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P-I-C-T说明书_第1页
TEP-I-C-T说明书_第2页
TEP-I-C-T说明书_第3页
TEP-I-C-T说明书_第4页
TEP-I-C-T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ZDW 微机自控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系统使用说明书 24产品概述GZDW 微机型系列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系统广泛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作为高压断路直流操作机构的正常分合闸、继电保护、信号母线等使用的操作电源及事故时分合闸、照明、控制、通信等用的直流电源。技术要求正常使用条件: 海拔不超过2000m。 周围空气温度不低于-5,不高于+45,在设备停用期间,周围空气温度允许为-25至+50。 周围空气的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8%(相当于周围空气温度为25时)。 安装地基无振动和冲击,垂直倾度不超过5%。 运行地点无剧烈导电或爆炸尘埃,没有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或蒸气。 周围空气温度变化率不超过5/h,相

2、对温度变化率每小时不超过5%。 交流电网电压波形为正弦波,电网电压幅值的持续波动范围不超过额定值20%。 交流电网频率波动范围不超过5%。 室内使用,且通风良好。型号命名:G Z D W /柜 直流系统 电池容量 标称直 电池 G-镉镍蓄电池 电力系统用 或电流 流电压 种类 Q-铅酸蓄电池微机控制 M-免维护蓄电池 C-充电柜 K-馈电柜 Y-充电馈电一体柜 柜体含义 D-电池柜 J-交流柜主要特性本设备由充电馈电柜(一体柜)和蓄电池柜或充电柜、馈电柜及蓄电池柜等组成。工作原理 充电浮充电装置采用多个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并联组成,N+1备份,即在用N个模块满足电池的充电电流(0.1C10)加上经

3、常负荷电流(合闸电流除外)下,选用N+1个模块即可。如对200AH直流系统:充电电流(0.1×200AH)+ 经常负荷电流(约5A)= 25A选用:TEP-M10/220模块4台即可。 系统可以选用任何接线型式,其典型接线方式见GZDW微机自控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系统典型设计(泰坦公司)。 系统输出特性:系统输出特性见图1。1.均衡充电状态为从图1中A点开始充电,A-B之间的区域为恒流充电区域;2.当蓄电池电压上升至均衡充电电压值B点后设备进入恒压充电工作方式,B-C段为恒定电压区域,均衡充电在给定的时间内结束。均衡充电结束后,自动转换到浮充电压状态,蓄电池持续在完全充满状态,在D-A段

4、工作。充电 充电时采用恒流方式,向蓄电池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流。浮充电 浮充电采用恒压方式供电,充电模块输出端并联后经逆止二级管接到合闸母线上,再经熔断器接到电池组上。合闸母线经降压装置接到控制母线。当交流电中断时,充电机无直流电压输出,此时蓄电池电压经过降压装置加到控制母线上,使控制母线供电连续。降压装置可采用自动或手动方式调节输出电压。设备根据交流停电时间长短,在交流恢复时,自动选择浮充或均充状态对蓄电池进行补充性充电。均衡充电 均充时,充电机向直流系统提供较高的均充电压,该电压快速给蓄电池补充蓄电池向负载放电损失的能量。其电路原理及供电路线与浮充电时一致。结构说明系统安装 设备应安装在通风干

5、燥的室内,并要求与酸、碱等有害气体隔离,以免腐蚀电气元件。设备前后有门,安装时应与墙或者其它设备保持一定距离(大于800mm),以便检修与通风。 交流输入电压为三相三线或三相四线制,无相序要求,柜体均需严格接地。 将两路AC380V输入分别接入充电馈电柜(或充电柜)的下部交流输入空气断路器上。 柜体之间的电路连接方式:充电馈电柜系统其典型平面布置图见图5,其柜体之间只需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接入充电柜中的下部熔断器1RD、2RD上即可。 充电机采用多个模块并联,在安装时将所有充电模块插入机柜后,用连接片将模块的接地端与机柜相连,然后从机柜后面将三芯和四芯航空插头,插入相对应模块上的交流输入和直流

