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与护理_第1页
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与护理_第2页
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与护理_第3页
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与护理_第4页
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与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 文 题 目: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摘要 目的 多产妇是产后宫缩乏力的高危因素,要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必须做好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 81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和观察,其中剖宫产20例。发生率为2.02%,经产妇占75.3%,初产妇占24.7%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居第1位,共51例,占62.7%,其次是胎盘滞留13例占16%。结果 经对产后出血患者治疗后, 8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多产妇是产后宫缩乏力的高危因素,要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必须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产前检查,纠正异常胎位,严密观察产程,减少滞

2、产的发生,其次保障产妇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是重中之最。关键词 产后出血;临床特点;护理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nursingAbstract object More women are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uterine inertia, an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postpartum hemorrhage clinical analysis must be prepared to summariz

3、e the reasons for postpartum hemorrhage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nursing strategies.method 81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are and observation, of which 20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Fat cow was 2.02%, the mothers accounted for 75.3%, accounting for 24.7% of early mater

4、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causes: uterine inertia ranks No. 1, a total of 51 cases, accounting for 62.7%, followed by 13 cases of retained placenta 16%.Result After treatment for postpartum hemorrhage patients, 81 patients were cured.Conclusion More women are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uterine iner

5、tia, an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family planning work must be done to strengthen prenatal care, correct abnormal fetal position, close observ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olonged labor, followed by protection of the mother's body and mind he

6、alth and life, is important in the most.Key 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 clinical features; nursing产后出血 (PostPartumhemorrhage,PPH)是指胎儿娩出后 24h 阴道流血量超过 500ml,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 2%-3%。一直以来,产后出血是全世界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WHO 已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四分之一的孕产妇死亡是产后出血造成的。在我国,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占 43%;在美国居第二位,占 21%。产后出血是一种发生、发展非常迅速的产科严重并发症

7、,80%以上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 2 小时之内,近期可在短时间内引起失血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后贫血等并发症,甚至导致孕产妇死亡;即使那些经过抢救存活的妇女远期也可造成产褥感染、远期心理疾病、输血后疾病及席汉氏综合征等不良结局。国际上各国之间通常把产后出血作为衡量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大量研究表明产后出血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对其病因的研究以及由此提出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共接收分娩产妇3952例,发生产后出血81例,其中剖宫产20,发生率为2.02%。81例中,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在400600ml者75例,601100

8、0ml者4例.>1000ml者2例。本组产后2小时内出血者79例,产后2小时至24小时内出血2例2。本组年龄1742岁,平均30.5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61例,占75.3%;2胎者28例占34 .6%).3胎者33例(占40.7%。81例产后出血原因及分娩方式见表1。表1产后出血原因及分娩方式出血原因例%剖宫产自然分娩胎头吸引产钳臀牵引例%例%例%例%例%子宫收缩乏力5162.71214.82126.91012.367.422.5胎盘滞留13160089.933.722.500软产道损伤911.100000078.622.5其他89.989.900000000 从表中可见:产后出血主

9、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本文81例中51例为子官收缩乏力所致,占62,7%,其次为胎盘滞留,共13例,占16%。1.2方法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比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可在短期内大量失血,迅速出现失血性休克。或由于失血使身体抵抗力下降.成为产褥感染约诱因。如休克未及时抢救可危及产妇生命,如休克时间过长,即使挽救了生命,亦可发生脑垂体缺血、坏死、功能低下而造成严重后遗症,故必须对此重视。积极预防和抢救。现就如何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如下3。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13.0版本)。计量资料采用描述分布,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对均数进行两组间比较,采用x²检验进行

10、组间率的比较。筛选出经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产后出血/或严重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时采用Forward LR法,引入变量水平为0. 05,剔除变量的水平0. 10 。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2.1加强产前检查,解除孕妇的思想顾虑,纠正异常胎位。治疗各种妊娠并发症,如;贫血、高血压、肝病、血液病、全身出血性疾病。对羊水过多及双胎等异常妊娠,作好输血准备,产程中严密观察,减少滞产的发生。对有出血史者,可减少子宫出血。但应避免滥用催产素或大量镇静、镇痛药物5。1.2.2产后出血不难诊断,关键在于找出原因才能及时处理。本文统计子

11、宫收缩乏力所致占62.7%,其次是胎盘滞留占16%。81例中:经产妇占75.3%,初产妇占24.7%,多产是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的高危因素。因比,要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和作好计划生育工作,对产后有宫缩乏力者,应及时采取适时而有效的方法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如宫缩剂的应用、按摩了官、乙酥纱布涂擦阴道壁、子官阴道填塞止血法等是控制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有效措施。此外.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是预防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的关键6。1.2.3产程结束后2小时内留产房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注意血压、脉搏等,并及时排空膀耽.按压宫底使宫腔积血排出,促进子宫收缩。若发现出血,及时查明原因给予处理。2 结果 50例产后出血患

12、者,经护理治疗后,全部恢复健康,痊愈出院。表2 50例产后患者治愈情况病因例数发生率宫缩乏力3264胎盘因素1224软产道裂伤510凝血功能障碍123 产后出血的干预3.1产后出血的诊断产后出血诊断标准是指胎儿分娩后 24h 内出血量达到或者超过 500ml。根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定的“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指南”建议将产后 2h 内出血量达到 400ml 作为产后出血的警戒线,产科医生应警惕,启动急救治疗方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3.2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有研究表明,71.23%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 2h 内,因此应重视产后 2h 出血量监测及处理。产时及产后 24h 内出血量达到或超

