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周末巩固训练部编版班级:_ 姓名:_1. 文言文阅读。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选自书林纪事)(注释)怀素:唐代大书法家。零陵:今湖南零陵。以:用。足:足够。1“书”主要表示具体事物的名称,但“贫无纸可书”中“书”表示一个动作,意思是_;同样,“名其庵”中“名”的意思则是_。2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部分的意思。_3怀素后来成为了唐代的大书法家。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学习要勤奋,要坚持不懈。 B.学习要创新,善于运用各种
2、资源C.学习永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2. 文言文阅读。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注释:株:树桩,即露在地面的树根。 触:撞到。 因:于是。 耒li: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 复:又,再。)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1)兔走触株(_)(2)因释其耒而守株(_)(3)冀复得兔(_)(4)而身为宋国笑(_)2找出文中作者发表议论的句子,划上横线,并翻译这个句子。_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_。3.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3、”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中画“ ”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_2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此以后,人们把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3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 ;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和锺子期的关系,可以用_。(填四字词语)4你的知心朋友因某种原因而与你分离,你会用下面哪两句诗来表达你与他(她)离别时的感伤?(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B.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 课内文段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问其故”中的“其”指的是_。2我会用“组词法”解释加点字的意思。两小儿辩日:_ 日始出:_
5、 日中时:_3围绕太阳远近的问题,两小儿各执一词,请填写观点与理由:人物观点理由第一个孩子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第二个孩子 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4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5“孔子不能决也。”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学识浅薄比不上孩子 B.孔子对待学问实事求是C.孔子不忍心作出判断 D.孔子缺乏科学探究
6、精神5. 课外阅读。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注释)逐日:追逐太阳。逐走:竞跑,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河、渭:即黄河、渭水。大泽:大湖。未至:没有赶到。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夸父与日逐走。()A.行走。 B.跑。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河、渭不足。()A.不够。 B.够。3在文中找到与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句子,写在横线上。黄河和渭水的水都不够他喝。_4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的哪些优秀品质?_5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
7、,你还能写出一个吗?神话故事中还有像夸父一样的人物吗?说说看。_6. 阅读小古文鹬蚌相争,回答问题。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注释箝:同“钳”,把东西夹住。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蚌方出曝(_)(2)渔者得而并禽之(_)2请试着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两者不肯相舍。_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承宫樵薪苦学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
8、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注释)承宫:东汉人。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樵薪:砍柴。执苦:干苦活。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1)少孤。 (_)A丧父B孤独,孤单C辜负 D古代帝王的自称(2)遂通其经。 (_)A田间水沟B顺利地做到C于是,就D最终(3)门下生共禁。 (_)A不许,制止 B拘押C避忌 D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9、()。A.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B.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C.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D.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3“猪主怪其不还,寻之”的意思是_。4承宫“忘其猪”的原因是_。 通过文言文中的故事可知承宫最突出的品质是_。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10、 _盂沧孰汝知乎 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_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11、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_ 方:_ 欲:_2翻译下列句子。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_4李白对老婆婆的态度是刚开始(_),后来(_)。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狐假虎威战国策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2、注释:长:做的首领。信:诚实。走:逃跑。然:正确。畏:害怕。1“虎求百兽而食之”中的“求”的意思是( )A.要求 B.请求 C.寻找2下面句子中“之”代指的分别是什么?请选择序号填空。它们,代百兽。 它,代老虎。 它,代狐狸。(1)虎求百兽而食之(_) (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_)3对“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敢不走开吗?B.看看百兽见我不离开吗?C.看看百兽看见我敢不逃跑吗?D.看看百兽见到我是不是离开?4下面的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虎不知/兽畏/而走也
