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申报表汇总_第1页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申报表汇总_第2页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申报表汇总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省 (区、市)地 (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村(居)小组项目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出生年月户口性质婚姻状况本人信息配偶信息夫妇曾经 生育子女数男孩 女孩夫妇现有存活子女 数(含收养)男孩 女孩是否领取独生子女证夫妇曾经 生育子女 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是否亲生存活状况死/残年月死亡确认单位夫妇收养子女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收养年月存活状况死/残年月死亡确认单位残疾证号码残疾类型残疾等级家庭地址联系电话村(居)委会 评议意见年 月日(盖章)乡镇街道 初审意见年 月日(盖章)县级人口计 生部门审批 意见年 月日(盖章)备注申报人签字:填表人:填表时间:年 月 日附件2:计划生育家

2、庭特别扶助对象退出审批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村民小组名称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出生年月退出原因退出年月备注乡(镇、街道) 初审意见年 月日(盖章)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批意见年 月日(盖章)备注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附件3: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人数测算汇总表填表单位:(盖章)单位:人单位本年扶助人数测算上年发放人数本年初退出人数本年新增人数合计伤残家庭死亡家庭伤残死亡伤残死亡伤残死亡小计城市农村小计(甲)(11)23表中:=+;(2)=+=-+ (12);=+(7)=-(11) + (13)单位负责人:填表人:填表时间:年 月 日附件4: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

3、对象花名册填表单位:(盖章)单位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出生年月扶助类型家庭住址发放金额(元)附件5: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资金测算表填表单位:(盖章)单位扶助人数(人)扶助资金(万兀)中央下达经费收支余情况(力兀)合计伤残家庭死亡家庭合计伤残家庭死亡家庭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上年 初累 计结 余上年 中央 财政 拨款上年实际支付上年 末累 计结 余金额%金额%省级市级县级金额%金额%金额%(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表中:(1)=(2)+(3) ; (4)=(5)+(6)=(7)=(9

4、) ; (5)=(2) X 960/10000; (6)=(3) X 1200/10000; (8)=(7)/(4) X 100; (9)=(11)+(13)+(15);(10)=(9)/(4) X 100; (12)=(11)/(9) X 100; (14)=(13)/(9) X 100; (16)=(15)/(9) X 100; (20)=(17)+(18)-(19)表间:(1)=附件三(1) ; (19)=附件三(8) X 96./10000X中央应负担比例+附件三(9) X 1200/10000X中央应负担比例附件6: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发放情况花名册填表单位:(盖章)姓名公民身份号

5、码家庭地址应发放金额(元)头发放金额(元)发放日期填表单位:(盖章)单位:人、元单位扶助对象人数应发放金额头发放金额实际拨付金额结余金额一、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申报表 本表表头地址和个人信息由申报人如实填写, 并在右上角照片区域粘贴申报 人近期标准 1寸或 2 寸照片。申报人不能填写的,村(居)民委员会可指定人员 代为填写,但必须有申报人的签字。本表一式三份,分别由村(居)民委员会、乡(镇、街道)和县级人口计生 部门保存、归档、管理。重新申报的在 “备注” 栏内写“重新申报”,并在申报表右上角标明“重 新申报”。“姓名”:填写申报人的姓名,要与户口本或身份证上的一致。 “公民身份号码”:

6、填写 15 位或 18位公民身份号码,不允许为空。 “性别”:填写“男”或“女” 。“出生年月”:填写出生具体年月。如 1940 年 2 月出生,则填写 “1940年 2 月”或“1940.2。”“户口性质”:据实填写“农业(农村居民)”、“非农业(城镇居民)”或“其 他”。畜牧业户口 填写“农业(农村居民) ”。“婚姻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初婚” 、“再婚”、“丧偶”、“离婚”、“其 他”五种情况之一。填写“其他”的在备注栏目中注明具体情况。配偶信息与本人信息的填写相同。婚姻状况为离婚、丧偶的配偶信息空填。 “是否领取独生子女证” :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填“是” ,未领 取的填“否