13、过1000ml 或者出血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称为严重产后出血。近期一些研究采用产妇红细胞压积下降大于 10%作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3.3产后出血量的评估产后出血量比较客观的评估方法包括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和休克指数法。但上述方法的检测可因不同的检测人员而仍有一定的误差。在临床中由于测量和收集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通常估计失血量仅为实际失血量的一半。因此近年来,很多研究试图通过产前、产后血红蛋白浓度的对比、红细胞压积下降水平、平均动脉压变化和羊水压积法等方法较准确的估计产后出血的出血量,但这些方法主要受到产前产后妇女生理变化的影响,仍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然而实际出血量的评估对产后出血病情评

14、估和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极为重要,因此能够准确的估计实际出血量,找到较合适的观测指标十分重要7。4 讨论4.1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病因依次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这些因素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影响子宫收缩的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主要有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和胎盘胎膜残留四种类型;凝血功能障碍主要和妊娠合并症有关。研究表明,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瘢痕子宫、反复人流、产次多、多胎妊娠、妊娠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糖尿病、与血液病等)、因子宫肌瘤行的剔除手术史、既往

15、有胎盘粘连史、前置胎盘史、过多地使用镇静剂、子宫畸形、巨大胎儿、羊水过多、产程延长、BMI28.0Kg/、孕期贫血和急产等。4.2产后出血药物防治措施的新进展4.2.1 一般治疗 一旦孕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应立即开放两条或以上通畅静脉通道,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同时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必要时可用腹部-阴道双手按摩子宫法,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为止,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留置导尿,监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各项生命体征,迅速准确判断出血病因,尽快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项目(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交叉配血试验、备血等),联系输血科、放射影像科做好综合抢救的准备。4.2.2 药物治疗 缩宫素:是临床

16、上最常用的宫缩剂之一,其特点:体内半衰期极短,仅1-6min,停药后,缩宫作用可迅速消失。催产素与子宫上的缩宫素受体相结合,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机制和内源性催产素是相同的,但作用强度是内源性催产素的数倍。子宫缩宫素的受体浓度在子宫内分布有所不同,子宫体所含受体最多,其次是子宫下段,宫颈内缩宫素的受体痕量最少,因此缩宫素主要通过子宫体的肌纤维发生作用。不良反应:剂量过大时可使肌张力持续增高,导致舒张不完全,从而发生强直性收缩;而且大剂量应用缩宫素可使结合受体位点达到饱和,过剩的缩宫素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因此缩宫素 24h 用量不超过 60U。第三产程是防止产后出血的关键环节,预防

17、性应用缩宫素的方法及用量:胎肩娩出后,立即肌内注射缩宫素 10U,然后缩宫素 20U 配 0.9%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静脉滴注,100200ml/h,直至产后 2h。Cochrane evaluation system 表明,预防性使用缩宫素可显著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需要治疗性应用缩宫素的可能性8。4.2.3卡前列甲酯栓 为人工合成前列腺素 F2(PGF2)的衍生物,主要成分是 15-甲基 PGF2甲酯,具有收缩子宫平滑肌、缩短子宫平滑肌纤维和增强子宫收缩频率的作用。卡前列甲酯栓的半衰期为 1.5 小时,10 分钟后起效,有 3 小时持续时间。许多研究证明,卡前列甲酯栓通过粘膜、舌下

18、、直肠或阴道给药吸收快,安全方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实际临床操作中,直肠给药更加方便,直肠粘膜血运丰富吸收快,且不易发生脱落。研究表明,卡前列甲酯栓在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优于缩宫素的预防作用。剖宫产术后应用卡前列甲酯栓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且卡前列甲酯栓对胃肠平滑肌也有一定作用,在促进剖宫产术后排气、减少术后腹胀和术后肠麻痹有一定积极作用。4.3产后的观察与护理4.3.1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尤其要加强产后 2 h 的观察。特别是高危妊娠产后的产妇,正常情况下胎盘娩出后,宫底平脐或脐下一横指,子宫收缩成球形、质硬。当宫底升高、子宫质软、轮廓不清时,阴道出血量明显增多。此时给予按摩

19、子宫及应用缩宫素,舌下含化卡前列酯栓 1.0 mg。用药后如果子宫变硬,阴道出血明显减少,考虑是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4.3.2密切观察产妇的面色、血压、脉搏及会阴部情况。如果面色苍白,脉压差缩小,脉率增快或产妇有会阴部剧烈的胀痛感,应该警惕产后出血的发生。对于小量持续不断的出血,当失血量达到使机体不能再代偿时,会出现口渴、打呵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促迫、出冷汗、面色苍白以及脉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血呈暗红、无凝血块。故对小量持续出血不可忽视。4.3.3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宫缩情况,发现早期休克症状,去枕平卧,吸氧,保持病室安静。对于抢救失血性休克患

20、者,护士要做到忙而不乱,整个抢救工作井井有条,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迅速补充晶体平衡液及血液。迅速补充血容量,并做好输血的准备,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便于输液输血,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针对出血原因及时处理,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及时给予按摩子宫,用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方法 :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作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软产道损伤引起血肿应配合医生切开血肿,清除积血,止血缝合。如果需要切除子宫,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及术中护理工作。密切观察尿量,如果尿量 <25 ml/ h, 尿比重高,应快速补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