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健康运行控制程序1 目的辨识控制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减少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集团公司工作场所内的职业健康管理。3 术语和定义 引用集团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4 相关文件或引用文件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5 职责5.1人力资源管理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和实施,组织对
2、重大危害因素和职业病的调查和处理。做好职业病知识的宣传和职业健康及管理相关的培训,增强员工职业健康意识。5.2 工会工作部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对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维护员工在职业健康方面的合法权益。5.3 安全监督部负责集团公司本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发放,施工中职业健康安全监督,并参与发生职业健康事件的调查和处理。5.4 财务部负责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健康事件、工作场所卫生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的落实。5.5 机关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职业危害进行管理和控制。5.6 集团公司直属项目部负责本项目施工期间职业危害防护工作,并指定专(兼)职人员具体实
3、施本项目部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指定的专(兼)职人员应经过相关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以相应的能力胜任工作需要并记录备案。负责组织对本项目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监督检测。5.7 各子(分)公司依据本程序编制适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的职业健康管理程序,并指定具体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负责收集所属项目部上报的重大危害因素清单和管理方案,评价确定本单位重大危害因素清单,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向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安全监督部上报本单位的重大危害因素清单和管理方案。负责组织对存在危害因素的所属项目工作场所进行监督检测。6 工作程序6.1 危害因素辨识、控制流程图危害因素辨识、控制流程图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和评价危害
4、因素评价确定重大危害因素制定管理目标与控制措施评审与修订实施效果检查控制措施的实施6.2 划分作业活动划分作业活动内容包括工作场所、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6.3 危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价6.3.1 危害因素的分类6.3.1.1 物理性危险源、危害因素a) 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b)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c) 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d) 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
5、力性噪声、其他噪声);e) 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f) 电磁辐射危害(电离辐射:x射线、Y射线、。粒子、R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g)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隧道坍塌、房屋倒坍、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h) 明火危害(吸烟、电焊);i)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j)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k) 作业环境不良(高气压、低气压、缺氧、高温高湿、空气质量不良
6、、采光照明不良、通风不良、安全过道缺陷等);l)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m) 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n) 粉尘危害:(矽肺:是一种对作业者有健康损害的职业病,主要是长期吸入含游离的二氧化碳粉尘,引起的以肺间质纤维化,以矽肺结节为主的疾病)。q) 生产性粉尘:(搅拌机产生的水泥、沙、石子粉尘,工区道路车辆行驶产生的粉尘,隧道内施工产生的粉尘;再生产过程中,有尘作业员工长时间吸入粉尘。电焊工长期吸入金属粉尘。)r)其他物理性危险源和危害因素。6.3.1.2 化学性危险
7、源、危害因素a) 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b) 自燃性物质;c) 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d) 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及其它腐蚀性物质);e) 其他化学性危险源、危害因素。6.3.1.3 生物性危险源、危害因素a)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b) 传染病媒介物;c) 致害动物;d) 致害植物;e) 其他生物性危险源、危害因素。6.3.1.4 心理、生理性危险源、危害因素a) 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8、;b) 健康状况异常;c) 从事禁忌作业;d) 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e) 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f)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源、危害因素。6.3.1.5其他危险源、危害因素。a) 中暑(在野外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b) 高原病(低氧环境下从事职业活动所致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心悸、胸闷、气短、发绀、乏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外周水肿、尿少等症。)6.3.2危害因素辨识和评价的主要范围a) 厂址或施工现场(地质、地形、周围环境、气
9、象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b) 运输线路和方式;c) 建(构)筑物(包括办公场所、员工宿舍、食堂、会议室)的结构、防火、朝向、通道、通风等;d) 生产(施工)过程(员工的操作技术、熟练程度和其他因素);e) 生产(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化工设备、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 ;f) 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库房;6.3.3重大危害因素的评价依据:a) 职业健康影响规模;b) 严重程度;c) 发生的频次;d) 影响持续的时间;e) 控制情况;f) 相关方的要求;g) 对组织公众形象的影响程度。6.3.4危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价a)危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可采用经验法(对照法、类比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预先进
10、行危险分析和可操作性研究,要考虑员工代表对危害因素辨识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并依据辨识和评价结果,建立危害因素清单和重大危害因素清单。b)各子(分)公司负责对本单位机关办公区进行危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价,收集汇总下属各项目上报的重大危害因素清单,编制本单位的重大危害因素清单并上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安全监督部;c)集团公司办公室(物业中心)负责对集团公司机关办公区进行危害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并将重大危害因素清单送人力资源管理部、安全监督部;d)集团公司直属项目部负责本项目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并上报重大危害因素清单至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安全监督部;e)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根据各子(分)公
