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黄河颂一、积累与运用 1.请试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高山之巅( ) 狂澜( ) 屏( )障 哺( )育2.试着解释下列词语。巅: 狂澜:发源: 屏障:3.请根据原文填空。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_!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_;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_!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_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_筑成我们民族的_。4.请你试着给下列形似字组词。魄_浦_磁_扮_魂_哺_滋_纷_5.用词的引申意义造句。例: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澎湃扮演- 1 - / 27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
2、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
3、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6.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三段诗歌的大意。第一段_第二段_第三段_7.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8.“它表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一句,你认为“民族精神”是指一种什么精神?9.这首诗歌写道:“有多少英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你知道在历史上,在黄河畔有哪些民族英雄?请简述其事迹。10.“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含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二)A B 生命诚可贵, 砍头不要紧,爱情价更高。 只要主义真。若为自由故, 杀了夏明翰,二者皆可抛。 还有后来人。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生命诚可贵( ) 若
4、为自由故( )12.比较阅读这两首诗。A诗的哪两句与B诗的前两句意思相同?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B诗的前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革命精神?三、写作13.题目:我心中的楷模要求:六要素要交代清楚明白;不少于300字;写出真情实感。7最后一课 1都德是 著名小说家,该文以 为背景。(2分)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哽咽()惩罚()祈do()chà异()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分) &
5、#160;强:() () () 称:() () () 差:() () () 4“最后一课”与平时上课气氛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表明了什么?(2分) 5课文里,小弗郎士多次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这是为什么?(2分) 6在习字课上,韩麦尔先生将“阿尔萨斯”和“法兰
6、西”制成字帖挂在铁杆上,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一位爱国主义作用,以长篇小说见称于世。 、韩麦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也认为老师累得这样是一个“可怜的人”。 、韩麦尔先生为上这“最后一课”,穿上整齐的新衣,这是他对祖
7、国爱的表现。 8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3分) 画眉在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9下面几句话都是
8、文中留下的伏笔,请找出与伏笔相照应的句子,并在照应句中找出表示照应前文的词语:(2分) (我)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10下边列举了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按其发展脉络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2分) 对小弗郎士回答不出问题时的痛苦思索。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悲愤。对最后一课高度重
9、视而表现出来的严肃、庄重。对阿尔萨斯人不重视学习法语所引起的内疚。对祖国语言的赞美。对学生专心学习文字的沉思。对亡国的悲痛。对法兰西语言必然永久存在的信念。 (一)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10、#160;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1、语段从 、 、 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 的思想感情。(2分) 12、处的破折号表示 ,处的标点符号为 。(2分) 13、文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2分) 14、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
11、(2分) 15、“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句话是 描写。“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3分) 16、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是因为 。(2分) 17、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2分) 18、语段中最能表现主人公痛苦心情的词语有: 。(2分) 19、韩