13、160;B.虎不/知兽/畏/而走也5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中“假”的意思是_。想想,这个成语的本意是_。常用来比喻_。1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女娲造人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縆人也。选自风俗通义(注释)女娲(w):中国古代神话中最伟大的始祖神,人面蛇身,有炼石补天、抟泥为人的神力。抟(tuán):把东西揉弄成球形。剧务:劳作繁忙。暇(xiá):空闲。引:牵,拉。縆(gng):粗绳。1“者,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判断向式,你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吗?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
14、贱凡庸者,绳人也。_2你还知道哪些与女娲有关的故事,请写下来。_3女娲为什么造人?怎样造人?人造出来之后如何?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想象,适当增加一些神态和动作描写,把“女娲造人”编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_12. 文言文阅读。1画龙点睛张僧sng繇yóu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yú,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字词解释:于:_ 每: _ 即: _ 以为: _ 诞:_因:_ 须臾:
15、60;_ 破: _ 者: _ 皆:_2陈蕃有大志陈蕃年十五,尝闲处ch一室,而庭宇芜wú秽huì。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3 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字词解释:尝:_ 芜秽:_候:_ 谓: _ 孺子: _ 待: _ 处世:_ 扫除: _ 安: _
16、清世:_ 甚:_3少年志存高远昔有一少年,家贫甚,伐薪自食,夜则映月以览。 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恒炫于众。 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罗后,途与少年遇。 富者众辱之,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之鹰犬。”少年不应。 富者复曰:“尔随吾后,与鹰犬同逐狐兔,先得者赏尔!” 少年作色曰:“吾虽家徒壁立,然志存高远,非若等鼠类可比! 左右欲殴之,少年瞋目斥之:“尔辈亦鹰犬也!”不顾而去。字词解释:昔:_ 甚: _ 伐薪: _ 则: _&
17、#160;览:_者:_ 衣: _ 锦: _ 恒: _ 于:_左右:_ 罗: _众:_ 尔: _ 如此:_尚: _ 应: _复:_ 吾: _ 逐: _者: _ 作色:_ 徒: _ 志存高远: _ 若等: _ 殴:_
18、;瞋目: _ 尔辈: _亦: _ 不顾: _ 去: _4迂公修屋有迂y氏者,世称迂公,性吝lìn啬sè。篱败不修,瓦裂不葺qì。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yù,岂不徒耗资财!”字词解释:葺:_ 暴:_ 妻子:_
19、号: _ 诟: _ 诘:_ 适:_ 乃: _旦日: _ 延: _ 兆: _ 适: _ 徒: _13. 文言文阅读。车胤囊萤夜读晋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日则耕作,无以夜读。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置入绢内,以萤光照明,夜以继日苦读。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家贫(_) 夏日捕
20、几十只萤火虫(_)2翻译下列的句子。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_3“车胤囊萤”的故事已被人们用作成语,你知道它的意思吗?_1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ho hào)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窥头于牖 ,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sì shì)龙而非龙者也。(注)子高:叶公的字。钩:衣带上的钩。写:摹画。凿:古代饮酒的器具。闻:听说。下之:到叶公住所处。牖(yu):窗户。施(yì):延伸。还(xuán)走:转身就跑。五色无主: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1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好_(h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299-2025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检测仪校准规范
- 2025年制造业成本精益生产管理优化(人工成本的精益管理方向)岗位晋升考核试卷
- 2025年智能传感器多环境适配设计考核试卷
- 个人信用保证还款责任承诺函(8篇)
- 1.2025年制造业智能制造工业4.0落地实践认证考核试卷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储能系统超导储能源网荷储协同优化考核试卷
- 2025年合同变更与合同更新区分认定考核试卷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综合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章节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专题测试试题(详解版)
- 二构钢筋包工合同范本
- 医院培训课件:《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68)
- 2025团校入团积极分子100题题库(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皮肤外用药市场竞品分析与产品定位报告
- 2025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临时辅助用工招聘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贵州黔西南州州直机关面向全州遴选公务员3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 信息系统审计手册
- 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 (依据2025版验收规程编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