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系统危险控制技术_第1页
第6章 系统危险控制技术_第2页
第6章 系统危险控制技术_第3页
第6章 系统危险控制技术_第4页
第6章 系统危险控制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六章第六章 系统危险控制技术系统危险控制技术u仅对危险进行辨识和评价,而不进行控制,系统的安全仅对危险进行辨识和评价,而不进行控制,系统的安全状态没有得到改善是没有意义的。状态没有得到改善是没有意义的。u通过对系统危险的辨识和评价,找到系统中所存在的危通过对系统危险的辨识和评价,找到系统中所存在的危险和危险等级后,还险和危险等级后,还必须提出对系统危险的控制技术并必须提出对系统危险的控制技术并予以实施予以实施,才能使系统的安全状况得到改善。,才能使系统的安全状况得到改善。u因此,可以认为因此,可以认为系统危险控制技术系统危险控制技术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最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最终目的。终目的。 第六

2、章第六章 系统危险控制技术系统危险控制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控制技术第四节第四节 人为失误控制人为失误控制第五节第五节 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目标管理第六节第六节 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 第一节第一节 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本节学习目标本节学习目标u 掌握危险控制的掌握危险控制的目的目的及及分类分类;u 掌握危险控制的掌握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一、危险控制的目的一、危险控制的目的第一节第一节 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安全系统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安全系统

3、工程的最终目的是控制事故危险控制事故危险。即在。即在现有技术水平上以现有技术水平上以最少最少的消耗的消耗,达到,达到最优最优的安全水的安全水平,具体为以下两个方面:平,具体为以下两个方面:降低事故发生频率;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减少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事故的经济损失。减少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事故的经济损失。 一、危险控制的目的一、危险控制的目的第一节第一节 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表表1-1 20012010年全国原煤产量与百万吨死亡率年全国原煤产量与百万吨死亡率Table 1-1 Death Rate per Million Ton Coal in Recent 10 Years年份年份煤

4、炭产量煤炭产量死亡人数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百万吨死亡率200110.8956705.200200213.9369955.020200317.3664343.710200419.3860093.100200521.1259382.811200623.2547462.041200725.2337861.485200827.1632101.182200930.5027210.892201032.424280.749 二、危险控制技术的分类二、危险控制技术的分类第一节第一节 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宏观控制技术宏观控制技术 以以整个系统整个系统作为控制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危作为控制

5、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危险进行控制。险进行控制。(采用手段:采用手段:法制手段法制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手段和和教育手段教育手段)微观控制技术微观控制技术 以以具体危险源具体危险源为对象,以系统工程的原理为指导,对危为对象,以系统工程的原理为指导,对危险进行控制。(采用手段:险进行控制。(采用手段:工程技术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和和管理措施管理措施) 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对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绩效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对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绩效进行奖惩,是对危险的微观控制技术。进行奖惩,是对危险的微观控制技术。 三、危险控制的原则三、危险控制的原则第一节第一节 危险控制的基本

6、原则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反反馈馈 输输入入 系系统统 输输入入 输输出出 控控制制 决决策策 检检测测 目目标标值值 法法令令 标标准准 安安全全 情情报报 三、危险控制的原则三、危险控制的原则第一节第一节 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3. 分级控制原则分级控制原则 系统中的子系统、分系统,其规模、范围互不相同,系统中的子系统、分系统,其规模、范围互不相同,危险的性质、特点亦不相同。因此必须分级控制,各子系危险的性质、特点亦不相同。因此必须分级控制,各子系统可以自己调整和实现控制。统可以自己调整和实现控制。 三、危险控制的原则三、危险控制的原则第一节第一节 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危险控制的

7、基本原则 4. 多层次控制原则多层次控制原则 对于对于事故危险事故危险,必须采取多层次控制,以增加,必须采取多层次控制,以增加其可靠度。其可靠度。一般分六个层次:一般分六个层次: 根本的预防性控制;根本的预防性控制; 补充性控制;补充性控制; 防止事故扩大的预防性控制;防止事故扩大的预防性控制; 维护性能的控制;维护性能的控制; 经常性控制经常性控制紧急性控制紧急性控制。 三、危险控制的原则三、危险控制的原则第一节第一节 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4. 多层次控制原则多层次控制原则 控制爆炸危险的方案控制爆炸危险的方案顺序顺序1 12 23 34 45 56 6目的目的预防性预防性

