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炭疽病演示文稿_第1页
茶炭疽病演示文稿_第2页
茶炭疽病演示文稿_第3页
茶炭疽病演示文稿_第4页
茶炭疽病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茶炭疽病茶炭疽病 赵云 雷山民族职业技术学校雷山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识别茶炭疽病的发生症状,掌握茶炭疽病的发病规律,从而能够系统地做好茶炭疽病的综合防治。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一)、教学重点茶炭疽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方法(二)、教学难点(二)、教学难点茶炭疽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三、教学内容(一)茶炭疽病的发生症状(二)茶炭疽病的发病规律(三)茶炭疽病的综合防治(一)茶炭疽病的发生症状(一)茶炭疽病的发生症状分布:分布:在浙江、四川、湖南、云南、安徽等产茶省湿度大的年份和季节中发生严重,在茶园中出现大批枯焦病叶。部位:部位:成叶、

2、老叶、嫩叶症状:症状:病斑多从叶缘或叶尖发生。 初期:初期:病斑呈暗绿色水泽状、病斑常沿叶脉扩展为半透明褐色或红褐色不规则病斑。后期:后期:病斑变为灰白色,大小不一,一般在叶片近叶柄部成大型红褐色枯斑,有时可蔓及叶的一半以上。边缘有黄褐色隆起线,与健全部分界限明显,病斑正面散生许多黑色、细小的突出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炭疽病后期 炭疽病与纹枯病的区别:炭疽病与纹枯病的区别: 炭疽病:炭疽病:病斑红褐色,其上的小粒点细而密,呈黑色。 云纹叶枯病:云纹叶枯病:病斑为云纹状,其上粒点较大,扁平并且灰黑色。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二)茶炭疽病的发规律(二)茶炭疽病的发规律1 1、越冬:、越冬:病菌以

3、菌丝体在病叶组织中越冬。2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气温在20-30度,湿度在80%-90%时,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特别是在梅雨期(5-6月)和盛夏过后雨量较多时,茶炭疽病发生严重。3 3、肥水条件:、肥水条件:生产上偏施氮肥,缺少钾肥园也宜发生病害。4 4、传播媒介:、传播媒介:雨水 5 5、侵入:侵入: 病菌从叶背茸毛基部侵入叶片组织。病菌多在嫩叶期侵入,到嫩叶变为成叶时才出现症状。 经过8-14天潜育后,出现小病斑。 经过15-30天后,形成赤褐色大型斑块。(三)茶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1 1、加强苗木检疫检验、加强苗木检疫检验 2 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 迎霜、黔湄419、白毫早、福鼎大豪茶等。 3 3、做好田园卫生:、做好田园卫生:摘除园内病枝叶和枯枝叶,将土表病叶埋入土中,减少翌年侵染源。 4 4、做好肥水管理:、做好肥水管理:提倡施用酵母菌沤制的堆肥或茶复混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5 5、药剂防治、药剂防治防治时期:防治时期:春茶结束后至夏茶萌芽期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夏季干旱结束后至秋茶雨季开始前即8月下旬至9月上旬前喷药防治。主要药剂:主要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