12、麦尔先生写下“法兰西万岁”两个字,表明了他和法国人民 。(2分) 20、“他呆在那儿,头靠墙壁,话也不说”这一表情如何理解?(2分) 21“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中“忽然”的表达作用是()(2分) 、表现了人或事物出现的速度超常。 、表现人物内心里巨大的震动。 、强调人物的惶惑和措手不及的感觉。 22所选的这一部分是故事情节的 部分。(2分)
13、60; (二)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
14、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
15、丛生,它变成了一片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记灵魂纯净,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23、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24、联系上下文,解释“饱学”的意思,并再写两个含有“饱”字的成语。(2分) 意思: 成
16、语: 25、四个弟子除掉杂草的方法各不相同,对于前两个弟子的回答,哲学家的态度分别是“ ”、“ ”。对于后两种方法的态度却只字未提,为什么?请你用简短的词语,描写哲学家的神情、态度。(3分) 26、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是否言而无信?(2分) 27、想象四个弟子再来原地相聚的情形,他们的心理活动会有哪些变化?(2分)
17、28、最后一句话含蓄、意味深长,它在全文的作用是 ,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9、哲学家为什么在带着学生“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后,给学生上这“最后一课”?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30、在除野草的事情上,除了文章提示的主题,你还有别的想法吗?(2分) (三) 乐山大佛 在四川乐山的三江合口处,坐着一尊受香
18、火的清廉大佛。 他叫弥勒,弥勒佛。但不是那位袒露大肚皮的弥勒佛,那位成天笑眯眯的“老好人”“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世上可笑之事”的弥勒佛。 他是一位严肃的沉思者,面色温和,神情严肃。他不是什么都笑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可笑的事,也不是什么都容天下一切丑恶都容。 他的严肃的思考,首先来自缔造他的海空和尚。一千一百多年前,凌云寺和尚海空为了减缓三江合口后的凶猛水势,避免沉舟淹死众生,倡导在峭崖临江边造就一座佛。他光头顶烈日,下雪披袈裟,四处化缘,钱化得不少了,但当地官吏要冻结:“如果你真心造佛,
19、就把眼珠挖出来见我。” 大佛兴建了,海空的眼珠也没有了。海空的眼珠是为建大佛而失去的。世上除了生命,还有比眼珠更珍贵的东西吗? 由于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因此,乐山乐水佛不乐。他坚守岗位,从不擅离职守,从不懈怠松驰,从不向惊涛恶浪屈服。他成了实现海空和尚遗愿,拯救三江芸芸众生的中流砥柱。 他常常想起塑造他的工匠们。是的,他是伟大的:头与山齐,脚踩江水,身高71米,比阿富汗世界第一大佛还高18米,可称世界第一伟佛了。如果不是设计、雕塑他的工匠们经过九十年的千刀万凿,他仍然是半片石头山,普普通通通到处
20、可见谁也不会瞄一眼的石头山。为了他的降生,有多少人摔下峭壁,跌进的江心,付出了生命!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 他永远不忘这最根本的一点,因此他从不居功,从不索取,从不接受人民的香火和祭祀。在这里,看不到一柱香火,一支红烛,一从跪拜,看到的只是他伟岸的身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为了根绝香火,他一开始就釜底抽薪铲除了滋生这些东西的土壤:立脚点在临江的悬崖上,没有地方让人设立祭祀他的殿堂,周围全是香火插不进的岩体,连他的脚趾甲也是向下倾斜的,人站上去就会跌倒,所以连下跪朝拜也没有地方。 人们只能簇拥在轮渡上才能看到他那顶天立地的尊容并默
21、默遥致祈祷。 有人感叹,有人惊奇,有人礼赞:“呀,连小小的土地庙都有几柱香火哩,而他世界第一大佛,连一柱香火也没有。 31第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意思比较复杂,如只保留其中最主要的意思,其文字应是 。(2分) 32第自然段中的“这最根本的一点”指的是 。(2分) 33第自然段中的三个“从不”主要是从履行工作职责的角度赞扬乐山大佛的,而第自然段的三个“从不”则是从 的角度来歌颂乐山大佛的。(1分) 34
22、第段是的“釜底抽薪”一词的本意是抽掉锅底下燃烧的柴,该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土壤”一词在文中指的是 。(2分) 3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乐山大佛之所以不同于“笑弥勒”,是因为他是一个身负重任的思考者。 B为了修建大佛,海空和尚和几代的工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极其沉重的代价。 C人们感叹的是大佛的奇特的身世,惊奇的是大佛的治水能力,礼赞的是大佛的崇高品格。 D乐山大佛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礼赞和
23、敬仰,主要原因是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 36这篇文章表现主题的手法是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2分) 37本文向我们叙述了乐山大佛的建造经过、作用及其独特之处。请根据以下这些已知的信息简要回答:(4分) 从修建大佛的艰辛和建成的不易,我们联想到了什么? 大佛为了根绝香火,“一开始就釜底抽薪铲除了滋生这些东西的土壤”。他的这一举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24、0; 38、片断写作练习:(20分)韩麦尔先生离去的第二天,学校里来了一位德语老师,窗外是持枪荷弹的普鲁士人,你坐在了的课堂上,请写一段心理活动表达出你当时的心理。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根据注音写出汉字c$ng( )山di6( )岭q0 q&( )险路
25、; 一xi8( )万里逼xi2( )
26、 阻y( )zhu$( )流滚滚 景zh)(
27、160; )二、下列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三、根据上下文意,仿照加粗句式,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文字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有时_;有时_。四、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历史的道
