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语文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语文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语文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语文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语文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思念(舒婷)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1第一节用了哪些意象?这些各自独立的跳跃着的意象与“思念”有何联系?_2第二节“蓓蕾”、“夕阳”两个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们的含义如何理解?_3第三节表达了什么意思?其诗意表达形式与一、二节有何区别?_2. 古诗欣赏。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

2、吴万里船。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绘的是( )时候的景色。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短短28字描绘出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 )( )( )( )( )( )。3诗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其中颜色是( ),声音是( ),动景是( ),静景是( )。4根据诗句的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点应该是(_)。3. 阅读品味。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角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

3、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第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C.第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春景。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春夜喜雨题目中的题眼是_(一个字)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

4、项是_(填序号)A.诗人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因而喜爱春雨。B.“知时节”赋予了春雨人的生命和情感。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喜爱春雨之情。D.“花重”中“重”读“chóng”。3在表现春雨细腻轻盈特点的诗句下画横线。4朗读这首诗适宜用_语气朗读。A.激昂 B.高亢 C.赞美 D.陶醉5. 课外阅读。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结合诗句理解下

5、列词语的意思。汹涌:_深沉:_2作者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的原因是_。3对文中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A. “我”爱这片土地,是因为这片土地能给“我”提供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我”感动哭了。B. “我”对这片土地的爱,也就是对祖国的爱,除了满眼含泪的方式,没有其他的方式表达“我”的爱。C. “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祖国爱得很深,当看到祖国有难的时候,心中的痛苦就十分强烈。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6. 阅读回乡偶书(其二),感受贺知章的乡愁。回乡偶书(其二)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1从

6、题目中的“_ ”字可以看出,诗人写这首诗是有感而发,随感所想。2诗的前两句中,体现诗人离家数十载,家乡世事变迁的词语是“ _”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_)A悲伤 B慨叹 C凄凉 D哀怨3下列对后两句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从人事变化转到了景物描写上,借物是人非来表达自己的感慨B.诗句运用反衬的手法,以“湖波不改”反衬“半消磨”,加强了诗人的感情C.诗人写门前的镜湖,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D.“春风不改旧时波”中“不改”的不仅仅是微波粼粼的镜湖,还有诗人的乡情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

7、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这首诗是_代诗人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的心情。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_)(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_)(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_)8. 古诗阅读。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

8、的诗句是_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3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第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 第三、四句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C. 第五、六句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茂密、绿色醉人的景象。D.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4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9. 按要求填空。戏为六绝句 (唐)杜甫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shn)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首诗里涉及到了初

9、唐四杰,他是:_、_、_、_。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解释下列字词。爱:_ 出没:_风波:_品读诗句,完成练习。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2“往来”的意思是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的景象。3下列加点的“但”字与诗句中的“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明说再也不会撒谎了,但愿如此B.戍守边防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叫苦的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4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_5诗人希望通过诗句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使其明白_的道理,表达了诗人对“_”的规劝。6课文综合回顾江上渔者是_代诗人_所写,这首诗通

10、过反映_,表现了诗人_之情,这正如岳阳楼记里所写的“_,_”一样。1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人借助山、水、_抒发了_的感情。2传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才用了“绿”。那么他为何要用“绿”字?_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_。_,遍插茱萸少一人。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2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11、想感情?       _。4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_。13.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诗题中“书”的意思是_。这首诗写了_的情境。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_。3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黑云/翻墨/未遮山B.白雨/跳珠/乱入船C.卷地风来/忽吹散D.望/湖楼下/水如天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4. 牛刀小

12、试。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鲁迅用这首诗来表达_。2伟大领袖毛泽东认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你眼中的鲁迅是:_。15. 古诗乐园。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花满蹊:花很多,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压枝低:形容花开得十分茂盛,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娇莺:美丽可爱的黄莺。恰恰: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1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的景色。2“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