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脂片改善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糖脂片改善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糖脂片改善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_第3页
糖脂片改善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脂片改善i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新中医1999年第4期第31卷 临床报道作者:朱良争?钟家宝?徐蓉娟单位:朱良争?钟家宝?徐蓉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宛平南路725号关键词:糖脂片;药理学;活血祛瘀剂;药理学;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 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中西医结合疗法提 要 对ii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2个月后,选择效果差的63例患者 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以d 860片合中药糖脂片治疗;对照组31例,用d 860 片继续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vem>p</em>v0.01),胰岛素的敏感 指数上升(ve

2、ib>pv/em>v0.001),降血糖的总有效率为84.3%。中医症候改善率:显效40.6%, 有效43.7%,总有效率84.3% (<em>p</em><0.05)o其中以瘀血证象改善较为明显。胰岛素依赖型/中西医结合疗法胰岛素抵抗,是指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现已有大量证据表明, 胰甜素抵抗是非胰阳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显著特点(1)。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活血化瘀,清热通 腑泄浊的方法,用自拟方组成的糖脂片,对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治疗,以观察该方对改善 胰岛素的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作用的效应,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3、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63例,均为我院内分泌科自1994年12月以来,在糖尿病 专科按照who (1985)标准确诊的ii型糖尿病患者(如见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者除外)。 其中门诊35例,病房28例。按随机原则分成2组,治疗组为32例,对照组为31例,治疗 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见表1。表1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土s)组别<em>n</e m>性别男女年龄岁病程年身高cm体重kg高血压有无其它合并症有无空腹血糖mmol / l空腹胰岛素iu / ml 治疗组 32171559±10.28±7.2162.1±7.760.2± 10.913

4、1912710.47 + 3.5116.92± 17.12 对照组 31141756± 11.89±8.1161.5±8.557.5±9.610211089.84 + 2.8416.3+ 11.69 上 表各项2组比较,<em>p</em»0.05o 1.2中医辨证 燥热证:表现为口渴多饮,消谷 善饥,怕热心烦,漫赤便秘,苔黄脉数。瘀血证:表现为面色晦黯,头痛,胸痛,肢痛或 麻木,舌质有瘀斑,舌下静脉瘀血,脉涩或眩。2治疗方法2在观察前,给全部患者都进行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适当的活动。2.2全部患者先给予西药降糖治

5、疗,一般选用d 860片,每次0.5 g,每日3次。2个 月后,查得空腹血糖(fpg)仍高于正常和空腹胰岛素(fins)偏高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 观察,中药治疗组在原来用降糖药基础上加用中药糖脂片治疗。糖脂片由水蛭、桃仁 生大 黄、黄连组成,每片含生药0.4g。每次4片,每日3次。西药対照组继续用d 860片治疗。 一般半个月随访1次,2个月后复查。2.3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后一律采用静脉抽血,测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同时测血 清胰岛素浓度(放射免疫法),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insri)用matthews 法 计算。即:1恥史=空腹胰岛素浓度/

6、 22.5 e-ln空腹葡萄糖浓度(e:反自然对数, ln:自然对数),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 isi),用李氏法计算 即1si =ln 1/空腹胰岛素浓度*空腹血糖浓度。中医症候按积分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积分的方 法根据每项症候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i、2、3分,然后把所有症候得分加起来得出 的分为总积分。统计学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的方法。3疗效标准3降糖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199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 显效: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 h血糖v&3 mmol / l。有效:空腹血糖<8.3 mmol

7、/ l,餐后2 h血糖< 10 mmol / l。无效:治疗后血糖未达上述标准者。3.2中医症候疗效标准显效:中医症候总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32/3;有效: 中医症候总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1/3而<2/3;无效:中医症候总积分治疗后较治 疗前下降v1/3。4治疗结果42纽降糖疗效见表2。4.2 2纽治疗后对改善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比较 见表3。4.3两纽治疗前后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见表4。表3、4显示中医症候积分疗效及各项中医症候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中以 肢体麻木,面色晦黯,头胸疼痛,滋赤便秘的差异性更为显著。4.4 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见表5。表22组降糖疗效

8、比较例()组别<em>n</em>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p值治疗组3212 (37.5) 15 (46.9) 5 (15.6) 27 (84.3) <0.01 对照组 315 (16.1) 11 (35.5) 15 (48.4) 16 (51.6) 表 3 2 组治疗后中医症 候总积分疗效比较例()组别<em>n</em>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p值治疗组3213 (40.6) 14 (43.7) 5 (15.7) 84.3 <0.05对照组315 (16.1) 12 (38.7) 14 (45.2) 54.8 表4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

9、疗效 比较症候治疗组 对照组例数有效例数有效率()例数有效例数有效率() 口渴多饮171482.3 15746.7 消谷善饥 181477.714642.8 怕热心烦 191473.716637.5 瘦赤便秘 221881.818633.3 肢体麻木 20168016743.7 头胸疼痛 181372.217635.2 面色晦黯 16127512325 舌紫有瘀211257.1 12216.6 2组各症候有效率比较,<em>p</em><0.05(此为卡方检验法) 表5 2组治疗前后反映胰岛素抵抗指标比较(土s)项冃治疗组(vem>n</em>=