28、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
29、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1请概括选文的论点。_2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第二节写“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目的在于阐述民族生命的进程是_。3选文第三节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_4选文第四节“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
30、奇绝壮绝的景致”中,“壮绝的景致”指的是_,例如:_。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从思想内容或写作特色方面选择一点,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_五、写作训练请以“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后”为题,谈一谈你读后的某一点体会,字数为300字左右。9土地的誓言练一练1给加粗字注音。炽痛( ) 嗥叫( ) 斑斓( ) 亘古( )默契( ) 田垄(
31、 ) 污秽( ) 镐头( )2文学常识填空。土地的誓言选自_卷一,作者 _,原名 _,_ 作家。3学一学,用一用。请你以“家乡”为写作内容,写一组排比句,赞美吟诵家乡的美丽富饶。议一议1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丰富的联想?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和大家说一说。3对于此文你还有什么见解?说出来和大家讨论。读一读课内阅读: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
32、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
33、,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1此文段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怎样的思想感情?2文中作者对故乡发出了怎样的誓言?3“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埋葬”的含义是什么?4文中描写了故乡哪两个季节的景物风情?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的?5请你根据以往的学习,默写出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来。课外阅读: 为父亲流泪 我没有为父亲流过一滴泪,尽
34、管我眼角常常有泪。我曾为素不相识的孤苦老人掉过泪,曾为寒风中大声叫卖的辛苦小贩掉过泪,我认为他们太可怜,太辛苦了。而面对父亲,这个为生活日夜奔波,对工作倾尽心血,为我不辞辛劳的人,我何尝有过一丝感动?友情也许会褪色,誓言也许被遗忘,但亲情将永存人间。“血浓于水,根叶相连。”朝朝暮暮,春去秋来,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是父亲心血的结晶,而我成长路上的每一次跌摔,都会毫不留情地在父亲那宽阔的额头上留下一道永远抹不去的印迹。父亲用他那有力的臂膀为我撑起了自由的天空,父亲用他那坚实的步伐为我踏平了前进路上的荆棘。而岁月,却使父亲那高大的身躯日渐沉重,却令父亲那自信的容颜日渐苍老。细细品味生活中每一个细小的片
35、断;我第一次觉得父亲是那么的值得赞颂。我第一次为我平凡的父亲流泪了。亲情无价,父爱无价!父亲想用他那粗糙的双手为女儿挽住星,挽住月,但他却不能够;父亲想给女儿舒适、快乐、温馨,但他却不能够。他只能用那双手,默默地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泪中有理解,有关怀,更有无限的感激;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滴晶莹的泪诠释着昔日对父亲的体谅,体现着今日对父亲的赞美,昭示着明天对父亲的报答;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A处)让这泪化作(B处)让这泪化作一腔祝福,在人生旅途上陪伴那个最关怀你的人父亲!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粗词语。(1)荆棘:(2)力所能及:2画波浪线的语句所用的表达方式是
36、什么?3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展开联想,在文中(A)(B)两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A处:_,_。B处:_,_。写一写人人都在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木兰诗本周知识要点 1能流利地背诵全诗。2能在疏通文章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故事的情节,理清故事的基本脉络。3结合诗句对诗文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丰富诗歌故事的情节,了解和掌握诗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基础巩固1
37、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理云bìn( ) pèi头( ) 扑shuò( ) 雄 chí( ) 阿z( )2形似字注音组词拆( ) 戎( ) 傍( ) 折( ) 戍( ) 滂( ) 柝( ) 戊( ) 榜( ) 析( ) 戌( ) 谤(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木兰当户织( ) 昨夜见军帖( )旦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 )( )我是雌雄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出郭相扶将
38、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5填空。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诗中的“ 、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