6、输出端口,并将所有模块后面15芯D型端子,用连接线全部并接在一起,然后再与微机接口盒上的15芯D型插座相连。(见TEP-M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安装使用说明书)。 直流输出根据不同负载,接入充电馈电柜或馈电柜中相对应的出线开关上。 本设备留有RS485通讯口,通讯速率为9600bps。 本设备出厂时,每套均配有二次线图。系统调整 设备出厂前已做过出厂试验,各工作点已调整好,使用单位原则上开箱后就能使用,但可能因运输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造成故障。因此,在正式投入运行前必须认真检查。检查后,可先使用电阻性负载(电阻器,电炉等)试运行。当充电机各项性能指标及馈电柜各动作电压均符合要求,各电器元件接触动作正确

7、后,可接上蓄电池和负载正式运行。设备中各类电位器出厂前均已按规范要求调整完毕,除非特别需要勿须调整,如需再调整时,请与厂家联系。使用方法 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及所附电气原理图,掌握操作要点,明确注意事项后,方可上机操作。基本操作交流输入 两路AC380V交流输入分别接入充电馈电柜(或充电柜)的下部两个交流输入空气开关上,两个空气开关都合上时,两路交流输入将自动切换,电气原理图见图4。调压 调压是指合闸母线经由降压装置馈电给控制母线的主接线方式而言。 手动调压1QK:手动调压是当自动调压部分发生故障时使用的一种调压方式。操作充电馈电柜或充电柜面板上万能转换开关1QK,观察控制母线电压

8、值,将开关打至控制母线所需电压即可。注意顺时针方向为电压增加,反之则减少。 自动调压:自动调压是由PLC微机按设定值自动调节降压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保证控制母线电压波动范围在 2.5%内。万能转换开关1QK打在“自动”位置即为自动运行方式。注:调压装置自动调压部分也可采用集成电路方式,如需使用订货时请注明。 备用通道:当采用硅链作为降压单元时,为防止主硅链开路造成控制母线断电,也可以选择加备用硅链方式。当主硅链开路时,电流无间断地自动切换到备用硅链中,向控母供电,以提高供电可靠性,此时监控将发硅链开路告警。四种状态: 初充电状态此工作状态只是在使用少维护铅酸电池时,对电池进行初充电的一种工

9、作状态。使用前将动力母线及控制母线负载全部断开,否则过高的电压,会损坏直流系统的终端负荷设备。初充电时,首先将PLC微机的均充电压值设置到所需电压后,按“均/浮充”切换按钮,对电池进行初充电,充电完毕后,再将均充电压值设回到所需电压即可。 浮充电状态正常工作状态下,系统处于浮充电状态。浮充电压一般取2.232.27V乘上电池只数。 均衡充电状态均衡充电,是为补充蓄电池大量放电后进行快速补充充电的一种运行方式。主要在交流电网失电后,蓄电池在不使负载供电中断的情况下大量放电后,尽快地将蓄电池能量补充至规定能量,以备下次放电。也可作为蓄电池长期运行中在蓄电池需要补充容量时,在不退出蓄电池运行的情况下

10、的一种工作状态。均充电压一般取2.352.40V乘上电池只数。 核对性放电当蓄电池长期浮充一段时间后,应对其进行定期容量校核,本系统可以选择加装核对性放电功能。工作方式 模块化的充电设备采用N+1备份方式,即所需充电电流由N个模块提供既能满足要求时,由N+1个模块供电,因采用自动均流措施,所以,所需电流由N+1个模块平均分配。充电机中任何一个模块故障,系统只发出故障信号,不影响系统的任何运行方式。 充电模块正常投运时,其直流输出电压均应调整在蓄电池的浮充电压上,当微机控制单元因故障退出运行时,系统自动工作在浮充状态;当微机控制单元投入运行时,系统直流输出电压由微机自动控制。调试时,关掉微机,分