8、补充性补充性防止事故防止事故扩大扩大维护性能维护性能经常性经常性紧急性紧急性分类分类根本性根本性耐负荷耐负荷缓冲、吸缓冲、吸收收强度与性强度与性能能防误操作防误操作紧急撤退紧急撤退人身防护人身防护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不使产生不使产生爆炸事故爆炸事故保持防爆保持防爆强度、性强度、性能,抑制能,抑制爆炸爆炸使用安全使用安全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对危险控对危险控制设备性制设备性能进行监能进行监视及测定视及测定维持正常维持正常运转运转撤离人员撤离人员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第六章第六章 系统危险控制技术系统危险控制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

9、危险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控制技术第四节第四节 人为失误控制人为失误控制第五节第五节 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目标管理第六节第六节 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 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本节学习目标本节学习目标u 理解安全决策的过程与决策要素;理解安全决策的过程与决策要素;u 掌握安全决策的主要步骤;掌握安全决策的主要步骤;u 掌握掌握决策树分析方法决策树分析方法。 一、决策的定义及分类一、决策的定义及分类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u 决策决策是人们在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以对事物发展规律及主是人们在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以对事物发展规律及主客观条件的认识为依据,寻求并实现某种客观条件的认

10、识为依据,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佳最佳准则和行动方准则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案而进行的活动,包括,包括决策准备决策准备,方案优选方案优选,方案实施方案实施。u 决策是人们行动的先导,决策学是为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决策是人们行动的先导,决策学是为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支持和方便人们作决策的科学。方法,以支持和方便人们作决策的科学。u 科学决策的科学决策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包括:包括:合理的准则合理的准则(标准)(标准)体系体系、足够足够可靠的信息数据可靠的信息数据、可供选择的决策可供选择的决策内容内容、落实的决策组织落实的决策组织和和实施方法实施方法。 1.1.决策的定义决策的定义 一、决策的定义

11、及分类一、决策的定义及分类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的分类决策的分类 根据决策系统的约束性和随机性原理分为根据决策系统的约束性和随机性原理分为确定性确定性决策决策和和非确定性决策非确定性决策。(1)确定性决策确定性决策:是在一种:是在一种已知的完全确定已知的完全确定的自然状态下,选的自然状态下,选择满足目标要求的最优方案。择满足目标要求的最优方案。 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征:n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收益大或收益小)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收益大或收益小);n只存在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只存在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n存在着决策者可选择的两个

12、或两个以上的选择方案;存在着决策者可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方案;n不同的决策方案在确定的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不同的决策方案在确定的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 一、决策的定义及分类一、决策的定义及分类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的分类决策的分类(2)非确定性决策非确定性决策:当决策问题有:当决策问题有两种以上两种以上自然状自然状态,哪种可能发生是不确定的情况下的决策称为非确态,哪种可能发生是不确定的情况下的决策称为非确定性决策;它又分为两类:定性决策;它又分为两类:风险决策:风险决策:当决策问题自然状态的概率能确定,即在概率上当决策问题自然状态的概率能确定,即在概率上做决策,

13、但要冒一定的风险;做决策,但要冒一定的风险;完全不确定性决策完全不确定性决策:如果自然状态的概率不能确定,即没有如果自然状态的概率不能确定,即没有任何有关每一自然状态可能发生的信息。任何有关每一自然状态可能发生的信息。 一、决策的定义及分类一、决策的定义及分类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的分类决策的分类风险决策通常具备以下五个条件:风险决策通常具备以下五个条件:n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明确目标;n存在着无法控制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存在着无法控制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自然状态;n存在着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存在着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

14、或两个以上的选择方案选择方案;n不同的决策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不同的决策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益损值益损值可以计算;可以计算;n每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每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概率可以估算出来。可以估算出来。 一、决策的定义及分类一、决策的定义及分类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的区别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的区别 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指在稳定(可控)条件下进行的决策。是指在稳定(可控)条件下进行的决策。 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也称随机决策,在这类决策中,自然状态不也称随机决策,在这类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能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

15、知道有止一种,决策者不能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完全不确定型决策完全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与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与风险型问题相比,该类决策缺少第五个条件。风险型问题相比,该类决策缺少第五个条件。 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决策是人们为实现某个(些)准则而制定、分析、评价决策是人们为实现某个(些)准则而制定、分析、评价、选择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的全部活动;也是提出、分析、选择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的全部活动;也是提出、

