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60t转炉炉底上涨原因以及控制措施_第1页
浅析60t转炉炉底上涨原因以及控制措施_第2页
浅析60t转炉炉底上涨原因以及控制措施_第3页
浅析60t转炉炉底上涨原因以及控制措施_第4页
浅析60t转炉炉底上涨原因以及控制措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析60t转炉炉底上涨原因以及控制措施    满孝 秦关勇 刘强摘要:本文针对山东莱钢永锋钢铁60t转炉炉底上涨的原因进行机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在装入量以及钢铁料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转炉冶炼操作跟踪、氧枪参数的改进、冶炼终点炉渣的控制、溅渣护炉工艺优化、选择适当的供氧模式等控制转炉炉底上涨,降低了因涨炉底给生产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关键词:炉底,炉渣,枪位,溅渣1引言绝大多数转炉在有底吹搅拌的情况下,炉底会随着炉龄的增加慢慢降低,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对炉底进行维护。但是转炉在没有底吹搅拌的情况下,炉底会随着炉龄的增加而呈现出逐步上涨的趋势,当这

2、种趋势得不到有效缓解或者有效控制,将会对整个转炉炉容比造成很大影响,转炉冶炼过程中经因炉容比的变化往往伴随着吹炼“返干”现象,而绝大多数操作者解决“返干”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高槍位化渣,进而炉底得不到顶吹氧枪的有效冲击,就会出现炉底逐步上涨的趋势,这样一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2转炉炉底上涨的后果(1)炉底上涨之后导致转炉炉容比过小,直接影响转炉操作,如:冶炼时“返干”现象频繁发生,进而影响金属收得率和降低转炉炉衬寿命。(2)转炉炉底上涨,转炉喷溅增加,炉口积渣以及氧枪粘渣增加,导致转炉倾动时易刮碰活动烟罩造成烟罩漏水;以及氧枪非计划下线增加,造成生产被动。3涨炉底机理分析3.1溅渣护炉原因

3、分析3.1.1溅渣护炉工艺原理溅渣护炉技术是在转炉出钢结束后,利用mgo含量达到饱和或者过饱和的转炉终点炉渣,通过顶吹氧枪射出的高压氮气的吹溅,让高温炉渣在短时间进行冷却和凝固在转炉炉衬表面,从而形成一层高熔点的致密熔渣层,通常把这种致密的熔渣层较溅渣层,有效的保护了炉衬在下一炉转炉冶炼时不被钢水直接冲刷,提高转炉寿命。3.1.2溅渣护炉对转炉炉底的影响主要因为溅渣护炉时炉渣碱度高,mgo饱和或者过饱和,出钢结束后炉膛内温度快速降低,在炉渣中有大量的mgo晶体析出,同时伴随着少量的高熔点的c2s、c3s析出,此时由于炉膛有高射流的氮气吹入使得炉膛温度以及炉渣温度降低,导致炉渣黏度降低,部分炉渣

4、附着在炉衬上,大部分炉渣则留在了炉底,留在炉底的炉渣与炉底的镁碳砖进行结合,在倒渣的时候与镁碳砖结合的炉渣永久的留在了炉底,导致炉底上涨。3.1.3溅渣枪位对炉底的影响溅渣枪位未能根据实际渣况进行灵活调整,影响氮气射流对炉渣的冲击,导致炉渣不能充分的飞溅在炉壁上,从而大量炉渣滞留在炉底,使得炉底上涨。3.2造渣工艺对炉底的影响3.2.1碱度对炉底影响在同等温度下,炉渣碱度越高终渣黏度越大,在溅渣护炉的过程中留在炉底的炉渣越多,与炉底结合的越多,容易造成炉底上涨。3.2.2终渣流动性对炉底影响(1)终渣的流动性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炉渣成分影响流动性,一般来说在相同的溶剂加入量下,主要影响流动性

5、的因素取决于终渣中的feo含量,如表1所示,炉渣中feo含量越高,终渣流动性越好。另一方面取决于转炉终点温度,重点温度越高,炉渣流动性越好。(2)终点炉渣的流动性越好,在溅渣护炉过程中越不容易析出高熔点的c2s、c3s,同时在倒渣之后少量炉渣残留在炉底上。(3)表1所示,渣中筛上物越高,说明炉渣未能化透,渣中裹挟着细小的钢粒,影响渣的流动性,溅渣护炉时氮气射流不能很好的将炉渣吹到炉壁上,大量炉渣停留在炉底周围,从而导致炉底上涨。3.3冶炼过程对炉底影响3.3.1转炉“返干”现象发生机理(1)转炉脱c主要以(1)式为主,通过炉渣中的feo进行脱碳,而渣中的feo主要以(2)式反应为主,转炉“返干

6、”现象由于在转炉冶炼过程中枪位控制过低,大量的氧气射流给熔池提供了动力学条件,加剧了渣中feo和熔池中的c反应,导致渣中feo损失较多,导致炉渣流动性差。(feo)+c=fe+co (1)fe+(o)= (feo) (2)(o)+c= co (3)(2)转炉喷溅导致大量的feo随着炉渣外溢而损失,而此时转炉的脱碳反仍在进行,为了达到反应平衡,渣中的feo3.3.2转炉“返干”现象对炉底的影响转炉在冶炼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化渣剂或者说枪位控制不当导致“返干”现象发生,通常情况下会进行提高枪位进行化渣,持续高枪位冶炼,氧气射流不能对炉底的金属料进行搅拌或者搅拌不充分,形成熔池中上下温度不均匀,甚至出

7、钢时部分废钢沉淀在炉底未能熔化,导致炉底上涨。3.4炉渣量对炉底影响当炉渣量少于60kg/t时,说明炉渣在相对应的公称转炉中相对较少一点,溅渣护炉时氮气射流直接使得炉渣在极短时间内冷却凝固,粘在炉底上。4措施4.1原材物料控制(1)转炉用石灰必须保证活性度大于300ml,且生烧率低于10%,这样一来就实现渣造化的目的,避免炉渣前期“返干”。(2)铁水si含量不低于0.35%,既保证了大渣量冶炼的同时避免炉渣碱度过高,影响终渣流动性。实践证明,转炉终渣碱度控制在2.8-3.2,以及渣中mgo控制在6.5-8.5之间为宜。(3)铁水温度不低于1300,以及同样的条件下废钢比不大于33%,保证转炉吹炼终点温度大于1650。4.2转炉冶炼控制合理的枪位控制好渣中feo含量的平衡,一方面保证转炉脱碳脱磷效果又保证炉渣有一定的流动性避免“返干”现象发生;另一方面避免因长时间高枪位冶炼对炉底冲击不够,另外长时间高枪位使得炉渣中大量的feo聚集,容易造成转炉金属喷溅。5结论:通过对转炉炉底上涨机理分析,规范转炉终点炉渣的控制以及溅渣护炉工艺的优化,灵活选择冶炼过程的枪位变化和不同原材物料下不同冶炼模式,实现了转炉炉底的合理控制。参考文献1廖江峰,文水根,尹飙.九江炼钢厂转炉炉底上涨原因分析及防治实践.冶金之家.2006。2杜书波,陶传俊,孙庆,溅渣护炉工艺讨论,山东冶金,2003.25(增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