11、别投入电源模块,通过调节模块前面板上的U-ADJ电位器,将输出电压调至蓄电池浮充电压上即可。微机控制单元 微机控制单元由两部分组成: 触摸屏显示单元;监控主机。 触摸屏显示单元采用台湾HITECH触摸屏,分辨率为320x240或640480,显示面积为5.7或10.4,全中文显示,完成对系统运行参数和工作状态巡检,并对充电机系统进行控制,满足电池对不同充电曲线的要求。 显示界面及按钮操作1. 系统菜单屏l 该屏为系统正常运行时显示的起始屏。l 按“进入运行监控”按钮,打开运行监控选择画面。l 按“进入参数设定”按钮并输入正确密码后,打开参数设定选择画面。l 按“进入屏幕系统”按钮,打开屏幕系统

12、选择画面。2 运行监控选择菜单屏 l 按“运行监视”按钮,进入运行状态监视屏。l 按“绝缘监测”按钮,进入绝缘监测屏。l 按“电池巡检”按钮,进入电池巡检屏。l 按“核对放电”按钮,进入核对放电操作屏。l 按“逆变放电”按钮,进入逆变放电操作屏。l 按“告警记录”按钮,进入当前告警显示屏。l 按“退出”按钮,退出本画面返回到系统主菜单屏。2.1 运行状态监视屏(共有3屏) 运行状态监视一:(数值为虚拟数据) l 交流输入状态1路,表示交流电源从第1路交流空开输入。l 按“均/浮充”按钮并确认后,系统将切换均/浮充状态。l 按“下一页”按钮,进入运行状态监视二。l 按“退出”按钮,退出运行状态监

13、视屏并返回到运行监控选择画面。运行状态监视二(数值为虚拟数据) l 充电机电流,指充电模块的总输出电流。l 按“上一页”按钮,返回运行状态监视一。l 按“下一页”按钮,打开运行状态监视三。l 按“退出”按钮,退出运行状态监视屏并返回到运行监控选择画面。运行状态监视三(数值为虚拟数据) l 电池组电流,指电池组充放电电流,正数为充电电流,负数为放电电流。l 通信电源电压,指48V模块的输出电压。l 通信电源电流,指48V模块输出的总电流。l 逆变输出电压,指逆变器的输出电压。l 按“上一页”按钮,返回运行状态监视二。l 按“下一页”按钮,返回运行状态监视一。l 按“退出”按钮,退出运行状态监视屏

14、并返回到运行监控选择画面。2.2 绝缘监测屏(共有4屏) 当系统配置有支路绝缘监测(即配置GMCU-A或GMCU-B)时,分别显示支路绝缘状态和支路传感器输出电压值(用于调试),当系统配置为GMCU-A时可显示支路开关状态。绝缘监测一:(数值为虚拟数据) l “1-01”中的“1”是指第I段母线,“01”表示第1馈出支路。l “OK”位置有三种情况,“OK”表示正常,“G+”表示正接地,“G-”表示负接地。l “分”位置有两种情况,“分”表示开关在断开状态,“合”表示开关在闭合状态。l “M1”是指母线I段。l 按“下一页”按钮,可进入下一屏。l 按“退出”按钮,退出绝缘监测屏并返回到运行监控

15、选择画面。绝缘监测二:(数值为虚拟数据)l 按“上一页”按钮,可返回上一屏。l 按“下一页”按钮,可进入下一屏。l 按“退出”按钮,退出绝缘监测屏并返回到运行监控选择画面。传感器支路电压一:(数值为虚拟数据) l 按“上一页”按钮,可返回上一屏。l 按“下一页”按钮,可进入下一屏。l 按“退出”按钮,退出绝缘监测屏并返回到运行监控选择画面。传感器支路电压二:(数值为虚拟数据) l 按“上一页”按钮,可返回上一屏。l 按“退出”按钮,退出绝缘监测屏并返回到运行监控选择画面。 2.3 电池巡检屏(共有2屏) 当系统配置有电池端电压检测(即配置BMCU-A)时,可显示两组电池的单节电池电压值(每组最

