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小学科学教学的“探究”核心大新镇小学龚红焰摘要新课改下“教”与“学”是一个整体,已经不能像以前那 样,教师只负责把知识讲完,学生把知识听完,而必须把“教”与 “学”统一结合起来。笔者认为,科学教学探究的核心应该是“教” 与“学”的有机结合。“教”要让学生更好地学,“学”的过程中要让教 师更好地改变教的方法,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够达到和谐发展。现在的科学教材提出了一个一个的问题,介绍了解 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结果如何呢?课文不再明说,而激励学 生通过自己新手去操作,亲眼去观察,亲身去体验来解决问 题,如此一来,课本的作用就不再只是汇报前人的经验,而 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
2、课 本还制定了一些记录表格,让学生去填写,督促学生坚持观 察,训练他们的耐性,同时培养他们分析、归纳、综合解决 问题的能力。科学教学应该朝前“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方向进行。教学必须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 充满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们旧有的东西 挑战。科学教学如何实现以探究为核心呢?科学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 探究兴趣的所在,因此教师应以下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 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在开展探究学习中,学生往 往随机生成具有闪光点的设想(即使是一些
3、错误的想法);有的学生观察到的科学现象与已有的感知矛盾冲突;有不同 学生对同一问题、现象有着不同看法。教师教要关于挖掘和 捕捉这些信息,把握好每一个深入的契机,做好适当的引导, 从而使学生的研究活动更加深入,更接近科学。二是要在科 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 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 问题,教师要配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 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如在教学唐山大地震一课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512汶川地震发生时的图片,然后提问:通过刚才的图 片,你观察到地震发生时有哪些现象?学生甲:大地剧烈摇晃。 学生乙:地面升降。 学生
4、丙:铁轨扭曲。 学生丁 :房塌路断。接着问:观察了地震现象,你有什么感受?既然地震这么可怕,危害这么大,那么关于地震现象,你想弄清哪些问 题?”学生提出很多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如:地震时大地剧烈 摇晃,这么大的力是从哪里来的,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怎样 预防地震,等等。二.科学教学要正确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 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 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 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 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
5、,鼓励学生寻找解决 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如在教学唐山大地震一课时,学生提出了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面对着跃跃欲试的“小科学家”,怎么办?笔者首 先将问题全部都在黑板上记录下来,按照学生的提问,将问 题分成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两部分,然后将在课堂上能解决 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这样师生既共同确立了研究课题, 又体现了学生的自觉性。问:地震时大地剧烈摇晃,这么大的力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大胆猜测。生: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问:你推想一下地球内部的哪一部分在运动?生:可能是岩石层在运动。问:你估计岩石层怎样运动?生:岩石挤压、拉伸、旋扭。问题的设计坡度层层递进,同时要求在
6、学生问答时,说 说猜想的依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应点拨,很自然 地过渡到地震是怎样形成的猜想。问:地震是怎样形成的?生:地壳运动,岩石喜忧参半被挤压弯曲,直至破裂而 形成。问:要检查猜测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办?生:做实验验证。问:如何设计实验呢?(提示:用什么代替岩石,用什 么代替地球内部的力。)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才拿出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让学 生进行实验。学生经历了地震的过程后,很容易就归纳出: 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岩石层互相挤压而弯曲,当岩石层承 受不住压力时,地面破裂而产生的。至此,学生在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三、科学教学要师生共同合作形成探究合力由于
7、小学科学课本的改革,一个问题提出后,并没 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而要靠教师自己去研究, 去探索,去发现,去积极并认真地尝试。如此一来,对于小 学科学教师也是一个考验。特别是第一次执教这一学科的教 师,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搜集资料,做实验才能获得信息。小 学生的思维之活跃,常常能给我们惊喜。他们丰富的想象、 好问的态度也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因此,老师与学生 互动也是一次共同学习的过程。所以,在做实验、开展活动 时,可以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探讨,而不是教师在台上说,学生在台下做。例如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可以在课外设一个实验小区,种下种子后,让学生坚持做好浇水、记录等工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8、力,又可以促进师生的感情。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进入课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创设“声、色、光、电”俱全的教学情景,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的“空间”,延长教学 的“时间”,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提高科学课的教学 效率。“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我国科学教育课程标准提 出了必须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利用缨络环 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 让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并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 集信息的能力。这种探究性学习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和最有 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能力素质培养的另一种重要教学模式。由于网络环境中的海量信息,教师与学生拥有信息的机会是 平等的,更多的时候,学生了解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多,教 师再也不能只依赖教师参考书来进行教学了,必须充分 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石门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眼科病例题库及答案
- 2025学年广东省高三语文上学期8月摸底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抗心绞痛药项目合作计划书
- 扩张血管输液课件
- 2025年大板桥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场调研考试试卷及答案
- 情绪正能量课件
- 锅炉培训考试试题合集及答案
- 托福考试口语题库及答案
- GB/T 2423.22-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 最新低压电工安全培训课件
-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表
- 整机部整机出货检验重点标准
- 人像摄影:户外人像摄影课件
- 美丽中国中英文字幕
- 《中国传统服饰简介》PPT课件(完整版)
-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污染土壤异位修复现场施工方案
- CCP点确认记录参考模板
- 《日汉翻译2》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