11、司、集团公司办公室(物业中心)和直属项目部上报情况,建立集团公司重大危害因素清单。6.4 危害因素的更新6.4.1 遇下述情况,应及时对危害因素进行更新a) 组织的活动发生变化;b)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发生变化;c) 内审、外审及管理评审提出要求;d) 出现事件、不符合;e) 施工工艺发生变化;f) 集团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较大变化(如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开发新产品等); g) 相关方抱怨或提出要求;h) 设备、设施发生较大变化;i) 其它情况需要时。6.4.2 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直属项目部,每年对危害因素的动态变化和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分析、更新建档,督促完善控制措施和跟踪监
12、控,并上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安全监督部备案。6.5 职业健康管理目标各子(分)公司、集团公司办公室(物业中心)和直属项目部根据危害因素辨识评价结果,于每年12月20日前制定本单位下年度职业健康管理目标,并上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安全监督部。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汇总分析上报目标情况,确定集团公司下年度职业健康管理目标,并报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审批后发布实施。目标制定的依据: a) 集团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的方针;b) 评价出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 c)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d) 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状况、运行和经营要求;e) 相关方的观点和要求;f) 实施的进度(明确相关责任
13、部门、责任者和协助部门,明确完成的时间表),以及可调整性的要求;g) 员工代表的意见;h) 体现方针的逐层分解,量化后纳入各相关部门,目标要明确,既有适应性,又能够完成。6.6 对危害因素的控制6.6.1各子(分)公司、集团公司办公室(物业中心)和直属项目部依据辨识和评价的结果,制定对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对重大危害因素,如既有管理办法有相应控制措施的,则执行相应规定;如没有既有控制措施的,则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进行控制。6.6.2各子(分)公司、收集汇总本单位机关和下属各项目上报的管理方案,制定本单位管理方案并上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安全监督部;6.6.3集团公司办公室(物业中心
14、)和直属项目部管理方案要及时送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安全监督部;6.6.4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根据各子(分)公司、集团公司办公室(物业中心)和直属项目部上报情况,建立集团公司管理方案。6.6.5应急预案与响应a) 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应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进行编制、建立机关办公区域传染性疾病防治应急预案,集团公司直属项目部应根据自身的施工专业特点,建立传染性疾病、工伤、职业病防治及其他涉及员工健康危害的应急预案;b) 当发生重大传染性疾病、工伤、职业病等其他涉及员工健康危害的事件时,应对紧急情况及时做出响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救援机构,按应急预案要求立即展开
15、救援、转移、疏散等活动。c) 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安排对应急预案组织一次演练,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改进。6.7危害因素控制措施的实施和检查a) 各子(分)公司、区域性工程指挥部、集团公司直属项目部和物业管理中心应对本单位制定的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实施进行监控,为实现目标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文件名称职业健康管理程序生效日期2012年5月7日文件编号SB14G/0/11-12A页 数共10页第8页金和技术资源,对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b) 社会保险事业管理部应定期对危害因素控制措施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证,并做好检查记录。如出现不符合,按职业健康安全事件和环境不符合管理程序执行。6.8 目
16、标和控制措施的评审与修订a) 集团公司社会保险事业管理部应根据年中对职业健康目标和控制措施的检查验证情况,对实施效果进行评审;b) 当出现下列情况,社会保险事业管理部应组织对目标和控制措施增加评审:(1) 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化时;(2) 相关方提出要求时;(3) 目标和控制措施完成有困难时;(4) 生产经营和组织机构变化较大时;(5)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或发生重大事故时。c) 评审结果要求对目标和控制措施进行修订时,由社会保险事业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或项目部进行研讨,确定目标和控制措施的修订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结果传递给相关部门、单位或项目部。6.9 员工
17、健康的保护6.9.1 员工体检a)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对公司从事或接触职业病及特殊作业员工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b) 由各单位和项目部分别联系单位驻地附近职业病防治机构进行员工的职业性体检工作;c) 组织工作、结果报告及体检档案的保存 社会保险事业管理部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及集团公司实际情况,每年年初制定全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上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行文发到集团公司直属指挥部、各子(分)公司和区域性工程指挥部组织实施; 集团公司直属项目部、各子(分)公司和区域性工程指挥部每年年初组织本单位员工进行体检并将受检员工名单报送
18、社会保险事业管理部; 体检工作结束后,发现职业禁忌或者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及时文件名称职业健康管理程序生效日期2012年5月7日文件编号SB14G/0/11-12A页 数共10页第9页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体检档案由各单位职业健康主管部门保存。6.9.2 对员工食堂的卫生要求员工食堂应取得单位所在地具有资质的卫生防疫机构颁发的卫生许可证,要指派专人负责员工食堂的卫生工作,制定相应的卫生制度,进行定期的卫生检查,保证用餐人员的安全卫生,严防食物中毒发生。对食堂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保留有关体检记录。6.9.3 对生活用水的卫生要求各单位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
19、国卫生部于2007年7月1日起执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如生活饮水出现质量问题依据此标准负责聘请当地生活用水检测部门或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作场所内生活用水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预防和杜绝因水源自身含有损害物质或人为污染给员工造成的健康损害。6.9.4职业病患者的处理a) 职业病患者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职业病患者的待遇根据其职业病诊断证明和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按国家现行规定执行;b) 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职业病患者医治或疗养,治疗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c) 职业病患者在确认之日起的两个月内所在单位要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适当工作;d) 职业病