16、多20节)。 电池巡检一:(数值为虚拟数据) l “1-01”中的“1”是指第I组电池,“01”表示第1路。l 若当蓄电池组运行一段时间后有某些电池端电压过高或过低时,电池编号后的“:”自动变为“*”予以提示;但并不表示该电池一定有问题,只是提醒运行维护人员,是否要对电池组进行充放电维护。l 按“下一页”按钮,可进入下一屏。l 按“退出”按钮,退出电池巡检屏并返回到运行监控选择画面。 电池巡检二:(数值为虚拟数据)l 按“上一页”按钮,可返回上一屏。l 按“退出”按钮,退出电池巡检屏并返回到运行监控选择画面。 2.4 核对放电屏(数值为虚拟数据)当系统配置有核对性放电装置(功能)时,可进行一组

17、或两组蓄电池的核对放电控制。进入此屏后设置好蓄电池放电停止电压、放电计时时间、电池组后按“放电开关”,将对蓄电池进行核对性放电,屏幕显示对应的蓄电池电压、电流及已放电容量等内容,放电过程中再按一下“放电开关”即停止放电。当蓄电池电压降至放电停止电压或放电时间至放电计时时间,系统将自动终止放电,回到正常运行状态。另在放电过程中,系统若发生动母欠压、控母欠压、电池容量不足(即单体电池电压低于10.5V)等情况时系统也将自动终止放电过程。放电停止后系统自动转为均充。l 当系统有告警故障存在时,核对性放电将不能进行。l 按“退出”按钮,退出核对放电屏并返回到运行监控选择画面。 2.5 有源逆变放电屏(

18、数值为虚拟数据)当系统配置有源逆变放电装置(功能)时,可对蓄电池组进行有源逆变放电控制。进入此屏后设置好蓄电池放电停止电压、放电计时时间、逆变放电电流后按“放电开关”,将对蓄电池进行逆变恒流放电,屏幕显示对应的蓄电池电压、电流及已放电容量等内容,放电过程中再按一下“放电开关”即停止放电。当蓄电池电压降至放电停止电压或放电时间至放电计时时间,系统将自动终止放电,回到正常运行状态。另在放电过程中,系统若发生动母欠压、控母欠压、电池容量不足(即单体电池电压低于10.5V)等情况时系统也将自动终止放电过程。放电停止后系统自动转为均充。 l 具体操作同核对放电。l 注意:放电过程中,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放

19、电终止,再进行放电时,放电计时时间和放电容量将从0重新开始计算。2.6 告警记录屏(当前告警和历史告警)当前告警记录屏(数值为虚拟数据)l 当有告警发生时,系统自动弹出此屏,并有声音告警。若无告警时,告警声音停止。l 按“消音”按钮,可使告警声音停止。l 按“历史记录”按钮,可查看历史记录屏。l 按“退出”按钮,退出告警记录屏并返回到运行监控选择画面。历史告警记录屏(数值为虚拟数据)l 按“返回”按钮,退出历史告警记录屏并返回到当前告警记录画面。3. 参数设定选择菜单 l 按“系统参数”按钮,进入系统参数设置屏。l 按“充电参数”按钮,进入充电参数设置屏。l 按“时间校准”按钮,进入时间校准屏

20、。l 按“告警参数”按钮,进入告警参数设置屏。l 按“通讯参数”按钮,进入通讯参数设置屏。l 按“通道校准”按钮,进入通道校准屏。l 按“退出”按钮,退出本画面返回到系统主菜单屏。3.1 系统参数设置屏(数值为虚拟数据)l 系统电压选择:220V系统或110V系统;l 温度补偿选择:0或1。“0”表示无此功能,“1”表示有此功能。当有时,在系统浮充时考虑温度补偿,温度以25为基准,温度每升高10,浮充电压降低3V(220V系统)或1.5V(110V系统)。反之,温度每降低10,浮充电压升高3V(220V系统)或1.5V(110V系统);l 充电机组选择:一组或两组,当只有一组充电机时可选配有D