16、分析和解决问题全过程。主要包括和解决问题全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五个阶段:n提出问题提出问题;n明确目标;明确目标;n构造模型;构造模型;n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综合、评价(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决策的主要阶段)(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决策的主要阶段); 分析:分析:一般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或一个概念分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一般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或一个概念分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其本质属性和相互影响;出其本质属性和相互影响;综合:综合:一般指把分析过的对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关一般指把分析过的对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关系联合成一个整体;系联合成一个整体;评价:评价:对分析、综合结果的鉴定。对分析、综合

17、结果的鉴定。n实施。实施。 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1.1.决策过程决策过程 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要素决策要素 决策要素决策要素包括包括:决策单元和决策者决策单元和决策者、准则体系准则体系、决策结构和环境决策结构和环境、决策规则决策规则等。等。 1)决策单元和决策者)决策单元和决策者u决策单元决策单元包括包括决策者决策者、决策分析者决策分析者、设备设备; 决策者是指对所研究问题有权利、有能力做出最终判断与决策者是指对所研究问题有权利、有能力做出最终判断与选择的个人

18、或集体。其选择的个人或集体。其主要责任主要责任是提出问题、规定总任务和是提出问题、规定总任务和总需求、确定价值判断和决策规划、提供倾向性意见、选择总需求、确定价值判断和决策规划、提供倾向性意见、选择最终方案并付诸实施。最终方案并付诸实施。 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要素决策要素 2)准则(标准)体系)准则(标准)体系 对一个有待决策的问题,必须首先定义对一个有待决策的问题,必须首先定义其其准则。准则常具有层准则。准则常具有层次结构,包含次结构,包含目标目标和和属性属性。可分为。可分为总准则层总准则层、准则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子准

19、则层、方案方案。设定准则体系是为了评价、选择备用方案。设定准则体系是为了评价、选择备用方案。 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要素决策要素 3)决策结构和环境)决策结构和环境 决策结构和环境属于决策的决策结构和环境属于决策的客观态势客观态势(情况)。为阐明决策态势(情况)。为阐明决策态势,必须尽量清楚地识别决策问题(系统)的,必须尽量清楚地识别决策问题(系统)的组成组成、结构结构和和边界边界,以及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所处的环境条件。 决策的环境条件可分为决策的环境条件可分为 确定性确定性、非确定性非确定性。 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

20、素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要素决策要素 4)决策规则)决策规则 在做出最终选择的过程中,按照在做出最终选择的过程中,按照多准则多准则问题方案的全部问题方案的全部属性值的大小进行属性值的大小进行排序排序,从而依序择优。这种促使方案完全,从而依序择优。这种促使方案完全序列化的规则便称为决策规则。序列化的规则便称为决策规则。 一般分为两类:一般分为两类: 最优规则(单准则决策问题)最优规则(单准则决策问题) 满意规则(多准则决策问题)满意规则(多准则决策问题) 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3.安全决

21、策安全决策 在进行安全决策过程中,应在进行安全决策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问题的特点注意安全问题的特点,确,确定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定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1 1)确定目标)确定目标 (1 1)安全决策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即需要解决的问题:)安全决策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即需要解决的问题:生产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活安全和和生存安全生存安全。n生产安全生产安全可分解可分解为预防事故发生、消除职业病和改善劳动为预防事故发生、消除职业病和改善劳动条件;条件;n生活安全生活安全可分解为可分解为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安全;也可以分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安全;也可以分解为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舒适与健康;解为生命、财产

22、安全和生活舒适与健康;n生存安全生存安全可以分解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可以分解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也可分为生态;也可分为生态环境安全、灾害、交通安全以及突发事件。环境安全、灾害、交通安全以及突发事件。 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3.安全决策安全决策 1 1)确定目标)确定目标 (2 2)决策目标应有明确的指标要求,对于技术问题,应)决策目标应有明确的指标要求,对于技术问题,应有风险率、严重度,一定可靠度下的安全系数、事故率、有风险率、严重度,一定可靠度下的安全系数、事故率、时间域和空间域等具体时间域和空间域等具体量化指标量化指标,对于

23、难于量化的定性指,对于难于量化的定性指标,尽可能加以具体说明。标,尽可能加以具体说明。 2 2)确定决策方案)确定决策方案n在目标确定之后,决策人员应根据科学的决策理论,对要在目标确定之后,决策人员应根据科学的决策理论,对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调查研究,进行详细的技术设计、预测求达到的目标进行调查研究,进行详细的技术设计、预测分析、拟出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分析、拟出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备选决策提案备选决策提案) 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3.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 3)潜在问题或后果分析)潜在问题或后果分析 决策者对每个备选决策方案可能产

