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生物第五章第11课时群落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校本作业必修3_第1页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生物第五章第11课时群落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校本作业必修3_第2页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生物第五章第11课时群落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校本作业必修3_第3页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生物第五章第11课时群落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校本作业必修3_第4页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生物第五章第11课时群落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校本作业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第一课时 群落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一、群落的概念 1植物的生长型 (1)依据: 。 (2)分类(六种): 、 、 、 、 、 。 2生物群落 (1)概念: 。 (2)特点: ; 。 二、群落的结构 1垂直结构 (1)概念: 。 (2)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及决定因素 垂直结构:自上而下具有明显分层现象。 决定因素: 。 2水平结构 (1)概念: 。 (2)影响因素: 、 、 、 、 、 。 (3)表现: 。 (4)空间异质性: 。 3时间结构 (1)概念: 。 (2)类型: 。 。 探究思维1 2 群落概念的理解 (1)一定 内,如一个水池、一片草原或一片森林等。 (2)相互之间有 关系,如

2、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等。 (3)所有生物种群的 ,即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4)特征:具有一定的 、一定的 和一定的 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 出现。 (5)形成过程:组成群落的物种是通过 发展和 选择保存下来的。 (6)实质:是各个物种 环境和彼此 过程的产物。 例1 (2017·嘉兴高三基础测试)藻类、浮游动物、贝类、虾、鱼、微生物等某湖泊中生活的全部生物,它们统称为(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例2 判断下列有关群落描述的正误。 (1)一个池塘内的全部鲤鱼( ) (2)一座高山上的全部动植物( ) (3)农贸市场上出售的鸡、鸭、鱼和

3、蔬菜等所有生物( ) (4)一片树林中的树木、草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 ) 探究2实例分析 阅读教材,结合提供的材料,分析群落的结构。 (1)上图的森林群落中,自下而上分别配置着不同的植物类型,形成了群落的层次性或 。 (2)如果树冠层比较稀疏,就会有更多的阳光照射到森林的下层,因此下木层和灌木层就会发育得更好,可见决定森林群落中植物分层结构的关键环境因素是 。除此之外还有 。 (3)在群落垂直结构的每一层次上,都有各自所特有的动物栖息,大多数动物都只限于在1 3 2个层次上活动,这说明动物也具有 现象,推测决定动物具有这种现象的因素是 和 。 (4)下图中水生群落也有这种分层现象,

4、其层次性主要是由 、 和 的垂直分布决定的。一个湖泊(或池塘)自上而下可以分为 、 、 和 。 (5)两图反映的这一现象的意义是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的能力。 例3 (2015·浙江学业水平考试)不同植物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森林群落中位于最上层的是( ) A树冠层 B灌木层 C草本层 D地表层 例4 (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下列所举实例中不能体现群落结构的是( ) A温带落叶林的外貌随季节变化 B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状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 C田间的玉米合理密植,有高有矮 D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

5、、苔藓等分层分布 例5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在200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4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达标检测 1下列各项中,生物群落不包括( ) A植物 B细菌和真菌 C动物 D水和阳光 2(2017·温州模拟)在温带草原

6、和温带森林,生物群落的外貌在一年四季有很大的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 ) A垂直结构 B水平结构 C时间结构 D年龄结构 3如图为某群落中植物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5 A此图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与环境中的光照、温度等有关 C群落中的动物无分层现象 D此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4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 A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B一片草原上全部的动植物 C一个被杂菌污染的培养皿上的全部生物 D一片白桦林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物种组成的季节变化较明显,昼夜变化不明显 B在夏季,温带落叶林枝繁叶茂,而在冬季叶片全落,只剩光秃的枝干,这种变

7、化属温带落叶林的时间结构 C池塘生物群落不具有时间结构 D在森林生物群落中,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决定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5.1 群落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校本作业 题组一 群落的概念 1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 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生物 B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C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中的各种生物 D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以及其他生物 6 2一座高山上的哪些成分可以构成生物群落( ) A全部鸟类 B全部马尾松 C全部生物 D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3在某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2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这8个池

8、塘里的鱼是( ) A1个群落 B1个物种 C2个种群 D8个种群 4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种群和群落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题组二 群落的结构 5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6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垂直方向上,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鱼类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植物 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

9、差异 7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缓解了种间竞争 C层次性主要由水分决定 D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8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7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有水平结构 9能较好地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 B不同的地段上动、植物的分布不同 C一片竹林中竹子的高矮不一 D鹿群中有的鹿矮,有的鹿高 题组三 影响生物

10、群落结构的因素 10(2017·丽水高二期中)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 ) A时间结构 B水平结构 C向光弯曲生长 D分层现象 11如图表示在一池溏内四种绿藻(a、b、c、d)在不同水深的分布情况,其中最能适应弱光环境的绿藻是( ) Aa Bb Cc Dd 12下列关于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的水平结构与环境条件无关 B时间结构的改变与季节变化有关 C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D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题组四 综合应用 13在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里,有一种雀鸟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

11、、黄腰柳莺等鸟类总是在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虹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森林中共同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的关系,如煤山雀、黄腰柳莺间是_关系,血雉和昆虫则是_关系。 (2) 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生物外,还有一类生物没有提到,它们主要是各种 8 _,这类生物主要生活在_里,这里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_。 (3)上述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的明显的分层现象,应该称为_。 14在某森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 上层 中层 植物 乔木 灌木 动物 林鸽 长尾山雀 鹪鹩、昆虫 (1)上表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它反映了动物、植物都具有

12、_现象。 (2)此林中,上层、中层、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与哪种非生物因素有关?_。 (3) 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_。 15下面是分布在某栎树林中的几种鸟类调查资料,调查数据表示各种鸟类分布的相对密度。请根据调查数据(百分比)完成下列问题: 生物种树冠下木灌木草本地被林97.71.40.9茶49.039.02.0青山23.441.330.63.71.0煤山18.043.131.07.8大山6.218.549.125.90.3戴3.416.955.923.8乌1.24.114.752.427.6红胸16.340.023.7鹪12.575.012.5 (1)该地区栎树林中,_主要分布在树冠层,_主要分布在下木层,_主要分布在灌木层,_主要分布在草本层(填序号)。 (2)栎树林中鸟类的分布主要取决于_,这种分布有利于减少鸟类之间的_。 (3)鸟类分布的上述特点表明,群落的结构具有_的特征。 9 【自助加餐】 16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后,该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