21、C/DC通信电源和DC/AC逆变电源;l 电池组数选择:一组或两组,可与充电机组数组合为一组充电机一组电池,一组充电机两组电池(用于三组充电机两组电池的系统中的第三组充电机)、两组充电机两组电池等共三种方式;l 降压硅链选择:有或无硅链降压装置;(“1”表示有,“0”表示无)l UPS电源选择:有或无UPS逆变电源装置;(“1”表示有,“0”表示无)l 通信电源选择:有或无48V通信电源模块;(“1”表示有,“0”表示无)l 逆变电源选择:有或无有源逆变放电电源模块;(“1”表示有,“0”表示无)l 绝缘一组选择:选择第一组充电机监测的支路数,最大32路;l 绝缘二组选择:选择第二组充电机监测

22、的支路数,最大32路;(两组充电机监控的支路数之各最大为32路,即系统最多只可监测32路);l 电池一组选择:第一组充电机监测的电池路数,最大20节12V电池;l 电池二组选择:第二组充电机监测的电池路数,最大20节12V电池。l 按“退出”按钮,退出本画面返回到参数设定选择屏。3.2 告警参数设置屏(共2屏) 告警参数设置第一屏(数值为虚拟数据)l 按“下一页”按钮,可进入下一屏。l 按“退出”按钮,退出本画面返回到参数设定选择屏。告警参数设置第二屏(数值为虚拟数据)l 按“上一页”按钮,可返回上一屏。l 按“退出”按钮,退出本画面返回到参数设定选择屏。3.3 充电参数设置屏(数值为虚拟数据

23、)l 浮充电压:一般按2.23V2.37V(2V电池)乘上电池节数选取;l 均充电压:一般按2.35V2.40V(2V电池)乘上电池节数选取;l 均充电流:一般按蓄电池AH容量C10的0.1倍选取;l 计时电流:一般按蓄电池AH容量C10的0.01倍选取;l 均充计时:均充状态蓄电池充电电流下降到计时电流后,转为浮充状态时间,一般设为3小时;l 浮充计时:蓄电池长时间浮充运行,系统自动转到均充状态时间,一般设720H(三个月),既第三个月系统自动对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若不需要此功能,可将该值设置为0,取消自动均充功能;l 通信电压:可设置为48V(24V)。l 按“退出”按钮,退出本画面返回到

24、参数设定选择屏。3.4 通讯参数设置屏(数值为虚拟数据)l GMCU-A选择:最大只能设置为2,和GMCU-B不能同时并存,即最多可监测32路。l GMCU-B选择:只能为1或0,和GMCU-A不能同时并存,即最多可监测32路。l BMCU-A选择:最大只能设置为2。l 以上设备均通过RS485网络接入微机监控单元的串口2,其它三个设备的上传数据,微机监控单元接收并送入相应的显示屏面进行显示。由于RS485网络中存在多个智能设备,所以一定要注意各个设备的通讯地址,地址的设定规则如下:从上到下,各已配置设备的地址从1开始依次增加。(注意:修改串口2的配置参数后必须重新启动监控主机!)l 按“退出

25、”按钮,退出本画面返回到参数设定选择屏。3.5 通道校准屏(共3屏) 可校准各个测量值,以满足精度要求,此屏仅用于出厂前厂家调试用。在系统投运后,所有系统参数、通讯参数、通道校准值禁止修改;充电参数、告警参数切忌随意修改!通道校准第一屏(数值为虚拟数据)l 按“下一页”按钮,可进入下一屏。l 按“退出”按钮,退出本画面返回到参数设定选择屏。通道校准第二屏(数值为虚拟数据)l 按“上一页”按钮,可返回上一屏。l 按“下一页”按钮,可进入下一屏。l 按“退出”按钮,退出本画面返回到参数设定选择屏。通道校准第三屏(数值为虚拟数据)l 按“上一页”按钮,可返回上一屏。l 按“退出”按钮,退出本画面返回