10、32例) 对照组(vem>nv/em>=31例)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 fpg (mmol /l) 10.47±3.517.92 + 2.38厶9.84±2.849.40±3.06fins (iu/ml) 16.92± 17.1210.01 ±5.26厶 16.30± 11.6914.75±5.90fins / fpg1.69 + 0.811,16±0.85a 1.80 ±1.451.69 ± 0.48insri8.27 ± 10.182.95 ±2.38 a

11、 厶 7.03 ± 5.356.56 ± 5.01isi4.78 ± 0.91-3.98±0.91a厶一4.86±0.61-4.81 ±0.56 注:表中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探 <cm>p</cm>< 0.05 探 <cm>p</cm><0.01海 <c m>p</c m> <0.001 组间治疗后比较 vem>p</em><0.05 a a <em>p</em> <0.001 从表中显示:治疗

12、组效果佳,治 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都有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而其敬感指数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5病案举例林某,男,66岁,糖尿病史5年,经饮食控制和d 860片治疗达半年之久,但空腹血 糖仍未理想控制。1996年3月20日来我院就诊吋查得空腹血糖10 mmol/l,同吋,测得 空腹胰岛素为15.9 iu/ml,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为一5.67,胰岛素抵抗指数为7.07。 自诉:口干渴、怕热、心烦、口苦、大便干结,两手麻木,面色晦黯,口唇紫黯,舌质红、 舌边青紫、苔黄,脉弦数。诊断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中医诊为消渴,证属燥热内

13、盛, 瘀血内结。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腑泄浊。用糖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在治疗期间。 原西药d 860片仍按原法继续使用。2个月后复查:空腹血糖降至7.51 mmol/l,空腹胰岛 索降至6 iu/ml,胰岛素敏感指数一3.81,较前有明显提高,而胰岛素抵抗指数2.0,较前 明显降低。同时发现,血清胆固醇从原6.10 mmol/l降至4.90 mmol/lo诸症改善,大便通 畅,口干苦及两手麻木都消失。6体会6胰岛素的抵抗与“瘀血”密切相关ii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在中医学中无相 应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仍属消渴的范畴。消渴病的“瘀血”越來越被人们重视,在 糖尿病血管合并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14、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 理产物,它根源于阴帰燥热,并贯穿疾病的始终。早期:阴煨燥热,津液受灼,导致血液粘 滞,血行不畅。中期:燥热阴虚,日久耗伤正气,导致气阴两煨,气煨则血行无力,加重血 瘀。晚期:阴损及阳,阳虚则寒凝,寒凝又可致瘀。另一方而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市于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不敏感,导致代偿 性胰岛素分泌增多,患者常常存在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对机体带来不利影响。如对 脂质有不利影响(4)促进肝产生极低密度脂蛋白,并使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一服 固醇降低,它还可影响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使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物(pai)明 显增多,使纤

15、溶作用减弱(4等。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在动脉硬化的形成上起主要作用(5),在ii型糖尿病合并脑梗 塞、冠心病、高血压等血管病变方而都密切相关(67),其共同特点,致使糖尿病患者中 普遍存在血液粘稠度增高和微循环障碍,血液常呈“凝、浓、粘、聚”的病理状态。这些病 理过程,离不开中医所称的“瘀血”。6.2自拟方制成的糖脂片是根据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破血逐瘀攻坚的抵当汤为基础, 去虻虫加黄连组成。其中水蛭,咸苦平,为本方的君药,属破血攻瘀的猛剂,是治疗陈ih性 瘀血的要药,适宜于久有瘀血之征。桃仁,苦甘平,为臣药,有活血化瘀,推陈致新的作用。 水蛭得桃仁,活血力量倍增,使瘀血的“凝、浓、粘、聚”的状况

16、得以改善。大黄苦寒,泻 火祛瘀通便,与黄连相配可改善燥热之症;与桃仁相配能增加活血行瘀、推陈致新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水蛭含水蛭素,有抗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形成的作用; 桃仁可提高血小板中camp水平,抑制血液凝固。大黄和黄连都有利于改善糖代谢。综上所述,我们所用糖脂片主要取其活血攻坚、清热通腑泄浊的作用,对糖尿病伴有瘀 血或兼有燥热者最为适宜,它可能通过改善高胰岛素血症所出现的血液“凝、浓、粘、聚、 浊”的状况而起到改善ii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6.3本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是从患者总体上反映胰岛素的抵抗状 况,增强胰岛素的效应,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文用中药糖脂片作了 初步尝试,我们相信用改善胰岛索抵抗,增强胰岛素效应的方法,对防治糖尿病慢性血管并 发症方而具有很大的前景。参考文献1熊曼琪,朱章志.中医中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中医杂 志,1995, 36 (1) : 472陈 潮,蔡如森.短期和长期热量限制对大鼠胰岛素抗性的影响.中华内分泌代谢杂 志,1996, 12 (2) : 1053李光伟,潘孝仁,li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