7、“夫妇曾经生育子女数” :指该夫妇双方一生中总共生育的子女数, 包括送养、寄养、已死亡、判随前夫或前妻的子女 ,不包括收养的子女数。分性 别进行填写。“夫妇现有存活子女数 (含收养)”:填写该夫妇目前存活的子女数,包括亲 生(含送养、寄养、判随前夫或前妻)和收养的子女数。分性别进行填写。“夫妇曾经生育子女情况” :按子女出生年月的先后顺序,逐行填写每个子女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是否亲生”、“存活状况”、“死/残年月”、 死亡确认单位”信息。“是否亲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人及配偶亲生”、“本人亲生非配偶亲 生”、“非本人亲生配偶亲生”三种情况之一。“存活状况”:填写“存活”或

8、“死亡”。“死/残年月”:填写死亡或伤残的年月。如1968年5月死亡,填写1968 年5月或“ 1968.5 ”“死亡确认单位”:只对“存活状况”为“死亡”的子女填写。具体内容为 肢疗机构”公安机关S :村居)委会”二种悄况之“夫妇收养子女情况”:指该夫妇双方一生中总共收养的子女数。按收养子 女出生年月的先后顺序,逐行填写每个收养子女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收养年月”、“存活状况”、“死/残年月”、死亡确认单位”信息。“收养年月”:填写收养子女的具体年月。如1990年6月收养,贝曲写“ 1990 年 6 月”或“ 1990.6 ”。“残疾证号码”、“残疾类型”、“残疾等级”:只

9、对“存活状况”为“存活” 的子女填写。根据领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据实填写,有多种残疾的 填写等级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家庭地址”:城镇的填写居住社区、楼盘和户号,农村的只填写门牌号。“联系电话”:据实填写。没有填“无”。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退出审批表本表的填写对象为:上年度具有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资格的对象因情况变 化本年度不再符合扶助条件。本表一式三份,分别由村(居)民委员会、乡(镇、街道)和县级人口计生部 门保存、归档、管理。表中“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出生年月”等项目的填写同申报表。“表头地址”:填写填报单位名称。“村民小组名称”:填写本人所在的村(居)民小组名称。“退出原因

10、”: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代码,子女数增加(包括生育、收养、 婚姻变动导致子女数增加)填“ T;残疾子女康复填“2;户口迁出本地填“3” 并在备注栏填迁入地址;死亡填“4;审批错误填“5;其它原因退出填“6”并在备注栏填写具体原因。“退出年月”:填写退出时的具体年月。女口 2007年2月退出,则填写“2007 年2月”或“20072”“乡级初审意见”、“县级审批意见”:填写“同意”、“不同意” ”三、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人数测算汇总表“填表单位”:填写填报单位名称。“单位”:填写下级行政单位具体名称。“本年扶助人数测算”:分伤残、死亡两种类型,按户口性质区分城镇和农村分别汇总填写“上年发放人数”

11、:指上年符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的人数,伤残扶 助人数和死亡扶助人数分别汇总填写。“本年初退出人数”:指年内退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人数。“本年新增人数”:指年内新增加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人数四、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花名册本表由“特别扶助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出生年月、扶助 类型、家庭住址等项目的填写同申报表“发放金额”:填写当年应发放给扶助对象的金额,如“子女伤残”的填“960 元”,子女死亡”的填“ 120(元”。五、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资金测算表“填表单位”:填写填报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单位”:填写下级行政单位具体名

12、称。“扶助人数”:指人口计生部门预测的下年度符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 象条件的人数。“扶助资金”:分别填写“伤残扶助”、“死亡扶助”以及中央与地方各级财 政部门各自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各级投入的资金占需求资金的比例。“上年初累计结余”:指上年初结余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资金额。“上年中央财政拨款”:指上年度中央财政实际拨付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 助资金额。“上年实际支付”:指上年度实际支付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资金额。“上年末累计结余”:指上年度结余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资金额。即“上年初累计结余”与“上年中央财政拨款”之和扣除“上年实际支付”后的余额。六、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发放情况花名册本表由代理发放机构填写,并向人口计生部门和财政部门提供。“填表单位”:填写填报单位名称。“应发放金额”、“实发放金额”、“发放日期”:由代理发放机构如实填写。七、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资金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