26、到参数设定选择屏。4. 屏幕功能选择菜单l 按“密码修改”按钮,进入密码修改屏。l 按“关闭背灯”按钮,关背光。l 按“回系统目录”按钮,进入触摸屏系统目录。l 按“对比度上升”按钮,可修改对比度。l 按“对比度下降”按钮,可修改对比度。l 按“保存对比度”按钮,可保存修改后的对比度。l 按“退出”按钮,退出本画面返回到系统主菜单屏。直流110V和直流220V系统告警值略有不同,可见如下参考值: 直流110V系统告警参数:名称告警值(出厂值)返回值(出厂值)显示交流输入电压456V446V交流输入过压304V314V交流输入欠压控制母线电压121V118V控制母线过压99V102V控制母线欠压

27、动力母线电压145V140V动力母线过压99V102V动力母线欠压充电机输出电压70V75V充电机无输出电池电压133V130V电池电压过压102V105V电池电压欠压通信电压53V51V通信输出过压43V44V通信输出欠压逆变输出电压265V260V逆变输出过压190V195V逆变输出欠压电池告警差压0.100V0.095V电池电压告警电池告警温度6058电池温度过高平衡电阻39K39K告警电阻10K9K母线接地 直流220V系统告警参数:名称告警值(出厂值)返回值(出厂值)显示交流输入电压456V446V交流输入过压304V314V交流输入欠压控制母线电压242V237V控制母线过压198

28、V203V控制母线欠压动力母线电压290V285V动力母线过压198V203V动力母线欠压充电机输出电压70V75V充电机无输出电池电压265V260V电池电压过压203V208V电池电压欠压通信电压53V51V通信输出过压43V44V通信输出欠压逆变输出电压265V260V逆变输出过压190V195V逆变输出欠压电池告警差压0.100V0.095V电池电压告警电池告警温度6058电池温度过高平衡电阻39K39K告警电阻20K18K母线接地电池充放电管理 在正常情况下,充电机对电池进行浮充充电。在下述情况下,充电机将自动进入均充状态: 电池连续浮充720小时(时间可设)以上; 交流电源中断时间

29、超过10分钟,交流恢复供电时; 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如需要对电池进行工人均充时,只需在数据显示屏按均/浮充键,充电机就会进入均充状态。对电池的充电曲线符合GZD(W)型电力系统用微机控制直流电源柜技术条件要求; 在均充状态下,若交流中断,交流恢复时,充电机将继续工作在均充状态; 正常运行时,微机的投入或退出不影响系统运行,因此微机单元若出现故障,请将微机关掉,此时,充电机将工作在浮充状态; 用户可选择在半年至一年内进行一次核对放电,单组电池时可放至2V/节,双组电池时可放至1.8V/节。注:当系统选用不同主接线时,其安装方式及显示内容会略微不同。绝缘接地监测 母线接地监测本设备本身有母线接地监测

30、功能,当母线对地绝缘降低至告警设定值以下时有声音告警,显示屏显示正或负母线接地,同时显示接地电阻值。 馈线绝缘监测本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配置馈线支路绝缘检测单元GMCU-A(带支路开关状态检测功能)或GMCU-B,可监测32路馈线绝缘。当有支路接地时,显示屏显示正或负母线接地,同时显示支路号及接地电阻值。蓄电池端电压检测本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配置蓄电池端电压检测单元BMCU-A。 技术要求端电压测量范围:10.00V-15.00V;电压检测精度:0.2%;最大检测电池路数:20只*2组。 安装电池端电压检测单元应安装在电池柜或电池架上,每路电池电压至少为12V(若选用2V/节电池,则需要6节为