24、生的后果要有充分的决策者对每个备选决策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要有充分的了解;对了解;对安全问题安全问题,考虑其决策方案后果,应特别注意一些,考虑其决策方案后果,应特别注意一些潜在的问题:潜在的问题:n人身安全方人身安全方面:面:有无生命危险、有无造成工伤的危险、有无职有无生命危险、有无造成工伤的危险、有无职业病和后遗症的危险。业病和后遗症的危险。n人的精神和思想方面人的精神和思想方面:是否会造成人道德、思想观念、兴趣爱是否会造成人道德、思想观念、兴趣爱好、娱乐方式、情绪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是否会加重人的疲好、娱乐方式、情绪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是否会加重人的疲劳、带来精神紧张、影响个人导致不安全感或

25、舒服感的产生;劳、带来精神紧张、影响个人导致不安全感或舒服感的产生;n人的行为方面人的行为方面:能否造成人的活动规律、生活方式、生活时间能否造成人的活动规律、生活方式、生活时间的变化等。的变化等。 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二、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3.安全决策安全决策4 4)实施与反馈)实施与反馈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制定实施规划、落实实施机构、人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制定实施规划、落实实施机构、人员职责,并及时检查与反馈实施情况,使决策方案在实施过员职责,并及时检查与反馈实施情况,使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趋于完善并达到预期效果。程中趋于完善并达到预期效果。 三、安

26、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u 安全决策既含有从运筹学、概率论、控制论、模糊数学等安全决策既含有从运筹学、概率论、控制论、模糊数学等引入的引入的数学方法数学方法,也有从安全心理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也有从安全心理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引入的各种学、信息科学引入的各种社会、技术科学方法社会、技术科学方法。 u 根据决策环境,考虑属性根据决策环境,考虑属性量化程度量化程度,决策方法可分为,决策方法可分为确定确定性性多属性决策方法多属性决策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的决策方法和和模糊模糊多多属性决策方法属性决策方法。u 目前采用的有评分

27、法、目前采用的有评分法、决策树法决策树法、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和、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和经济技术评价法等。经济技术评价法等。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 根据预先规定的评分标准对各方案所能达到的根据预先规定的评分标准对各方案所能达到的指标进行指标进行定量计算比较定量计算比较,从而达到对各个方案排序,从而达到对各个方案排序的目的。的目的。1.1.评分法评分法(1)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优、良、中、差、最差。:优、良、中、差、最差。(2)评分方法评分方法:专家打分。:专家打分。(3)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技术指标、指标、经济经济指标、指标、社会社会指标。指标。(

28、4)加权系数加权系数:各评价指标重要性不同。:各评价指标重要性不同。(5)计算总分计算总分。评分法评价步骤:评分法评价步骤: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1.1.评分法评分法评价项目的重要性判断表评价项目的重要性判断表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 决策树法是风险决策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一种演绎的决策树法是风险决策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一种演绎的、有序的概率图解法。决策使用的符号主要有三种:、有序的概率图解法。决策使用的符号主要有三种:2.2.决策树法决策树法表示决策点,从它引出分支叫表示决策点,从它引出分支叫方案分支方案分支,

29、反映客观状态存在,反映客观状态存在的多少。的多少。表示状态点,从此结点开始按自然状态的不同而分出一些表示状态点,从此结点开始按自然状态的不同而分出一些细枝(概率枝),在概率枝上有时标上自然状态名称和概细枝(概率枝),在概率枝上有时标上自然状态名称和概率的数值。率的数值。表示结果点,旁边的数值表示该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表示结果点,旁边的数值表示该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树法决策树法单级决策树结构单级决策树结构多级决策树结构多级决策树结构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树法决策树法

30、1) 画决策树图画决策树图。用上述符号标志,根据已知条件,从左向右逐。用上述符号标志,根据已知条件,从左向右逐步展开画出决策树,并标步展开画出决策树,并标 出相应数值。树状图使待决策的问出相应数值。树状图使待决策的问题,可供选择的方案、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概率值和损益值等都题,可供选择的方案、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概率值和损益值等都能在图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能在图上清晰地显示出来。 2)计算各方案的期望值)计算各方案的期望值,并标在图上各状态点的上方或下方。,并标在图上各状态点的上方或下方。 3)方案选择)方案选择。比较各方案期望值的大小,保留期望值最大的方。比较各方案期望值的大小,保留期望值最大的方案,为

