)、李白在、李白在行路难行路难中表现积极进取精神的两句诗是中表现积极进取精神的两句诗是,(2分)分)、把王维、把王维使至塞上使至塞上默写完整。默写完整。(4分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6、指出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指出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 )()(4分)分)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塞下秋来风景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塞下秋来风景异 B、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理屈词穷、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理屈词穷 C、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志存高远、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志存高远 D、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本逐末、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本逐末200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回顾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西风瘦马道阻且长道阻且长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长风破浪会有时长风破浪会

3、有时 直挂云直挂云帆济沧海帆济沧海大漠孤烟直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都护在燕然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7至至9题题 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乃入见。问:“何以战何以战?”公曰:公曰:“衣食所安,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公曰:“牺牲玉帛,牺牲玉帛,弗

4、敢加也,必以信。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公曰:“小大之狱,虽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未可。”齐人三鼓。刿曰:齐人三鼓。刿曰:“可可矣。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可矣。”遂逐齐师。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

5、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分)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小惠未偏,民弗从也。译文:译文: 、彼竭我盈,故克之。、彼竭我盈,故克之。译文:译文:8、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2分)分)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限四个字)。(限四个字)9、曹刿的、曹刿的“远谋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

6、军事两个方面简要说说分)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简要说说分)答:答:、政治方面:、政治方面: 、军事方面:、军事方面:小恩小惠未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小恩小惠未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惧有伏焉惧有伏焉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善于把握进攻和善于把握进攻和追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追击)击)文言文阅读中考考点文言文阅读中考考点 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理解文

7、中常用实词和理解文中常用实词和“之之”“”“其其”“”“于于”“”“以以”“而而”等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等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能准确解释文言文中的重要语句。能准确解释文言文中的重要语句。 简要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并简要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并且能结合自身体验和现代生活实际作出且能结合自身体验和现代生活实际作出评价。评价。文言实词复习文言实词复习 复习目标复习目标:1、掌握古汉语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掌握古汉语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2、学会通过归纳,牢固掌握课内常用文、学会通过归纳,牢固掌握课内常用文言实词意义。言

8、实词意义。3、学会通过知识的迁移,阅读课外文言、学会通过知识的迁移,阅读课外文言文。文。、通假字、通假字 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歧现象。“通假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例:具答之,便要还家。例:具答之,便要还家。(通假字:(通假字:“具具”、“要要”本字:本字:“俱俱”、“邀邀”)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音同形似。如:音同形似。如:“满坐宾客无不伸颈满坐宾客

9、无不伸颈”。“坐坐”通通“座座”,意思是,意思是“座位座位”音近形似。如:音近形似。如: “才美不外见才美不外见”。“见见”通通“现现”,意思是,意思是“显现显现”音同形异。如音同形异。如“左手倚一衡木左手倚一衡木”“衡衡”通通“横横”,意思是,意思是“横放的横放的”音近形异。如:音近形异。如: “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亡以应”“亡亡”通通“无无”,意思是,意思是“没有没有”1.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说乎 论语论语“说说”同同“悦悦”, 愉快愉快2.一厝朔东一厝朔东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朔朔”同同“措措”, 放置放置3.寡助之至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亲戚畔之 孟子二章孟子二章“畔畔”同同

10、“叛叛”, 背叛背叛4.小惠未小惠未 ,民弗从也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 ”同同“遍遍” ,遍及,遍及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其真无马邪?3.百废具兴4.乡为身死而不受“要”通“邀”,邀请“邪”通“耶”,相当于“吗”“具”通“俱”,全,都“乡”通“向”,以前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畔”通通“叛叛”,背,背叛。)叛。)2、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其所不能(“曾曾”通通“增增”,增,增加。)加。)3、困于心,衡于虑、困于心,衡于虑(“衡衡”通通“横横”,梗塞,梗塞,指不通顺。)指不通顺。)4、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则无法家拂士(“拂拂”通通“弼弼”,辅,辅佐。)佐。)

11、 孟子两章孟子两章通假字整理一(九下第五单元)通假字整理一(九下第五单元)通假字整理二通假字整理二1、 反反返(还,返回)返(还,返回) 例句:例句:(1)窥谷忘反)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愚公移山2、 说说悦(高兴)悦(高兴)例句:例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论语十则 (2)公输盘不说)公输盘不说公输公输、古今异义、古今异义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有的词义扩大了,如

12、:“河河”古代指黄河,现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泛指一般河流。有的词义缩小了,如: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女,现指丈夫的配偶。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走走”古代指跑,古代指跑,现指步行。现指步行。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如:“痛恨痛恨”古指古指“痛心、遗憾痛心、遗憾”。例: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愿动词3.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