31、一路),且在每路电池测量出线必须经熔丝至电池端电压检测单元端子,防止测量线或电路短路造成电池短路。 设备成套设备包括 充电馈电柜(一体柜)和电池柜; 充电柜、馈电柜及电池柜; 配套国产或进口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可选); 常用备件。设备随机应带技术文件 系统电气原理图; GZDW微机自控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系统使用说明书; TEP-M系列高频开关电源模块使用说明书; GZDW微机自控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系统电气装配图; 出厂试验报告; 合格证; 设备清单。包装、运输及保管 包装包装应使用能防潮、防尘、不受机械损伤的全封闭包装箱,电池应单节包装。 运输产品在运输中不应有剧烈振动、撞击和倒置。 保管购入后如不

32、立即使用,需要短期或长期保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设备存放在通风良好的的场所,避开高温,尘埃和金属粉末多物质,在存放场所应有防雨、防潮、防日晒措施。2. 蓄电池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环境室温不超过25湿度不超过70%的环境中。3. 准备长期保存的蓄电池,应每半年进行一次正常的充、放电,然后在放电状态下,将蓄电池表面清理干净后,在极柱、螺母、金属垫圈,跨接板上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油,放在通风、干燥、温度在25±10的室内保存。售后服务及订货须知售后服务 在使用单位遵守保管、使用、安装和运行规则的条件下,自安装之日起的12个月,但不超过制造厂发货日期的18个月,产品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

33、坏和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有责任为使用单位免费调试、维修或更换零部件。订货须知 必须了解设备应用的场合及用途。 订货时提出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或系统参数要求。 订货时提出设备的额定电压、蓄电池型号、电池数量。 若需电池端电压检测装置,订货时请注明。 若需增加馈线绝缘监测,订货时请注明。 用户对设备有特殊使用环境及其它技术要求时,请与厂家方技术人员协商签订协议。通讯规约:MODBUS规约一、总则本规约适用于上位机(或称主机)与一个或多个直流柜微机控制器(或称RTU)进行通讯。信息传输为异步方式,报文内容是以字节为单元,附加起始位、停止位。在信道中传送顺序如下:MB7B6B5B4B3B2B1B0S

34、基本字节格式都是10位;S:起始位; B0B7:数据位; M:停止位二、报文格式子站地址A功能码C数据起始地址(高位)数据起始地址(低位)数据个数(高位)数据个数(低位)CRC校验码低8位CRC_LCRC校验码高8位CRC_H注: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1、 置一16位寄存器位全1;2、 将报文数据的高位字节异或寄存器的低八位,存入寄存器;3、 右移寄存器,最高位置0,移出的低八位存入标志位;4、 如标志位是1,则用A001异或寄存器;如标志位是0,继续步骤3;5、 重复步骤3和4,直至移位八位;6、 异或下一位字节与寄存器;7、 重复步骤3至5,直至所有报文数据均与寄存器异或并移位8次;8、

35、 此时寄存器中即为CRC校验码,最低位先发送;三、规约详解1、 遥测主机至RTU遥测命令:子站地址A功能码03H寄存器起始地址(高位)寄存器起始地址(低位)寄存器个数(高位)寄存器个数(低位)CRC校验码低8位CRC_LCRC校验码高8位CRC_H RTU至主机遥测量上传:子站地址A功能码03H数据字节个数nn字节第一个数据高位(H)第一个数据低位(L)CRC校验码低8位CRC_LCRC校验码高8位CRC_H遥测寄存器地址表:0:交流输入电压UAB1:交流输入电压UBC2:交流输入电压UCA3:充电机1输出电压UO14:充电机1动母电压UH15:充电机1控母电压UK16:充电机1负母对地电压UG17:充电机1输出电流IO18:电池组1电压UB19:电池组1充放电电流IB1(充电为正)10:电池组1温度计TB111:充电机2输出电压UO212:充电机2动母电压UH213:充电机2控母电压UK214:充电机2负母对地电压UG215:充电机2输出电流IO216:电池组2电压UB217:电池组2充放电电流IB2(充电为正)18:充电机1+KM对地阻值RG1+19:充电机1-KM对地阻值RG1-20:充电机2+KM对地阻值RG2+21:充电机2-KM对地阻值RG2-22:电池组2温度计TB272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