31、最终决策方案,对复杂问题,决策树有若干层次,决策案,为最终决策方案,对复杂问题,决策树有若干层次,决策点有许多个,称多级决策,此时应逐层逐级比较期望值,直至点有许多个,称多级决策,此时应逐层逐级比较期望值,直至选出最后决策方案选出最后决策方案。u决策树法步骤决策树法步骤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树法决策树法 某厂因生产需要,考虑是否自行研制一个新的安全装置。首某厂因生产需要,考虑是否自行研制一个新的安全装置。首先,这个研制项目是否需要评审,如果评审,则需要评审费先,这个研制项目是否需要评审,如果评审,则需要评审费50005000元,不评审,则可

32、省去评审费用。如果决定评审,评审通过概率元,不评审,则可省去评审费用。如果决定评审,评审通过概率为为0.80.8,不通过的概率为,不通过的概率为0.20.2。每种研制形式都有失败可能,如果。每种研制形式都有失败可能,如果研制成功(无论哪一种形式),能有研制成功(无论哪一种形式),能有6 6万元收益;万元收益; 若采用若采用“本厂独立完成本厂独立完成”形式形式,则研制费为,则研制费为2.52.5万元,成功万元,成功的概率为的概率为0.70.7,失败概率为,失败概率为0.30.3; 若采用若采用“外厂协作外厂协作”形式(包括先评审),则支付研制费用形式(包括先评审),则支付研制费用4 4万元,成功

33、概率为万元,成功概率为0.990.99,失败概率为,失败概率为0.010.01。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树法决策树法(1)分析并画出决策图)分析并画出决策图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树法决策树法(2)计算各方案期望值计算各方案期望值 独立研制成功的收益:独立研制成功的收益:60-5-25=30 (千元千元); 独立研制失败的收益:独立研制失败的收益:0-5-25=-30(千元)(千元) 协作研制成功的收益:协作研制成功的收益:60-5-40=15 (千元)(千元) 协作研制失败的收益:协作研制

34、失败的收益:0-5-40=-45(千元)(千元) 独立研究成功的期望值:独立研究成功的期望值:0.7300.3(-30)=12 协作研究成功的期望值:协作研究成功的期望值:0.99150.01(-45)=14.4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树法决策树法 例:某企业为了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例:某企业为了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售好的概率为场预测,产品销售好的概率为0.7,销售差的概率为,销售差的概率为0.3。有三种。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方案可供企业选择: 方案方案1,新建大厂,投资,新建大厂,投资300

35、万元。据初步万元。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0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20万元。服务期为万元。服务期为10年。年。 方案方案2,新建小厂,需投资,新建小厂,需投资140万元。万元。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4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30万元万元。服务期限为。服务期限为10年。年。 方案方案3,先建小厂,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建,需追加投资200万元,服务期限为万元,服务期限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年,估计每年获利95万元万元。 该企业应该选哪一方案?该企业

36、应该选哪一方案?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树法决策树法求解步骤:求解步骤: 分析决策问题,并绘出决策树型图;分析决策问题,并绘出决策树型图; 计算各方案的期望值;计算各方案的期望值; 做出决策。做出决策。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树法决策树法画决策树如下:画决策树如下: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2.2.决策树法决策树法 计算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如下:计算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如下: 方案方案1的期望收益:的期望收益: 0.7100+0.3(20) 10 300=340

37、(万元)(万元) 方案方案2的期望受益:的期望受益: (0.7 40+0.3 30) 10 140=230(万元)(万元) 方案方案3的期望受益:的期望受益: (0.7 40 3+0.7 (95 7-200)+0.3 30 10) 140 =359.5(万元)(万元)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应选方案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应选方案3作为行动方案。作为行动方案。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3.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指各种可行方案发生的后果是未知的,不确定型决策,指各种可行方案发生的后果是未知的,决策时无统计概率可依的决策问题。与风险型问题相比,该

38、决策时无统计概率可依的决策问题。与风险型问题相比,该类决策缺少第类决策缺少第5 5个条件。常用的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有个条件。常用的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有小中取大小中取大法法、大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和和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等。下面通过举例来介等。下面通过举例来介绍这些方法。绍这些方法。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3.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例:某企业打算生产某产品。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有例:某企业打算生产某产品。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有三种情况:销路好、销路一般和销路差。生产该产品三种情况:销路好、销路一般和销路差。生产该产品共共有三有三种方案:种方案:

