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语文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语文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语文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语文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提高班日常训练语文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理解。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起光,以书映光以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数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西京杂记)1解释下列词语。(1)逮_ (2)愿_(3)给_ (4)大学_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主人怪问衡_3用过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邻舍有烛而不逮。_(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文段中写了那几件事来表现匡衡勤学?_(2)我们应该向匡衡学习什么?_

2、2. 阅读理解。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1将课文补充完整。2解释下列词语。囊萤:_恭勤:_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4请再写出两个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_3. 小古文阅读。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注释:诵:背诵。辍(chuò):停止。諠(xun):忘记。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意思。其母方织(_) A正在 B方向 C相当以此戒之(_)

3、0;A命令 B告诫 C戒备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_3读完以后,请说说故事讲了什么道理?_4. 文言文练习。卧薪尝胆司马迁吴既赦(shè)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女(r)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赦:     反:  女:     振:  2“卧薪尝

4、胆”的意思是:_。3“女(r)忘会稽之耻邪?”的意思是:_。4越王勾践是如何对待失败的?_5. 文言文练习。王戎七岁,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取之,信然。1补全文言文。2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王戎_,王戎是“_”之一,自幼聪慧。3解释下列字、词。(1)尝:_(2)竞走:_(3)唯:_(4)信然:_4学习了这篇文言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_6. 课内阅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下列加点字与“

5、竞走”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走私 B.行走 C.奔走相告 D.走亲访友2下列加点的“之”字各指代的是什么,请写下来。(1)人问之。(_)(2)取之,信然。(_) (3)诸儿竞走取之。(_)3翻译下面的语句。(1)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_(2)取之,信然。_4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5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_7. 延伸阅读。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问:“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慄慄,汗不敢出。”(

6、注释)少:shào,年少时。令誉:美好的声誉。复:又。1请问钟毓、钟会二人和钟繇是什么关系?_2见魏文帝时,钟毓的脸上有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_);钟会没有出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_)。A战战慄慄,汗不敢出B战战惶惶,汗出如浆3你能把魏文帝问钟毓和钟会的话翻译过来吗?_4从钟毓和钟会不同的回答中,我觉得他们两个都是_的孩子。我明白的道理是(_)A在关键时刻,要善于应对。B在关键时刻,要与众不同。8.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填序

7、号)A.溺   B.故   C.堙   D.少女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   )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   )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   )乌鸦叼来许多石块,填塞在瓶子里。 (   )2故事的主人公是_。精卫填海的原因是_,精卫填海的过程是_。(引用原文的话)3翻译画“   ”的句子。_4下面几

8、则故事中,与“精卫填海”的精神相似的是(   )A.八仙过海 B.愚公移山 C.嫦娥奔月 D.女娲造人5读了这篇神话,你想对精卫说些什么?_9. 阅读平台: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有一位国王 , 性情暴烈 , 冷酷无情 , 对他的子民从来都不会施以温情和关爱 . 说来也奇怪 , 他的国家所在的地方都覆盖着厚厚的白雪 , 寒风凛冽 , 冰天冻地 , 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姹紫嫣红的春色和美丽清新的绿意 . 他十分渴望春天光临他的国家 , 于是他花了很多钱财祭祀拜神 , 请求春天的到来 , 但都没能如愿 .有一天 , 一位穿着破烂 , 疲惫不堪的少

9、女来到皇宫门前 . 她找到国王 , 恳求他给她一些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 , 她实在太饿太累了 . 但冷漠的国王 , 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 , 他请求春天的到来也不是为了他的臣民 , 而是为了他自己能更好地到处游山玩水 . 他面无表情地叫卫兵把少女从门前赶走 .可怜的少女冒着肆虐的严寒走进了一片森林 , 森林中除了积雪之外 , 就是凛冽的寒风 . 就在少女绝望之时 , 她看见一座小屋 , 她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敲开了小屋的门 . 门开了 , 一位厚道的守林老人急忙把她扶了进去 , 让她躺在暖和的火炉边 , 给她盖上厚厚的毛皮毯子 , 然后用仅剩下的面粉为少女做了面包还有热汤 . 然而当老人把面包和