20、患者由公司安排每年体检一次,并逐人建立档案。6.10 职业危害的预防6.10.1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6.10.1.1 工作场所管理产生职业危害的工作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及对身体、精神防护等有关的注意事项;在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要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对可能发生健康损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还要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和应急撤离通道。6.10.1.2 职业病防护设备的安装及维护对产生职业病因素的施工部位要安装有效的防护设备,并派专人对防护设备按设备文件名称职业健康管理程序生效日期2012年5月7日文件编号SB14G/0/11-12A页 数共10页第1
21、0页控制程序文件的规定对其进行维护、保养、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转。6.10.1.3 定期监测 每年对产生职业病因素的工作场所按绩效监测、改进及合规性评价程序的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的检测、评价。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健康损害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按职业健康安全事件和环境不符合管理程序的规定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6.10.1.4 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或工作岗位经过治理后仍暂时难以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时,要向作业员工放发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按采购控制及原材料节约管理程序的规定执行。6.10.2 职业健康宣传a) 各子(分)公司、区域性工程指挥部和集团公司直
22、属项目部职业健康专(兼)职人员负责职业健康宣传工作,应定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并做好对各项宣传工作的记录、资料的保存,以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b) 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中文警示标示。警示说明应当载明可能的职业危害、应急措施等内容;c) 应根据危害评价所制定的控制措施,采取必要措施落实实施,以达到预防职业危害发生的目的。6.10.3 职业健康统计报告各子(分)公司、区域性工程指挥部和集团公司物业中心和直属项目部上报集团公司社会保险事业管理部的报表应包括:a) 危害因素清单;b) 重大危害因素清单;c) 重大危害因素管理方案;d) 职业病病例登记
23、表(发现职业病病例时)。7 支持性文件7.1 危害因素清单 CRCC14GJL11-017.2 重大危害因素清单 CRCC14GJL11-027.3 职业病病例登记表 CRCC14GJL11-037.4 管理方案 CRCC14GJL04-06危 害因素清单 162CRCC14GJL11-01 第 页/共 页序号作业活动危害因素判别危害性质依据曾经发生过危害采取的有效措施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条款号项 目负责人物理化学生物心理行为其他 单 位: 评估人: 年 月 日保管单位: 保管人: 保存期: 3 年重大危害因素清单 CRCC14GJL11-02 第 页/共 页序号作业活动重大危害因素危害
24、种类重大危害因素评价依据控制措施影响规模严重程度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其他163单 位: 评估人: 年 月 日保管单位: 保管人: 保存期: 3 年职业病病例登记表CRCC14GJL11-03 共 页/第 页编号登记日期姓 名性别年龄车 间产业系统工种专业工龄诊断病名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转归诊断单位164 保存部门: 保管人: 保存期:长期 填报单位 (公章): 年 月 日 1 目的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2 适用范围适用于股份公司机关、指挥部、项目部办公区、生产作业场所预防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控制。3 术语和定义引用管理手册中的有关
25、术语和定义。4 相关文件或引用文件4.1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和规章;4.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4.3关于印发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的通知(中铁建劳2006213号)。5 职责5.1人力资源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改和实施,负责对职业病的预防管理及教育培训,对存在职业危害的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和预防。5.2工会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的监督工作,参与重大工伤事故的处理。5.3机关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职业危害进行管理和控制。5.4指挥部、项目部是职业危害控制和管理的主体,应制定本项目的职业危害控制办法并组织实施。6 工作程序6.1劳动防护措
26、施6.1.1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劳动防护用品应到定点单位购买,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满足顾客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时收集其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和安全鉴定合格证书复印件。6.1.2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管理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台帐,使用中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和变质,严禁使用失效或报废的劳动防护用品。相关部门对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使用、更新和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6.2尘毒控制措施6.2.1从事尘毒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配发和佩戴防尘毒口罩、雨衣(裤)、水鞋、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6.2.2定期对有害场所及疑似有害场所进行尘毒监测和检查,确保有害场所的尘毒浓度在标准范围内,一旦超标,应立即采取防尘毒措施。6.2.3定期对从事尘毒作业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不宜从事尘毒作业的人员,应及时调离尘毒作业岗位。6.3噪声控制措施股份公司机关相关部门、指挥部、项目部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吸塑盘生产加工项目报告表
- 跨区域销售协调机制考核试卷
- 日常巡防管理办法
- 政府电工管理办法
- 新建帐户管理办法
- 恒大材料管理办法
- 开放区域管理办法
- 改善案例管理办法
- 房屋自建管理办法
- 景区火灾管理办法
-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行业报告
- 实验室安全风险点及控制措施统计表(全新完整版)
- 神经内科常用特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医院智慧后勤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工程招标代理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胸痛中心培训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快速甄别
- 黔东北土家族高腔山歌的特点
- 2021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技术规程
- 2023在网计算NACA技术白皮书解读
- 全自动酶免仪产品技术要求深圳德夏生物医学
-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章振邦主编全书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