39、a.改进生产线;改进生产线;b.新建生产线;新建生产线;c.与其他企业协作。与其他企业协作。据估计,各方案在不同情况下的收益见下表。问企业选择哪据估计,各方案在不同情况下的收益见下表。问企业选择哪个方案?个方案?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3.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各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损益值各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损益值销路好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一般销路差销路差a.改进生产线改进生产线b.新建生产线新建生产线c.与其他企业协作与其他企业协作18024010012010070-40-8016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3

40、.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1 1)小中取大法)小中取大法采用这种方法的管理者对未来持悲观的看法,认为未来会采用这种方法的管理者对未来持悲观的看法,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差的自然状态,因此不论采取哪种方案,都只能获取该出现最差的自然状态,因此不论采取哪种方案,都只能获取该方案的最小收益。采用小中取大法进行决策时,首先计算各方方案的最小收益。采用小中取大法进行决策时,首先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找出各方案所带来的最小收益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找出各方案所带来的最小收益,即,即在最差自然状态下的收益,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在最差自在最差自然状态下的收益,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在最差自然状态下收

41、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作为所要的方案。然状态下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作为所要的方案。决策结果为:决策结果为:C C方案方案。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3.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2)大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采用这种方法的管理者对未来持乐观的看法,认为未来采用这种方法的管理者对未来持乐观的看法,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好的自然状态,因此不论采取哪种方案,都能获取会出现最好的自然状态,因此不论采取哪种方案,都能获取该方案的最大收益。采用大中取大法进行决策时,首先计算该方案的最大收益。采用大中取大法进行决策时,首先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找出各方案所带

42、来的最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找出各方案所带来的最大收益,即大收益,即在最好自然状态下的收益,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在最好自然状态下的收益,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在最好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所要的方案。在最好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所要的方案。 决策结果为:决策结果为:b方案方案。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3.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管理者在选择了某方案后,如果将来发生的自然状态表管理者在选择了某方案后,如果将来发生的自然状态表明其他方案的收益更大,那么他(或她)会为自己的选择而明其他方案的收益更大,那

43、么他(或她)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就是后悔。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就是使后悔值最小使后悔值最小的方法。采用这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决策时,首先计算各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后悔值种方法进行决策时,首先计算各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后悔值(某方案在某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某方案在某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该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该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益-该方案在该自然状态下的收益该方案在该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并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然后进行比较,选择悔值,然后进行比较,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最小的方案作为所要作为所要的方案。的方案。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

44、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3.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第一步:计算各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第一步:计算各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销路好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一般销路差销路差a.改进生产线改进生产线b.新建生产线新建生产线c.与其他企业协作与其他企业协作60(180)0(240)140(100)0(120)20(100)50(70)56(-40)96(-80)0(16)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3.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第二步: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第二步: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销路好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一般销路差销路差a.改进生产线改进生产线b.新建生产线新

45、建生产线c.与其他企业协作与其他企业协作60(180)0(240)140(100)0(120)20(100)50(70)56(-40)96(-80)0(16)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3.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第三步:在最大后悔值中找出最小的后悔值第三步:在最大后悔值中找出最小的后悔值销路好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一般销路差销路差a.改进生产线改进生产线b.新建生产线新建生产线c.与其他企业协作与其他企业协作60(180)0(240)140(100)0(120)20(100)50(70)56(-40)96(-80)0(16) 三、安全决策方法三、安全决策方

46、法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决策安全决策3.3.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第四步:确定最所选方案为第四步:确定最所选方案为a a销路好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一般销路差销路差a.改进生产线改进生产线b.新建生产线新建生产线c.与其他企业协作与其他企业协作60(180)0(240)140(100)0(120)20(100)50(70)56(-40)96(-80)0(16) 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本节学习目标本节学习目标u 掌握固有危险源的掌握固有危险源的概念概念及及分类分类;u 掌握固有危险源的掌握固有危险源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 一、固有危险源概念一、固有危险源概念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

47、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固有危险源固有危险源指生产中的事故隐患,即生产中指生产中的事故隐患,即生产中客观客观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和损失的不安全条件,它包括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和损失的不安全条件,它包括物物质因素质因素和和部分部分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危险源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一、固有危险源分类一、固有危险源分类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固有危险源按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固有危险源按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化学、电气、机化学、电气、机械(

