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壳运动和变化易错点总结易错点 1地质剖面图判读不清典例读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完成(1)(3)题。(1)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C盆地、向斜 D盆地、背斜(2)Q 处的地下水 A属于潜水 B不属于承压水 C一旦遭受污染很难恢复 D循环周期短(3)有关岩层沉积的先后顺序说法正确的是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 乙处先沉积,甲处后沉积上部先沉积,下部后沉积 下部先 沉积,上部后沉积AB C D【错因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不理解地势高低对气温的影响,不能根据气温的高低判断地势的高低;二是不能根据岩层的弯曲情况判断地质构造;三是不理解背斜、向斜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四是对潜水、承压水
2、的有关知识不理解。读图可知乙处为一高温中心,说明地势较周围低,属于盆地地形;从岩层的弯曲情况来看,岩层向上拱起属于背斜,故第(1)题选 D。Q处的地下水位于隔水层之下,为承压水,循环周期长,一旦遭受污染很难恢复,故第(2)题选 C。背斜岩层外新内老,向斜岩层外老内新,乙处背斜成谷,中心岩层外露为沉积较早的岩层,甲处向斜成山,槽部为沉积较晚的岩层;在沉积岩中上部的岩层是在下部岩层沉积之后形成的,故第(3)题选 C。【纠错心得】地质构造的判断是高考的常考内容,背斜、向斜可以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岩层向上拱起的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为向斜)、岩层的新老关系、形成的地貌形态判断。复习时可以自己画一些简单
3、的图形帮助理解。【纠错体验】读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回答1-2 题。1图示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来看分别属于 A山脊向斜 B山脊背斜 C山谷向斜 D山谷背斜2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B图示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C 岩层 D该地适合建设大型水库易错点 2河流地貌判断不清典例读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某区域示意图,分析阴影区域,回答(1)(2)题。(1)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A冲积扇B冲积低平原C河谷平原 D三角洲(2)该区域不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干旱 B洪水 C土地盐碱化 D沙尘暴【错因分析】第(1)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阴影区域的位置及其与河流的关系判
4、断不清;二是没有注意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情况;三是没有认真对比四个选项。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区域位于河谷的出口,且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弯曲,说明该地形区较周围高,河流从其中间部位流过,应为山前的冲积扇。冲积 低平原、河谷平原、三角洲地势应该低平,不可能较周围地区海拔高,且从阴影区域所处的位置也可加以区分,故选A。第(2)题出错主要因为对这四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明确,该地较周围地区海拔高,土壤排水性能良好,因而虽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不易产生土地盐碱化。故 选 C。【纠错心得】根据等高线的不同弯曲情况判断地貌类型是解答该题组的关键。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为山谷,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为山脊,从图中可以
5、看出等高线发生了两次不同的弯曲,河流流出山谷以后在出山口位置形成冲积扇,因而阴影区域较周围地区地势偏高。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各种河流地貌的位置、形成、特点加以对比分析,熟练掌握。【纠错体验】读图完成3-4 题。3图中河流 a、b、c 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4图中 c 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瀑布 B冲积扇 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易错点 3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不清典例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1)(2)题。(1)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A火成岩 l、沉积岩 l、沉积岩 2
6、、火成岩 2、 沉积岩 3B沉积岩 3、火成岩 l、火成岩 2、沉积岩 2、 沉积岩 lC沉积岩 3、火成岩 l、沉积岩 2、火成岩 2、 沉积岩 lD沉积岩 3、沉积岩 2、火成岩 l、火成岩 2、 沉积岩 l(2)火成岩就是岩浆岩,如果图中有花岗岩存在,则可能是A沉积岩 l B沉积岩 2C火成岩 l D火成岩 2【错因分析】本题出错的原因一是不理解沉积岩形成的先后顺序;二是读图不细心,没有注意岩层之间的切割关系以及火山与沉积岩1的关系。(1)沉积岩地层由下至上分布,年龄由老到新,故沉积顺序为沉积岩3、沉积岩2、沉积岩1;火成岩l侵入到沉积岩3和沉积岩2中,说明其形成比沉积岩3、沉积岩2晚;
7、火成岩2切穿了火成岩1并在沉积岩2之上形成了火山,属喷出岩,然后沉积岩l覆盖在火山周围,说明火成岩2出现在沉积岩l之前。故选 D。(2)火成岩1为侵入岩,火成岩2为喷出岩(形成了火山),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故选C。【纠错心得】关于岩层层序的确定,要依据岩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复原地质作用的过程,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一般规律是沉积岩受沉积作用先后的影响,正常的层序是岩石年龄老的在下,岩石年龄新的在上。如果沉积岩中含有代表性的动植物化石,也可以根据化石形成的先后来判断;如果岩层之间有切穿关系,那么被切穿的岩层先形成,切入的岩层后形成;如果受岩浆活动影响形成变质岩,那么原有的岩层先形成,变质岩后形成
8、。掌握了上述原则,题目也就找到了切入点。【纠错体验】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简图,读图回答5-7 题。5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可能是 A B C D6图中岩层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是ABC D7如果是石灰岩,则为A花岗岩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易错点 4不理解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典例读下面四幅地理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1)图示景观外力作用类型中,属于同一类的是AB C D(2)图示景观与华北平原在形成机制上相同的是AB C D【错因分析】该题出错主要是对图示景观的形成把握不准造成的。图示景观为珊瑚岛;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为沙丘,受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为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9、的角峰。华北平原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沙丘同受沉积作用。故第(1)题选 D,第(2)题选 C。【纠错心得】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具体到某一地区,其地表形态会以内力作用或外力作用为主,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加以区分,例如三峡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壳上升运动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与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有关;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而其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冰川作用、流水作用也密切相关。这一部分内容的复习最好能联系 相应的景观图进行辨别,而不是单纯地理论识记。【纠错体验】读图回答89 题。8图中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A背斜构造B向斜构造C断层构造 D板块构造9图中乙处河谷形成的主要原