13、义:身份低下,见识短陋 今义:品质极其恶劣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2.臣本布衣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 今义:为正义献身或放弃某一利益古义:平民百姓今义:布制的衣服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邮电的总称牺牲布衣交通古今异义整理(九下第五单元)古今异义整理(九下第五单元)1、虽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然(古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古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虽虽”与指示代词与指示代词“然然”的连用,意为:虽是这样,但是的连用,意为:虽是这样,但是。今常用作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今常用作表转折关系的连词。)2、 寡助之至,寡助之至,亲戚亲戚畔之畔之亲戚(古义指内亲外戚,包

14、括父母兄弟。今义指亲戚(古义指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今义指亲属。)亲属。)3、非独贤者有、非独贤者有是是心也心也是(古义:代词,这种,这样。今义:判断动是(古义:代词,这种,这样。今义:判断动词。)词。)、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项。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在句中的含义。如:文来判断它在句中的含义。如: (1)原因)原因如如“既克,公问其既克,公问其故故” (2)所以)所以如如“彼竭我盈,彼竭我盈,故故克之克之” 故故 (3)故意)故意如如“广广故故数言

15、欲亡数言欲亡” (4)旧)旧如如“两狼之并驱如两狼之并驱如故故” (5)特意)特意如如“桓侯桓侯故故使人问之使人问之” 之绝观亡愿借子杀之代词:他孤之有孔明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怅恨久之调节音节,无义吾欲之南海到以为妙绝极点群响毕绝停止来此绝境隔绝河曲智叟亡以应 同“无”没有今亡亦死逃跑亡,百姓苦灭亡予观夫巴陵胜状 观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但坐观罗敷景观看一词多义整理(九下第五单元)一词多义整理(九下第五单元) 子子墨子闻之墨子闻之 (对有德行的人的尊称,(对有德行的人的尊称, 子子 先生,老师。名词。)先生,老师。名词。) 愿借愿借子子杀之杀之 (你,代词。)(你,代词。)

16、 上上使使外将兵(派)外将兵(派) 使使 使唐雎使唐雎使使于秦(出使)于秦(出使) 如如使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使)4、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根据一定语言习惯,把一般用作甲类的词,当作根据一定语言习惯,把一般用作甲类的词,当作乙类的词来用,就是词类活用。乙类的词来用,就是词类活用。一般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包括:一般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包括:(1)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状语(2)活用作名词)活用作名词(3)活用作动词)活用作动词(4)使动用法,译为)使动用法,译为“使使”(5)意动用法,译为)意动用法,译为“以以为(宾语为(宾语)” 注意被解释词所

17、在的位置和句注意被解释词所在的位置和句子本身的特点。子本身的特点。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屏障中抚尺一、屏障中抚尺一(下:(下: ) 2、箕畚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3、先生之恩,生死而、先生之恩,生死而肉肉骨也(肉:骨也(肉: ) 敲、拍敲、拍用箕畚用箕畚 句中没有动词,则考虑活用作动词。句中没有动词,则考虑活用作动词。名词在动词前,则考虑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名词在动词前,则考虑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使使长肉长肉两个名词在一起,句中又无动词,则考虑前两个名词在一起,句中又无动词,则考虑前一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

18、法、意动用法)。注意被解释词所在的位置和句子注意被解释词所在的位置和句子本身的特点本身的特点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猛浪若、猛浪若奔奔(奔:奔: )5、所以、所以动动心忍性(动:心忍性(动: )6、吾妻之、吾妻之美美我也(美:我也(美: ) 奔跑的马奔跑的马动词、形容词在谓语动词后面,则考动词、形容词在谓语动词后面,则考虑活用作名词。虑活用作名词。使使惊动惊动认为认为美美主谓概念颠倒,表达不畅,则考虑使动用主谓概念颠倒,表达不畅,则考虑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法、意动用法。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不耻下问2.妇抚儿乳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不蔓不枝5.板印书籍6.山行六七里7.忿恚尉

19、8.苦其心志耻:名词作动词,以为耻乳:名词作动词,喂奶箕畚:名词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蔓 枝:名词作动词,蔓廷,枝展板:名词作状语,用板山:名词作状语,沿山忿恚:形容词作动词,使恼怒苦:形容词作动词,使受苦复习小结复习小结 熟悉课文,紧扣注释,有效整理认真识记,词不离句,联系语境一一.解释加横线词语解释加横线词语1.甚矣甚矣,汝之不汝之不惠惠 2.未尝不叹息未尝不叹息痛恨痛恨于桓于桓.灵也灵也3.又何又何间间焉焉 4.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力拉崩倒之声5.朝晖夕阴朝晖夕阴,气象气象万千万千 6.若若为佣耕为佣耕7.苦苦其心志其心志 8.不能不能名名其一处其一处9.而而伯乐不常有伯乐不常有 10.举举大计亦死大计亦死二二.选出下列加横线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选出下列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