39、的“ , ”一句诗文。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7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能力提升(一)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描写爷娘: 描写阿姊: 描写小弟: 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
40、、“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二)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皆次当行( ) 数( )建奇功3区别一词多义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
41、益信(因: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三)作文训练题目:_的一课(最后、难忘、生动)要求:字数550字以上,加上适当的议论、抒情。参考答案黄河颂一、1.din lán pín b2.巅:山顶。狂澜:大的波浪。比喻动荡
42、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发源:开始流出;起源。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3.略 4.略 5.略二、(一)6.第一段:点明黄河具有英雄的气魄,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第二段:从不同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民族精神。第三段:抒发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7.坚毅执著的流向,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百折不回的韧性,横断南北的气概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感情:为拥有黄河而骄傲,为自己是黄河哺育下的中华儿女而自豪。8.坚韧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大意正确即可)。9.能举出古今炎黄子孙饮黄河之水、生息繁衍、借黄河之屏障抵御外侮的例子即可。10.指黄河向左右两岸延伸出千万条支流。11.的确、实
43、在 死亡12.后两句。自由高于一切,为自由献身,死得其所。 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者前赴后继,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三、13.思路指导:要抓住写作对象的典型事迹来写,同时要注意多种手法的运用。最后一课1法国;普法战争2略3略 4平时喧闹活泼,最后一课肃穆、悲愤;这种不同表明了最后一课非同寻常。(意近即可) 5一方面他对老师的悲痛深表同情,另一方面,他由贪玩不懂事变得成熟懂事,与韩麦尔先生的感情产生了共鸣。(意近即可) 6这是细节描写,烘托出教室里的爱国气氛,也写出了韩麦尔先生
44、的爱国感情。7 8环境描写,写出了产生最后一课的时代背景,也写出了小弗郎士的幼稚。心理描写,不仅表示了小弗郎士要回答好老师提问的决心,同时也反映出他要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细节描写。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作用意近即可) 9啊,这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么一回事)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镇上那些老人) 10 11语言;动作;神态;爱国主义 12补充说明;逗号
45、160; 13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 14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15心理;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爱国精神的崇敬。 16他不能再教法语而感到悲愤和哀痛。 17热爱祖国,坚信祖国必胜的信念。 18哽住;呆;靠 19强烈的爱国精神。 20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2122高潮和结局 23如何除掉
46、旷野里的杂草。 24学识丰富;成语略 25点点头;微笑;态度与前两种基本相同(言之成理就可) 26不是失信,哲学家虽未到,却已经用事实宣布了最正确、最理想的答案。 27震惊疑惑顿悟(言之成理就行) 28点题:美德是一个人灵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9美德太重要了。 30实践出真知。(意近即可) 31海空倡导造佛。 32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 33思想品德 34从根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疏散语句课件
- 李清照《武陵春》课件
- 铲车买卖合同专业版3篇
- 2025年胺项目提案报告
-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序数5》课件
- 智研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现状、发展环境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押题宝典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题库含答案详解【培优】
- XX行业头部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深度解析报告
- 2024年南阳唐河县医疗卫生单位招聘编外工作人员补充招聘56名笔试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班拍摄课件
- 甲状腺癌的护理查房课件
- 儿童健康开学第一课-守护成长,从健康开始
- 支付宝迎新活动策划方案
- 广东春季高考2024年数学试卷
- 肿瘤药物外渗护理
- 在线教研室活动方案
- 安保日常培训课件
- 具身智能行业深度:技术路线、市场机遇、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跨学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工程概算、预算、结算审核报告模板
- 2025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氢退丝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