10、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易错点 5不理解地形倒置和地质构造的现实意义典例 1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下 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B C 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地形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C岩层的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D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错因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不理解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二是读图能力较差,不能根据示意图判断区域地形的变化。
11、表示岩层受力弯曲,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表示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受侵蚀;表示该区域在外力的侵蚀下地表变得平坦;表示在外力的不断侵蚀下,背斜部分成谷,向斜部分因槽部岩石受到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地。故第(1)题选 B,第(2)题选 A。【纠错心得】背斜与向斜在地貌形态上都会形成山地或谷地,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岩弯曲向上拱起形成山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地,但在外力作用下常出现地形倒置现象。背斜、向斜的区分不应只看所形成的地貌形态,而应根据岩层的弯曲情况以及岩层的新老关系进行判断。典例 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 A、B、C、D 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2)寻找油气资源应在图中
12、的 处,探寻地下水应在 处。( 3 ) 如 果 修 建 地 下 隧 道 , 应 选 在 处,原因是 。【错因分析】此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不同的地质构造判断不清,不能根据岩层的弯曲、断裂、错动情况判断地质构造;二是对不同的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理解不清。(1)A、B处为断层构造,C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D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2)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向斜剩于地下水的汇集。(3)隧道一般开凿在背斜部位,岩层呈天然的拱形符合力学原理,同时工程难度较小。答案(1)D C (2)DC (3)D 如果在向斜部位修建,将可能把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部位修建,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工程成本较低;岩层是
13、天然的拱形符合力学原理。【纠错心得】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地质构造的现实意义:由于岩层天然的拱起、结构稳定且不易储存地下水,背斜成为开凿隧道的良好选址;背斜岩层封闭,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由于密度的差异,上层是天然气、中层是石油、最下层是水;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底部低凹易于地下水的汇集,是良好的储水抅造;一般工程的选址都要避开断裂地带,但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容易发育成河谷,同时地地下水易出露于地表。【纠错体验】10岩层受力会发生褶皱,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右图中是一个水平岩层的剖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一空白格上绘出“背斜成山”至“背斜成谷”的演变图。(2)用文字对图示加以简单的说明:最初形成
14、的沉积岩层一般是水平的; ; ;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 11-12 题。11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矿且比较安全的是A甲B乙 C丙 D丁12在 a、b 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易错点 6不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典例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1)(2)题。(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E 为变质岩BA 为沉积岩CD 为岩浆岩DC 为岩浆(2)图中各序号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一外力作用 B一变质作用 C一重熔再生作用 D一冷却凝固作用【错因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对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不熟悉,
15、不能根据图示的过程准确地判断字母与序号的含义。读图分析可知A为岩浆,B、C为岩浆岩,D为沉积岩,E为变质岩;为冷却凝固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为变质作用。故第(1)题选 A,第(2)题选D。【纠错心得】正确解答该类题要弄清楚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全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是指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重新回到新的岩浆的过程。岩浆喷出或侵入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出露于地表的岩浆岩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化为沉积岩,各类岩石受地壳运动影响,经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经高温熔融又可以重新转化为岩浆。在该过程中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岩浆岩也可以转化为变质岩。岩浆冷却凝固只能形成岩浆岩,这是解答问题的关键,观察岩石圏的物质循环过程图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纠错体验】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回答 13-14 题。13图中表示A岩浆 B岩浆岩C沉积岩D变质岩14图中 M 表示A冷却凝固 B重熔再生C变质作用 D外力作用1.D 2.C3.A 4.C5B 读图可知图中是先形成沉积岩后有火山活动,形成的应最晚6C 为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7D若为石灰岩,变质以后形成变质岩大理岩8B 从图中甲处岩层的弯曲情况可以判断为向斜成山9A 乙处河谷的形成是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旧金属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合作协议
- 智能家居技术合作补充协议
- 电商仓储物流安全责任与风险评估协议
- 虚拟偶像虚拟形象版权交易与授权合同
- 氢燃料电池产品寿命测试员聘用合同
- 网络平台内容监控算法授权租赁及效果评估合同
- 幼儿园教师全职聘用合同(园本课程研发)
- 宠物医疗中心兽医助理专业技术合作合同
- 交通安全标志维护补充协议
- 孤儿抚养费银行账户监管与监护权变更服务合同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18、19章 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概述、包容性发展与全球数字鸿沟
- DLT 866-2015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规程解读
- 房屋抵押个人借款标准合同
-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口腔预防保健课件 英文
- 读后续写-制作稻草人(T8联考)课件-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
- 研发成果商业化转化(资料)
- 高速铁路关键技术
- 丁丽娟《数值计算方法》五章课后实验题答案(源程序很详细-且运行无误)
- 情境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100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