10、热汤端到少女面前 , 却发现她已经死去了 . 老人一阵难过 , 为一个年轻美丽的生命 . 他在森林中挖开积雪 , 把少女埋进去 , 并把没吃的面包 . 热汤和盖过的毯子也一起放进去 . 老人想 , 但愿那位姑娘在地底下能得到温暖和食物 . 第二天早晨 , 奇迹出现了 , 尽管其它地方还是寒冷和冰雪 , 但在少女的坟墓上及周围 , 却开放出了各色各样美丽的鲜花 , 长出了绿意盎然的小草 , 飘扬着温暖 , 弥漫着清新 .原来 , 那少女便是春天 .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里 , 静静地等待我们去把她种植 , 施肥 . 耕耘和护理 , 只要我们善待生活 , 珍惜生命 , 从身边的每

11、一件小事做起 , 那么春天就会永远属于我们 , 幸福也期待着我们去收获 . 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 , 或者多么晚 .也许这样静静等待着我们的 , 不仅仅是春天!(1)读了这个童话你对文中的人物有什么看法 , 用自己的话给他们各写一句话。国王:_民夫:_   姑娘:_(2)给予是快乐的 , 给予别人自己才能有收获 , 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想一想 , 并合小伙伴们一起交流_ 10.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

12、堙于东海。1解释下面的词语。故:_   堙:_2翻译句子。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_3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4课外你还读过哪些有关神话故事的书籍呢?请列举两部。_11. 古文阅读训练。文徵(zhn)明习字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l),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zhá),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注释)临:临摹。日:每天。率:标准。遂:于是,就。于:对,对于。尝:曾经。苟且:随便,马虎。愈益:愈加,更加。精妙:精致巧妙。1(理解字词)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以十本为率(

13、用) B.书遂大进(书写)C.或答人简札(有时) D.故愈老而愈益精妙(因此)2(感知句义)写出画“ ”句子的意思。_3(正确选择)能说明文徵明练书法练得多的是(   )。A.日以十本为率 B.书遂大进C.平生于书,未尝苟且 D.故愈老而愈益精妙4(正确选择)文徵明“愈老而愈益精妙”的原因是(   )。A.有兴趣,肯用功 B.练得多,人聪明C.练得多,不随意 D.不随意,有耐心5(评价人物)读了短文,你觉得文徵明是个怎样的人?_12. 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片段戎不动,回答问题。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

14、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给下列句中的“之”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人问之(_) (2)取之,信然(_)A代王戎 B代诸儿 C代李子2王戎不动是因为_。从“_”可知王戎说的是正确的。(用文中原句回答)3王戎能作出正确判断的依据是(   )A.李子树长在路边,环境很不好,不利于李子的生长,导致李子的味道是苦的。B.李子树长在路边,经常有人经过。如果李子是甜的,那么树上的李子早就被人摘完了。现在还有这么多的李子,说明李子肯定是苦的。4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   )A.路边的李子都是苦的。B.和小伙伴们出去玩耍,要懂得礼貌,不

15、论树上的果子多么多,都不能随意摘。C.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13. 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勿 贪 多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握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儿/伸手/入瓶 B.儿伸/手入瓶 C.儿伸手/入瓶2“拳不能出”最主要的原因是( )A.瓶口太小 B.取之握满 C.手痛心急3选出与“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的启示相近的事例( )A.我跟同桌说了许多好话,终于吃到他的一点点美食。B.吃东西时,奶奶对我说,少食滋味好,多

16、食滋味少。C.妈妈给我报了好多个课外班,想让我得到全面培养。D.我坚持练了四年的书法,在全区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4. 阅读古文郑人买履,完成练习。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注释:欲:将要,想要。履:鞋。度(duó):测量。置:放置。之:量好的尺码。坐:同“座”。操:携带。持:拿。遂:于是。以:用。宁:宁可。自信:相信自己。1根据注释解释下列句子。(1)何不试之以足?_(2)宁信度,无自信也。_2这是一则_故事。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