48、含土木)、辐射和其它械(含土木)、辐射和其它五大类。五大类。 1化学危险源化学危险源 指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燃料、成品、半成品和辅助材料中指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燃料、成品、半成品和辅助材料中所含的所含的化学危险物质化学危险物质。其危险程度与物质的性质、数量、分布等有。其危险程度与物质的性质、数量、分布等有关。关。(1)火灾爆炸危险源;)火灾爆炸危险源;(2)工业毒害源;)工业毒害源;(3)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源;(4)水质污染源。)水质污染源。 一、固有危险源分类一、固有危险源分类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1)火灾爆炸危险源)火灾爆炸危险源 (2)工业毒害)工业

49、毒害源源 一、固有危险源分类一、固有危险源分类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3)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源 (4)水质污染源)水质污染源 一、固有危险源分类一、固有危险源分类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2电气危险源电气危险源 指引起人员触电、电气火灾、电击和雷击的不安指引起人员触电、电气火灾、电击和雷击的不安全因素。全因素。(1)漏、触电危险;)漏、触电危险;(2)着火危险;)着火危险;(3)电击、雷击危险。)电击、雷击危险。 一、固有危险源分类一、固有危险源分类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3机械(含土木)危险源机械(含土木)

50、危险源指机械加工及生产建筑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指机械加工及生产建筑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重物伤害的危险;)重物伤害的危险; (2)速度和加速度造成伤害的危险;)速度和加速度造成伤害的危险; 一、固有危险源分类一、固有危险源分类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3机械(含土木)危险源机械(含土木)危险源(3)冲击、振动危险;)冲击、振动危险;(4)旋转和凸轮机构动作伤人的危险;)旋转和凸轮机构动作伤人的危险; 一、固有危险源分类一、固有危险源分类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3机械(含土木)危险源机械(含土木)危险源(5)切割和刺伤;)切割和刺

51、伤;(6)高处坠落的危险;)高处坠落的危险;(7)倒塌、下沉的危险。)倒塌、下沉的危险。 一、固有危险源分类一、固有危险源分类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4辐射危险源辐射危险源(1)放射源;放射源;(2)红外射线源;)红外射线源;(3)紫外射线源;)紫外射线源;(4)无线电磁辐射。)无线电磁辐射。 一、固有危险源分类一、固有危险源分类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5其它危险源其它危险源(1)噪声源;(噪声源;(2)强光源;)强光源; 一、固有危险源分类一、固有危险源分类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5其它危险源其它危险源(3)

52、高压气体;()高压气体;(4)高温源;)高温源; 一、固有危险源分类一、固有危险源分类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5其它危险源其它危险源(5)湿度;()湿度;(6)生物危害。)生物危害。 二、控制方法二、控制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对于上述危险源的控制,就是对于上述危险源的控制,就是尽可能地做到工艺尽可能地做到工艺安全化安全化。从微观上讲,危险控制有六种具体方法:。从微观上讲,危险控制有六种具体方法: 1消除危险消除危险 布置安全布置安全(厂房、工艺流程、设备、运输系统、动力系统(厂房、工艺流程、设备、运输系统、动力系统和交通道路等的布置

53、做到安全化);和交通道路等的布置做到安全化); 机械安全机械安全(如结构安全、位置安全、电能安全、物质安全(如结构安全、位置安全、电能安全、物质安全等)。等)。 二、控制方法二、控制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2控制危险控制危险 当事故危险不可能根除时,就要采取措施予以控制,以达到减少危当事故危险不可能根除时,就要采取措施予以控制,以达到减少危险的目的。其方法有:险的目的。其方法有:直接控制直接控制:如采用熔断器、限速器、安全阀、轻质顶棚等。:如采用熔断器、限速器、安全阀、轻质顶棚等。间接控制间接控制:包括检测各类导致事故危险的工业参数,以便根据检测:包括检测各类导

54、致事故危险的工业参数,以便根据检测结果予以处理。如对温度、压力、含养量及毒气含量的检测。结果予以处理。如对温度、压力、含养量及毒气含量的检测。 以上方法不能消除危险,只能达到减少危害、控制危险的目的。以上方法不能消除危险,只能达到减少危害、控制危险的目的。 二、控制方法二、控制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3防护危险防护危险分为设备防护和人体防护两类。分为设备防护和人体防护两类。设备防护设备防护:又称机械防护。包括固定防护、自动防护、联锁防护、:又称机械防护。包括固定防护、自动防护、联锁防护、遥控防护等。遥控防护等。人体防护人体防护:保护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如安全带、安

