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转型试点方案(225241)_第1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转型试点方案(225241)_第2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转型试点方案(225241)_第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转型试点方案(225241)_第4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转型试点方案(22524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转型试点方案一、发展定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俗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也是最有前途的一种方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到2020年,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成为立足赣南,面向珠三角、长三角、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经济区,服务区域装备制造、有色行业,在省内有较大影响一流应用技术型专业。2、 专业建设目标(一)总体建设目标遵循本科教育规律,跟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专业质量内涵建设,以

2、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为原则,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健全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搭建共享型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提升辐射能力。(二)具体目标 1.专业发展规模到2020年,本专业在校生数达到320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96%以上,同时保证优秀的内涵建设。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围绕市场对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构建基于岗位目标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实施

3、内容与评价标准。开发建设4-5门优质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2-3门院级精品课程,建成1-2个重点教学资源库。3.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1-2名,培养骨干教师2-3人,继续聘请企业的高级、中级工程师为兼职教师,使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更加合理、更加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完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购置的实训设备注重综合性、先进性、可拆装性、灵活组合性。满足学生综合运用气动、PLC、传感器、变频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数控操作和机械装配等实训要求。同时利用实训条件增加承接企业外协加工任务,增建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工学交替及校外生产

4、实习、顶岗实习全面推进。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紧紧围绕企业需求,面向企业开展在职职工培训;积极承担生产项目,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技术服务;加强对区域职业技术学校对口支援,使被支持学校在专业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显著进步;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共建实训基地,达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发挥专业引领、辐射作用。三、建设思路与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实施工学交融的3+1教育教学过程,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

5、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用3年时间完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第7个学期进行多种形式的毕业实践,含毕业设计、校内/外的生产实习,第8个学期主要是顶岗实习。(2)课程体系构建思路通过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调研与分析,按照技术工作领域和企业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基本步骤:确定专业主要服务行业:机械制造企业、自动生产流水线等。专业面向工作岗位群:设备操作员、质量管理员、设备维护员、产品营销员、工艺员、设计辅助员、车间调度员等。围绕工作岗位群,经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能力要求。例如:制图、车

6、钳工、维修电工等基本技能,工艺编制、单片机应用、PLC应用、产品检测等专项能力,产品生产与管理、产品设计与开发、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综合能力。根据工作岗位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5门核心课程: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自动过程控制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等。校企合作制定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标准,设置课程体系;结合机械制造业与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两大行业岗位典型职业资格标准,共建课程标准,开发知识与技能一体的综合型课程。(3)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建设、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建设等内容。项目建设期间,我们将组建包括教育专家、企业专

7、家、专业骨干教师在内的课程教学团队,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法”课程开发思路,稳步推进5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作。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按照学习情境设计的“开发学习情境-确定教学组织-实施开发评估-反馈”四步骤,制定出5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共同做好课程描述、学习情境划分与描述,学习项目(任务)的划分、推荐考核方式等内容,形成课程标准试用稿,经教学实践并修改,最终成为成熟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建设规划见表1。表1 课程标准建设计划表序号项目具体内容资金投入(万元)2018年2019年2020年总计1学习培训选派教师到国内先进院校进行学习、培训及挂职,借鉴先进的课改经

8、验。00002制定课程标准参照外校先进的课改经验,结合本专业特点,与企业专家合作,共同制定出专业课程标准。282123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咨询费、研讨会及资料费1629总计314421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课程开发六步法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工作项目为导向来设计学习情境,使教学具有“项目驱动”及“做、学、教一体化”的特点。工作项目的选择由易到难,教师的传授由多到少,学生自主学习程度由低到高.(4)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大力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共享专业教学资源,满足教师教学需求及学生选修课、自主学习等需要。其主要组成见图1。图1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二)师资队伍建设为在“工学结

9、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施“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开发项目驱动课程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推进以课程教学团队为基本建设单元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工作,通过实施“两个双师工程”(“双师”素质继续教育工程及“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以“内培、外引与外聘”等方式,努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1)专业带头人培养培养标准与职责。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以上学位,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师,负责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能把握专业最新技术,既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教学能力,又有丰富实践经验。 建设措施。选拔2名副高职称,具有博士学历、中级职称具有一定工程经验

10、的教师,到国内外著名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培训,更新专业建设理念,提高科研和技术水平,引领专业建设工作。(2)骨干教师培养和引进建设标准与职责。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及技师以上等级证,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学能力突出,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较强的生产实践经验,能参与企业生产、科研工作;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主持或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课程开发工作,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主持或参与课程团队建设工作。建设措施。在现有教师中选拔培养5名讲师或技师以上职称教师,在本专业有一定实践经验,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通过在国内知名院校培训、进修、承担科研课题、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手段,进一步转变教师的

11、职业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安排专业教师10人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得中、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同时安排专业教师30人次到对口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增加企业生产经验,最终成为课程建设的主力军。(4)兼职教师队伍及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聘请1名企业专家做兼职专业带头人,主要承担专业建设及重点课程教学及课程改革工作;聘请约12名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训教学或顶岗实习指导教学工作,组建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促进教学的正常进行。(5)教学团队建设根据专业及课程建设的需要,由现场专家、教学管理专家、专业教师,共同组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与技术服务项目三支团队,并依托团队做好专业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历进修、技能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促使团队成员在理论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以课程建设项目、生产科研项目及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三)实验实训条件、实训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设3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中心):金工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基地。扩建原有金工实训基地,以满足本专业学生实训教学及顶岗实习需要;扩建数控技术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