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1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2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3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班级:_ 姓名:_1. 试一试。1.两首写“水”的诗,比较各自怎样描写?_ 2.水本是无情物,诗人为什么能把它写得有情有义呢?_ 2. 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回答问题。1理解“迎凉”,判断正误。(1)“迎凉”符合秋叶的季节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心中感到凉爽。   (_)(2)“迎凉”既符合秋叶的特点,也与诗人心中的伤感相融合。 (_)2诗中的“河”指_,“岳”指_。“三万里”言河之_,“五千仞”言岳之_。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3本诗与陆游的_一诗主题基本相同,表达了作者对_

2、的同情,对_的期盼,同时暗含着对_的不满。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是描绘   的,表达了诗人   之情。(2)解释下面的字词。知时节:_   潜:_   俱:_   (3)诗中哪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认为这场春雨是“好雨”?_ (4

3、)解释诗中画线的句子,并说说划线的“潜”字用得好在哪儿。_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一)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_。_,不教胡马度阴山。(二)题临安邸_,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_。(三)示儿死去元知_,但悲不见_。王师北定_,家祭无忘_。(1)把诗句补充完整。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不教胡马度阴山。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死去元知   ,但悲不见   。王师北定&#

4、160;  ,家祭无忘   。(2)判断正误。“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代著名将领李广。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市。“示儿”的意思是把事情摆出来或指出来给儿子看。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3)填空。出塞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是一首描写   生活的诗,其中第一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应理解为   。题临安邸是   代诗人   在 

5、;  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   ,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   。示儿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诗人在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表达了他   的生死观。第二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就是   。5. 读己亥杂诗,做练习。己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1)千万匹马都沉寂无声

6、。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形容局面沉闷。(_)(2)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_)2前两句的诗意是:_3后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作者采取对天公拟人化的方法,用“劝”与天公对话,强烈表达作者_的情怀和希望有_的人才出现的情感。6. 课内外对比阅读。桑茶坑道中宋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注释)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晴明:晴朗,明澈。眠正着:正睡得酣甜。柳阴:柳下的阴影。1选一选。(1)这首诗所写的时间是(_)季节。A初春  B初夏  C初秋(2)当时的天气情况是(_)。A小雨  B晴朗

7、60; C雨后初晴2根据古诗内容填空。(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桑茶坑道所见的_情景,描绘了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诗中描述的景物有_。(2)“_”字写出了小溪涨水、堤上花儿草儿繁盛的样子,“_”一句描绘出牧童正悠闲地躺在柳阴下酣睡,任他的牛随意吃草的画面。3给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1)草满花堤水满溪。(_)A草遮住了花儿,水涨满了小溪。B小溪里的流水涨满河槽,岸边野草繁茂,野花肆意开放。(2)一牛吃过柳阴西。(_)A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一直吃到了柳林西面。B那头牛一口气把柳阴西边吃了。4发挥想象,接着写一写。牧童一觉醒来,发现牛不见了,_5下列关于两首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8、桑茶坑道中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在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生机的律动。B.桑茶坑道中后两句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态写活了,富有生活气息。C.四时田园杂兴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孙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所以就闲着,在树荫下乘凉。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_。童孙未解供耕织,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解释下面的字词。绩麻:_。供:_。3跟随着作者,我们看到了两组镜头,勤劳的乡村男女和儿童,请你选取一组人物,结合诗句,描写你看到的画面。我选的是_(乡村男女 儿童)。画面:_4写儿童“学种瓜”的细节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养成了_的习惯,二是

9、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_。5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7. 课内阅读。1.七律·长征本课是( )在红军(   )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   )和(   )精神。2.写出具体写山的诗句。(并用“”划出拟人化的词语)_3.写出具体写水的诗句。(并用“”划出一动一静的词语)_8. 读古诗,回答问题。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用”/”画出诗中的节奏。2写出描写诗人所见的诗句。_。

10、3写出诗人写感受的句子。_4写出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道理的诗句。_9. 读诗歌,完成练习。游小鸟天堂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并肩只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新枝还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历难经灾从不犯,人间毕竟有天堂。1“三百年”写出了大榕树的_特点;“浓荫十亩”写出了大榕树_的特点;“鸟千双”写出了大榕树_的特点;“新枝还比旧枝壮”写出了大榕树_的特点。10.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a、蓬头稚子学垂纶,_。b、儿童散学归来早,_。c、_,飞入菜花无处寻。11. 古诗乐园。1.默写望天门山_,_。_,_。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3.后两句的意思是_12. 课内阅读。示儿

1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诗人_。2解释下列词语。示儿:_ 九州:_王师:_ 乃翁: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_13. 把诗句填写完整,并完成习题。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_。_,时鸣春涧中。1把诗句补充完整。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描写了   (填季节)时的 、 、 、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_14. 按要求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 ,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   学种瓜 。1把古诗补充完整。2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耘田  (_)在田里锄草 犁地傍   (_)靠近 并排3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_15. 课外类文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三万里:长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