55、全鞋、护目镜、:保护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如安全带、安全鞋、护目镜、安全帽和头盔、呼吸护具等。安全帽和头盔、呼吸护具等。 二、控制方法二、控制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4隔离防护隔离防护对危险性大、而又无法消除和控制的场合,可采用此法。对危险性大、而又无法消除和控制的场合,可采用此法。禁止入内禁止入内固定隔离固定隔离安全距离安全距离 二、控制方法二、控制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5保留危险保留危险在预计可能发生危险,而又没有很好的防护方法的场合。在预计可能发生危险,而又没有很好的防护方法的场合。 6转移危险转移危险对于难于消除和控制的危险

56、在进行各种比较、分析之后,选取对于难于消除和控制的危险在进行各种比较、分析之后,选取转移危险的方法。转移危险的方法。 第四节第四节 人为失误控制人为失误控制本节学习目标本节学习目标u 了解人为失误的了解人为失误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及及原因原因;u 了解了解人为人为安全化、安全化、管理管理安全化及安全化及操作操作安全化。安全化。 一、人为失误的表现形式一、人为失误的表现形式第四节第四节 人为失误控制人为失误控制1 1)操作操作失败、不正确的操作;失败、不正确的操作;2 2)指挥指挥失误、不正确的管理;失误、不正确的管理;3 3)习惯性)习惯性动作动作、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断;、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

57、断;4 4)粗心大意、漫不经心;)粗心大意、漫不经心;5 5)厌烦和懒散、消极怠惰;)厌烦和懒散、消极怠惰;6 6)胡闹、嬉笑打闹;)胡闹、嬉笑打闹;7 7)酗酒或吸毒;)酗酒或吸毒;8 8)疲劳、紧张;)疲劳、紧张;9 9)疾病、生理缺陷;)疾病、生理缺陷;1010)错误地使用保护用品和防护装置,以及人机配合失误)错误地使用保护用品和防护装置,以及人机配合失误。素素质质态态度度习惯习惯及生及生理理 二、造成以上失误的原因二、造成以上失误的原因第四节第四节 人为失误控制人为失误控制(1)人人的生理原因;的生理原因; (2)人人的素质原因;的素质原因;(3)机机械械设备的原因;设备的原因; (4

58、)工作工作环环境的原因;境的原因;(5)管理管理的原因;的原因; (6)教育教育的原因。的原因。 三、人的安全化三、人的安全化第四节第四节 人为失误控制人为失误控制要实现人的安全化,要做好以下几点:要实现人的安全化,要做好以下几点:1)录用录用人员时,人员时,要要认真检查身体,并要定期复查,动态认真检查身体,并要定期复查,动态控制;控制;2)新工人)新工人上岗前或变更工种上岗前或变更工种,要进行应知、应会和安全,要进行应知、应会和安全操作知识的训练和教育;操作知识的训练和教育;3)特殊工种特殊工种要进行特殊的教育;要进行特殊的教育;4)进行文化学习和专业训练,提高人员的)进行文化学习和专业训练

59、,提高人员的文化技术素质文化技术素质;5)在所有的作业培训中,增加)在所有的作业培训中,增加安全内容安全内容;6)要增强工作)要增强工作责任心责任心、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 四、管理安全化四、管理安全化第四节第四节 人为失误控制人为失误控制 管理安全化,就是要管理安全化,就是要为消除人为失误为消除人为失误创造条件。创造条件。 1)认真改善)认真改善设备设备的安全性;的安全性;2)改善)改善工艺工艺设计的安全性;设计的安全性;3)制定)制定操作标准操作标准和规程,并进行教育;和规程,并进行教育;4)制定)制定维护保养维护保养的标准和规程,并进行教育;的标准和规程,并进

60、行教育;5)定期进行工业厂房内的)定期进行工业厂房内的环境环境测定和卫生评价;测定和卫生评价;6)定期组织有成效的)定期组织有成效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7)进行班组长和安全骨干的)进行班组长和安全骨干的培养培养。 五、操作安全化五、操作安全化第四节第四节 人为失误控制人为失误控制 1)作业分析:)作业分析:把全面作业分成基本作业把全面作业分成基本作业,从质量、安全和,从质量、安全和效益三个方面找出问题所在,重点是确保安全。效益三个方面找出问题所在,重点是确保安全。 2)动作分析:)动作分析:把基本作业分解为基本动作把基本作业分解为基本动作,观察记录分析,观察记录分析; 3)进行动作改善进行动作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